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國家對高校辦學資金投入的不斷增加,高校財務管理工作以及內部控制建設問題成為當前關注的重點。文中以COSO報告為視角,全面系統梳理高校內部控制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據此提出針對性的優化對策,以全面提升高校依法治校能力。
[關鍵詞]高校;內部控制建設;風險
2019年《政府會計制度》頒布實施以來,高校開始實施政府會計制度核算新模式,這種核算新模式對高校傳統財務核算模式提出很大的挑戰。高校從原來單一記賬模式轉變為雙軌制記賬模式,即對高校預算內資金所發生的每筆經濟業務實行雙軌制平行記賬。政府會計制度核算新模式,對高校財務會計信息質量以及內部控制建設體系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內部控制建設體系已不能滿足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要求,內部控制建設體系改革已是大勢所趨。一方面隨著國家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校教學科研經費投入也隨之增加,高校財務管理工作面臨很大挑戰;另一方面近年來高校貪污腐敗案件頻發也引發社會各界關注,這不僅造成國有資產流失,而且對高校名譽也造成很大影響,在一定程度上阻礙高校教育事業的發展[1]。因此完善內部控制建設是深化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是提升高校整體依法治校能力和防范各類業務風險的重要途徑,是預防高校層面廉政風險的重要舉措。各高校管理層要高度重視內部控制建設在高校辦學過程中所發揮的關鍵作用,并在此基礎上為順應政府會計制度改革要求,需要科學統籌來布局高校內部控制建設,不斷完善高校內部控制建設體系。
本文以COSO報告為視角,分別從控制環境、風險評估、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內部監督五個維度剖析高校內部控制建設存在的問題以及原因,并提出優化高校內部控制建設的對策。
一、高校內部控制建設存在的問題
根據上級主管部門檢查情況以及上報的內部控制報告反饋,各高校在內部控制建設體系方面有待完善,但基本符合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工作的具體要求。這一方面歸功于各高校內控牽頭部門的大力宣傳,另一方面組織教職工參加內部控制專題培訓,全面提升教職工內部控制意識。目前各高校內部控制建設體系已初見雛形,但與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需要各高校內控牽頭部門繼續完善[2]。
(一)控制環境混亂復雜
高校屬于公益二類事業單位,主要任務是教書育人,為區域經濟發展輸送技能技術型人才,其關注的重點不是盈利問題,而是高校內部如何高效做好日常教學、科研、行政及后勤等工作。由于對高校內部控制建設重視程度不夠,認為內部控制建設不僅不能為高校創造價值,而且還阻礙高校日常工作的開展,因為高校管理層沒有投入足夠的精力去關注。由于高校管理層對內部控制建設工作重視程度不夠,沒有做好統一部署,導致內部控制建設工作基本僅由財務部門來完成,其他部門教職工基本不參與此項工作,使得其他教職工認為內部控制建設無關緊要。同時,因高校對內部控制建設宣傳動員不到位,也導致了教職工內部控制意識薄弱,并對內部控制建設出現排斥心理。這對高校內部控制建設工作造成很大阻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高校內部控制建設的進程,同時也導致高校可能出現潛在的廉政風險。另外,很多高校經常因為人手不足,一些不相容崗位經常由一人同時兼任[3],沒有嚴格按照崗位要求來分配人員,不相容崗位分離制度形同虛設,造成高校內部控制存在漏洞。還有,高校管理人員沒有把信息化技術嵌入到內部控制建設體系當中,而一直重復著大量機械性工作,使高校內部控制建設體系嚴重滯后。
(二)風險評估不全面
因為高校內部控制建設體系嚴重滯后,所以無法建立有效的風險預警機制。高校在進行風險評估時沒有覆蓋所有經濟業務環節,僅限于財務業務環節,經濟業務的其他環節往往被忽略,只是組織相關人員進行事后評價而已。但是高校內部控制建設工作明確要求,內部控制風險評估應覆蓋單位所有經濟業務環節,并在風險評估過程中準確識別所有經濟業務環節可能出現的風險,及時采取相關的風險策略來減少或規避風險。例如,高校的基本建設項目,此類項目不僅建設周期較長,而且金額較大,風險也很高。對于此類建設項目的風險評估應貫穿整個項目建設的全過程,從項目立項論證、項目答辯評審、項目采購審批、項目建設運行到項目驗收全過程。但是高校對于此類建設項目很少進行事前風險評估,一般都是事后組織評價,這樣就缺乏對此類建設項目全過程的風險評估。風險評估僅限于財務業務環節而忽略了其他業務環節,使高校基本建設項目潛在的風險明顯加大。
