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全球化背景下傳統民族文化的價值認同

2023-12-12 00:00:00張璨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23年20期
關鍵詞:民族文化全球化價值

摘要:全球一體化帶來的多元文化碰撞形成了既融合又沖突的世界文化格局。文化融合易致全人類價值觀趨同而喪失傳統民族文化自信心;文化沖突則易使本民族傳統文化封閉自守而失去發展的動力。故在全球一體化場域中把握我國的傳統民族文化,需要按照現代社會的發展要求對優秀傳統民族文化進行合理的價值定位,最終實現傳統民族文化精髓與全球化時代下人類先進文化進步要求的接軌。該文著力于對傳統祭孔禮樂的文化體系、內涵及其功能進行現代合理的價值定位,旨在從中發掘傳統民族文化的本真價值,以推動傳統民族文化在承續、價值認同及價值認同實踐方面的當代進步。

關鍵詞:全球化;傳統;民族文化;價值;價值認同;祭孔禮樂文化

中圖分類號:G122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6-4110(2023)07(b)-0090-06

The Value Identification of Traditional National Cul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Also Talk About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Culture of Ritual and Music

ZHANG Can

(College of Music,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Hunan, 410000, China)

Abstract: The multi-cultural collision brought about by global integration has formed a world cultural pattern of both integration and conflict. Cultural fusion will easily lead to the convergence of human values and the loss of self-confidence in national traditional culture. Cultural conflict is easy to make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nation closed and lost the power of development. Therefore, to grasp China's traditional national culture in the field of global integr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conduct a reasonabl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national cultu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requirements of modern society, and finally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the ess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human advanced cultural progress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modern and reasonabl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cultural system, connota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rites and music, aiming to explore the true valu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promote the contemporary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aspects of continuity, value identification and value identification practice.

Key words: Globalization; Tradition; National culture; Value; Value identification; Rites and music culture

當今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世界各地的民族文化相互交織碰撞,形成了既融合又沖突的世界文化格局。卷入這一格局的每一個民族國家不得不接受外來異質文化面對面的碰撞較量,這種碰撞較量最終的指向都是民族文化的基本內核——價值。對于中國而言,全球經濟一體化既是機遇又是挑戰,一方面,全球化伴隨著西方發達國家多元文化的強勢入侵,其普世取向逐漸滲入民族內部,最終表現為價值觀的趨同及本民族文化認同和文化自信的喪失;另一方面,全球化帶來的多元文化碰撞為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的研究和發展提供了新的視域和空間。在當今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我國傳統文化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出現動搖,民眾產生了不同程度的精神焦慮和認同危機,表現出對傳統民族文化精神關懷的極大需求,希冀能從傳統民族文化中獲得心理上的慰藉和滿足。當下,中國傳統民族文化亟須得到尊重和承續,更需要發展和修正,傳統民族文化適時向現代轉化,才是其生命力延續的有力保證。

1 傳統民族文化的承續與祭孔禮樂文化體系的完善

祭孔禮樂文化是由中華民族創造出來的最早文化教育,歷經兩千余年為世代繼承,其不僅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其涵蓋的禮樂精神亦博大精深,是傳統文化的典范。一直以來,祭孔禮樂文化所展示的民族歷史、民族語言、民族生活習慣都是研究歷朝歷代文化觀念變遷的重要資料來源,在歷史的長河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祭孔禮樂文化蘊藏的民族文化心理和深厚的民族情感也鮮活地彰顯著中華民眾的民族特性。因此,對祭孔禮樂文化體系不斷進行完善意味著能更有效地解析以過去為重要表征的傳統文化,并為其提供一種更為直觀且豐富的儀式現場,對傳統民族文化的傳承和延續有莫大的幫助。

