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代軍
在教育信息化時代,中學政治教學的模式和學生學習方式已發生重大改變。信息化技術在政治教學中運用,要求老師在教學理念、內容與方法上與時俱進、主動變革。將多媒體、網絡課堂、計算機技術與政治教學相結合,更新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與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
一、信息化對中學政治教學的作用
1.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信息化的教學能夠更高效地輸出大量知識信息,豐富政治教學內容,并且能夠提供形象生動的教學情景,將復雜、枯燥的政治知識點輕松形象地展示給學生,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和學習積極性,降低學生理解和記憶的難度。例如,通過多媒體以圖片、視頻的方式,將政治教學中許多拗口、難懂的大段文字知識點展現出來,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和形象化,能讓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更加準確和輕松。這種情景演示的教學方法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興趣、引起學生的求知欲,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想象和聯想,強化形象思維。
2. 加強師生間的交流與互動
使用信息化平臺輔助教學能夠打破老師與學生之間交流的時空限制。借助微信、釘釘、MOOC 等平臺,能夠極大地延伸教學活動的空間,教學不再是單一的課堂教學。通過網絡,學生會少一些拘謹,更加積極地提出問題、發表看法,這為一些平時較為內向的同學提供了一個更加自然的學習環境。
二、信息化教學過程中的問題
1. 教學套路化、單一化
當前信息化多媒體支持下的教學課堂,大量使用預先制作好的PPT 課件,很多教師課堂上的教學程序完全依照課件,照本宣科,缺乏靈活性,也無法個性化地對不同學生進行指導和啟發。同時,由于PPT 課件展示的內容多且速度快,從而壓縮了學生思考、理解的時間,減少了老師與學生在課堂上的交流和溝通。導致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難以將知識消化,降低了教學質量。
2. 教師板書質量下降
信息化教學的程度不斷提高,有些老師甚至已經完全依賴計算機與網絡,對于傳統的黑板與粉筆不再熟悉,使得課堂上缺少了一些靈性。多媒體課件具有系統性和連續性,但因為其是提前制作完成的,缺少了板書的即時性和課堂表現力。
3. 信息化平臺使用不恰當
信息化平臺的不恰當使用,反而使學生接觸到有害信息。線上教學在有效監管的情況下能發揮其優勢,但大多數時候缺乏有效的監督手段。在如今網絡信息發達時代,學生很容易在網上找到作業答案,這對學生的學習十分不利。同時,靈活自主的學習方式也需要學生具有高度的自制力,部分學生缺乏自我約束意識,利用網課和線上交流的借口用手機和電腦玩游戲,且對網上的信息缺乏分辨能力,容易接觸到有害信息。
三、信息化時代中學政治教學的策略
1. 優化政治教學資源
中學政治教師要依照教學內容的需要,建立一個包含各類素材類型的政治教學資源庫。根據課程內容,建立體系,分出專題,不斷豐富和完善更新其資源庫內容,能夠極大的促進中學政治教學的效率,提升課件與課堂教學質量。
2. 翻轉課堂與線上教學結合
線上直播教學時,師生互動無法做到課堂教學中那般高效和頻繁,部分學生可能無法跟上老師的上課節奏,或是有疑問無法及時得到解答。在翻轉課堂模式下,教師提前把教學材料提供給學生,在上課之前學生首先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在課上幫助學生解決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兩種模式結合下,能夠有效避免線上教學中學生與老師脫節的問題,并且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政治教學的效率。
3. 基于數據分析個性化定制作業
借助在線測試和數據分析平臺,為每一個學生量身定做最適合自身的個性化作業。通過分析每一次作業中不同學生的完成結果差異,可以了解每一個學生在政治學習中的優勢項和弱勢項,比如某些學生擅長經濟部分,哲學部分比較弱;另一些學生擅長政治部分,經濟部分比較弱。根據這一分析結果,為每一位學生定制出增強補弱的個性化定制作業,最終使學生全面學好中學政治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