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過對國內外相關文獻進行收集,對當前足球運動負荷監(jiān)控的幾種常見方法進行了歸類總結,其中包括GPS技術、心率變異性、RPE量表、生物學指標和運動表現評估等方法,著重分析它們在足球運動中的應用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旨在為足球專業(yè)人士和教練提供更加科學有效的運動負荷監(jiān)控方法和對相關訓練計劃的制定提供幫助。
關鍵詞:足球;負荷監(jiān)控;運動表現評估
1.前言
足球是一項需要高強度訓練、大量體能消耗的運動,對于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都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如何科學有效地監(jiān)控運動員的負荷狀態(tài)、調整訓練效果和競技表現成為現代足球訓練和比賽管理的重要問題。本文將對GPS技術、心率變異性、RPE量表、生物學指標和運動表現評估等方法進行介紹,探討不同方法在足球運動負荷監(jiān)控中的應用情況以及在運用中所存在的問題。
2.GPS技術
GPS技術是目前足球運動負荷監(jiān)控中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方法[1]。GPS技術可以準確地記錄運動員的位置、跑動距離、速度和加速度等參數,通過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可以較為全面地評估運動員的體能水平和疲勞情況,幫助教練和醫(yī)療工作人員了解運動員的身體狀況和訓練情況,從而制定更詳細和更有效的訓練計劃和營養(yǎng)標準[2][3]。
2.1GPS技術在足球運動負荷監(jiān)控中的應用
2.1.1監(jiān)測運動員的身體狀況
GPS技術可以輔助監(jiān)測運動員的身體狀況,包括運動員的體重、體脂率、肌肉質量、關節(jié)運動度和血壓等。這些信息可以幫助教練和醫(yī)療工作人員了解運動員的身體狀況,從而制定更詳細和更有效的訓練計劃和營養(yǎng)標準。
2.1.2監(jiān)測運動員的行為模式
GPS技術可以監(jiān)測運動員的行為模式,包括運動員的身體姿勢、速度、方向和距離等。這些信息可以幫助教練了解運動員的技術和戰(zhàn)術表現,從而制定更適合運動員的技術和戰(zhàn)術訓練。
2.1.3監(jiān)測運動員的運動量
GPS技術可以監(jiān)測運動員的運動量,包括運動員的跑步步數、跑步距離和跑步速度等。這些信息可以幫助教練和醫(yī)療工作人員了解運動員的體能儲備情況,從而制定更詳細和更有效的體能訓練計劃。
2.2GPS技術在足球運動負荷監(jiān)控中存在的問題
2.2.1需要高質量的GPS接收器
GPS信號可能會受到建筑物或天氣狀況的影響,因此需要高質量的GPS接收器來確保數據精度和準確性。
2.2.2在不同的場地上會存在不同的誤差
不同場地的地形、標志物和陰影等因素可能會影響GPS技術的準確性,因此需要針對每個不同的場地進行定位誤差的校準。
2.2.3室內運動監(jiān)控效果較差
GPS技術受限于信號接收功能普遍只能在室外使用,室內運動的實時監(jiān)控效果難以得到保障。
2.2.4數據解讀需要專業(yè)知識
GPS技術所提供的數據需要專業(yè)知識進行解讀,否則可能會得出錯誤的結論。
3.心率變異性
心率變異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是指心臟跳動節(jié)律的起伏程度[9]。具體來說,就是測量相鄰的心跳之間所需的時間差異。心跳節(jié)律性高的人,相鄰的兩次心跳之間的時間差異就會比心跳節(jié)律性差的人更大。心率變異性一般是指自主神經系統調節(jié)心率時,在心跳周期中出現的R-R間期間隔變異的現象,反映了人體內部自主神經系統平衡調控的情況。
心率變異性通常是在24小時心電圖等心電監(jiān)測技術中進行分析,可以用來評估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的活動平衡,以及身體的應激反應、健康狀況和抗壓能力等[10]。研究表明[11],生理健康狀態(tài)良好的人其心率變異性相對較高,反映了較好的自主神經系統功能;而心率變異性過低則可能表示自主神經系統失衡或者存在某些潛在的心血管疾病。因此,HRV在預測心血管疾病、運動表現、身體機能和康復等應用領域具有重要的價值。
3.1心率變異性在足球運動負荷監(jiān)控中的應用
3.1.1反映運動員身體恢復狀態(tài)
運動量大、運動強度高的足球訓練和比賽容易造成運動員身體的疲勞和受損。心率變異性可以很好地反映運動員的身體恢復狀態(tài),當運動員的HRV值較高時,說明運動員的身體已經較好地恢復了,并且身體的抵抗力也較高,此時可以適當增加訓練量。而當HRV值較低時,說明運動員的身體還未完全恢復,此時應當減少訓練強度和數量,以充分恢復身體。
3.1.2反映運動員心理壓力狀態(tài)
心理壓力是足球比賽和訓練中常見的問題,對運動員的身體和心理狀態(tài)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3.2心率變異性在足球運動負荷監(jiān)控中存在的問題
3.2.1受干擾源影響
心率變異性的測量易受干擾,例如許多因素包括體位和呼吸會影響心率變異性結果。在運動負荷監(jiān)控中,許多其他因素,如疲勞、情感狀態(tài)、飲食和藥品,也可能影響心率變異性。
3.2.2個體差異
個體的心率變異性基礎水平差異較大,因此,使用統一的標準進行分析會偏離實際情況,而且這些指標可能不適用于足球球員。
3.2.3分析復雜
心率變異性分析需要專業(yè)知識和設備,而且有些算法需要復雜的計算過程,這增加了監(jiān)控的成本和準確性。
