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魯明 劉錦翠
蘇北地區整體托育體系尚處于起步階段,與蘇南地區相比差距較大。本文在調研蘇北地區托育現狀的基礎上,結合蘇北地區城鄉實際情況,找準癥結對癥下藥,提出破解蘇北地區托育體系建立的困境之策,助力蘇北地區托育體系的高速發展。
江蘇省簡稱“蘇”,建省于清代,地處長三角經濟腹地,取“江寧”和蘇州兩地名中的一字得名。江蘇省內有13個區市、95個縣。江蘇境內地勢平坦,水系發達,同時兼具南方和北方的特色。江蘇省內受地理環境的影響分為蘇南和蘇北兩大區域。江蘇歷史上曾多次以長江為界南北分治。
1 蘇北地區整體狀況分析
蘇北地區即江蘇省北部地區的簡稱。蘇北地區以平原為主,總面積約55000平方公里,包含徐州、連云港、宿遷、淮安、鹽城等五個地級市,轄17個市轄區、3個縣級市、17個縣。蘇北地區人均生產總值近90000元,是中國沿海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
1.1 蘇北地區經濟狀況分析
蘇北在南宋以前一直是繁華地區。南宋時期,黃河奪淮以后蘇北地區洪水災害頻發,經濟文化發展開始滯后于江南地區。蘇北地區與日本、韓國相鄰,地處長三角地區,物產豐富,是中國沿海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2021年,蘇北五市GDP躋身全國城市百強行列,人均生產總值近90000元。
1.2 蘇北地區文化狀況分析
蘇北地區現有本科院校18所,但相較于蘇南地區高校整體綜合排名略顯靠后。近年來,蘇北地區加大科技創新投入,重視科教文衛事業的發展。江蘇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視蘇北地區科技、教育事業發展,陸續出臺一系列政策加快蘇北發展步伐。
據不完全統計,江蘇省大學學歷人口占比18.7%。蘇南地區大學學歷人口占比24.94%;蘇北地區大學學歷人口占比為13.62%。蘇南蘇北人員學歷水平差距較大。
1.3 蘇北地區城鄉狀況分析
與蘇南地區的城鄉一體化相比,蘇北地區的城鄉差距相對較大。蘇北城鎮地區工業化進程相對于農村地區較高,農村地區基本仍以農業為主要支柱產業。蘇北地區城鎮化水平為64.79%,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與蘇南反差較大。蘇北城鎮工業化進程沒能帶動蘇北農村地區與城鎮一體發展。
2 蘇北地區城鄉托育需求現狀
為鼓勵生育,減輕育兒負擔。國家自2020年起陸續出臺多項政策和舉措,鼓勵、規范托育行業的發展。2020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2020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養老托育服務健康發展的意見》;2022年7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導意見》;2022年8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養老托育服務業紓困扶持若干政策措施》。在國家政策的指導下,江蘇省政府也陸續出臺《江蘇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江蘇省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實施方案》《關于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關于促進養老托育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在國家和省委的精心部署和安排下,江蘇省內各地區托育行業得到了長期的發展,但與學前教育相比相差甚遠。
為進一步了解蘇北城鄉托育需求整體狀況,我們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獲取了一手資料。以數據為依托,對蘇北城鄉托育情況進行分析。
2.1 蘇北地區城鄉托育基礎數據
本團隊人員通過在問卷星設置調研問卷,通過網絡發放調查問卷。問卷主要通過嬰幼兒喂養相關交流群進行推廣,并在托育相關社群轉發。本次針對蘇北地區的調研實際發放問卷186份,收回有效問卷130份。
(1)蘇北城鄉家庭經濟基本狀況
