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論其城隍廟之創建"/>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清代臺灣埔里地區的開發
——兼論其城隍廟之創建

2023-12-11 01:26:49謝貴文
閩臺文化研究 2023年2期

謝貴文

(高雄科技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臺灣高雄)

埔里位在臺灣的中心地帶,為群山環繞的盆地地形,內有廣大的平原,南烘溪、眉溪兩大河川流貫其間,而有“山城”“綠湖”之稱,今屬南投縣。當地整體開發較晚,最初僅有埔番與眉番在此居住,但至清代中葉后,開始有平埔族與漢人相繼進入開墾,形成復雜的族群問題,也使清廷的番界政策受到考驗。清末因“開山撫番”而開放番界,新設埔里社廳,興建大埔城,漢人社會逐漸形成,象征國家統治力量的城隍廟也在此時創建。

清代埔里地區的開發,不僅是臺灣中部發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番漢族群角力與消長的縮影,更見證理番政策的執行、演變及其問題,實有深入探討之必要。歷來有關埔里開發的研究并不少見,[1]但多從族群的角度切入,本文則著重于國家與地方社會的互動,由此來梳理清代埔里地區的開發歷程,并分析其城隍廟創建的意義。試圖解決以下的問題:清廷采取何種番界政策?地方官員如何執行與調整?是否能符合當時臺灣社會的實際需要?地方又如何因應此一政策規定?官方創建城隍廟的時機與目的為何?民間對該廟的認知與信仰態度又是如何?期待能藉此更清楚掌握埔里地區開發前后的發展脈絡,也能更深入認識城隍廟在國家統治下的象征意義,并從中觀察清朝治臺政策與實際執行的問題。

一、埔里開發的背景與起因

臺灣于十五、十六世紀外人未入侵前,即居住著操南島語的少數民族,古時泛稱為“番”,今稱“原住民”。清朝依據是否接受漢文化與官方管理之原則,將“番”分為三類,一是向官方歸化并納稅者,稱為“熟番”,因大多住在平地,又統稱“平埔族”。二是未歸化亦未納稅者,稱為“生番”,大多住在山區,與外人少有接觸,仍保有野蠻習性,故又稱為“兇番”或“野番”。三是愿向官方歸化,接受教化,但不納稅的生番,稱為“化番”,原住于埔里地區的埔番與眉番即屬之。

埔番與眉番分別居住在流貫埔里平原的眉溪兩岸,南岸埔番所居地原稱為“哈里難”“蛤里爛”或“蛤美蘭”等,此皆為番語的譯音;后來則稱為“埔里社”或徑稱“埔社”,有埔地深處之意,亦為今“埔里”地名之由來。北岸眉番所居地稱為“眉里社”或徑稱“眉社”,人數較埔番為少,所占土地亦較小。埔、眉社與位在現今南投縣魚池鄉的頭社、水(里)社、貓蘭社、沈鹿社合稱為“水沙連六社”。[2]

清朝將臺灣納入版圖后,原采隔離漢番地界之政策,但隨著渡臺漢人日多,土地之需求亦日增,而不得不逐步開放墾耕番地,卻也造成熟番生計的重大沖擊,甚至引發大規模的暴動,只好再改采封禁政策。乾隆十年(1745)實行福建布政使高山所提出“使生番在內,漢民在外,熟番間隔于其中”的三層族群分布制度,[3]并藉由清厘邊界與整頓私墾,及透過推行隘番制、恤番政策來防范漢人侵墾界外及不法者藏匿邊界。在此一制度下,埔里未受到太多外來者的干擾,埔番與眉番仍能安居其中。

不過,乾隆五十一年(1786)臺灣中部爆發林爽文事件,不僅打開少為外人所知的埔里之門,也使與世無爭的埔番與眉番踏上衰亡之途。在此一事件后期,林爽文曾將家眷藏匿于水沙連六社之一的水里社,他本人則據說躲藏于埔里社、埔尾等地,而為清廷調派番壯兵勇前去捉拿。[4]又受動亂波及的大批難民,也紛紛逃入水沙連內山一帶躲藏。在此大量外人涌入的情況下,廣闊肥美的埔里平原終被看見,也引發漢人的覬覦。