3.2.4操作難度高
運動員須與監(jiān)測裝置保持密切接觸,在足球比賽中,這可能會對運動員充分發(fā)揮自身能力產生限制。
4.RPE量表
RPE量表是一種簡單易操作、經濟實用的運動負荷監(jiān)測工具[12]。它可以通過給定運動員一組標準問題,讓他們在一定的時間后自行評價自己的身體感受,從而得到當前運動負荷的主觀評價數據[13][14]。
4.1RPE量表在足球運動負荷監(jiān)控中的應用
4.1.1制定訓練計劃和評估訓練效果
RPE量表可以通過感知到體育活動的強度、身體疲勞和自主感知來評估訓練的負荷。運用量表記錄運動員每場比賽和每次訓練的自我感知,便于制定更加合理、更加科學的訓練計劃,同時還可以對訓練計劃的效果進行調整。
4.1.2個體化的管理
足球運動員在訓練中面臨不同的負荷來源(如心肺、肌肉、情感心態(tài)等),導致運動員的體驗和反應各不相同。通過RPE量表可以更好了解運動員的身體感知信息,進而進行針對性的干預和管理,保證運動員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和安全。
4.2RPE量表在足球運動負荷監(jiān)控中存在的問題
4.2.1主觀性
RPE量表是基于運動員的意識和感覺來評估負荷,因此存在主觀性和個體差異性。同一個運動員在不同的天氣、比賽和訓練環(huán)境下可能會有不同的感受,因此最好結合其他客觀指標進行評估。
4.2.2異常數據
RPE量表記錄的數據可能會受到運動員的話語效應、測量誤差、錯誤的掃描等因素影響,產生一些異常數據,這將損害評估的結果的準確性。
4.2.3不適用于長期監(jiān)測
由于RPE量表是基于單次體驗的感覺進行評估,對其進行長期監(jiān)測會對運動員心態(tài)產生影響,不利于持續(xù)進行,同時也無法記錄其他重要的生理指標變化。
5.生物學指標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生物學指標成為了一種重要的監(jiān)測手段。這些指標可以通過生物傳感器、血液檢測、體溫計等設備進行監(jiān)測和記錄。
在足球運動負荷監(jiān)控中,生物學指標可以幫助教練和醫(yī)療團隊了解運動員的身體狀態(tài),制定更加科學的訓練計劃和預防運動損傷。
5.1生物學指標在足球運動負荷監(jiān)控中的應用
5.1.1測量心肺功能指標
包括最大攝氧量 (VO2max)、呼吸閾值和心率等指標。這些指標能夠提供關于運動員身體適應水平和運動強度的信息。
5.1.2測量肌肉代謝指標
包括血清乳酸、肌酸激酶和肌紅蛋白等指標。這些指標能夠提供關于肌肉疲勞和恢復狀態(tài)的信息。
5.1.3測量免疫功能指標
包括血清白細胞計數、血紅蛋白和紅細胞計數等指標。這些指標能夠提供關于運動員免疫系統的信息。
5.1.4測量肌肉損傷指標
包括血清肌酸激酶(CK)和肌紅蛋白等指標。這些指標能夠診斷運動過度造成的肌肉損傷等情況,幫助預防運動員的運動損傷。
5.2生物學指標在足球運動負荷監(jiān)控中存在的問題
5.2.1測量的復雜性
部分生物學指標需要復雜的分析方法和專業(yè)設備進行測量,這增加了監(jiān)測的成本和復雜性。
5.2.2個體差異
不同運動員的基礎生物學指標水平可能存在較大差異,而標準化適用于所有的一般結果,因此可能會導致不同水平運動員特有個體信息的丟失。
5.2.3數據分析的技術性
對生物學數據進行分析和解釋可能需要專業(yè)知識和經驗。如果這些數據不加解釋或解讀,則會使得這些數據失去其蘊含的價值。
5.2.4可操作性
大部分生物學指標需要持續(xù)較長時間的監(jiān)測和錄入,且需與監(jiān)測裝置保持密切接觸,這在足球訓練和比賽中可能會對運動員行動能力和競技能力的發(fā)揮產生限制。
6.運動表現評估
運動表現評估是通過對一個人在特定運動中的表現進行定量化和定性化的評估。運動表現評估結果可以為制定訓練計劃和改善運動表現提供參考和依據[12]。
6.1運動表現評估在足球運動負荷監(jiān)控中的應用
運動表現評估在足球運動負荷監(jiān)控中的應用主要包括以下3個方面:①評估運動員的身體狀況,包括身體組成、肌肉力量和耐力等方面;②評估運動員的技術和戰(zhàn)術表現,包括傳球、射門、盤帶和防守等方面;③評估運動員的心理狀況,包括自信心、壓力和焦慮等方面。
運動表現評估在足球運動負荷監(jiān)控中的應用有以下優(yōu)點:①能夠提供全面的身體狀況和表現評估,幫助教練和醫(yī)生更好地了解運動員的身體狀況;②能夠為制定更好的訓練計劃和治療方案提供依據;③能夠幫助教練和運動員更好地了解比賽中的表現,并制定更好的戰(zhàn)術策略。
7.結論
針GPS技術、心率變異性、RPE量表、生物學指標和運動表現評估等方法存在不同的使用價值,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相互結合,為達到更為準確全面地評估運動員身體狀況的目的,相關人員在使用上述運動負荷監(jiān)控方法時應該根據不同的目的和需求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
參考文獻:
[1]Han, J.H., Song, K.S. and Koo, J.Y. (2014). Comparison of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and non-GPS accelerated velocity, sprint, and distance measures in male collegiate soccer players.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28(10), 2838-2845.
