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程中,中國夢戰略思想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和完善的重要探索。這一思想提出了一種既符合中國國情又具有中國特色的戰略思路,具有重要的哲學意義。作為一種戰略思想,中國夢具有鮮明的哲學特征,涉及實踐與認識、人的全面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哲學問題。在這一背景下,研究中國夢戰略思想的哲學價值,可以更好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哲學基礎和價值取向。基于此,文章對中國夢戰略思想的哲學價值展開了研究。
[關鍵詞]中國夢戰略思想;哲學價值;唯物辯證
一、中國夢戰略思想的概念與目標
(一)中國夢戰略思想的概念
中國夢戰略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提出的一種宏大的戰略構想和理念。中國夢的實現是一個歷史過程,黨的二十大是我們繼續奮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節點[1]。中國夢的核心觀點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讓中國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一思想的提出和倡導旨在鼓舞和凝聚全體中國人民的力量,推動國家和民族的進步和發展。
中國夢戰略思想的概念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第一,中國夢戰略思想強調了國家的長遠目標和使命,提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是一個基于中國國情和歷史使命的宏大愿景。它鼓舞人們追求國家的繁榮和人民的幸福,不斷追求國家發展的更高水平。
第二,中國夢戰略思想強調了實現這一目標的路徑和途徑,強調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改革開放和創新驅動發展等重要戰略。這些戰略指導原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了指引和行動綱領。
第三,中國夢戰略思想還強調了國家和民族的團結和凝聚力,強調全體中國人民應當團結一心,共同努力,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這種思想通過鼓舞民眾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形成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強大合力。
(二)中國夢戰略思想的目標
中國夢戰略思想的目標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使中國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一目標凝聚了中國共產黨的努力和全體中國人民的夢想,旨在推動國家和民族的進步和發展。民族振興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也是實現國家富強的基礎。人民幸福是實現中國夢的目標,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標志。國家富、民族興,人民才有可能幸福;國家強、民族強,人民幸福才有保障[2]。中國夢戰略思想的目標如下:
1.在經濟方面,中國夢戰略的目標是建設一個富裕強大的國家。這包括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確保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消除絕對貧困,實現社會的共同富裕。
2.在政治方面,中國夢戰略的目標是建設一個民主法制的國家。這包括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推動全面依法治國,加強法治建設和法治國家建設,確保人民的權利和自由得到有效保障。同時,中國夢也追求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實現黨的事業長期發展。
3.在文化方面,中國夢戰略的目標是建設一個繁榮發展的文化大國。這包括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和傳播,促進文化創新和文化產業的繁榮發展。中國夢追求文化自信,增強國家軟實力,提升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4.在社會方面,中國夢戰略的目標是建設一個和諧穩定的社會。這包括提高人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推動社會公平正義,加強社會保障和民生改善,促進社會穩定和社會和諧。中國夢追求全民參與和共享發展成果,實現社會的和諧與進步。
5.在生態環境方面,中國夢戰略的目標是建設一個美麗宜居的生態環境。這包括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保護生態環境,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中國夢追求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節能減排,保護生物多樣性,改善環境質量,為后代子孫留下良好的生態環境。
二、中國夢戰略思想的哲學內涵
(一)強調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的統一
中國夢戰略思想的哲學內涵中,強調了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的統一。上層建筑是指社會意識形態、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文化藝術、教育科學等組成的社會意識的總和。經濟基礎則是指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總和,包括生產力水平、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組織形式等。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關系,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中國夢戰略強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設。這一觀點強調經濟基礎的作用,認為經濟的發展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基礎和保障。