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基于電子技術實習課程的慕課建設及教學改革,旨在通過在線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評估機制和教師培訓與支持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和教學創新的實現。這一改革將為電子技術專業教育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并為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電子技術專業人才做出積極貢獻。
[關鍵詞]電子技術實習;慕課;教學改革;工程實踐
一、電子技術實習課程慕課建設的必要性
電子技術實習課程的慕課建設對于現代教育領域來說是非常必要的。首先方便教師進行理論知識講解,慕課可以提供理論知識的講解和演示,包括電子技術的基本原理、電子元器件的功能和工作原理等。通過在線視頻講解、動畫演示和圖像說明等形式,幫助學生全面理解電子技術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其次,可以進行實驗演示,慕課可以通過模擬實驗和虛擬實驗的形式來演示實際的電子技術實驗操作步驟和實驗現象,以幫助學生加深對實驗內容的理解和掌握。通過實際操作的視頻示范和實驗結果的演示,慕課可以提供一個較真實的實驗環境。再次,方便教師進行設計案例分析。慕課可以提供一些電子技術設計案例,包括電路設計、電子產品開發等。通過案例分析,學生可以了解不同領域的電子技術應用和實踐,培養解決問題和創新設計的能力。最后,可以建立起互動交流平臺。慕課平臺可以提供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交流平臺,例如,在線論壇、即時消息和問題答疑等功能。學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隨時提出問題,與同學和教師進行交流和討論,促進知識共享,增進合作學習。
二、傳統電子技術實習課程的問題
(一)實踐環境的限制
傳統電子技術實習課程多采用電子線路實物的教學方式,實驗環境較封閉。教師會在講解完理論知識后,直接進入實物教學,讓學生利用理論知識自行設計電路和焊接。這對于原本就對電子電路設計十分感興趣的學生來說,能夠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但是對于那些對電子技術實習課程不感興趣、動手能力差、動手操作能力不強的學生來說,這樣的實驗教學很難達到預期效果。因此,必須改革傳統的電子技術實習課程教學模式,打破傳統的實踐環境,增加實踐環節和教學環節。并且在傳統的電子技術實習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對電子技術實習課程中實驗項目內容和要求的講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傳統電子技術實習課程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實驗室面積和教學時間等因素影響,教師在講解完理論知識后只能對實驗項目進行簡單講解[2]。
(二)學生缺乏自律和自主學習的習慣
目前,學生學習主動性和自律性比較差,普遍存在著上課不認真聽講,課后不認真完成作業的現象。教師也存在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現象。電子技術實習課程涉及內容多,知識點多,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由于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對相關知識沒有一個系統掌握[3]。
(三)缺乏與工業界的聯系
傳統的電子技術實習課程通常缺乏與工業界的真實工作環境和實際項目相接觸,學生很難獲得與實際工作相關的經驗,這使得學生在畢業后工作時可能面臨一定的困難。并且傳統實習課程可能無法及時了解和關注行業的發展趨勢,這意味著學生可能無法了解最新的電子技術應用和前沿研究,影響他們的職業前途。
傳統實習課程中缺少與工業界聯系,還可能導致所學的電子技術知識滯后于行業的最新技術,使得學生在工作中可能無法滿足工業界對于技術能力的要求。同時,傳統實習課程中,由于缺乏與工業界的聯系,學生可能無法得到來自行業專業人士的指導和建議,使得學生可能無法了解行業就業需求和職業發展方向。
三、優化電子技術實習課程中慕課建設及教學改革的對策
(一)建設虛擬實驗室
虛擬實驗室的建設主要包括硬件平臺和軟件平臺,硬件平臺主要包括虛擬示波器、虛擬可編程邏輯器件等設備,這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在硬件平臺和軟件平臺上還需要建立相應的電子技術實習項目庫,學生可以通過項目庫進行學習,也可以到慕課上查找相關的視頻和資料學習。
(二)提供在線討論和互動平臺
互動與反饋機制是慕課建設和教學改革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主要是指在課程過程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教學改革中要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師生間應加強溝通,建立良好的互動與反饋機制。為了提高教學效果,可以采用的方式有:1.邀請行業內相關專家、教師通過視頻、課件等形式對課程進行講解;2.利用微信平臺、QQ群等方式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3.對學生的作業進行點評,并及時給予反饋意見;4.組織學生參加電子類學科競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
