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一鳴
摘?要:本文主要探討了新時代紅色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探索與實踐。首先闡述了紅色文化的定義與歷史意義,以及新時代紅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然后深入研究了紅色文化與大學生思政教育的緊密聯系,以及紅色文化的核心價值觀與大學生思政教育的目標。進一步分析了新時代紅色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如何利用紅色文化資源豐富教學內容,建立紅色文化與思政教育的結合模式,創新紅色文化教育方法與途徑。通過具體設計展示了新時代紅色文化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實踐,對現代大學生對紅色文化接受度的問題和創新紅色文化教育方式的挑戰提出了對策。最后,總結了紅色文化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探索與實踐的重要意義,我們在面對挑戰時應持有的創新態度。這項研究對于理解和提升紅色文化在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具有重要價值。
關鍵詞:紅色文化;大學生思政教育;探索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D9?????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4.053
0?引言
0.1?紅色文化的定義與歷史意義
紅色文化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誕生于中國共產黨的革命斗爭過程中,深深烙印著中國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英勇奮斗的足跡。主要包含兩個方面內容:一是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為內容的紅色歷史文化;二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反映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主題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紅色主流文化。紅色文化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見證,是我們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充滿了激進、創新、求真、奉獻的精神內涵。
0.2?新時代紅色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新時代,紅色文化對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愈發凸顯。首先,紅色文化富含的偉大精神,是鑄就大學生骨干的精神支柱,有助于培養他們堅定的理想信念。其次,紅色文化是傳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能引導大學生積極接納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再次,紅色文化作為一種教育資源,能夠豐富和深化思政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最后,紅色文化是塑造大學生愛國情懷、獻身社會的重要源泉,有助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1?紅色文化與大學生思政教育的緊密聯系
1.1?紅色文化的核心價值觀與大學生思政教育的目標
紅色文化的核心價值觀與大學生思政教育的目標有著本質的關連。紅色文化,植根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歷程中,體現堅定信仰、英勇奮斗、積極奉獻、團結協作等精神風貌,是紅色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深深地烙印在每一個中國人的心中。
大學生思政教育的目標,是培養擁有健全人格、堅定信仰、扎實知識、開闊視野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其中,健全人格和堅定信仰,是紅色文化的核心價值觀能夠提供的精神支柱。扎實知識和開闊視野,則需要在理論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吸收紅色文化中獨特見解和深遠啟示。紅色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也可以引導大學生明確自身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以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具有較強的社會實踐能力,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積極參與者。紅色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不僅與大學生思政教育的目標相符,而且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動力。
1.2?新時代紅色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
新時代的紅色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首先,紅色文化是堅定大學生理想信念的有效工具。紅色文化中蘊含的英雄事跡和偉大精神,能夠激發大學生的愛國情感,引導他們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激勵他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其次,紅色文化是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載體。紅色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體現和生動實踐。通過研究紅色文化,大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好地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再次,紅色文化是推動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有力驅動力。紅色文化強調積極奉獻、實事求是和艱苦奮斗,這種精神能夠引導大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最后,紅色文化是增強大學生思政教育吸引力的重要方式。傳統的思政教育方式可能讓一些大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而紅色文化中的英雄故事、激動人心的歷史事件等元素,可以使思政教育更具吸引力,增強大學生的思政教育效果。