根據江蘇省統計局數據,2022年蘇北五市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5195元,與全省平均水平49862元相距較遠。蘇北城鎮居民人均收入為40700元,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為22915元。
通過本次問卷調研,蘇北城鎮居民家庭收入少于10萬元的占比18.18%;家庭總收入在10萬元~30萬元之間的占比72.7%;家庭總收入在30萬元~50萬元間的占比9%。而在收回問卷中,蘇北農村家庭年總收入小于10萬元和10萬元~30萬元間的各占一半。
結合官方數據和實際問卷調查的情況,可以看出,蘇北經濟和蘇南相比明顯滯后。蘇北城鎮和農村整體經濟差距較大,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城鄉比例不平衡。
(2)蘇北城鄉家庭人口組成狀況
根據調研數據分析,蘇北城鎮家庭中,三口之家的數量占被調研城鎮家庭總數的32.85%,家庭人口數量在4~5人之間的占58.15%。而農村家庭調查中,三口之家的比例占22.15%,家庭人口在4~5人之間的占比67%。
由于調研范圍有局限性,調研數據不能全面覆蓋蘇北城鄉全部范圍,調研數據可能有所偏頗。但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蘇北地區整體家庭結構以中小型家庭為主。家庭子女數量城鎮家庭明顯低于鄉村家庭。與蘇南地區相比較,蘇北家庭的平均子女數量多于蘇南家庭。蘇北鄉村家庭的生育率明顯高于蘇北城鎮家庭。
(3)蘇北城鄉家庭育兒現狀
①嬰幼兒照護者調研
調查顯示,蘇北城鎮家庭嬰幼兒照護者中,有78%為父母作為直接照護者;13%為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為直接照護者;另有9%的被調查家庭嬰幼兒照護者為保姆或托育機構。蘇北鄉村家庭調查中,嬰幼兒照護者中58%為父母作為直接照護者;另有42%為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為嬰幼兒直接照護者。
與蘇南地區相比較,蘇北地區嬰幼兒整體入托率較低。雖然托育機構已經落地生根多年,但是蘇北城鄉居民對托育機構的認可度還有待提高。嬰幼兒照護基本處于傳統父母親人喂養的狀態。
②育兒投入調研
在育兒投入方面,蘇北城鎮地區家庭年育兒投入在1萬元以下的占比45%;年育兒投入在1~3萬元之間占比36%;年育兒投入3~5萬元之間的占比19%。鄉村地區年育兒投入在1萬元以下的占比65%;年育兒投入在1~3萬元間的占比35%。
受經濟能力的限制,同時也受到了育兒觀念的制約,蘇北地區整體年育兒投入較蘇南地區相比相差甚遠。蘇北鄉村地區年育兒投入與蘇北城鎮地區年育兒投入相比也相差較多,城鄉差異明顯。
2.2 蘇北地區城鄉托育基本訴求
(1)蘇北城鄉嬰幼兒家庭調研
①入托意愿調研
受傳統育兒觀念的限制,部分家庭認為嬰幼兒入托是不得已的選擇,對托育機構抱有不信任的觀念。通過對發放問卷的數據匯總,我們發現蘇北城鎮地區嬰幼兒家庭入托意愿在72%左右,而蘇北鄉村地區嬰幼兒家庭入托意愿不足50%。
②育兒理念調研
在育兒理念方面,被調查的城鎮家庭中9%的家庭認為應該專業育兒;36%的家庭認為應該與時俱進邊學習邊育兒;另外有55%的城鎮家庭認為應該經驗育兒。在鄉村調研中,約一半的家庭認為應該經驗育兒;另一半的家庭認為無須特別的知識,適當育兒即可。
(2)蘇北城鄉入托家庭調研
①入托家庭托育機構考察要點
對于已經入托和準備入托的部分家庭開展調研,實際調查顯示,蘇北城鎮家庭在考察托育機構時,比較注重考察托育機構的育兒理念、工作人員素質和經驗、應急處置條件及日常飲食條件。其次考察的是托育機構的教育內容、硬件設施、收費水平。最后才會結合交通便利、工作人員學歷以及監督管理機制等內容。
而蘇北鄉村家庭在考慮選擇托育機構時,與蘇南鄉村家庭的選擇比較相似,基本沒有關注的側重點,希望托育機構在各方面都能均衡發展,以滿足家庭對于托育的全部要求。
②入托家庭托育目標調研
蘇北城鄉家庭在入托目標的調研中差異較大。蘇北城鎮家庭認為入托目標中最為重要的是讓孩子能快樂玩耍,擁有健康的身心。而這條內容卻是蘇北鄉村家庭認為最不重要的內容。蘇北鄉村家庭家長認為“玩”是孩子的天性,是不需要去機構中學習和開發的能力。他們將托育機構與傳統學校等同,認為孩子可以不入托,如果入托就是應該學習到一定的知識,掌握一些技能。
