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明超
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思想建立于馬克思和恩格斯對唯物史觀的探索發展的過程之中,并在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發展與實踐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管理思想是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意識形態管理規律的科學闡述和理性概括,是建設具有強大生命力和創造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思想基礎和理論支撐。在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背景下,深入思考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科學凝練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理論的現實啟示,對于凝聚全黨全國人民的價值共識,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從而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提供理論支撐、價值引領和精神動力,具有重要意義。
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指出:“一個階級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物質力量,同時也是社會上占統治地位的精神力量。”[1]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統治階級的思想體現著階級性,統治階級不僅掌握著社會的物質力量,同時也掌握著精神力量,而意識形態作為統治階級的重要精神資料和精神工具,代表著統治階級的利益和要求,不僅要接受統治階級的領導與管理,也要為統治階級的利益而服務。
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部分人是作為該階級的思想家出現的,他們是這一階級的積極的、有概括能力的意識形態家,他們把編造這一階級關于自身的幻想當做主要的謀生之道”[2]。馬克思認為,在資產階級社會中,資本家致力于培養一批專門進行意識形態生產的專業隊伍。這一批專業隊伍運用理論化、學術化的觀點對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進行論證與維護,在思想上影響廣大人民群眾,使得他們對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表現出“滿意”與“贊同”。
人們的實踐總是在一些思想的指導下開展的,如果廣大社會成員接受并贊同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進而也會接受統治階級的政治統治和經濟統治。正如馬克思、恩格斯所強調的統治階級會“賦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們描繪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義的思想。”[3]長期以來,所有掌握政治權力的統治階級均高度重視對社會意識形態資源的掌握,通過對資源的組織、管理與協調,使之與社會發展相一致,與社會成員的利益相一致,從而取得廣大社會成員的支持與信任。
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視思想在無產階級革命中的積極作用。馬克思指出,“占有他人的意志是統治關系的前提”[4],因此,無產階級必須凝聚屬于本階級的思想力量才能取得政治上的領導權。然而,在馬克思、恩格斯的理論中,工人階級和廣大群眾的無產階級意識形態不是憑空出現的,也不是一種自然發生的行為。只有通過持續不斷地運用宣傳、教育等手段,使群眾掌握并認同無產階級理論知識,才能讓他們從舊有觀念、陳舊思想的束縛中擺脫出來,進而掌握追求自身解放和改造世界的強大理論武器。因此,馬克思、恩格斯呼吁:“共產黨一分鐘也不忽略教育工人”[5]。
馬克思和恩格斯從青年時代就高度重視報刊的價值與作用,把報刊看作是反抗資本主義、封建主義,為人民發聲的“喉舌”。《新萊茵報》作為世界上第一家無產階級日報,是第一個共產黨實際上的機關報,體現著馬克思恩、恩格斯的辦報思想。在馬克思直接領導下,《新萊茵報》始終以《共產黨宣言》所確立的政治綱領和思想原則為指導,堅持站在無產階級立場上發動群眾、宣傳革命、組織斗爭,為無產階級政黨進行共產主義宣傳與教育提供了重要渠道和精神武器。
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將馬克思主義鮮明地書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實踐證明,歷史和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是完全正確的。在中國,馬克思主義的人民性、科學性、真理性和實踐性已得到完全驗證。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進程中之所以能夠戰勝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走上了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康莊大道就在于堅持馬克思主義、信任馬克思主義。當前,我們黨正帶領人民進行一場偉大斗爭,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等。在新的偉大斗爭的時代背景下,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作為一種具有深遠影響的思想體系,它對于引領社會發展、推動社會進步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只有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不斷提升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感染力、凝聚力和引領力,馬克思主義才可以真正融入人心,并轉化為人民群眾的自覺行動。
在當今時代背景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管理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第一位就是要明確黨的領導核心地位。毛澤東就曾闡述掌握思想領導是掌握一切領導的第一位的思想。由此可以看出,牢牢掌握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歷史中積累的重要經驗,也是新時代堅持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的應有之義。當前,國際環境面臨新情況、新局勢,這些新挑戰為新時代意識形態工作帶來了新任務和新要求。因此,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必須牢牢掌握在真正忠誠于馬克思主義、忠誠于黨和人民的人手里,只有這樣才能建立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紀律嚴的工作隊伍,不斷鞏固黨的宣傳思想陣地,用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有效引領整合多樣化社會思潮,確保全黨全國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