(三)控制活動執行不到位
高效控制活動是以所有經濟活動為基礎的:首先對不同經濟活動進行分類,其次針對不同類型經濟活動設計不同的審批流程,然后將審批流程以圖文的形式呈現出來,最后以此來監督內部控制執行是否有效[4],達到對經濟活動的控制和監督。但在內部控制實際執行中,有些高校由于人員較少,把內部控制建設體系外包給第三方機構來負責。但因為第三方機構對高校經濟活動不太熟悉,所以設計出來的內部控制建設體系就很難與高校經濟活動相匹配,執行起來就比較困難。例如,高校二級預算部門在編制本部門預算時,沒有進行實地調研,也沒有具體測定本部門下一年的資金需求,直接參照上一年度的實際支出上報部門預算,導致部門預算有失嚴謹,在實際預算執行過程中經常出現追加預算的情況。在財務報銷過程中,教職工因對學校相關的管理辦法不熟悉,未能完全按照管理辦法規定進行報銷,而財務人員也沒有仔細審核報銷單據,未能識別不合規風險。例如,有些報銷單據簽字審批手續不齊全,報銷單據填寫不規范或者信息填寫錯誤,因公出差沒有嚴格執行事前審批等。在政府采購方面,采購部門沒有對二級預算部門提交的資產采購申請進行調研論證,直接按照采購申請采購,這樣可能存在重復采購,造成國有資產浪費。在資產管理方面,各二級預算部門沒有及時對本部門資產進行盤點,對于達到報廢年限且無使用價值的資產也沒有及時報廢處置,導致資產出現賬實不符的情況[5]。
(四)信息與溝通不暢通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各高校信息化水平也得到穩步提升。將信息化技術應用到高校內部控制建設體系中,不僅可以提升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減少人為失誤提升財務信息準確性。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高校教務管理系統、資產管理系統、科研管理系統、學生管理系統、學生收費系統及薪酬發放系統等系統信息不能形成互通,數據無法共享,各個系統之間數據完全獨立。數據無法共享不僅削弱內部控制風險的防范能力,而且如果需要利用跨系統數據信息時,還需要通過人工來合成數據信息,既消耗人力又浪費時間,也增加人為失誤風險,導致內部控制執行效率低下[6]。
(五)內部監督管理不到位
高校應該至少每年一次對本單位進行內部控制評價及監督,及時發現內部控制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意見。但在實際工作中,部分高校沒有按時開展內部控制評價工作,導致內部控制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無法被及時發現,使問題不斷反復發生。部分高校的內部審計部門也無法完全保持其應有的獨立性,給高校內部控制監督評價帶來很大的挑戰。高校對內審部門及其人員配置不夠重視,內部控制監督評價范圍僅限于財務會計憑證及賬簿等,沒有覆蓋合同管理、基建項目管理及預算管理等其他經濟業務環節的內部控制監督,內部控制監督評價范圍較窄,內部控制監督管理嚴重缺位,存在內部控制監督管理漏洞和盲區。
二、高校內部控制建設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管理層內部控制意識薄弱
高校辦學資金主要來源于生均財政撥款,具有公益性質而非盈利性質。一方面高校管理層在開展教學管理活動過程中對資金管理缺乏積極性,沒有把單位內部控制建設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另一方面高校管理層內部控制意識薄弱,只是應付式地完成上級布置的任務,內部控制建設體系形同虛設,因此高校內部控制建設問題時有發生。
(二)組織結構及人員層級較多
高校部門和人員層級較多,在這種組織結構中信息需要逐級進行傳遞,有時因為層級較多導致信息傳遞不及時,給高校日常教學管理活動造成一定影響。然而無論是部門內部溝通,還是部門之間溝通都是不暢通的,這也給高校內部控制建設執行有效性造成一定影響。
(三)內部控制建設體系不夠完善
雖說現階段大多數高校已形成比較成熟的內部控制建設體系,但往往流于形式,沒有取得實質性效果。截至目前大多數高校內部控制建設僅限于財務業務環節,在其他環節并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7]。
(四)內審部門缺乏獨立性
內部控制建設的目的就是對高校所有經濟業務進行有效約束及管理。但由于高校內審部門缺乏審計應有的獨立性,對高校經濟業務的監督管理不到位,導致內審部門在內部控制建設體系中監督管理缺位,沒有真正發揮審計監督的作用。
三、優化高校內部控制建設的對策
高校在教學管理過程的各項經濟活動都必須接受上級主管部門的審計和監督,因此高校內部控制建設體系是否健全,對上級主管部門審計及監督起著決定性作用。
(一)強化控制環境