通過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提高生產力水平,優化資源配置,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第二,中國夢戰略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一種上層建筑的組成部分,對經濟基礎和社會發展起到重要的指導和影響作用。中國夢主張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全社會的共同價值追求和道德觀念,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第三,中國夢戰略強調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中國共產黨作為社會主義上層建筑的核心力量,對經濟基礎和社會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中國夢主張堅持黨的領導,維護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確保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協調統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二)揭示了實踐與認識的統一
中國夢戰略思想的哲學內涵中,揭示了實踐與認識的統一。實踐是指人們對客觀世界進行改造和實際行動的活動。認識是指人們對客觀世界的理解和認知過程。實踐和認識是密不可分的,兩者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關系。中國夢是在現實發展的基礎上對自己生存、生活狀態的理想性期望,它的主體是中華民族,起點和最終歸宿都是人民的現實生活[3]。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中國夢戰略強調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中國夢戰略強調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和實踐的主體,實踐是中國夢實現的重要途徑。通過實踐,人們通過對客觀世界的改造和探索,積累經驗,獲得新的認識和理解。
第二,中國夢戰略強調認識是實踐的總結。中國夢戰略強調實踐與認識相互作用、相互促進,通過對實踐的總結和反思,提高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水平,指導和推動實踐的發展。通過實踐和認識的不斷循環和深化,更好地推動中國夢戰略的實現。
第三,中國夢戰略強調要注重科學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科學精神是一種理性的、批判的思維方式,強調以實證和實踐為基礎的科學研究和創新活動。中國夢戰略主張培養全社會的科學素養和創新意識,鼓勵人們通過實踐和認識的統一,推動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發展。
(三)體現了唯物辯證的規律
中國夢戰略思想的哲學內涵中,體現了唯物辯證的規律。唯物辯證法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思想,強調了事物發展的內在規律和矛盾運動的普遍性。在中國夢戰略思想中,這一觀點得到了體現和應用,揭示了社會發展中的矛盾沖突和統一發展的規律。
首先,中國夢戰略強調矛盾的普遍性和辯證性。中國夢戰略認識到社會是一個充滿矛盾的復雜系統,各個方面存在著內在的矛盾和沖突。這些矛盾既包括人與自然的矛盾、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矛盾,也包括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的矛盾、社會階級與階級斗爭的矛盾等。中國夢通過分析和處理這些矛盾,尋求矛盾的統一發展,推動社會的進步。
其次,中國夢戰略強調矛盾的發展和解決。中國夢戰略認識到矛盾是事物發展的動力,矛盾的存在和運動推動著社會的變革和進步。中國夢戰略主張以改革創新的方式處理矛盾,通過綜合分析、辯證思維和實踐探索,解決矛盾,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同時,中國夢也強調矛盾的普遍性和長期性,提出了長期共存、互相制約、有機統一的原則,以保持社會的穩定和平衡。
最后,中國夢戰略強調發展的辯證法。中國夢戰略認識到社會發展是一個不斷變化、不斷前進的過程,存在著辯證發展的規律。中國夢戰略主張科學規劃和統籌發展,推動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實現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的統一發展。中國夢強調改革創新、實踐探索、總結經驗,以不斷適應和引領發展的需要。
三、中國夢戰略思想的哲學價值
(一)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了理論指導
中國夢戰略思想的哲學價值在于其推動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國夢強調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一個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通過提出具體目標和實施策略,為中華民族實現復興提供了理論指導和行動綱領。
首先,中國夢戰略思想激發了中華民族的自信與自豪。在長期的歷史進程中,中華民族經歷了輝煌和滄桑,中國夢為中華民族提供了重新崛起的信心和動力。它強調中華民族的偉大傳統和文化,以及中華民族的創造力和智慧,鼓勵全體中國人民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國內外復雜的環境以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艱巨任務,都迫切需要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弘揚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系列紅色精神[4]。
其次,中國夢戰略思想促進了國家的富強和繁榮。中國夢強調經濟發展的高質量,推動創新驅動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生產力水平,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通過推動經濟的發展,中國夢為國家的富強和繁榮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保障。
