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卿

摘要:本文回憶及概述國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新冠疫情的簡介特性、傳播規律、處理難度、抑制策略,以及對防止疫情擴散及追溯患病源頭的措施、我國曾發布的針對新冠疫情的防疫法案、常態化防疫時期的管控分區等,論述我國圖書館在新冠疫情防控過程中的應對及思考,認為圖書館在疫情時期,可加強對入館人員和讀者的防疫管理,采取相應措施加強防控,有必要加大宣傳并推動更多民眾注射和接種新冠疫苗等。
關鍵詞:新冠疫情;發展狀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圖書館;防疫對策
2019年末、2020年在國內暴發的新冠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1]這次疫情,傳染性強,傳播快速,致死率高,一度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疫情在全世界范圍蔓延,確診人數和死亡人數巨大。
一、新冠肺炎病毒簡介及傳播特性
(一)病毒簡介
2019新型冠狀病毒 (2019-nCoV)于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衛生組織命名。[2]2020年2月8日,中國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統一稱為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 “新冠肺炎”,英文名為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簡稱 “NCP”。[3]人感染了冠狀病毒后常見體征有呼吸道癥狀、發熱、咳嗽、氣促和呼吸困難等。在較嚴重病例中,感染可導致肺炎、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腎衰竭,甚至死亡。冠狀病毒破壞免疫系統,帶來嚴重并發癥。對于新型冠狀病毒所致疾病沒有特異治療方法,要根據患者臨床情況進行治療。科學界對于疫情源頭還不明朗。[4]
(二)病毒傳播特性
新冠疫情以病人發熱、干咳等癥狀最為明顯,進而引起肺部病變,加劇死亡。同時,新冠病毒是通過空氣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的,經呼吸道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疫病的傳染性極強,破壞力極大。
二、新冠疫情的發展特性和處理難度
(一)疫情的難以滅絕性和傳播的快速性及反復性
新冠疫情有一個顯著的特征:蔓延擴散非常快速強勁。如果不能及時地切斷傳染源和病毒傳播途徑,病毒會隨著人際的流動而傳播,擴散的勢頭就會加劇,從而引發病例蔓延的局面。
(二)需對感染人員、密切接觸者進行立即隔離和檢測的處理
新冠肺炎疫病的傳染性非常強,因此,在對人員實行定期例行核酸檢測中,發現人員感染新冠病毒 (核酸檢測結果陽性),即使屬于無癥狀感染者,[5]也需轉至定點醫院隔離觀察治療。必須對感染者活動區域有關人員進行全員核酸檢測,并對環境進行消殺。[6]
三、新冠疫情的定性與抑制策略
(一)新冠疫情的定性
新冠疫情在國內發生后,2020年1月23日、[7]1月25日、[8]1月29日,[9]全國先后有22、24、31個省份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疫情擴散迅速,波及的范圍急速擴張,幾乎全國各省份都有分布,形勢危急、嚴峻。
根據國內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的定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性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10]國家衛健委2020年第1號公告將新冠肺炎納入乙類傳染病,采取甲類傳染病的預防、控制措施,并歸入檢疫傳染病。可見,新冠肺炎是屬于嚴重危及公共衛生安全的傳染病,同時起初缺乏治療和抑制的藥物和辦法,導致疫情進展迅速,波及面廣,殺傷力強。
(二)阻斷疫情傳播的策略