電子技術實習課程教學的難點在于實驗教學內容和實驗操作,在慕課的設計中,通過“任務驅動”式的學習方式,根據不同課程內容設置了不同的教學任務,通過引導學生自主完成任務,將具體的實驗內容設計成“問題”,讓學生在完成問題過程中掌握學習內容。比如在“高頻電子線路實驗”中,設計了電路功能測試、焊接參數設置三個環節,將這些環節進行任務分解后,讓學生在“任務列表”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環節進行學習。這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選擇一個或多個環節進行學習。
為了更好地讓學生理解課程內容并提升動手能力,在課程設計過程中要求學生提交自己完成的實驗項目報告。為了讓學生有更好的交流平臺,慕課平臺中還設置了討論區和班級群功能。學生可以在討論區里發表自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學習心得以及自己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教師可以在班級群里解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并引導學生思考和總結學習方法[4]。
(三)引入小組合作學習
在基于電子技術實習課程的慕課建設及教學改革中,引入小組合作學習可以促進學生互動交流、合作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以下是小組合作學習的主要內容。
第一,小組組建。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專長和學習目標等因素,在慕課平臺或線下課堂中指導學生組成小組,每個小組一般由3~5人組成?;蛘咄ㄟ^隨機分組的方式,使學生能夠與不同背景和能力水平的同學合作。組建小組前應明確小組任務和學習目標。第二,小組討論。學生組建小組后,可以安排一些小組討論活動。教師可以提供一些指導性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深入討論和思考。通過小組討論,學生可以彼此交流自己的理解和觀點,互相學習和啟發,共同深入探索問題。第三,分工合作。在實踐環節中,教師可以給予小組一些實踐任務,鼓勵小組成員分工合作。通過分工合作,每個小組成員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專長,提高效率。如一個人負責數據采集與處理,另一人負責硬件搭建與調試,再有一人負責軟件編程,等等。小組成員之間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實踐任務。第四,互助學習與反饋。小組成員可以相互幫助,共同解決遇到的問題。可以建立一個小組討論區或在線交流平臺,供小組成員進行交流和討論。如遇到困難,可以尋求其他小組成員的幫助和指導。同時,小組成員之間可以互相分享學習心得體會,相互給予反饋與建議,促進共同進步。第五,小組成果展示。在實踐結束后,小組可以組織成果展示或報告。學生可以向全班或其他小組展示他們的實踐成果和經驗,并分享他們的學習、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可以提升小組成員的表達能力和展示技巧,也可以為其他同學提供借鑒和啟發。
(四)建立評估機制和實踐任務
在基于電子技術實習課程的慕課建設及教學改革中,建立評估機制和實踐任務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1.評估機制的主要內容
第一,在線測驗??梢酝ㄟ^慕課平臺提供的在線測驗功能,設計包括選擇題、填空題和簡答題等不同類型的題目,對學生進行知識和理解能力評估。第二,作業提交。學生根據實踐任務的要求,完成相應的作業,并通過慕課平臺進行在線提交。作業可以以實驗報告、項目設計報告等形式,評估學生實際操作和應用能力。第三,實踐考核??梢酝ㄟ^慕課平臺提供的虛擬實驗室或仿真實驗等方式,對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進行考核。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具有一定難度的實踐任務,對學生的操作流程、實驗數據處理和問題解決能力進行評估。第四,進行小組合作評估。對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可以通過小組任務的完成情況、合作程度和小組成員之間的評價等方式,對小組的合作能力進行評估。同時讓小組成員互相評價和反饋,以促進成員之間的互助和成長。
2.實踐任務的主要內容
第一,模擬實驗。通過虛擬實驗室或仿真軟件等工具,設計一些模擬實驗任務。學生可以在慕課平臺上進行實驗操作和數據處理,提升實驗技能和分析能力。第二,項目設計。教師可以提供一些實際的項目案例,要求學生進行電子技術系統的設計和實施。學生可以通過慕課平臺獲得相關資源和指導,獨立或者小組合作完成項目設計任務。第三,寫實踐報告。學生可以根據實際實踐任務的要求,撰寫實踐報告。報告內容可以包括實踐目的、原理介紹、實驗過程、實驗結果及分析、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法等,以及對實踐任務的總結與感悟。第四,在慕課課程中,可以布置一些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自由探索和解決。學生可以在討論區或者小組內進行問題的探討和解答。通過對復雜問題的解決,培養分析和創新能力。