再次,中國夢戰略思想強調社會的公平正義和民生改善。中國夢追求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通過推動社會公平正義,加強社會保障和民生改善,提高人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中國夢關注民生問題,努力解決教育、就業、醫療、住房等民生領域的困難和問題,實現社會的和諧穩定。
最后,中國夢戰略思想注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中國夢強調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通過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創新和完善,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
以中國夢為指引,重新勘劃設定中國現代化的時空坐標,對于更好地把握和厘清中國現代化的實質與規律、不斷校準其發展方向和目標、彰顯和發揮其特色優勢,對于更好地推進中國現代化與世界現代化的共同發展,無疑都具有重要意義和價值[5]。
(二)為社會凝聚力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夢戰略思想的哲學價值在于其促進了主流意識形態的宣傳。中國夢作為一種新時代的理念和價值觀,通過積極宣傳和推廣,推動了主流意識形態的形成和傳播,為社會凝聚力的提升和社會穩定做出了重要貢獻。
首先,中國夢戰略思想強調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民族自豪感,激發了中華民族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信,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價值觀念。通過強調中華民族的獨特性和歷史使命,中國夢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民族自豪感和集體榮譽感,促進了民族認同和團結。
其次,中國夢戰略思想注重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和弘揚。中國夢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提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這包括追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目標、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尊重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強調團結互助和友善守信等。通過積極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強化了社會道德觀念,提升了社會公德意識,塑造了積極向上的社會風尚。
最后,中國夢戰略思想強調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中國夢宣傳推廣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的理念,通過強調黨的作用和制度的優越性,增強了人民群眾對黨的信任和支持。中國夢強調黨的領導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保證,社會主義制度是實現中國夢的基礎和保障。通過宣傳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中國夢塑造了強大的精神力量,增強了社會的凝聚力和穩定性。
(三)為人的全面發展奠定了思想基礎
中國夢戰略思想的哲學價值之一是強調人的全面發展。從哲學的角度來看,這一觀點體現了人本主義的思想,強調人作為社會的主體和價值的創造者,應當在各個方面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
首先,中國夢戰略強調人的全面發展體現了人的尊嚴和自由。中國夢戰略認識到每個人都具有獨特的尊嚴和價值,應當享有自由和平等的權利。人的全面發展不僅包括物質生活的改善,更重要的是精神和心靈層面的提升,使每個人都能夠充分發展自己的潛能,實現自身的價值和人生的意義。
其次,中國夢戰略強調人的全面發展體現了人的主體性和自主性。中國夢戰略認識到人是社會的創造者和發展動力,主張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的全面發展要求每個人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性,參與社會生活和決策過程,實現個人和社會的共同發展。
最后,中國夢戰略強調人的全面發展,體現了人的整體性和多元性。中國夢戰略認識到人是一個綜合的整體,人的全面發展包括身體、智力、情感、道德、藝術等多個方面的發展。它強調個人的多元才能和多元發展,鼓勵人們在不同領域發展自己的特長和優勢,推動社會的多元化和多樣化。中國夢戰略強調人的全面發展,也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中國夢戰略認識到人類的發展必須以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為前提,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關系。
結束語
中國夢戰略思想的哲學價值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黨的領導的重要性。中國夢戰略思想強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作用,倡導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公德等價值觀念,強調黨的領導在實現中國夢戰略中的核心作用。因此,應進一步貫徹、落實好中國夢戰略思想,對于中國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許苗,孫赫.奮進中國夢的唯物史觀解讀[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3(04):84-86.
[2]何星亮.“國之大者”與中國夢[J].人民論壇,2022(14):6-11.
[3]李朝偉,王振宇.試析“中國夢”的三重倫理意蘊[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1(08):88-90.
[4]于慧穎,蘇新宇.紅色精神是實現中國夢的巨大力量[J].東岳論叢,2020,41(09):30-34.
[5]薛秀軍,楊朝陽.中國夢:中國現代化時空邏輯的重新勘設[J].學習與實踐,2020(06):23-30.
作者簡介:張嘉蕓(1998— ),女,漢族,江蘇揚州人,揚州市職業大學,助教,大專。
研究方向:中國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