由于新冠疫情傳播快速的特點,因此,一旦發現有人罹患新冠肺炎疫病 (包括無癥狀狀態),必須立即采取強制隔離措施,同時對患者所處及經歷的空間環境等進行嚴格消殺和終末消毒。目標是為了盡量不導致新冠病毒進一步擴散。“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必須實行 “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措施,對于高風險地區,盡早進行排查,實施必要的防控措施,使被感染的人盡早得到隔離。并對接觸過該確診病例的相關人員同步進行核酸檢測。[11]
四、防止疫情擴散及追溯患病源頭的措施
進行人員健康管理,是防止疫情擴散的途徑之一,也是常態化防疫階段的有效防控措施,這是做好 “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確保地區疫情防控安全的策略。人員健康管理中要做到:增強個人防護意識,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多處于通風環境,保持社交距離,配合做好健康監測。主要通過以下幾項措施追溯患病及感染。
(一)健康碼
健康碼可以實現對大部分病例的發現,可以追溯病例到源頭。健康碼作為個人健康二維碼,要按相關指引正確操作,不按指引無法生成健康碼。一般實行一人一碼,在申領時通過人臉識別進行實名認證。[12]健康碼有綠碼、黃碼、紅碼等驗證方式,一般綠碼通行,黃碼、紅碼禁行。在社區實施健康碼查驗是社區解除封閉式管理、恢復日常管理措施的一項有力措施,是疫情防控工作的良好舉措,同時也是穩妥開放密閉式娛樂休閑場所的前提條件。
(二)行程碼
疫情防控的一個基本要務是溯源追蹤,也就是可追溯性。行程碼是通信大數據行程卡的一個碼,是通過用戶手機所處的基站位置獲取,能夠查詢到本人前14天到過的所有地市信息。[13]掃行程碼的作用在于便于管控。比如,有一個點發現疑似病例,如果去過的人在某個地方掃過行程碼,在同一時間段就可以直接查出誰在某個時間和地點出現過,由此就可以查出有潛在感染風險的人群,在第一時間防控。
(三)場所碼
場所碼是為重點場所生成的一個專有二維碼,標示了該場所位置、場所名稱等信息。對出入該場所人員進行信息的自動化登記,同時核驗出入該場所人員的健康信息,方便場所進行管理。場所碼是精準防控、動態清零的重要技術手段,可以加強疫情溯源和監測,更好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保護個人信息。[14]
(四)核酸檢測
核酸檢測是查找患者的呼吸道標本、血液或糞便中是否存在外來入侵的病毒的核酸,來確定是否被新冠病毒所感染。因此,一旦檢測為核酸陽性,即可證明患者體內有病毒存在。新冠病毒感染人體之后,首先會在呼吸道系統中進行繁殖,因此可以通過檢測痰液、鼻咽拭子中的病毒核酸判斷人體是否感染病毒。所以說,核酸檢測陽性可以作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確診的金標準。[15]
五、常態化防疫時期的管控分區
防疫專家呼吁民眾在常態化防疫階段,個人要服從引導勸誡,做好個人防護動作;全國各地各區域布控嚴密的防控措施,個人遵循政府主導的系列規定。2021年9月開始,在全國范圍內的地方疫情防控中出現 “三區”劃分的管理模式。做分區分級的一個重要目的是為了盡快在低風險地區復工復產。[16]各防控區域的特點和劃分標準如下。
(一)封控區
區域封閉、足不出戶、服務上門。封控區可精準劃分至小區 (自然村組)、樓棟、單元等。解除封控條件為:第一,近14天區域內無新增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第二,區域內最后一名密切接觸者自末次暴露超過14天,核酸檢測為陰性;第三,解封前2天區域內所有人員完成一輪核酸篩查,均為陰性。
(二)管控區
人不出區、嚴禁聚集。管控區也是精準劃分至小區 (自然村組)、樓棟、單元等。管控區內發現核酸檢測陽性者立即轉為封控區。解除管控條件為:第一,近14天區域內無新增病例或無癥狀感染者;第二,區域內最后一名密切接觸者自末次暴露超過14天,核酸檢測為陰性;第三,解控前2天區域內所有人員完成一輪核酸篩查,均為陰性。
(三)防范區
強化社會面管控,嚴格限制人員聚集。實行 “強化社會面管控,嚴格限制人員聚集”。縣 (區)內封控區、管控區全部解除時可解封解控。
六、我國圖書館行業疫情過程中的應對
國內不少圖書館在疫情初發的嚴峻危急期,響應政府號召,大多于2020年1月24日 (除夕)開始閉館謝客,至3月中旬重新陸續開館,如廣州圖書館。[17][18]之后,局部地區如處于疫情復發嚴峻期,圖書館又再度適應情況限流入館。
廣州地區2021年5月重發疫情,廣州圖書館于2021年5月底發布公告,加強有序開放,[19]在人員入館行為、接待人數、場館防疫等方面都作了系列說明,嚴格根據不同時期防疫要求調整工作策略。新冠疫情長時間沒有結束,圖書館即使開館,也要做適當的工作,采取相應措施,落實防疫任務,推動防疫進展。總體而言,實體圖書館在開放服務過程中,可遵循以下原則。