又在林爽文事件后,??蛋惨云湔饔冒独锷绶絹y的經驗,奏請招募熟番為屯丁,負責防守隘口及協助緝捕越界不法者,并做為漢人與生番之間的緩沖;而為使其養贍有資,還按丁分給近山荒埔,以供耕種自足,其中即包括水沙連一帶的埔地。由于這些“養贍埔地”多與屯所相距遙遠,加上熟番不善耕種,故大多將土地贌租給漢人,甚至遭到侵吞,終至引發重大的“郭百年事件”及其后平埔族、漢人的接續入墾埔里。

嘉慶十九年(1814),水沙連隘丁首黃林旺勾結嘉義、彰化兩縣民人陳大用、郭百年及臺灣府門丁黃里仁,假借已故生番通事土目之名義,赴府署自陳因積欠番餉,愿將祖先遺留的水里、埔里兩社埔地,劃界給漢人租佃耕種。知府允其所請,陳大用隨即出面承墾,并繳清所欠番餉,約定墾成后要為兩社繳納賦稅,所余供給社眾糧食。翌年(1815)春,官府發給墾照,郭百年即率眾入山,但水沙連各社番多不知情。他先入墾水沙連界外社仔番埔三百余甲,再侵入水里社開墾四百余甲,又入墾沈鹿社五百余甲,此三社因番勢較弱,不敢與之計較。接著他又將目標指向埔里社,自稱高官帶領民壯佃丁千余人,在此囊土為城,豎起開墾的大旗。埔番自難信服,乃與之相持甚久,他佯稱罷墾,趁壯番進山取鹿茸為獻禮時,大肆入社焚殺,奪取財產,甚至發掘番冢,收刮陪葬品。郭氏占據此地后,興筑土圍木城,招來更多民佃開墾;而埔番無家可歸,只能避居鄰近的眉社與赤崁。

在埔番與漢人相持期間,臺灣鎮、道即有耳聞,但回報是社番與野番的紛爭。至嘉慶二十一年(1816)冬,總兵武隆阿巡視北部,獲悉此事,命嚴加追究。彰化知縣吳性誠乃諭令墾戶全數撤離,并審訊主謀者,給予郭百年枷杖處罰,其余則皆寬宥。官員還親赴番地拆毀土城,并在主要路口設立禁入碑,社番雖能重回家園,但已是元氣大傷,從此步入衰微。[5]

這起對埔里地區有重大沖擊與影響的事件,透露出幾個值得注意的訊息:一是自林爽文事件后,清廷對于漢人開墾界外生番地的態度已有所轉變。乾隆五十五年(1790)后,官方已無清楚界定的邊界可資依憑,自難以嚴格執行封禁隔離。非但如此,官方此后不僅未強行制止漢人入墾生番地界,必要時還參與督導界外設隘防護事宜、核發墾照及處理隘墾糾紛。事實顯示在乾隆朝以后,守隘防范生番的任務多轉由民間的私隘負責,隘墾區亦快速擴張。[6]在此一封禁番地的態度轉變下,郭百年才得以取得臺灣府發給的墾照,大張旗鼓地進入水沙連開墾,甚至在大肆焚殺埔社后,也僅施以枷杖處罰,其他同謀者則皆獲寬宥。

二是清代漢人在臺開墾土地的模式,乃墾戶先向官府申請許可,或承官府諭示發給墾照,再進行投資招佃開墾。墾戶有獨資者,也有合伙者,多半為擁有巨資與武力的富豪,又稱“墾首”。墾戶通常只是掛名,實際上會招請佃戶從事開墾工作,亦即采墾佃合作的方式。郭百年顯然對此一運作模式甚為熟悉,除了與陳大用充當墾首,順利取得墾照外,還能在短時間內招來上千名漢佃,設圍筑城,展開大規模的開墾,并且擁有可大肆焚殺埔社的武力,這些都顯示其為勢力龐大的豪強,此亦為官方在處理上不敢過于激烈,甚至輕輕放下的原因所在。

三是清代臺灣除未歸化的生番外,其余各番社皆設有通事,作為官府與番社的中間人,甚至逐漸成為招墾番地的中介與支配人。林爽文事件后,福康安深感水沙連六社的重要性,還特設世襲的“總通事”一職;而各社除設有非世襲的通事外,還發展出少見的“社丁首”,因兩者直接處理社務,重要性更在總通事之上,故亦有總通事兼任社丁首之例。[7]水沙連因有許多“養贍埔地”,通事與社丁首或私相典贌,或勾結漢人越界偷墾,黃林旺即是一例。