除此之外,蘇北城鎮家庭還希望孩子在托育機構中能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學會交際,掌握溝通交流的能力。而蘇北鄉村家庭對于孩子入托目標中,除了認為快樂玩耍健康身心不重要外,認為其他的內容都比較重要,托育機構應該重視對孩子其他各方面的培養。
通過以上調研結果的匯總,我們發現,家長自身的學識眼界、生活閱歷對于孩子是否入托、托育機構的選擇都會造成極大的影響。另外,周圍的環境、傳統觀念的滲透,都是影響托育選擇的要素。
3 蘇北地區城鄉托育體系困境及對策
目前蘇北地區托育體系的發展尚不成熟,與蘇南地區相比差距較大。蘇北地區托育體系的完善需要弄清癥結所在,才好對癥下藥,找到解決之策。
3.1 地理分布
(1)實際困境:城鄉市場分布不合理
蘇北地區托育機構主要集中在市區繁華位置。托育機構的分布與嬰幼兒家庭實際分布不匹配。此外,托育機構的開設主要針對城市嬰幼兒家庭,而忽視了城郊結合和鄉村地區的托育需求。部分有托育需求的家庭,原本猶豫的托育計劃,在綜合考慮到托育機構較遠的接送距離后,也打消了托育計劃。
(2)解決之策:充分調研統籌規劃
托育機構在籌建之初選址之前就應充分調研,了解區域范圍內嬰幼兒入托實際需求。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再建設謀劃。
此外,充分的調研還能了解地區托育的實際需求和預期目標。托育一方面要滿足孩子自身成長的需求,尊重孩子身心發展規律;另一方面,也要結合嬰幼兒家庭對孩子的未來規劃,綜合考量家庭托育實際需求。
3.2 思想觀念
(1)實際困境:育兒觀念相沖突
育兒觀念主要是嬰幼兒照護者持有的養育嬰幼兒過程中的想法。傳統的育兒觀中,嬰幼兒基本是由父母、祖父母等近親屬直接照護的。傳統育兒觀認為,孩子的成長是一種自然的過程,養育嬰幼兒也無須專門的學習和輔導,更談不上由專業人員輔助育兒或指導育兒。
(2)解決之策:擴大宣傳改變觀念
托育機構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是對傳統育兒的挑戰。而托育機構之所以在經濟發達地區能落地生花也與育兒觀念的改變有很大關系。蘇北地區城鄉居民,特別是鄉村居民對托育機構和托育理念了解不多,有些地區家庭甚至覺得托育的出現是對傳統育兒的質疑,覺得難以接受。
要想真正地打開托育市場,建立成熟的托育體系,就要先讓嬰幼兒家庭接受托育。觀念的改變不是通過一次講座一張宣傳單就能實現的。要想真正地改變根深蒂固的育兒觀念,一方面需要擴大宣傳,多角度開展意識滲透,讓老百姓覺得專業育兒比經驗育兒更靠譜。另一方面,要讓老百姓真正看到專業育兒的成效,比方身邊有專業育兒的成功案例。只有真正改變觀念才能打開托育市場,建立合理的地區托育體系。
3.3 市場經濟
(1)實際困境:市場定價與居民經濟承受力的差距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幼有所育”的目標,托育行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2022年10月,國家發改委、衛健委聯合印發了《支持社會力量發展普惠托育服務專項行動實施方案(試行)》。
目前,托育行業尚未納入國家義務教育范圍之內。現有的托育機構一方面源于公辦幼兒園開設的托育班;另一方面源于民辦托育機構。公辦托育機構依托已有的辦學資源,開辦托育成本較低,費用相對合理。但公立托育原本容載量有限,加上教師人手限制等諸多因素,其實際能收納的嬰幼兒數量著實不多。而民辦托育,由于開辦成本高,又屬于營利性組織,因而收費相對偏高。
據了解,目前淮安市場民辦托育機構平均收費每月在2500元,公辦托育機構的平均收費每月在1500元。軟硬件配置較高的民辦托育機構收費在每月3500元左右。而大部分嬰幼兒家庭可接受的托育支出為每月2000元以下。托育行業實際收費標準與嬰幼兒家庭的實際經濟承受力之間有一定的差距,導致部分家庭有托育需求,卻承擔不起托育費用。
(2)解決之策:行業補貼政策惠民
針對市場定價和居民實際經濟承受能力之間的矛盾,建議結合地區實際情況,采取“抓兩端取中間”的方式。
①行業補貼助力托育起飛
蘇北地區托育行業目前處于起步階段,公辦托育受到了規模、人員等因素限制,發展有限。民辦托育機構獨立開辦成本較高。近年來在國家大力扶持托育行業的政策指導下,各地陸續出臺了配套文件,助力地區托育行業的發展。