通過建立清晰的評估機制,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實踐能力,提供個性化的反饋和指導。同時,適當設置實踐任務可以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中,增強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5]。
(五)激發學習動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在基于電子技術實習課程的慕課建設及教學改革中,教師培訓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其主要內容。
第一,慕課平臺的培訓。為了讓教師熟悉慕課平臺的使用和操作,可以進行平臺培訓。這包括如何創建和管理課程、如何設置評估和作業、如何監控學生學習進度,等等。教師可以通過培訓學習如何最大化利用慕課平臺的功能,提高在線教學的效果和體驗。第二,教學設計培訓。在教學改革探索中,教師需要學習如何設計慕課課程,如何將線下實踐與在線學習相結合。教師培訓可以涵蓋如何設計教學目標、如何設計課程內容和活動、如何制訂評估標準等方面的內容。培訓可以通過示范教學、案例分析和討論等形式進行,以幫助教師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教學設計原理和方法。第三,實踐指導與輔導。教師在進行慕課教學時可能會遇到一些具體的問題和困難,需要有相應的實踐指導和輔導??梢酝ㄟ^在線咨詢、團隊討論、定期教學分享會等方式提供教師實踐指導和輔導。這些活動可以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共同解決教學中的難題。第四,資源分享與案例研究。教師培訓中可以安排一些資源分享和案例研究的活動。教師可以分享自己在慕課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中的經驗與教材資源,為其他教師提供借鑒和參考。同時,也可以進行案例分析和討論,深入研究成功的案例,從中總結出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方法。第五,學習社群建設。教師培訓過程中可以建立一個學習社群,讓教師之間能夠互相學習、交流和分享。學習社群可以通過線上平臺或線下會議等方式組織,教師可以在社群中分享自己的教學經驗、困惑和解決方案,互相啟發和支持。
通過教師培訓和支持,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慕課教學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在線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同時,也可以通過教師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促進經驗分享和共同成長,推動教學改革不斷深入。
(六)個性化指導和支持
在慕課的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進行個性化指導和支持,還需要有專門指導教師進行實時答疑和指導,通過慕課學習平臺實現“一對一”輔導。比如,在電子技術實習課程中的實踐操作環節中,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可以在慕課學習平臺上進行在線測試或在線提問。對于一些較難理解的問題,則可以采用在線答疑的方式進行解決。這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電子技術實習課程的內容和操作技巧,還可以增進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參與度。在實踐操作環節中,根據學生在慕課學習平臺上的測試結果以及課堂表現,可以對學生進行個性化指導。
結束語
電子技術實習課程的慕課建設仍然面臨一些問題,但通過合理的設計和適當的對策,可以克服這些問題,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需要持續關注慕課教學的發展和創新,不斷改進慕課平臺的功能和教學模式,以提升電子技術實習課程的慕課建設水平。
參考文獻
[1]陳麗.移動平臺下翻轉課堂在中職電子商務課程中的應用研究[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19.
[2]楊振宇.慕課教學在電子技術課程中的實踐探析[J].電腦知識與技術:學術版, 2020,16(20):164-165.
[3]王晴晴,莫章潔,崔忠偉,等.慕課背景下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學術版, 2021,17(2):67-68.
[4]沈云琴,柳運昌,郭力爭.新工科背景下Linux操作系統課程的教學探索與改革[J].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0(22):2.
[5]劉艷萍,何海英,楊光光.基于優慕課的數字電子及EDA技術線上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數字通信世界, 2020(11):000.
作者簡介:馬晟原(1992— ),男,漢族,河北黃驊人,河北省黃驊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本科,助理講師。
研究方向:電子電工專業,電氣自動化專業。
基金項目:河北省職業教育科學研究“十四五”規劃“基于慕課的‘電子技術翻轉課堂教學實踐與研究”(項目編號:JZY2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