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娜
貴州不僅是紅色文化資源富集的省份,還是紅軍長征途中活動時間最長、活動區域最廣、發生重大事件最多的省份之一。紅軍長征在貴州經過的61 個縣,涉及全省9 個市(州、地),占全省88 個縣(市、區)的三分之二以上,留下長征不可移動文物753 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8 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68 處)。2022 年12 月,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的《支持貴州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中明確提出,要傳承弘揚長征精神和革命文化、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提升文藝創作和公共服務水平、推動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數字化發展、打造“山地公園省·多彩貴州風”旅游品牌,著力推動貴州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而作為貴州省會城市的貴陽市紅色文物、遺址遺跡眾多,奇山異水、自然景觀遠近聞名,如何將紅色文化轉化為文化資源,并與旅游業深度聯姻,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成為了新時代貴陽發展的重要課題。
貴陽市的紅色文化資源十分豐富,市內有1 處國家級紅色教育基地、6 處省級紅色教育基地,以紅色文化賦能旅游業,大力發展紅色旅游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
大力發展紅色旅游不僅傳承弘揚紅色革命文化,也豐富了旅游業態,其關聯效應、乘數效應必將成為推動貴陽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在紅色旅游資源聚集成片的區域,把紅色旅游作為旅游產業亮點和主導,引領相關產業發展十分必要也完全可行。而對于那些紅色旅游資源相對零散、單一的地區,則探索發展紅色生態旅游、紅色農業休閑游等多元化的旅游形態,以深化旅游產業鏈。旅游作為一項綜合性服務業,涵蓋了飲食、住宿、交通、購物和娛樂等多個方面,對提振消費、激活內需,帶動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
豐富旅游業態,提高旅游產品競爭力。隨著時代的發展,紅色旅游越來越受到研學者和年輕人的喜愛,單純的觀光游覽已經無法滿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例如,在推動紅色旅游發展中,將旅游產品與大數據相結合,利用VR 技術多維度動態展示景區紅色旅游產品,開發線上導游,通過AI 技術識別游客行為、推薦相關旅游產品、游線等方式,增加紅色旅游的趣味性和體驗感,提升游客的滿意度。
促進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盡管游客對紅色旅游景區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文物展示上,對景區設施的關注度相對較低,但景區不能因此忽視旅游設施建設配套。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人選擇到紅色旅游景點游覽,而景區內各景點分散,景點之間普遍距離較遠,游客在參觀過程中,很容易因通行不便、如廁困難、無處休息等配套服務不到位而產生負面情緒。而要保證景區持續高質量發展,就要根據游客需求不斷完善景區內外諸如停車、餐飲、公廁、通信及乘車、講解、引導等軟硬件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旅游服務水平,為游客留下好印象。
促進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未來旅游業的發展方向在于實現產業融合,而紅色旅游也不能僅僅停留在參觀學習的簡單形式,而需要緊跟時代步伐,積極探索與其他產業的融合發展之路,以保持其健康持續發展的動力和活力。近年來,我國各地探索發展的旅游新型業態就大受歡迎,如紅色教育、農耕體驗、文化創意、文化研學等。特別是紅色旅游業與其他產業的融合催生的“紅色+生態”“紅色+古村落”“紅色+度假”“紅色+會議”等多種形態正在逐漸成為旅游業的主流。從旅游業內部的產業融合角度來看,紅色旅游也將因“紅色+科技”“紅色+體育”“紅色+美食”等融合發展業態而前景廣闊。