“以人為本”就是馬克思主義價值觀的核心思想與內在靈魂。在意識形態領域,堅持“以人為本”就是牢牢地豎起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理論大旗,強化人們的價值自覺和價值自信。在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管理的過程中,我們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不僅要切實反映人民的利益要求和現實呼聲,維護好群眾的根本利益,同時還要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不斷提高人民的幸福感,真正做到尊重人民、關心人民、引領人民。尊重人民,把工作目標與實現人民的切身利益有機結合起來,使人民深切感受到精神文明給他們帶來的精神富足感;關懷人民,就是通過人文關懷,調動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發人民奮發向前的動力;引領人民,就是引導人民自覺講品位、講格調、講責任,堅決抵制錯誤的思想,自覺摒棄低俗庸俗媚俗的文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陶冶情操、啟迪心智、引領風尚。
意識形態工作是由宣傳部門負責的,但也需要建立黨委統一領導、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黨管意識形態是黨委主體責任的核心要求,黨要從嚴治黨、管好黨,就必須加強對意識形態的管理。意識形態工作是全局性、綜合性工作,涉及不同領域,涵蓋不同戰線,是各級黨組織、各職能部門共同的責任,需要全黨動手,動員各條戰線各個部門一起來做,形成工作合力。當然,意識形態工作“齊抓共管”的方法論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是馬克思、恩格斯等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領導無產階級革命實踐中積累的寶貴經驗。他們從不同的工作角度對“齊抓共管”的方法論有著相關的表述,為意識形態管理工作“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奠定了堅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石。馬克思在《相對剩余價值的生產》一篇章中論述了“協作”在勞動生產中起著重要作用。馬克思強調在復雜勞動過程中,需要勞動者互相協作、緊密配合才能提高勞動的生產率。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的過程中,繼承和發揚了馬克思主義的“協作”思想,并將其與黨的思想政治工作、意識形態工作相結合,創新發展了黨領導意識形態工作、管理意識形態工作的方法論。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宣傳思想工作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習近平強調要樹立“大宣傳”的工作理念,即構建“齊抓共管”的大宣傳格局。因此,無論是意識形態工作的直接責任部門還是間接責任部門,都要在黨委統一領導下,把意識形態工作扎實有效地開展好,形成上下聯動、密切協作、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各級黨組織要全面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強化黨建主體意識,認真履行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主體責任與政治責任,把意識形態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目標管理、納入績效考評,定期研究工作,層層傳導壓力。黨委書記要帶頭抓意識形態工作,帶頭管陣地、把導向、強隊伍,帶頭批評錯誤觀點和錯誤傾向;堅持重要工作親自部署、重要問題親自過問、重大問題親自處置;堅持經常在黨內通報和研究意識形態領域情況;定期主持召開黨委會,分析研判情況;將意識形態工作列為黨委班子民主生活會、述職述廉述法報告的重要內容。黨委領導班子其他成員要根據工作分工,按照“一崗雙責”要求,抓好分管部門、單位和分管業務領域的意識形態工作,對職責范圍內的意識形態工作負領導責任。對分管范圍內出現的錯誤思潮和言論,及時發聲、敢于亮劍,真正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一方面,要抓住領導干部這一“關鍵少數”,讓領導干部在常學常新中加強理論修養,在真學真信中堅定理想信念。領導干部要利用好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這一學習渠道,在理論基礎扎實的前提下,保持政治定力,堅持正確方向,拓寬工作眼界,全面認識和客觀把握工作中的矛盾和問題,敏銳地識別各類錯誤思潮、錯誤觀點。加強領導干部的意識形態教育與管理,還要把黨校、干部學院作為開展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教育的重要陣地和主要渠道,第一時間組織黨員干部學習新理念、新論斷、新要求,充分利用各類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等各種集中學習活動增強領導干部抵御意識形態風險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強對青年大學生的意識形態教育與管理。大學生歷來是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思維比較敏捷,富有激情,想象力非常豐富,易于接受各種新生事物,樂于并善于創新。但由于社會閱歷少,缺少現實經驗等使得他們對問題的認知有時會不全面,對問題的考慮也可能欠周詳。特別是當他們處在一個全面信息化社會,面對復雜多樣的各類信息時,他們很難對所有信息加以甄別并作出比較客觀、全面的分析。由此,要從思想上、理論上提高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認同感。學校要緊跟時政、時事做好話題、專題策劃,將知識傳授、價值塑造和時政時事緊密結合起來,和學生所想、所盼結合起來,不說“假話”“套話”“空話”,把生動實踐轉化為教育、宣傳的熱點內容,“家國情懷”“社會責任”才會絲絲縷縷浸入學生心田,意識形態工作才會有情懷、有感動。青年學生在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指導下緊密團結起來,就會自發地維護校園的和諧與安定,保證校園的良性發展。
總之,當前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領域主流積極健康向上,主旋律更響亮,正能量更強勁。但同時要清醒地認識到,隨著國內外形勢的深刻變化,不同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社會思想多元、多樣、多變特征更加凸顯,意識形態工作面臨的內外環境非常復雜,黨和國家的意識形態工作任務更加艱巨。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把握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管理思想與管理原則,把好各類宣傳文化陣地的導向,筑牢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工作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