


摘 要:目的:觀察分析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護理中標準護理的應用效果。方法:病例選取起止時間為2021年4月-2021年10月,入組40例病例均為本院接收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計算機隨機等額分為兩組,對比組實施常規護理,研究組實施標準護理,對比兩組應用效果。結果:研究組患者血糖水平低于對比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程度高于對比組(P<0.05);研究組護理后的眼壓水平、視力水平、視網膜厚度優于對比組,具有顯著差異(P<0.05)。結論:實施標準護理,可提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者護理干預效果,更加理想地控制血糖,改善患者視力指標,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標準護理,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滿意度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02.065
Effect Analysis of Standardized Nursing in Blood Glucos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Retinopathy
ZHANG Xin-yue
(Yibi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tandardized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retinopathy. Methods: 40 patients with diabetic retinopathy treated in Yibin First Peoples Hospital from April 2021 to October 2021 were selecte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randomly by computer.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standardized nursing, and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of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egree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level of intraocular pressure, visual acuity and retinal thicknes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andardized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ic retinopathy, control the blood glucose more ideally, and improve the visual index of patients with signifi cant effect, which is worth promoting.
Keywords: standardized nursing, diabetic retinopathy, satisfaction
糖尿病屬于現階段我國發生率較高的慢性代謝性疾病,我國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在世界范圍內排名第一。血糖水平持續增高會引發多種類型并發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就是并發癥中較為嚴重的一種。疾病發生后會導致眼組織、神經和微循環改變,甚至會損壞眼部營養和視功能,疾病進行性發展,是導致患者失明、腎衰和死亡的主要影響因素[1]。臨床在治療時,需要實施切實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鞏固治療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本研究對本院收治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治療同時輔以標準護理獲得滿意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 一般資料
病例選取起止時間為2021年4月-2021年10月,入組40例病例均為本院接收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計算機隨機等額分為兩組,對比組,男患17例,女患3例,年齡在52~66歲區間,均齡(65.02±10.01)歲;研究組,男患16例,女患4例,年齡在46~74歲區間,均齡(65.23±10.15)歲。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具有同質性,可進行對照研究(P>0.05)。
1.2 研究方法
對比組實施常規護理:進行疾病常規宣教,要求嚴格遵照醫囑服用降糖藥物,確保穩定控制血糖;要求患者定期接受眼底和視力檢查,合理用藥改善微循環障礙。
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標準護理:(1)標準化健康教育:根據患者情況選擇合理方式進行健康教育,詳細介紹疾病相關知識,介紹低血糖鑒別及處理措施,進行生活及飲食指導,要求準確掌握胰島素使用方法及血糖自測方法,強化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穩定控制血糖水平,降低疾病不利影響;(2)標準化心理護理:患者治療周期較長,可能對治療效果存在懷疑和否定,從而誘發不良情緒,護理人員需要及時進行心理疏導,告知治療步驟、可能達到的效果,提升患者依從性;(3)標準化眼科護理:若患者血糖<10mmol,血壓<160mmHg,護理人員要采取眼底熒光血管造影治療,當患者造影完成后,叮囑患者多多飲水,加快排出造影液,告知患者眼部不要受到強光刺激,確保眼部清潔和衛生,在應用抗炎滴眼液期間,指導患者頭部偏向患側滴眼,防止患者眼部發生感染;(4)標準化用藥護理:提升用藥依從性,合理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壓,定期進行復查,保持良好作息,合理控制飲食,從而避免疾病進一步發展。
1.3 觀察指標
測定并比較兩組護理前后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
NSNS量表評價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程度,量表百分制,以滿意(≥80分)、基本滿意(79~60分)、不滿意(<60分)作為評價標準。
對比研究組與對比組眼壓、視力水平,統計兩組視網膜厚度。
1.4 統計學分析
2 結 果
2.1 護理前后血糖指標組間對比
護理前兩組患者血糖水平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對比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值均高于研究組,組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詳細數據如表1所示。
2.2 患者護理滿意度兩組對比
護理滿意度對比,對比組較低,組間差異顯著(P<0.05),詳細數據如表2所示。
2.3 兩組眼壓水平、視力水平、視網膜厚度分析
兩組護理前的眼壓水平、視力水平、視網膜厚度對比,無差異(P>0.05);兩組護理后的眼壓水平、視力水平、視網膜厚度優于護理前,研究組護理后的眼壓水平、視力水平、視網膜厚度優于對比組,具有顯著差異(P<0.05),詳細數據如表3所示。
3 討 論
現階段,隨著人們自我意識的提升,對醫療機構臨床護理工作提出了更多的要求[2]。人們得到切實有效的治療同時,還希望獲得良好的就診體驗。常規護理模式規范度理想,但是有效性及針對性不足。標準護理屬于新型護理模式,充分迎合現代護理發展的需要,提倡人性化服務,將患者作為護理工作中心,能夠關注患者生理、心理、社會等方面需求,從而改善患者心理狀態,對促進疾病康復具有積極作用[3]。
本研究中研究組治療同時實施標準護理,結果顯示,護理前兩組患者血糖水平、眼壓及視網膜厚度、視力指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護理后對比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值均高于研究組(P<0.05);對比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低于研究組(P<0.05);眼壓低于對比組,視力及視網膜厚度高于對比組,(P<0.05)。說明實施標準護理,通過開展健康教育,可提升患者疾病認知程度,能夠理性看待疾病和治療進展;進行必要心理干預,可改善患者消極心理,提升治療依從性;要求嚴格遵照醫囑用藥,定期監測血糖,保持良好的生活及飲食習慣,更為穩定地控制血糖指標,進而控制疾病進展,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理想。
綜上可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輔以標準護理干預,臨床效果理想,有助于穩定控制血糖,改善患者視力指標,構建和諧護患關系,應用價值顯著值得重視。
參考文獻
[1]馬秀青,李群,趙靖.表格式管理集束化護理用于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術后患者的價值[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22,28(14):2047-2052.
[2]楊英,向彥鋒.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血糖指標與視力嚴重程度的相關性[J].血栓與止血學,2022,28(03):553-554+557.
[3]陳潔,張晨清,劉靈穎.對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血糖管理中實施集束化護理的效果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1,24(11):99-102.
作者簡介
張新悅,本科,護師,研究方向為眼科護理。
(責任編輯:劉憲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