(一)采取相應措施加強防控
我國雖然早期疫情控制效果明顯,但由于受境外疫情輸入影響,常態化疫情防控期間各地不斷有復發疫情,局部地區又再度進入緊張防疫抗疫狀態。因此,在圖書館所在區域處于疫情高風險或中風險時期,圖書館正常開放和運作危險性倍增,開放服務應采取相應措施加強防控。例如,圖書館是一個容易人流聚集的場所,讀者服務空間—書庫、閱覽室等易人流擁塞。為加強防控,應相應減少人流密度 (限流人數入館)。如2021年5月下旬廣州地區突然復發疫情時,廣州圖書館2021年5月31日發布公告稱,按最大接待能力的75%限流入館;2021年6月端午節期間則按50%限流人數入館。[20]
(二)加強對入館人員的入口查驗
圖書館實施相應的驗查行動,防止不符合防疫要求的人員入館。尤其在本地疫情形勢較為嚴峻時期,更需加強對來館人員的防疫查驗,重視實施對來館人員的閉環管理。明確圖書館的入口在哪里,尤其是明確本館服務處所、場館的入口處位置,盡量將全館入口歸為一處,加強對入館人員的入口檢查。如測溫驗碼、查看核酸檢測結果等。在健康碼、核酸檢測和新冠疫苗都投入使用的時候更需查驗智能手機的健康碼、核酸檢測結果、是否注射疫苗等情況。此外,在 “通信行程卡”小程序上線時,在入口處要求入內人員掃描通信大數據行程卡,報送14天內到達或途經地點,便于及時掌握人員14天內的行程信息,是否存在染疫風險。任何人員進入機構前,都要進行體溫檢測、健康碼掃描和14天內行程信息監測,為機構防疫把關。
(三)加強庫室空間的消毒殺菌和通風換氣
當圖書館所在區域的地區屬于疫情嚴峻期時 (按當地疫情官方信息發布),圖書館應嚴格執行每日庫室消毒制度。在疫情嚴峻期間,應對人流較多的流通庫室或辦公場館等場所每日噴灑消毒,經常性做好清潔消毒工作。另外,每日也必須有特定時間段開窗換氣,加強館內庫室空間通風透氣,多開窗促進空氣對流循環,減少因開空調關窗導致的場所密閉。中央空調應保證空調運行正常,加大新風量,全空氣系統關閉回風。保證室內氧氣充足,有助于降低室內可能存在的病毒量。
(四)加強對入館人員和讀者的防疫管理
圖書館在疫情防控不同時期,應遵循或嚴格參考國家、本地區或本行業頒布的官方指引或防控技術指南,以指導本圖書館的疫情防控工作。擬定適應具體時期的防控規程。同時,針對設定要求設置合用設施設備,針對防疫要求設置合適裝備或人力,加強入館人員和讀者的健康監測。
(五)加大宣傳并推動更多民眾接種新冠疫苗
接種疫苗后可以刺激人體產生抗新冠病毒的免疫力,防止感染。2021年開始我國已研發并生產供應國產新冠疫苗。我國逐步推進各個年齡段人群組接種。例如,在國內新冠疫苗研發并投入使用初期的2021年3月開始,主要是供應18—59歲年齡段人群安全注射和接種;[21]2021年4月開始,推進60歲及以上老人納入新冠疫苗接種人群。[22]2021年7月下旬,根據官方公布,12—17歲人群開打新冠疫苗。[23]2021年10月下旬起,我國新冠疫苗接種擴展到3—11歲人群。[24]各年齡段人群接種新冠疫苗逐步推進,盡快建立起免疫屏障。圖書館應配合國家和本地區的防疫形勢,加大宣傳力度,解除適齡人士的疑惑和擔憂,推動更多民眾和讀者自覺注射和接種新冠疫苗,保護身體和防疫安全,推進建立人群防疫戰線,促進實現全員免疫。
七、結束語
新冠疫情在發生發展的時期,國內各地采取了許多相對應的應對措施,阻止疫情擴散和傳播。在大家歡慶新冠疫情結束的時候,回想那段令人受累的緊張、惶恐日子,往往心有余悸,真感到不堪回首,希望再也不要發生。這也為人類敲響警鐘,不要過度捕殺野生動物,也不要過分破壞自然生態。這是造成疫情發生的重要原因。生態不平衡,導致病毒的滋生和蔓延,最終傷害的是人類自己。作為民眾一分子,無論出門做什么事,去哪里,必不可少的都要遵循各地各場所的防疫要求,這也使人類自身忍受無盡的煩瑣,為人類的生產生活造成種種障礙。
在圖書館領域,無論是圖書館決策者和一般工作人員,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和艱辛。決策者們需要針對圖書館環境和角色構思服務應對,思考防疫策略,布局好防疫措施,而一般工作人員也需要按照安排去具體執行相應措施,也辛苦操勞。不少新的陳設應運而生,都是為了有效防疫抗疫,而這些也都要花費一定的經費,耗費相應的人力、物力,而這也給圖書館造成了一定的負擔。
疫情發生的三年間 (2020—2022),全世界都在經受劇痛,一些國家和地區死亡的人不計其數,損失慘重。現在,新冠疫情結束了,當人們回首之前那段艱難歲月,會更加珍惜現在沒有疫情發生的平和日子。
參考文獻:
[1] 人民日報.政府工作報告[EB/OL].[2020-6-1].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20-05/30/nw.D110000renmrb_ 20200530_5-01.htm.