郭百年率眾入墾埔里,雖遭官府飭令撤離收場,但已打開外人進入開發的大門。道光三年(1823)初,在萬斗六社革通事田成發的居間牽線下,埔社同意“招外社熟番為衛,給以荒埔墾種”,開啟平埔族入墾之門。同年九月,駐鹿港的北路理番同知鄧傳安親赴埔里視察,見此地平曠膏腴,頗有循噶瑪蘭模式進行全面開發之意。另亦有流寓在臺的內地人謀議申請為墾戶,招佃入埔里開發。[8]這些都說明不管是平埔族或漢人,皆視埔里為開墾移居的樂土,連主事官員亦不再堅持封禁,顯示此地受到各方矚目,開發已是箭在弦上。

二、平埔族入墾

埔社因郭百年事件而元氣大傷,人口與財產皆蒙受重大損失,加之時遭北部泰雅族生番的侵擾,無法安居樂業,亦無力防衛自保,亟思尋求外援來保全家園。道光二年(1822)經由水里社的介紹,決定邀請血緣與文化皆相近的平埔族來此同居共墾,并合力防范外侮。這項重大而影響深遠的決定,在道光四年(1824)埔社土目所立的《思保全招派開墾永耕字》中有詳細記載,[9]從中可知臺灣中部平埔族同樣面臨土地被漢奸侵占的困境,正在尋找可長久棲身之處,而埔社亦恰好在尋求同居共守者,且因兩者有同根同源的關系,自然能一拍即合。

道光三年正月,臺灣中部平埔族的十四個社組,共同協議訂立《自立安固公議名社約字》,對于遷移埔里的原因及規定有詳細記載。這份合約指出漢人利用社番的單純無知,運用各種欺詐手段,侵吞其“養贍埔地”及大租、隘糧、屯餉等生計來源,使之無以為生,被迫要離開家園,另尋可棲身開墾之所;而其所覓的“山后東南勢溪頭茅埔”,即屬埔里地區。[10]

另外,此次入墾埔里能聯合中部平埔族的十四個社組共同進行,番屯制亦發揮重要的作用。這些番社因為同屯為丁、同地駐守,自然會產生緊密的聯結。各大小屯內的社別,基本上以鄰近諸社納入同一屯組為原則,但也有例外者,這使距離較遠的部落間,亦有較密切的接觸。再者,各社屯丁所分配的“養贍埔地”,離社遠近不一,雖然不見得會前往開墾,但因土地相連,彼此往來自然增加,這些都有助于各社的互動與聯結,進而促成此次大規模的遷移。[11]

同年九月,北路理番同知鄧傳安親赴埔里視察,書有《水沙連紀程》一文,對于當地情況及平埔族入墾都有所記錄,也透露他處理的態度及有意開發之想法。他認為此地若能全面開發,將可得良田千頃;然非埔番或其招來的平埔族能成其事,唯有善于農耕的漢人才能使地盡其利。他也看到當地經歷郭百年事件后的慘況,埔番已不及十戶,為跳脫孤立無援的困境,不僅招來平埔族同居墾耕,甚至愿意薙發歸化為熟番,以獲得官方的保護。[12]

平埔族能如此順利且大規模地入墾埔里,顯然與鄧傳安有意開發的態度有關。道光四年五月,福建巡撫孫爾準巡閱臺灣,鄧氏又提及比照噶瑪蘭,開發埔里之議,孫氏頗為心動,以此詢問臺灣知府方傳穟。方氏又詢以時任其幕僚的姚瑩,姚氏曾任噶瑪蘭通判,深知開發番地的復雜性,不可貿然為之,而持緩開的立場。[13]方氏采納其言,以此上奏朝廷,仍維持劃界封禁,埔里開發之議遂止。