2?新時代紅色文化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探索
2.1?利用紅色文化資源豐富教學內容
紅色文化資源豐富多樣,包括紅色革命歷史、紅色英雄人物、紅色經典文獻、紅色地標、紅色藝術作品等,這些都是寶貴的教育資源,可以用來豐富和深化大學生的思政教育內容。
首先,紅色革命歷史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內容。教師可以從中挑選出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啟示性的事件,如井岡山斗爭、長征、延安精神等,詳細講述其歷史背景、經過、影響及其啟示,幫助學生深入理解這段歷史,感悟其中的精神實質。其次,紅色英雄人物是思政教育的生動教材。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這些英雄人物的事跡和精神,如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等偉人的偉大事跡和崇高精神,通過他們的故事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再次,紅色經典文獻是思政教育的理論基礎。如《共產黨宣言》《論持久戰》等一系列經典文獻,都富含深刻的理論見解,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閱讀這些文獻,引導他們理解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提高他們的理論素養。此外,紅色地標和紅色藝術作品也是思政教育的有效載體。如組織學生參觀紅色地標、觀看紅色電影、閱讀紅色文學作品等,可以讓他們更直觀、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涵。
通過充分利用紅色文化資源,可以讓大學生在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中雙管齊下,全面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
2.2?建立紅色文化與思政教育的結合模式
需要構建紅色文化與思政教育的結合模式,將紅色文化的資源、理念和方法系統地融入到思政教育中去。這種結合模式包含了幾個關鍵環節。
首先,是紅色資源的深度挖掘。需要深入研究和整理紅色歷史、人物、事件、地標、藝術作品等資源,挖掘其教育價值,使之成為思政教育的內容載體。例如,將紅色經典文獻納入課堂教學,讓學生直接接觸馬克思主義的原著;將紅色英雄人物的生平事跡和精神品格融入教學案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愛國情懷。其次,是教育方式的創新設計。在利用紅色文化進行思政教育的過程中,需要采用生動有趣的方式,如情景模擬、案例分析、現場教學等,使學生在參與和體驗中深入理解紅色文化,增強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再次,是效果評估的科學運用。在紅色文化與思政教育結合的過程中,需要運用科學的評估工具和方法,如學生的反饋、教學成效的統計分析等,對教育效果進行持續監控和調整,不斷提升教育質量。最后,是持續優化和反饋。結合模式應當是動態的,根據學生的特性和反饋進行調整和優化,持續推進紅色文化與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建立紅色文化與思政教育的結合模式,有利于發揮紅色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作用,培養大學生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提升他們的思想品質和實踐能力。
2.3?創新紅色文化教育方法與途徑
在新時代紅色文化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探索過程中,不斷創新教育方法和途徑也是一項重要任務。下面將從幾個方面詳細展開。
(1)融合網絡與信息技術。借助網絡與信息技術的力量,可以通過網絡課程、微課、在線論壇等方式,讓大學生隨時隨地學習和探討紅色文化,提升學習的便利性和效率。也可以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進行精準教學,滿足大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2)采用情境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是一種能夠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欲望、提升學習效果的教學方式。通過模擬紅色歷史情境,比如重溫長征歷程、體驗延安生活等,讓大學生身臨其境,感受紅色文化的魅力,深化對紅色文化的理解和認同。
(3)開展實地考察活動。組織大學生走進紅色歷史遺址,如井岡山、延安、遵義等地,近距離接觸和感受紅色文化,從中學習和汲取紅色精神,進一步增強愛國主義情感。
(4)借助藝術形式。通過紅色歌曲、電影、戲劇、詩詞等藝術形式,使紅色文化的傳播更加生動有趣,更容易引起大學生的共鳴,提高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和親近感。
(5)構建互動交流平臺。構建線上線下結合的互動交流平臺,如組織紅色文化論壇、讀書會等活動,鼓勵大學生積極發表觀點,分享學習體驗,提升思辨能力和創新能力。
總的來說,創新紅色文化教育方法與途徑,要注重實效性與吸引力,形式與內容的相互融合,理論與實踐的相互貫通,以達到提升大學生思政教育效果的目標。
3?新時代紅色文化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實踐
為了更深入地理解新時代紅色文化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實踐,本節將介紹一種大學生紅色文化教育的設計。
