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菁 | 重慶市渝中區中華路小學
201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發表重要講話,號召全國廣大教師“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這極大鼓舞了重慶市渝中區中華路小學教師爭做“中華好教師”的熱情和信心。基于此,學校近年來堅持“四有”好老師標準,以“教師成長評價系列改革”為杠桿,大幅度提升教師隊伍綜合素質,引領每一位“中華好教師”彰顯出新時代嶄新的專業風貌。尤其是近3年,學校新一屆領導班子在國家、市、區系列相關文件的指導下,興“四有”,破“五唯”,強力推進“中華三師強教行動”,制定了《中華路小學中華“三師”專業成長評價方案》,開發了“3·15+N評價內容體系”,創建了“三階七步”年度成長激勵機制和年度成長畫像描述評價方法,強抓教師渴望人文關懷、價值認同等現狀與需求,積極探索優質教師隊伍年度成長評價體系的創新點,使該方案成為中華路小學推進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工程和教師評價的改革亮點,激發了全校教師積極奮進、踔厲前行的精神,讓這所百年老校展現出了蓬勃昂揚的時代新姿。
教育評價事關教育發展方向,有什么樣的評價指揮棒就有什么樣的辦學導向。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提出了改革教師評價、推進踐行教書育人使命等系列要求。為此,中華路小學積極行動,破除學校原教師評價方案中重分數、重結果等頑瘴痼疾,創建了“3·15+N評價內容體系”,即3個維度、15個觀測點位和N段像素畫描條文。
在這套體系中,我們認為有三個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創新之處——
一是“師風、師藝、師品”的設立增強了教師職業的人性化和形象感。特別是“師品”維度的設立,把業績、榮譽等作為教師的品位、品質呈現,一改過去獎狀、論文與人品分離的現象,引領教師將教學業績、示范引領和榮譽成果等與自身的人品提升有機結合,塑造有品有味的風范教師。
二是“五個熱愛”有機融入師風建設,體現了全面性和生活化。其中,“熱愛生活”維度的納入,使師風建設更加貼近教師生活,更加關注教師身心與事業共成長。
三是創造性設置“N段像素畫描條文”,按照15個觀測點位用語言描畫教師行為、形象,包括學校描畫條文和教師個體申報描畫條文。這一方式為教師規劃了清晰可見的發展目標,使評價更加生動、精準,極大地激勵了每位教師的自我認知、自我反思、自我改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了師風、師藝、師品和育人水平,促進了學校發展。
《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提出要“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圍繞如何充分發揮評價在建設優質教師隊伍上的指揮棒作用,學校在評價激勵方面做了有效探索,構建了“三階七步”教師層級發展評價激勵機制。“三階”,指設立的“良師”“優師”“名師”三個層次的稱號;“七步”,指在“三階”中分別設立的“勻速成長獎”“加速成長獎”以及“名師成長楷模獎”,每個獎項還以像素畫描條文數量為依據,設立了專業成長達標指數。
“三階七步”的建立在激勵方面體現了三大創新。一是進階不論資排輩,沒有工齡、教齡等要求,注重依據能力、實績和貢獻三個維度來綜合評價教師,突出專業成長。二是進階不吃老本,以當年實際表現、實際業績作為評價內容,實行一年一評,每年歸零上一年度的評價,用增量評價激活教師的發展活力和潛力。三是鼓勵成長提速,在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進程中,教師專業成長也需要加速,適應國家和時代發展要求。這一評價機制的建立不僅解決了教師教育教學能力不足的問題,還避免了在教師評優過程中出現唯學歷、唯職稱、唯論文的單一化、片面化等一系列問題,科學合理地依據增量評價要求,引導教師增強發展的內驅力,實現從“四有好老師”到“四個引路人”再到“做學生為學、為事、為人的大先生”的成長目標。
在強師風、精師藝、鑄師品理念的指導下,學校加強黨組織對教師成長評價工作的領導,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組建專家團隊,開展系列創新活動,助力評價改革落細落實。
一是創建“像素畫描”評價流程與方法。為確保高質量運行,“像素畫描”評價采用自我描述、他人描述、專家點評和綜合晉級構成的智能型評價模式,通過電子評價平臺,采用手機實施評價,達到常評、易評、評準效果。第一步,開展自我描述。教師根據前述“條文”規定,結合自己學年發展情況選擇有關“條款”進行畫描,形成專業發展“自我畫像”。第二步,實施他人描述。他人包括領導、同事,每位教師隨機抽選10位他人依據“條文”對其進行描述,形成教師專業發展“他人畫像”。第三步,聘請專家點評。借力第三方評價組織,建立評審專家小組,采取多種方式進行評價,如閱讀陳述、實情觀測、座談訪談、資料查閱、聽取答辯等。第四步,綜合晉級。第三方評價組織將自我描述、他人描述等方面情況匯總終評,提出“三階七步”獲獎人員名單。整個評價過程實行“初評自省—次評提示—終評激勵促進成長”評價模式,利用評價促進教師自省自律自強,實現質的飛躍。
二是設立“中華好教師點贊臺”。學校融合線上、線下路徑,開展多形式、多主體、長時段展示與激勵評價。“多形式”包括微信小程序點贊、意見征集(書信)、宣傳欄展示、頒獎典禮表彰等;“多主體”包括領導對教師、教師對教師、家長對教師、學生對教師等評價;“長時段”包括每時、每天、每周、每月、每期點贊評價。點贊內容豐富多彩,不限常規,包含“3·15+N”年度成長評價全部指標。具體點贊活動有:校園流動點贊、日常激勵點贊、每周教師會現場贊、每月宣傳欄展示贊、每期微調查線上贊、每年群英匯典禮贊或互聯網線上贊。所有點贊信息均有階段性整理、總結,均是“中華好教師”年度成長評優晉級的重要參考,也是學校宣傳、課題研究的重要素材,被用到網站、微信、文件報告、專項研究等方面,引導激勵全體教師相互學習、自我提升。
三是設置“中華三師大講堂”。通過開展“教書育人初心與使命”“思維素養與人生境界”等主題研修,引導教師提高政治站位,樹立遠大職業理想;轉變教育觀、人生觀、生活觀;提高思維境界,提升做人格局。塑造信念堅定、胸懷敞亮、寬容大氣、笑對人生,愛事業、愛學生、愛生活、愛自己的好教師形象。
四是建立“達育”工作坊。為給教師成長評價搭建平臺,學校建立了德育、語文、數學、英語、音樂、體育、美術、科技、勞動“達育”工作坊和一個由多科新教師組成的“合優班”,引導教師廣泛開展與大師對話、與專家對話、與同行對話、與榜樣對話、與學生對話、與家長對話、與自己對話的研修活動。打破“一節課、一個講座、一位講師”的常態主流教師培訓模式,建構課程全景化、全程化、全員化教師校本研修新模式,呈現“處處是課程、時時在研修、人人是教師”的校本研修新樣態。
近年來,我們高興地看到,在“中華好教師”年度成長評價新模型的引導下,全校教師顯現出了主動發展的強勁勢頭。教師們參加各級各類比賽共獲101項大獎。其中,國家級獎項9人次、市級獎項51人次。“達育”工作坊的部分導師、學員成長為重慶市和渝中區的名師、骨干教師、特級教師,教師隊伍“群星耀中華”的喜人風貌已經初步呈現。今后,中華路小學將繼續努力,引導全體教師朝著成為教育家型教師的方向努力,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