迨至道光二十一年(1841),開發埔里之議又起。當時的埔里社已有大批的平埔族入墾,人數遠在埔番之上,若再持續下去,將形成管理與治安上的嚴重問題,故地方官員與社番皆有由官方經理開墾之意。為此,時任臺灣鎮、道的武攀鳳、熊一本及知府仝卜年等人,親赴水沙連六社勘查。熊氏在《條覆籌辦番社議》中以其所見情況及既有規劃,逐條回復上級對于官方開發此地所面臨的各項問題,強調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顯然已較鄧傳安時更有把握。值得注意的是,他提到埔社“二十年來,熟番已二千余人、生番僅存二十余口”,可見此時雙方人口已甚懸殊;且除這些埔番所招來的平埔族外,尚有私自潛入開墾者。[14]這些都顯示埔里平原已多為平埔族所占,原住的埔眉番反而受到嚴重擠壓,此亦為其熱切希望官墾的原因所在。

當時主管臺灣中部以北的番政,亦是主張由官方開發埔里最力者,為北路理番鹿仔港海防捕盜同知史密。他曾數次入水沙連各社實勘,并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獲臺灣鎮、道、府的支持,先行以官捐招佃試墾,但朝中卻以“番情難測,后患滋多”要求暫緩,使其深不以為然,而書《籌辦番地議》以求化解疑慮。他指出水沙連六社之番既已薙發歸化、獻地輸誠,也對試行官墾深有期待,若一旦加以中止,重行封禁舊制,則將使其希望落空、生路斷絕,反而會招致更大的后患。他并提出具體的施政方案,即以設屯為控制之法;以官墾先給番租為撫綏之法;以強社牽制全番為馭治之法;以募熟丁守隘防番為備御之法。[15]這些都可看見史氏對此地番情知之甚深,也對開發之事充滿自信與把握,當然亦透露對朝中官員無知與姑息之不滿。

由于在臺官員強烈表達官墾水沙連六社的態度,朝廷乃指派閩浙總督劉韻珂來臺時親自履勘,可見中央與地方對此事皆甚重視。劉氏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五月由史密陪同下進入水沙連,前后履勘八天,在其所呈《奏勘番地疏》中,對實勘所見及開發主張皆有詳細說明。他特別注意到埔里平原所住生番與熟番數的懸殊,但對于埔社入墾的熟番,因歷年久遠,不知所開為禁地,且人數眾多,誅不勝誅,故僅嚴諭其不準再種。他還招集六社番目,詢問其獻地輸誠的原因,從中看見其所陷入的困境,而認為由官方經理開墾,使“生番收其租息”“熟番得以力田”,實為兩全之法。[16]

不過,劉韻珂此一基于親身所見而提出的剴切主張,仍為內閣大學士穆彰阿等人所否定,理由依然是治安有所疑慮,必須有周詳久遠的計劃。[17]另在此事背后恐亦涉及私人利益,林豪《東瀛紀事》記載史密試辦官墾時,“以為事在必行,遂傳集紳商,出貲立股,招民墾辟,將成田矣,偶遺一巨紳,適該紳入都謁選,因力陳不便,事竟中止。”[18]該未獲邀參與開發的巨紳,在朝中當是人脈廣闊,以致不少官員皆對史氏有所不滿,如江南道監察御史江鴻升即曾上奏:“臣聞該同知史密素好邀功,其自認捐墾二千甲,恐多系奸民已墾之地?!盵19]此當亦開發難以成事的原因之一。

在官墾希望破滅下,埔社仍維持平埔族人口占大多數,埔番則日益衰微。眉社則在生計壓力下,蒙官府準予水沙連六社自招佃租,而于道光三十年(1850)四月訂定《牛眠山佃戶八社熟番甘結字》,亦即循埔社模式,招平埔族的東螺社、水底寮社、社藔社等八社入墾,再向其收取大租谷。[20]自此之后,整個埔里平原幾乎為平埔族所占,埔眉番的生存空間大受擠壓,加上瘟疫肆虐,所剩不多的人口更形稀少。

三、漢人入墾與城隍廟之創建

自從郭百年事件后,清廷即嚴禁漢人進入埔里,而在埔眉番的招墾下,平埔族成為此地最大的族群。不過,仍有漢人利用“服役婚”的方式進入埔里,不僅在此建立家庭,還取得耕種的土地。[21]另約在咸豐七年(1857),有泉州人鄭勒先率部下若干人進入埔里,企圖與熟番交易。熟番因曾受漢人侵占之苦,而動武不準其進入。鄭氏為表示其誠意,乃皆從番俗、改番名,而獲準在此居住。約五、六年后,進入此地的漢人漸多,乃在后來的大埔城址建立小市鎮,但其間屢有漢番斗爭,市街被焚兩次。[22]由此來看,漢人因受文明化、社會化較深,頭腦亦較靈活,而能在不違反官府禁令下,藉由服役婚與改從番俗的方式,進入埔里取得土地與經商,逐漸在平埔族為主的社會中站穩腳步。