[2] 百度百科.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名詞解析[EB/OL].[2022-8-15].https://baike.baidu.com/item/8E/24282529?fr=aladdin.
[3] 定了!“新冠肺炎”正式命名,英文簡稱NCP[EB/OL].[2020-2-9].https://www.sohu.com/a/371784489_120263885.
[4] 環京津網.各國新冠肺炎疫情發展存在不同源頭[EB/OL].[2020-6-18].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9793072010874236&wfr=spider&for=pc.
[5] 鐘南山.“帶毒者”即使沒癥狀也會傳染,必須做好防護![EB/OL].[2020-2-2].https://www.sohu.com/a/370214780_737307.
[6] 黃冰,王洪源.全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展趨勢及嚴重程度[J].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21,53(03):536-542.
[7] 22個省市地區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EB/OL]. [2020-1-25].http://jl.sina.com.cn/news/s/2020-01-25/detail-iihnzhha4598267.shtml.
[8] 最新!24省份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EB/OL]. [2020-1-2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6690466064388235&wfr=spider&for=pc.
[9] 全國31個省份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響應[EB/OL]. [2020-1-29].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7067207064093724&wfr=spider&for=pc.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76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EB/OL].[2020-12-02].http://www.huiyang.gov.cn/hzhywsjkj/gkmlpt/content/3/3338/post_3338621.html.
[11] 鐘南山談香港疫情防控:還未出現幾何級數增長,應盡快開展全民核酸篩查[EB/OL].[2020-7-30].https://new.qq.com/omn/ 20200730/20200730A03NGM00.html.
[12] 健康碼.百度百科[EB/OL].[2021-02-20].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1%A5%E5%BA%B7%E7%A0%81/24365975?fr=aladdin.
[13] 行程碼.百度知道[EB/OL].[2021-02-20].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431159210277261492.html.
[14] 場所碼.百度百科[EB/OL].[2022-02-18].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C%BA%E6%89%80%E7%A0%81/59912873?fr=aladdin.
[15] 百度百科.核酸檢測法[EB/OL].[2020-4-19].https://baike.baidu.com/item/%E6%A0%B8%E9%85%B8%E6%A3%80%E6%B5%8B%E6%B3%95/14486786?fr=aladdin.
[16] 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怎么劃分?為何越來越多地方防疫劃封控區[EB/OL].[2020-4-13].https://www.sohu.com/a/537674389_ 161795?tc_tab=s_news&block=s_news&index=s_1&t= 1649849464607.
[17] 廣州本地寶.廣州圖書館2020年閉館通告[EB/OL].[2020-1-24].http://gz.bendibao.com/tour/2020123/ly258547.shtml.
[18] 廣州圖書館3月15日起恢復開放每日限3 000人須提前一天預約[EB/OL].[2020-3-16].http://www.gzlib.org.cn/mediareport2020/178087.jhtml.
[19] 廣州本地寶.2021廣州圖書館疫情期間重要通知一覽[EB/OL].[2021-6-03].http://gz.bendibao.com/tour/202163/ly295082.shtml.
[20] 廣州圖書館2021年端午節期間開放安排[EB/OL].[2021-6-8].http://www.gzlib.org.cn/bunotice/187890.jhtml.
[21] 全國政協委員董小平解析疫苗接種:18~59歲為何是重點人群?如何建立免疫屏障?[EB/OL].[2021-3-1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3898459752082032&wfr=spider&for=pc.
[22] 重磅!60歲及以上老人納入新冠疫苗接種人群![EB/OL]. [2021-4-3].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2043551.
[23] 澎湃新聞.廣東12-17歲人群新冠疫苗將開打!這些事項必須注意[EB/OL].[2021-7-24].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 13727389.
[24] 九派新聞.新冠疫苗接種擴展到3-11歲人群,建立免疫屏障在即?[EB/OL].[2021-10-29].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4921440999434707&wfr=spider&for=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