[2]Malone, J.J., Di Michele, R., Morgans, R., Burgess, D., Morton, J.P. and Drust, B. (2015). Seasonal training-load quantification in elite English premier league soccer play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Physiology and Performance, 10(4), 489-497.
[3]Rampinini, E., Bishop, D. and Marcora, S.M. (2007). Validity of simple field tests as indicators of match-related physical performance in top-level professional soccer play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28(3), 228-235.
[4] Aubert, A. E., Seps, B., Beckers, F. (2003).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athletes. Sports medicine, 33(12), 889-919.
[5] Borresen, J., Lambert, M. I. (2008). The quantification of training load, the training response and the effect on performance. Sports medicine, 38(9), 779-795.
[6] Buchheit, M., Laursen, P. B. (2013). 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solutions to the programming puzzle: Part I: cardiopulmonary emphasis. sports medicine, 43(5), 313-338.
[7] Huang, C., Zhang, Z. (2020). A Literature Review on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Journal of Medical Systems, 44(1), 12.
[8] Mourot, L., Bouhaddi, M., Tordi, N., Rouillon, J. D., Regnard, J. (2004). Short-and long-term effects of a single bout of exercise on heart rate variability: comparison between constant and interval training exercises. 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 92(4-5), 508-517.
[9] Foster C, Florhaug JA, Franklin J, et al. A new approach to monitoring exercise training. 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 2001, 15(1): 109–115.
[10] Borg G, Linderholm H. Perceived exertion and pulse rate during graded exercise in various age groups. Acta Medica Scandinavica, 1967, 181(1): 194–206.
[11]Buchheit M. Monitoring training status with HR measures: do all roads lead to Rome Front Physiol. 2014;5:73.
[12]Impellizzeri, F. M., Rampinini, E., Coutts, A. J., Sassi, A., Marcora, S. M. (2004). Use of RPE-based training load in soccer.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36(6), 1042-1047.
[13]Williams, S., Trewartha, G., Kemp, S. P., Stokes, K. A.(2016). The use of the 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for monitoring and designing soccer training programmes.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Journal, 38(6), 1-14.
[14]Sarmento, H., Clemente, F. M., Araújo, D., Davids, K., McRobert, A., Figueiredo, A. (2018). What performance analysts need to know about research trends in association football (2012-2016): a systematic review. Sports Medicine, 48(4), 799-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