同治十年(1871)爆發“牡丹社事件”,清廷派沈葆楨來臺處理,決定推行“開山撫番”政策。光緒元年(1875)解除全臺的番界禁例,將北路理番同知改為中路撫民理番同知,移駐新設的埔里社廳。該廳分劃彰化縣轄境,范圍相當廣闊,廳治即設于埔里社,并在此興筑大埔城及衙署。

根據日人芝原太次郎的調查,光緒三年至七年(1877~881)間移入埔里的漢人最多,籍貫相當廣泛,但以廣東潮州及福建永春最多。[23]又據1901 年日本殖民政府所做的埔里社堡街莊住民族群別調查,當時埔里分為一街五十八莊,總人口8,177 人,泉州籍920 人,漳州籍2,441 人,廣東籍1,299人,熟番3,489人,[24]可見隨著此地的全面開發,有大量的漳州人移入,也使漢人總數超出熟番,成為最大的族群。

大量的漢人進入埔里,加上官府在此設立十九所義學,更加速當地平埔族的漢化。事實上,這些平埔族在原鄉即已接受漢文化,包括信仰漢人所崇拜的神明。例如道光十一年(1831)五月二十四日,平埔族各社分墾埔里的鬮分書中,即有載:“言約每埒全年納租粟五斗以為關帝爺祝壽之費”[25],顯見當時平埔族人已有供奉關帝。又如同治十年(1871)埔里居民募款在大肚城莊建廟,供奉彰化南瑤宮迎來的媽祖神尊,作為平埔族人的守護神,此即是現今當地大廟“恒吉宮”。原本漢人并未信奉該廟,直至光緒三年(1877)當地缺水,居民不分族群向該媽祖祈雨,果然天降甘霖,而成為眾人共同信奉的神明。[26]由此可看出媽祖信仰在整合地方社會的重要作用,祂不僅是漢人與平埔族共同的信仰,也促進兩族群的合作與交融,進而加速平埔族的漢化。

一般而言,在新開拓的邊疆地區興建由禮部批準與皇帝認可的神廟,常被視為是這一地區“教化”漸開、“王道”已行的文化標志。[27]不過,埔里地區因設官管理的年代較晚,時值清朝外患加劇之際,加上在此之前民間即建有供奉關帝、媽祖的祠廟,故官方并未積極建置列入祀典的壇廟,僅在十多年后才興建城隍廟,做為國家力量進入此地的文化標志。如上所述,雖然在光緒元年即設置埔里社廳,并興建大埔城作為治所,但直至光緒十年(1884)閩浙總督何璟、福建巡撫張兆棟上奏設置埔里社撫民通判,[28]方有官員正式進駐,也才有創建城隍廟之舉。

這座由官方建于大埔城內的城隍廟,在清代志書文獻中并未記載;后來的廟方資料及有關論著,皆載其為光緒十三年(1887)由通判吳本杰所創建。吳氏為埔里社廳的第三任通判,光緒十三年正月到任,翌年(1888)十月離任,[29]任內與地方互動密切,亦頗有建樹,如曾諭勸五城堡(位在今魚池鄉中西部及水里鄉東部)總理約股開南烘新圳,解決大埔城內外的用水問題。[30]又曾在全臺土地清丈改革租制時,呈報減輕墾民的租稅負擔。[31]這些都可看出他積極治理地方的用心,故由其創建與官府分治陰陽的城隍廟亦甚合理。