首先,在課程設計方面,我們提出了一個名為“紅色故事”?的系列課程。這些課程旨在幫助學生理解紅色文化的歷史背景和精神內涵。其中,通過講述紅色歷史人物的生平事跡,分析他們的精神品質和歷史貢獻,讓學生了解到紅色文化的豐富內涵和深遠影響。
其次,在教學方法上,我們倡導活動教學和實踐教學,組織學生參觀紅色文化遺址和紀念館,通過實地學習,使學生對紅色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我們還會定期舉辦紅色文化講座,邀請歷史專家和紅色文化研究者,為學生解讀紅色文化的內涵和價值。
此外,我們還設計了一系列紅色文化實踐活動。例如,設立了“紅色研究”項目,鼓勵學生進行紅色文化主題的研究,通過研究報告的形式,讓學生將自己對紅色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分享給他人。還組織了“紅色旅行”活動,讓學生走出校園,到紅色文化基地進行實地考察和學習。
最后,為了提高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我們設立了紅色文化創作大賽,鼓勵學生以文章、圖片、短片等形式,創作展示自己對紅色文化的理解和感悟。這不僅讓學生有機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也讓其他人有機會了解到紅色文化的多元性。
總的來說,紅色文化教育設計以深化學生對紅色文化的理解為目標,通過豐富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研究能力和創新思維,從而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發揮紅色文化的積極作用。
4?面臨的挑戰與對策
4.1?現代大學生對紅色文化接受度的問題及對策
現代大學生對紅色文化的接受度問題是在實施紅色文化教育時需要面對的一個重要挑戰。由于社會背景、生活經歷等因素的影響,一部分大學生對紅色文化的了解較為有限,甚至存在誤解和偏見。
面對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豐富紅色文化教育內容。以更有吸引力的方式來展示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涵和歷史價值,例如將紅色文化與現代社會問題相結合,使學生在理解紅色文化的同時,理解其在現代社會中的實際意義。
(2)采用多元化的教育方式。除了傳統的課堂教學,還可以嘗試用網絡教育、實地考察、角色扮演等方式,使紅色文化教育更加生動有趣。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讓教師具備更深入的紅色文化理解和更好的教育技能,使他們能夠以更適合大學生的方式進行紅色文化教育。
4.2?創新紅色文化教育方式的挑戰及應對策略
創新紅色文化教育方式是提高大學生接受紅色文化教育效果的關鍵。如何在保持紅色文化本質特征的同時,尋找新的教育方法,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梢圆扇∫韵虏呗裕?/p>
(1)尊重學生的個性和差異。每個學生的興趣和接受方式都不同,需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和差異,設計適合的教育方式,使他們能夠在舒適的環境中學習紅色文化。
(2)利用現代科技手段。例如網絡、大數據等,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學生的需求,提供更精準的教育服務。
(3)借鑒其他領域的教育經驗。例如可以從游戲化教學、探索式學習等教育方式中獲取靈感,嘗試將這些方法應用到紅色文化教育中。
總之,面對挑戰,我們需要具備創新思維,不斷尋找更好的教育方式,提高大學生對紅色文化的接受度和理解。
5?結論
紅色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具有強大的內涵和深遠的影響力。在新時代下,我們必須以全新的視角和方法,把紅色文化融入到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成為培養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學生思想品質,提升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重要載體。
本文以紅色文化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應用為研究對象,通過對紅色文化的定義、歷史意義以及其在思政教育中的功能和作用進行深入探討,結合具體的設計實踐,分析了紅色文化在思政教育中的實際效果。同時,我們也對現代大學生對紅色文化接受度的問題和創新紅色文化教育方式的挑戰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將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是一個長期復雜過程。需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努力,探索適合現代大學生的紅色文化教育方式,要積極應對各種挑戰,以確保紅色文化教育的效果。
總的來說,紅色文化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的探索與實踐,是一項有深遠意義的工作。隨著我們的不斷努力和探索,紅色文化必將在大學生思政教育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為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有良好思想品質、有強烈愛國情懷的新時代大學生作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朱小曼.遼寧“六地”紅色文化資源融入大學生思政教育的三重維度[J].中國冶金教育,2023,(02):7880+84.
[2]童飛云.紅色文化對高校大學生思政教育的意義及價值[J].活力,2023,(05):3739.
[3]胡思雨.地方紅色文化融入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政教育路徑探析[J].中國民族博覽,2023,(01):165167.
[4]郭越.新時代大學生思政教育和紅色文化的融合探究[J].公關世界,2022,(24):127129.
[5]劉明杰.紅色文化宣講與大學生思政教育融合路徑探究[J].公關世界,2022,(03):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