鹽城市鹽都區2022年10月印發《關于加強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衛生保健工作的通知》《關于印發鹽都區普惠性托育機構認定與管理實施細則(試行)的通知》等工作方案,通過政府購買服務、財政補貼、減免租金等政策措施,加大對嬰幼兒照護機構的支持力度。對為社區提供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機構,按規定免征增值稅、契稅、房產稅等相關稅費;對認定的普惠性托育機構,按照每托位每年不低于1000元的標準進行補助,并建立補助標準增長機制。
2023年3月,連云港市為降低托育機構運營成本,促進托育服務健康有序發展,該市對托育機構用水、用電、用氣、用熱價格進行調整,其中用水、用電、用氣按照居民價格的非居民用戶(如學校、社會福利場所等)標準執行,用熱按照居民生活用熱(蒸汽)價格執行。
各地區可結合地區實際情況,通過財政補貼、稅費優惠政策、場地費用減免等方式,為托育機構的發展助力。
②政策惠民共圓托育夢
江蘇省內各地區在中央政策的指導下,開設了不少普惠型托育機構。部分有托育需求的家庭實現了自己的托育夢。但是仍有部分家庭,由于經濟能力有限,托育費用遠超家庭預算。為減輕家庭負擔,助力困難家庭共圓托育夢,政府可采取家庭補貼等方式,減輕困難家庭托育費用壓力。
2022年連云港市政府為推廣普惠托育服務,面向全市嬰幼兒家庭發放100萬托育消費服務補貼,惠及1000名0~3歲嬰幼兒。連云港市政府在本輪消費補貼發放中,新增了托育消費專項補貼。托幼消費補貼的推廣,極大提升了連云港市嬰幼兒的入托率以及服務質量,為托幼事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3.4 育兒目標
(1)實際困境:教育與理想相背離
2022年國家衛健委發布了《3歲以下嬰幼兒健康養育照護指南(試行)》。文件強調要重視嬰幼兒早期全面發展、遵循兒童生長發育規律和特點、給予兒童恰當積極的回應、培養兒童自主和自我調節能力、注重親子陪伴和交流與玩耍、將早期學習融入養育照護全過程、努力創建良好的家庭環境、認真學習提高養育素養八個方面。嬰幼兒健康養育照護咨詢指導內容,包括生長發育監測、營養與喂養、交流與玩耍、生活照護指導、傷害預防、常見健康問題的防控及照護等六個方面。
根據文件要求,托育機構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有別于3~6歲幼兒教育內容。其工作重心在于“保育”。托育機構在確保嬰幼兒身心健康快樂成長的基礎上,可通過多種方式開展各種有利于幼兒心智啟蒙的教育活動。
與此同時,社會上的各種“內卷”和“雞娃”折磨著嬰幼兒家長的內心。部分家長認為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必須提前“起跑”,才能成為人生路上的贏家。為此,很多家長對托育機構給予厚望。他們覺得托育的重點應當是“教育”,托育就是幼兒園的前奏,幼兒園為小學準備,孩子只有步步“提前”,才能真正“趕超”。
育兒目標的差異使得很多家長對托育機構的日常工作重心和教育重點不滿意。漸漸地托育機構被早教機構、輔導班所代替,孩子早早地踏上了“拼搏”的道路。
(2)解決之策: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教育的本質是育人。嬰幼兒托育行業在秉承科學育兒的前提下,結合時代發展形勢,綜合家長對孩子的未來規劃,可適當調整和豐富日常教學內容,結合園所教師特長、地區特色,開展部分個性化的園所課程,如淮安市毅力未來幼兒園托班開設有游泳、烘焙、陶藝等課程;淮安市諾貝爾藍天托育開設有樂高、美工、科學探索、木工等課程;淮安市天山幼兒園托班開設有奧爾夫音樂、視覺藝術等課程。另外還有很多托育園所為滿足家長對孩子語言開發的需求,開設了各類外語課程和樂器課程。
托育機構在滿足嬰幼兒家庭對托育的基本需求外,可為部分家長提供個性化的服務。家長在選擇托育機構時,在綜合考察托育園所的軟硬件設施前提下,可結合孩子興趣愛好,為孩子選擇特色托育園。
4 總結
目前蘇北地區托育體系尚處于萌芽階段,整體發展尚不成熟,與蘇南地區相比差距較大。為促進蘇北地區托育體系的合理構建,一方面需要擴大宣傳,從根本上改變傳統育兒觀念;另一方面可以借鑒蘇南地區成功經驗,靈活托育形式,升級托育內容。要想讓托育真正成為家庭育兒的得力助手,需要政府、行業、社會的共同努力。
本文系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課題“江蘇城鄉托育體系區別建設策略研究”的階段性成果之一,課題編號2022SJYB1989。
(作者單位:江蘇財經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