另外,在兩件埔里地區的民間契約中,亦可看見城隍神的記載。一是光緒十四年十一月四日,王豐瑞、吳永興因承墾土地分界相爭,經公親出面調處,厘清爭議土地的界線,并愿將其中荒埔一所及熟田山林捐作城隍廟的油香之資。[32]清代地方官府在調解民眾經濟糾紛時,常會誘導其將涉案金錢充作官廟經費,以擺脫官司麻煩,稱為“畏累充公”;[33]在此契約中,同樣可看見官府在調解時,誘導雙方將部分土地捐給城隍廟。二是光緒十五年(1889)七月所立《杜退荒埔水圳底契字》,內容是合興號眾股份因其開筑的南烘圳崩塌,無力修理,而愿將該圳底及相連荒埔轉讓給新順源號承頂,由其掌管修理,開辟收租。合興號所得共分三十二份,其中應給城隍爺四份,以為其香祀。[34]此合興號即上述吳本杰諭勸五城堡總理所約股成立,顯見雙方在約定開筑與管理南烘圳時,即已同意將部分收益撥給城隍廟,做為香祀費用。這些都說明吳氏不僅創建城隍廟,還透過行政手段為其籌措廟產與經費,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明清兩代將城隍信仰制度化,使該神成為與現世地方官對稱的冥界行政官,亦即府、州、縣的城隍神與正印官相對應,兩者分掌陰陽,共同治理轄區。在此一對應關系下,許多地方官會將創建或整修城隍廟當作重要政績,也會藉由城隍信仰來輔助施政,吳本杰即是一例。據埔里城隍廟沿革記載,當年吳氏將城隍神安置在操兵場處,凡百姓犯了死罪,他會焚香請該神托夢指示是否有冤情,如未有指示再依律處斬。[35]此即是以城隍來監督施政,避免錯誤的發生,也對外宣示自己的嚴謹慎重與公正無私。

埔里城隍廟的沿革除記載吳本杰外,也將主張開發埔里最力的史密列為關鍵人物。該廟因在光緒二十年(1894)遭大火燒毀,神像被移往士紳施百川所設的鸞堂“懷善堂”供奉。在1903 年該堂所刊善書《懷心警世新編》中,以埔里開辟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臺灣光復之后,該廟所立碑記則稱“埔自道光丁未鹿津分憲史氏開辟以來,閱已一百零三年矣!”[36]顯見其以時任北路理番同知的史密為開發埔里第一人。又在1996年該廟的沿革中,除推崇史密等人主張積極開墾外,更指他見埔里的移墾漢人漸多,形成聚落,乃于道光二十七年從臺南移請一尊城隍神來此坐鎮,以庇護鄉里。[37]

清代城隍屬官方信仰,自有一套禮制規定,史密以一駐鹿港的北路理番同知,卻自臺南迎請城隍神尊來埔里供奉,此可能性實微乎其微。不過,此一說法卻反映埔里居民對史氏的歷史記憶。如上所述,史氏曾數次入水沙連各社實勘,并先行以官捐招佃試墾,對當地的風土番情皆有深刻的了解;而閩浙總督劉韻珂在《奏勘番地疏》中,亦多次提到當地番民對史氏的愛戴之情,甚至謂“復察各番,群稱史密為老祖;纏綿固結,更難以言語形容。”[38]這些地方共有的歷史記憶,即使百年后仍對他推崇有加,譽為開辟埔里的第一人。

不論是史密或吳本杰皆是對埔里深有貢獻的賢能官吏,地方居民對兩人的感念之情也寄托于城隍神之中。由于城隍信仰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出現官僚化的現象,自宋代起即流傳有去世的清官、循吏或功臣出任城隍的說法;隨著明清時期此一信仰制度化,受民愛戴的地方官死后出任本地城隍之傳說更為普遍。雖然埔里并未流傳史密或吳本杰出任城隍的傳說,但當地城隍廟及信眾刻意凸顯史氏地位,并謂神尊由其所迎請而來,又強調吳氏創建該廟及以神威輔助施政的功績,這些都說明在民間的觀念中,賢能官吏猶如城隍神一般,民眾對該神的崇拜,亦在傳達對好官的懷念與感恩,以及對國家積極治理地方、照顧民生的期待。

四、結語

本文運用文獻史料與民間文書,從國家與地方社會互動的角度,探討清代埔里地區開發的歷程及其關鍵點,也分析創建城隍廟對于官方與民間的意義,可歸納出以下幾個重點。

首先,清朝將臺灣納入版圖后,采取消極治臺政策,防患重于興利,對于番地開發亦以不危及治安為原則,尤其漢人是社會動亂的主因,必須控制其占有或入侵番地,以免造成管理的困難。在此一政策下,雖然埔里社番與地方官員早有開發的意愿,但朝廷仍擔心漢人入墾,可能有奸民混入其中,甚至與社番勾結,形成更大的治安問題,故仍堅持封禁。直到清末推行“開山撫番”,埔里才全面開放入墾,但因此時外患加劇,官方已無力再主導開發,社番也在平埔族與漢人的長期擠壓下,幾乎消失殆盡,這些都是此地經濟與族群的明顯損失。

