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婭莉
關鍵詞:新媒體;紅色革命精神;傳播路徑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借助數字化技術、通過網絡等多種渠道創新傳播形態的新媒體應運而生。新時代借助新媒體技術拓寬紅色革命精神的傳播路徑,不斷擴大受眾群體和影響范圍,可以促使紅色革命精神傳得更開、傳得更廣、傳得更深,從而可以更好地為民族振興和現代化國家的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力量。
新媒體為紅色革命精神的傳播提供了廣闊的傳播平臺、多樣化的傳播形式,促使其傳播內容更加豐富,提升了紅色革命精神的影響力和傳播力,展現了紅色革命精神的時代性和發展性,推動了紅色革命精神的現代化傳承和發展。
新媒體具有廣泛的受眾群體,并且新媒體自身具有實時性、廣泛性等傳播優勢,這將直接推動紅色革命精神的大范圍傳播和推廣,進而為紅色革命精神的弘揚開辟新的陣地。一方面能夠借助微博、抖音、微信等新媒體平臺,打造紅色革命精神傳播媒體矩陣,通過各方平臺的聯動合作,實現對于紅色革命精神的充分展示,促使受眾在充分了解紅色革命事跡、紅色革命人物以及紅色革命背景和征程的基礎上,深刻感悟革命文化中的精神力量,從而更好地發揮革命精神在培根鑄魂中的重要作用[1];另一方面,通過建設紅色革命精神資源平臺,借助數據、云計算等新媒體技術,也能夠對地方的紅色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進行全面的梳理,將有助于實現紅色革命精神資源的高度集中,將其應用在教育、文化、藝術等領域,可以在提升紅色革命精神相關資源利用率的同時,拓寬其影響范圍。
新媒體豐富了紅色革命精神的傳播內容,打破了傳統的以理論著作為傳播載體的陳舊形式,對原有傳播內容中的“落后”元素進行了創新性的設計,并通過借助新媒體技術中的圖像、視頻等加以展示,可以將紅色革命精神中的紅色故事、革命人物、革命事跡等以紅色文化作品、紅色文化產品為載體加以呈現,從而實現紅色革命精神傳播效能的提升。同時,結合受眾的需求,借助新媒體技術可以實現紅色革命精神內容中理念、方式手段上的創新,打造高水平、高質量的傳播內容,推動紅色革命精神的內涵式發展,以此來提升受眾群體的關注度,增強紅色革命精神的感染力,展現革命精神的時代性。
借助數字化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可以豐富紅色革命精神的傳播形式,增強受眾對于革命精神的真實體驗,加深公眾對于紅色革命文化的了解和掌握,進而達到提升紅色革命精神傳播效力的效果。如借助數字化展廳實現與紅色革命精神相關的物件、文獻等珍貴資料的恢復和展覽;依托紅色革命事跡和紅色革命人物打造虛擬現實場景,實現與公眾的互動,通過重現當時的革命場景,借助虛擬現實技術的交互性特征,增強公眾的情感體驗,切實提升公眾的理念信念,培育公眾的家國情懷、責任擔當意識。此外,以新媒體技術為依托,通過對紅色革命精神進行深入的挖掘,以電影、電視劇、紀錄片、特色電視欄目等為載體加以傳播,有助于實現紅色革命精神的滲透式傳播,同時借助新媒體技術中的實時評論、在線討論、在線答疑等方面優勢,可以擴大新時代紅色革命精神的受眾覆蓋面。
紅色革命精神具有劃時代的引領價值和教育價值,能夠豐富民眾的精神世界,為民眾提供精神上的滋養,推動文明社會的建設。一方面,紅色革命精神中的井岡山精神呈現出堅定信念、艱苦奮斗、敢于創新精神;長征精神中呈現出獨立自主、實事求是的精神;延安精神中呈現出的自立更生精神等,對于當代民眾的價值觀念、思想意識、精神追求、意志品質等都有著重要的啟示和領航作用。另一方面,能夠激勵廣大民眾自覺擔負起承擔民族振興、國家建設的歷史使命和責任,使其能夠通過實現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來為社會的健康發展作出貢獻[2]。
紅色革命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堅定理想信念、加強執政能力、承擔歷史使命的精神支柱,也是黨實現自我革命的動力。紅色革命精神為黨的建設和發展指明了方向,革命精神中蘊含的勇于革命、敢于創新的精神,為我黨強化自身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指引,推動了中國共產黨新時代偉大工程的建設。
新媒體時代實現紅色革命精神的有效傳播,必須充分發揮融媒體的優勢,打造媒體矩陣,同時也要借助新媒體實現傳播形式和內容的創新,從而優化受眾的傳播體驗,提升傳播的質量和水平。
