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鴿,于 洋,王曉磊
(1.東營市水利灌溉服務中心,山東 東營 257091;2.東營市水務局,山東 東營 257091)
東營市認真堅持將飲水安全作為重大民生工程,通過實施城鄉居民飲水質量提升3 年行動,實現了城市供水網絡延伸鄉村全覆蓋。東營市城鄉供水一體化率、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入戶率均達到100%,真正實現了城鄉供水同源、同網、同質、同服務、同監管的目標,切實提高了農村供水保障能力,讓城鄉居民用上了放心水、安全水、干凈水,使民生政策真正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2020 年,東營市委、市政府提出了進一步提升城鄉居民飲水質量和服務水平的更高要求,啟動實施東營市城鄉居民飲水質量提升3 年行動計劃。3 年累計投資10.16 億元,完成9 座水廠凈水工藝改造,維修改造供水管網652.2 km,更新改造水表、泵房等配套設施,受益人口67.6 萬人。2022 年,東營市城鄉飲水保障工程總投資3.1 億元,主要是改造提升3 處水廠(河口水廠、墾利勝利水廠、永鎮水廠)、改造中心城41 個老舊小區的部分供水設施及379 km 城鄉供水管網等,11 月底全部完成。
一是堅持規劃引領。高水平編制《東營市全面建設生態城市“五水統籌”治理規劃(2019-2035 年)》,通過引黃供水、南水北調,科學調度利用黃河、長江等客水資源,構建系統高效的水資源配置體系,打造雙水源格局。二是實施水源連通。編制《東營市水資源優化配置方案》,東營市6個水庫(水廠)實現連通,全市水源布局進一步優化。三是突出水源地保護。開展水源地專項整治行動,加強巡查管理,強化水源封閉管理,保障水源保護區內無人為活動。
一是實施供水管網連通工程。在中心城區實施總長70 km 的管線聯通工程,在縣區重點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針對廣饒縣存在的39 個“含氟村”,實施廬山路輸水管線敷設工程,關停各村自建的自備井,讓群眾喝上城鄉供水管網輸送的高品質自來水。二是實施供水管線改造工程。近兩年全市累計維修改造供水管網270.2 km,中心城區供水管網總長達到1 925.4 km,城鄉供水能力進一步增強。三是實施供水管網運維工程。縣(區)自來水公司(供水公司)負責水廠至鄉鎮主管網的運行管理,鄉鎮供水管理機構負責本轄區村頭以上管網的運行維護,村集體負責村內管網的使用維護,共同做好農村供水工作。
一是經營主體企業化。市里組建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以水務集團化為發展方向,單獨設立水務板塊,整合分散在城市管理、水利、勝利油田等水務資源,承擔中心城區供水統一經營管理工作。5 個縣(區)自來水公司全部實行企業化管理,開展市場化經營。二是日常管理精細化。在供水企業推行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實施供水設施標準化、智能化、物業化“三化”管理,高店水庫、南郊水庫等多個水源地通過標準化管理試點省級驗收。
一是工作標準規范化。建立用水調度、用水申請、管線維修等24 項工作標準,完善《水壓異常舉報處置程序》等12 項工作程序。二是便民服務高效化。供水報裝申報材料由5 項精簡為2項,報裝時限由15 個工作日縮減為2 個工作日。在政務服務大廳設立便民服務窗口,在社區設立便民服務點,開通用水報裝、繳費等8 項“網上辦”業務。三是應急保障常態化。加強專業化供水服務隊伍建設,充實專業人員、車輛等專用設備,確保供水突發情況第一時間受理、第一時間解決。
一是職責任務壓實。明確地方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供水單位三方責任,構建縣級政府統籌組織領導、水行政主管部門規劃實施、供水單位建設運營的工作體系。二是制度規范落實。修訂《東營市農村公共供水管理辦法》,出臺《關于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長效管理機制建設的實施意見》,為農村供水設施建設管理維護提供制度遵循。三是監督管理扎實。建立供水企業定期自查+市級主管部門不定期督查的“雙查”機制,嚴格落實水質定期監測制度。
東營市自來水供水公司申請政府專項債1億元,實施中心城供水設施改造工程;市城投集團申請專項債1.32 億元實施河口水廠擴建及深度處理改造;廣饒縣陳官鎮、丁莊鎮城鄉供水一體化除氟改水工程由縣財政投資投資1.2 億元建設;廣饒縣第一水廠遷建及配套管網工程、第二水廠水質深度處理項目經銀行項目貸款1.8 億元進行建設;廣饒縣第三自來水廠工程以特許經營方式,由社會資本投資2.67 億元建設運營;廣饒縣城鄉供水一體化西部片區工程通過爭取省、市投資、縣級財政配套及縣農村供水有限公司墊資等,籌措5 700 萬元進行建設;墾利區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總投資1.29 億元。構建多元融資體系,拓寬融資渠道,提供了強有力的資金保障。
一是強化責任落實。東營市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認真落實各級政府主體責任,切實抓好項目建設和資金的落實,強化責任擔當,加快推進項目建設,確保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東營市水務局作為牽頭部門,組建工作專班,制定印發東營市城鄉居民飲水質量提升工程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建設內容、完成時限、資金籌措、保障措施等。
二是加強督導檢查。建立定期調度通報和督查工作機制,及時掌握各地工作開展情況。嚴格實施一周一調度、半月一通報等制度,督促各縣區、市屬開發區和市直有關單位,明確時間節點、完成時限和具體責任人,扎實推進項目建設。
三是嚴格質量監管。根據工程建設任務,科學確定階段性目標和重要時間節點,實行臺賬化管理,過程化控制,及時進行調整優化,確保按計劃完成各項工程建設任務。嚴格建設程序,全面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建設監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四制”管理。按照“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原則,強化工程建設管理,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四是健全長效管護機制。全面理順縣(區)供水管理體制,實行規模化發展、標準化建設、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經營、專業化管理,東營市出臺《東營市城市供水條例》,修訂《東營市農村公共供水管理辦法》,印發《關于加強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長效管理機制建設的實施意見》等制度規范。
五是建立供水保障信息同享和部門聯動機制。東營市水務局會同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印發《關于加強農村飲用水水質檢測工作的通知》,建立起工程供水保障信息同享和部門聯動機制,攜手發力共同保障農村供水水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