完善紅色文化旅游管理機制。一是樹立政府統籌引導、市場主導的紅色文化旅游開發理念。政府要做好統籌發展規劃,引導企業遵循經濟規律,按照市場需求開發紅色文化旅游產品。二是政府部門制定專項政策措施,鼓勵企業投資開發紅色文化旅游資源,把紅色文化融入旅游開發之中,促進紅色旅游業發展,進而帶動相關產業一體化發展。三是要建立和完善紅色文化旅游市場體系,支持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可以嘗試對貴陽市現有的紅色旅游景區進行整合,將過去分別由區縣管理的紅色景區提高管理層級,與市直接管理的景區全部歸并一起,交由市文旅部門負責統一管理,以便統籌規劃,提高管理質效。四是加強紅色文化宣傳推廣工作,吸引游客前往參觀游覽。同時,堅持全域旅游的發展思路,通過整合多元旅游資源,將本地特殊歷史背景和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紅色文化旅游開發,豐富紅色旅游的內涵。
夯實人才基礎,打造紅色旅游管理隊伍。人才是現代經濟發展的核心要素,高質量發展紅色旅游需要政治素養高、責任心強、懂歷史、會經營的人才作為支撐。一是加大紅色旅游中高層管理人員培養引進力度。要制定優惠政策,對內選拔本土優秀人才充實到紅色旅游發展管理隊伍中,對外招賢納士,不拘一格引進優秀人才投身貴陽紅色旅游開發。二是要強化人才培養培訓。要聚焦貴陽文化和旅游發展需求,廣泛開展校地合作,通過各大高校增設紅色文化旅游專業或課程,要組織學生到紅色文化旅游景區景點現場教學、見習,為貴陽紅色旅游發展培養和輸送專業人才。完善人才使用、評價機制,強化一線服務人員培訓,提高旅游服務水平,策劃舉辦全國性的紅色文化和旅游人才培訓及職業技能競賽,努力造就一批紅色文化旅游發展的領軍人才和中青年骨干人才。同時,要積極培養紅色旅游的中高層次管理人員,從各有關部門挑選人才,制定優惠政策,招賢納士,使紅色旅游中高層管理人員本土化集聚化。對具有豐富經驗且具備較高綜合素質的旅游企業進行重點培訓,提升他們的管理水平。引進貴陽市外優秀管理人員,并為之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提高全市紅色旅游中高端管理人才隊伍建設水平。在對紅色資源進行開發時,應該充分尊重當地群眾的意愿,以滿足他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紅色文化旅游基層服務人員都要競聘上崗,嚴厲制止種種靠裙帶關系走上工作崗位的現象。通過多種途徑提高廣大游客對當地特色景點及紅色歷史等方面的知識水平,同時要提高廣大游客對革命歷史文化的認知程度,增強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自豪感。三是加強紅色旅游人才培養教育基地建設。大力推進愛國主義宣傳教育基地等各類紅色文化教育場所的規范化管理,并將其納入全市中小學德育課程之中。依托各大旅游類院校、系、所和培訓基地等,積極為各類紅色旅游培養人才。在進行教育教學的過程當中,通過主動引導學員參加紅色文化旅游景點現場訓練,為貴陽市的紅色文化旅游不斷輸送各類高水平的優秀人才。
大力開展紅色文化宣傳。一是要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紅色文化宣傳教育活動,向游客和社會大眾普及歷史文化知識,加強革命傳統教育,增強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懷和民族自豪感。二是在紅色文化旅游景點宣傳推介中,要突出亮點、定位清晰、精準推廣。目前,紅色文化旅游的主流客源是中老年人,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參加紅色文化旅游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客源年輕化趨勢明顯。因此,紅色旅游景區建設必須順應時代發展和市場需求,準確定位目標游客,根據不同目的、不同層次、不同年齡游客的需求,開發各具特色的多元文化旅游產品。在宣傳推廣時,要針對不同游客群體采取不同的宣傳方式和宣傳重點,以吸引各類型游客的關注。
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推動貴州紅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是建設“山地公園省·多彩貴州風”旅游品牌的現實路徑。貴陽必須鉚足干勁,認真貫徹省委決策部署,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在保護好紅色文旅資源的基礎上,深挖紅色旅游資源“富礦”,發揮紅色文化與生態資源的疊加效應,不斷創新紅色旅游業態,迅速掀起紅色旅游發展熱潮,為貴陽現代化建設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