新媒體背景下傳播紅色革命文化,要立足新技術、新平臺,促使革命精神能夠進行廣泛深入的傳播和弘揚。為此,政府文旅部門等職能部門,要對當地的紅色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等紅色資源加以深入挖掘,并結合新時代的微博、抖音、微信等新媒體平臺,打造紅色革命精神傳播的媒體矩陣,以全方位推動紅色革命精神的傳播。以抖音為例,首先,應創建紅色革命精神傳播的官方賬號,以紅色革命歷史背景、紅色革命故事、紅色革命文化、紅色革命重大戰役等為主題,打造系列紅色革命精神傳播內容,同時還要借助在線直播互動、線上人物專欄訪問、線上專家講解等形式來豐富紅色革命精神的傳播內容,從而滿足公眾多樣化的需求;其次,要通過評論互動、私信回復、話題參與、線上連麥等形式來增強紅色革命精神傳播的影響范圍,促使更多的受眾關注且參與到紅色革命精神的傳播中;最后,也要充分發揮自媒體的優勢,聯合抖音知名人事,采用線上線下紅色革命精神打卡參與的形式,引導青年群體參與到紅色基因的續寫、紅色革命精神的傳播過程中。
在AR、VR等智能設備的協助下,虛擬與現實相結合的場景打造為公眾帶來了沉浸式的互動體驗,自此紅色革命精神的傳遞實現了具象化的革新。一是借助新媒體技術,打造線下線上紅色革命精神傳播場所。如紅色革命精神數字化陳列館、紅色革命精神數字化紀念館等,一方面通過對現有遺存物件進行高清拍攝并加以展示,另一方面以重要的紅色故事、紅色戰爭、紅色人物為主題,實現紅色革命精神的虛擬再現,在滿足公眾的視覺、體驗需求的基礎上,強化受眾的紅色革命情感,引導受眾了解紅色革命歷史、銘記紅色革命精神。此外,也要打造線上紅色革命精神傳播形態,以線上展館、線上景區等形式拓寬公眾的參與學習途徑,實現紅色革命精神的全面傳播。二是借助新媒體技術實現傳播載體的多元化,以電影、電視劇、紀錄片、動漫等為主導,結合廣播、有聲軟件、電臺等在線音頻,推動紅色革命精神在視聽領域實現全面的弘揚和傳承。如紅色革命電影《百團大戰》講述的是中國紅軍主動出擊日軍的一次最大規模戰役,真實再現了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中的經歷,展現了革命黨人不怕困難、勇于戰斗的紅色革命精神,公眾通過觀影中的震撼場景和視覺體驗能夠切身感受到紅色革命征程中的精神信念和優秀品質[3]。
對當前的紅色革命精神資源進行整合是推動革命精神傳播弘揚的基礎。首先,要借助新媒體技術搭建線上紅色革命精神資源平臺。通過對不同時期的紅色革命文化進行深入的挖掘和梳理并對其中呈現的紅色革命精神以時間為主線、以其中蘊含呈現的遵義會議精神、井岡山精神等為模塊、以其中蘊含的革命精神為主要內容進行分類整理,從而實現線上資源平臺的內容構建,同時對平臺的頁面布局、功能設置等加以優化和完善,最終實現國家和地方紅色革命精神資源平臺的建設。其次,實現紅色革命精神與文化產業、文化事業、教育事業的融合發展,以便在社會范圍內形成良好的傳播氛圍。如依托紅色旅游業的發展,借助新媒體技術對紅色旅游地區中展現的革命精神加以弘揚,打造線上景區平臺,優化平臺的頁面設置和主題風格,融入革命精神板塊;打造大型實景演藝,借助數字化技術等實現演出場景的打造和線上傳播;借助新媒體技術打造景區內部的紅色虛擬體驗館。總之,通過整合紅色旅游資源和紅色革命資源,可以為公眾創造良好的紅色文化氛圍,使得公眾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紅色革命精神的熏陶和影響。如在推動紅色革命精神與教育資源融合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在思政教育中以視頻講解、參與創作作品等形式,可以實現紅色革命精神在校園內傳遞。
綜上所述,新媒體時代傳承紅色基因,凝聚革命精神,必須充分發揮新媒體技術的優勢,實現紅色革命精神傳播渠道、傳播形式、傳播內容、傳播理念上的創新變革,進而切實發揮紅色革命精神在價值引領、厚植家國情懷、培育高尚品格中的重要作用,進一步體現中國特色文化的優越性,進而提升群眾的文化自信,塑造良好的大國形象。
參考文獻:
[1]丁倩.新媒體時代創新紅色文化傳播的路徑選擇[J].新聞戰線,2019(9):106-107.
[2]劉勇.論新媒體視域下紅色文化傳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傳媒論壇,2019,2(24):4+8.
[3]張雅慧,賈鋼濤.“紅色基因傳承與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研究”學術研討會綜述[J].社會科學動態,2021(9):116-119.
基金項目:本文系隴東學院青年科技創新項目“紅色追尋——為南梁精神插上新媒體的翅膀”(項目編號:XYSK1811)。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