高校管理層要真正意識到內部控制建設體系在高校治理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管理層在內部控制建設體系的主導作用。一方面加強內部控制建設體系的頂層設計,開展內部控制建設專題培訓,加強宣傳引導,讓內部控制風險意識真正融入教職工日常行動中,全面提升教職工內部控制風險意識。另一方面高校要成立專門的內部控制建設領導小組,通常由黨委書記或校長擔任組長負責學校內部控制建設工作。內部控制建設領導小組要結合高校實際教學管理活動,搭建內部控制建設戰略發展框架,穩固高校治理結構,為高校內部控制建設體系創造良好的控制環境[8]。
(二)完善風險評估機制
風險評估是高校識別教學管理活動風險的關鍵一步,是高校預防潛在廉政風險的重要舉措。高校應當建立全面內部控制建設體系和風險評估機制,在預決算管理、采購管理、基建項目管理及合同管理等重點領域進行風險評估,而不僅限于財務業務環節。在風險評估過程中對識別出來影響高校發展的風險因素進行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提出相關解決方案,把影響高校發展的風險因素扼殺在萌芽狀態,確保高校教學管理活動正常開展。
(三)完善控制活動
高校內部控制活動是否有效執行主要以是否達到內部控制目標為基準。一方面以內部控制目標為基準來衡量高校各類教學管理活動的關鍵風險,通過對關鍵風險的把控,及時采取相應的控制行動,設置特定的授權審批權限來預防此類風險。另一方面將關鍵風險制作成冊,便于其他教職工理解和掌握,進一步完善內部控制活動。
(四)健全信息溝通機制
高校應以信息技術為契機,對現有系統進行優化整合。利用信息化技術全面完善內部控制建設體系,加強教學管理活動信息化建設,打造信息一體化平臺,實現信息實時共享,既減少人為合成信息,又提升工作效率。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把內部控制建設體系嵌入信息系統,將內部控制建設體系和流程固化,實現常態化管理。
(五)加強內部監督管理
高校內部控制建設體系有效執行離不開有效的內部監督,因此高校要不斷強化內部控制監督有效性,不斷完善內部控制監督管理體系。一方面由高校內控部門牽頭,其他部門積極配合,對內部控制建設體系進行全面梳理,細化內部控制制度規范及流程管理,進一步提升內部控制運行的有效性。另一方面繼續深化內部監督管理,繼續強化對高校教學管理活動全過程監督,同時開展專項審計監督,對內部監督管理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進一步完善內部監督體系,為內部控制建設體系創造有利條件。
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階段高校內部控制建設在新政府會計制度背景下的確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方面為高校日常運行管理提供良好的環境,另一方面為高校繼續深化內部控制建設奠定良好基礎。因此,各高校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一步從內控環境、制度體系建設、信息化建設及內部控制監督等多方面進行完善,從而提升高校內部控制管理水平,更好助力高校更高質量發展。
參考文獻
[1]喬春華.高校內部控制研究[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4.
[2]蔡慧.構建我國高校內部控制精細化管理體系[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20(12):182-183.
[3]劉耘含.高校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問題及對策[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0,36(11):4.
[4]劉延平,鄭曉東,李晨如.構建我國高校內部控制精細化管理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21,36(10):32-34.
[5]劉煥蕊.高校轉型發展下內部控制框架設計研究[J].財會月刊,2021,19(7):10-14.
[6]張慧.S行政單位內部控制問題研究[D].武漢:華中科技大學,2018.
[7]盧建國.基于AHP-灰色聚類模型的T大學內部控制體系研究[D].武漢:武漢紡織大學,2021.
[8]李巍.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措施:基于規范化法律化科學化的視角[J].現代商業,2018(36):153-154.
作者簡介:謝卓濤(1987— ),男,漢族,廣東潮州人,廣東科貿職業學院,中級會計師,碩士。
研究方向:高校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