其次,相較于朝廷消極保守的立場,有不少地方官員則對開發埔里持積極態度,如鄧傳安、熊一本、史密等人,連閩浙總督劉韻珂亦在實勘后表示支持。這些官員皆有良好的政績,也都認為番地開發有其必要性與迫切性,尤其主張最力的史密,更深受此地社番的愛戴,甚至被稱之為“老祖”,這絕非僅因其個人“素好邀功”而已。可惜朝中官員依然固守封禁番地的陳規,此除了受治臺政策影響外,也因其無法掌握地方實情,又不信任在地官員,甚至背后還涉及私人利益,這些都使埔里開發欠缺臨門一腳,錯失最佳的時機。

再者,雖然朝廷堅持番地封禁政策,但隨著漢人移民的日益增加,當西部平原被開墾殆盡,勢必會朝內山逐步發展,侵入到平埔族與化番的土地。郭百年事件后,埔番已是元氣大傷,為求自保而招同樣土地遭漢人侵占的平埔族來埔里同居共墾,此在地方官員的寬容下,使得當地有較大范圍的開墾,但也改變其族群生態。而被禁絕在埔里之外的漢人,仍然透過服役婚及改從番俗的方式,逐漸在此地站穩腳步。由此都可看出,地方社會為了生存的需要,自有一套因應國家政策的作法,而官員也會依實際情況,彈性調整行政執行,以兼顧政策面與現實面。

最后,光緒元年解除全臺的番界禁例,以中路撫民理番同知移駐新設的埔里社廳,并在此建大埔城及衙署,吸引大批漢人進入開墾,在教育與宗教信仰的配合下,加速平埔族的漢化。設廳初期因無官員正式進駐,直至光緒十三年才由通判吳本杰創建城隍廟。他以此象征國家統治力量進入本地,并以城隍信仰來輔助施政,因與地方互動密切,且治績卓著,深受居民的愛戴。此外,被譽為開辟埔里第一人的史密,也傳言城隍神像由其迎請而來。這兩名官員成為地方共有的歷史記憶,居民也藉由其與城隍廟的連結,傳達對好官及積極治理地方的期待。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人成人让影院| 久久男人资源站| 91丝袜美腿高跟国产极品老师| 国产精品30p| 久久精品人妻中文系列| yjizz国产在线视频网| 国产无人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 在线亚洲精品福利网址导航|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va在线|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app| 福利在线不卡一区| 色首页AV在线| 国产精选自拍| 97se亚洲综合在线| 国产成年无码AⅤ片在线| 成人伊人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受www免费人成| 久久人与动人物A级毛片| 久久网综合|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 99热精品久久| 无码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视频大全| 8090午夜无码专区|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广东一级毛片|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av喷潮| 91免费精品国偷自产在线在线| 天天综合网色| 欧美精品啪啪| 天堂在线视频精品| 人妻丝袜无码视频| 国产人免费人成免费视频| 91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一二区| 天天婬欲婬香婬色婬视频播放|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 亚洲无码日韩一区| 欧美国产日本高清不卡| 色男人的天堂久久综合| 国产综合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 一区二区理伦视频| 亚洲精品爱草草视频在线| 99色亚洲国产精品11p| 国产老女人精品免费视频| 夜夜操天天摸| 尤物亚洲最大AV无码网站| 丁香五月激情图片| 91年精品国产福利线观看久久|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无码免费 | 国产三级视频网站| 一级看片免费视频| 日本人又色又爽的视频| 国产91全国探花系列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综合第一精品小说| 成人在线视频一区| 999精品在线视频| 午夜福利视频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超福利久久精品|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尤物| 中文字幕乱码二三区免费| 91在线视频福利| 99久久性生片| 91久草视频| 99re热精品视频中文字幕不卡| 国产成人精品在线1区| 欧美人与动牲交a欧美精品| 欧美不卡视频一区发布| 人妻丝袜无码视频| 亚洲品质国产精品无码| 夜夜操国产| 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免费网站| 97影院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狠狠色婷婷丁香综合久久韩国|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综合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