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冬梅


【內容摘要】教師要以核心素養為導向,探索學習任務群的設計和實施路徑——以整體解讀單元內容確定任務群,以核心能力為中心構建網絡式任務群或分解成子任務,分層落實核心學習任務。
【關鍵詞】語文學習任務群 課程內容
【正文】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課程理念中提出以學習任務群組織與呈現課程內容。因此,從根本上理解學習任務群,找準學習任務群在課程教學中的落地路徑十分必要。
一、學習任務群的內涵意義
學習任務群關鍵在“群”。有的老師簡單地把“學習任務群”等同于“布置學習活動”,把課堂活動顯示為“學習任務一”“學習任務二”“學習任務三”……認為完成了這些“學習活動”就是完成了學習任務群的組織,這顯然是有失偏頗的。學習任務是“做什么”,學習活動是“怎么做”?!叭骸笔抢锩娴暮诵膬热?,所謂群就是一組,單元也是一組,群文閱讀也是一組。
學習任務群組的落地更在于布置不同的、有關聯性的、有框架性的學習任務,以層層遞進的方式,搭建學生學習的腳手架,幫助同學們以完成任務、解決問題的實踐活動過程中積累語文學習經驗,發展未來學習和生活所需的基本素養,幫助學生在語文課程的“大廈”中不斷向上攀爬。
二、學習任務群的設計
學習任務群的設計與落實要基于兩個基本點,一是要堅持核心素養為導向。二是具有情境性、實踐性、綜合性。
(一)整體解讀法
教師設計學習任務群前要整體解讀單元內容,明確本單元屬于哪個學習任務群,再研讀學習任務群的學習內容和教學提示,然后才能依托學習任務整合學習情境、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和學習資源。
以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教學為例,本單元圍繞“美好的春天”主題,安排了《古詩二首》《找春天》《開滿鮮花的小路》《鄧小平爺爺植樹》四篇課文,由此可以判斷本單元是屬于文學閱讀和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鄧小平爺爺植樹》屬于實用性閱讀與交流)。
并由此設計單元任務群:
(二)化點為網法
以詩歌教學為例,傳統課堂通常以創作背景、作者資料導入,或者由誦讀進階到吟誦。這類課堂活動通常以文本的“一詞、一情、一法”為生發點,沒有連續性和全局性。而學習任務群可以使零散的知識點和能力點形成網絡。
還是以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古詩教學為例,設計單元活動框架:
由于本單元是屬于文學閱讀和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旨在引導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通過整體感知、聯想想象,感受文學語言和形象的獨特魅力。在《古詩二首》教學時,教師不妨圍繞“誦讀古詩,賞春之韻”,擬定以下三個拓展活動:
活動一:自主朗讀文本,并回憶以往學過的古詩,分類出描寫不同季節的古詩中的意像,做成知識小卡片。
活動二:“古代畫家穿越之旅”,仿照古畫的版式,畫一幅詩畫結合的手抄報,用農歷時間+學生姓名落款,學生馬上感受到了身份的轉變。
活動三:想象你就置身于畫中的美景,你會用什么樣的心情和語氣吟誦詩句,贊賞美景?
這樣的三個活動,有課前閱讀的實踐項目,也有課中教學的表達項目,但都聚合于“賞春之韻”這樣一個審美創造的核心素養。發展性學習任務群的群聚統籌不是簡單的幾個任務的相加,而是以一個核心能力為中心,各活動環節有機結合在一起,共同培養語文核心素養。
(三)梳理子任務法
為了使核心任務更清晰地呈現出目標落實的途徑,一般需要對核心學習任務進行分解,分解出的子任務要體現出不同層次學習目標的內在聯系,既為教師的教學過程設計理清思路,更為學生完成核心學習任務明確了學習的路徑。
在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中,文學閱讀和創意表達學習任務群,圍繞著“歡欣喜悅,踏春之旅”,“花朵簇簇,感春之愛”,“植綠護綠,造春之美”可以分解為以下幾個子任務:
子任務一:探尋春天的足跡(課內3課時)
任務說明:自主閱讀三篇課文《找春天》《開滿獻花的小路》《筍芽兒》,尋找春天的足跡——鮮花、小草、嫩芽、春風、柳條、風箏、泉水、小動物、筍芽,運用花朵形狀的思維導圖,讓這些春天的美景躍然紙上。在指導閱讀的過程中,老師相機教學生字,完成語言文字積累。完成思維導圖后,也可以繼續“找春天”——不僅在課文找,也可以在室外找,閉上眼睛在想象中找。當教師帶領學生在戶外找春天時,就要與科學學科的“自然觀察”相結合,落實STEAM教育理念。當教師引導學生說出了自己看過的或想象到的春天,就落實了課程內容中的“觀察、感受自然與社會,表達自己獨特的體驗與思考”。
子任務二:花朵簇簇,感春之愛(課內2課時)
任務說明:再次閱讀《開滿獻花的小路》,找一找這個故事中有幾個人物,找到他們的對話。想象課文里沒有說話的小動物,他們真的一聲不吭嗎?創編對話,分角色讀一讀,感受其中的有問有答,有說有笑,有情有愛,從而打開了《口語交際》的大門,學會使用恰當的語氣,讓聽的人感到舒服。最后走進生活,運用禮貌用語。
子任務三: 植綠護綠,造春之美(課內3課時)
任務說明:1.學生繼續閱讀《開滿鮮花的小路》,尋找描寫小路美麗的句子。2.思考為什么說花籽是“美好的禮物”?從而得到答案:因為這些美麗的鮮花給大家帶來快樂和享受,所以說它是美好的禮物。還有一位老人也給人民帶來了美好的禮物——《鄧小平爺爺植樹》。然后通過聽、說、演、練等方式學會“寫作四要素”“巧用動詞”等語言知識??偨Y兩篇文章,結合學校種植勞動實踐活動的成果,升華主題:自然之美,需要每一個人愛護和創造。
學習任務群雖然是一個新概念,但它的設計也是在傳統課堂拓展的基礎上,更加聚焦核心目標,增加了語文實踐活動,融合聽說讀寫的教與學的行為,通過有關聯性的學習任務,讓課程內容從一課接一課的扁平化變成大單元式的空間結構化,有助于知識能力轉變為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李懷源.學習任務群設計的理解與運用[EB/OL].
[2] 楊九俊. 什么是學習任務群、學習任務群的特點和意義[J]. 北京:《中國教育報》.2022年6月19日第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