1.1 傳統的承續意義

傳統通常表現為一種制度、思想或某種生存方式[1],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創造所得,為人們生存活動創造了相對穩定的文化環境,也使民族文化獨特精神魅力得以生存和延續。從歷史學角度來說,傳統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承擔著保證民族持續性的重要職能,其穩定因子有利于傳統的代代承續,且傳統一旦形成,人們對待問題的看法、解決方式等都潛移默化地受其影響。因此,研究傳統時必定需要將其置于具體的歷史文化背景之下,以此為基礎對傳統進行反思。中國的傳統文化植根于中華大地,其形成的文化形態和集聚民族精神的文化實體是本民族發展壯大的精神之源,也是民族成員最深沉的價值追求。無疑,“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中華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匯”[2]。也就是說,在一定地域生活,擁有相同風俗習慣和社會心理才能形成相應的共同體,該共同體產生的文化極具民族性,且與上述規定有密切的聯系,反而言之,民族性又能直接反映和表現民眾的生活風俗習慣和社會心理等。由此可見,對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的考量必須參照兩方面的因素:一是某種具象的文化形態能否刻畫本民族的基本面貌,即便在多元文化的沖擊下依舊保持本真的民族獨特性;二是具象的文化形態能否承續本民族的價值觀念,且有利于本民族精神血脈的延續和發展。

當今全球一體化發展時代,西方多元文化的滲透削弱了本民族成員對傳統民族文化的重視程度,部分傳統文化長久以來的連續性亦有中斷的可能,這對于中國傳統民族文化而言,無疑是致命的。表面上看,所謂對傳統的尊重和承續最為重要的是對各種傳統民族文化形態過去式的表達,但事實上傳統民族文化的承續連接的不僅是過去,還有現在和未來,對傳統民族文化現在和未來的關注是一個民族及其文化傳統生命力的存在,依據不同時代的發展要求適時對傳統進行形式形態上的創造及轉化,對本民族歷史的發展和精神的延續有著重大的意義。而在當今多元文化背景下強調傳統民族文化的承續,顯然并不是對傳統民族文化毫不動搖地固執堅守,而是在保持傳統不失本色的基礎上對傳統抱有一種寬大的情懷,首先厘清哪些優秀的傳統民族文化能促進社會的進步,哪些又會阻礙社會的發展,由此進行一定的選擇和修正,以保證傳統民族文化承續的良性進程。所以,在多元文化存在的大環境下對一些傳統民族文化進行解構,我們不能采取完全拋棄的態度,而是要通過一定的修正讓優秀的傳統民族文化更為完善,祭孔禮樂儀式的革新便是優秀傳統民族文化修正后的具體例證。

1.2 祭孔禮樂文化的發展歷程

數千年來,禮樂文化思想在儒家各種儒家典籍中多有體現,其中尤以祭孔最能彰顯禮樂文化精髓。祭孔活動始于公元前479年,即孔子去世當年,最初僅是孔子門第及其后人的家族祭祀,后由漢高祖劉邦開啟帝王祭孔之篇章,從此,祭孔活動延綿不絕,規模日趨擴大。雖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由于戰亂不得不中斷,但恢復后的祭孔活動規格反而愈發盛大。最初,“禮”起源于帶有宗教色彩的原始祭祀,意指祭祀時用于盛放祭品的器皿,這些器皿也被稱作禮器,之后禮泛指祭祀的整個儀式,在祭祀神圣的場合以嚴謹的儀式來表達虔誠之心。

在祭祀過程中,為表達對所祭之人的緬懷和尊崇,用肢體——舞蹈、語言的進一步發展——歌唱等方式在儀式中表達出自己的虔誠之心。故在祭孔活動中,禮樂相須為用,祭祀者按照嚴格規范的禮儀程序,輔以“中和雅正”之樂舞,使祭孔活動盡顯莊重。用樂祭孔始于漢章帝,南北朝時期明確了祭孔樂舞規格,樂用“軒懸”,舞用“六佾”,隋朝明確了祭孔樂舞的專用樂章,之后歷朝歷代都會根據自己所處時代的需要對前朝流傳下來的禮樂加以損益以“制禮作樂”,通過不斷完善禮樂的具體要求和形態建立與當時社會相適應的禮樂制度,以達到當朝人們心中所向往和景仰的禮樂文明盛世。可見,祭孔禮樂文化經歷了從單純地祭奠孔子到親身踐行禮樂文化精髓的發展過程,而“代表國家與民族精神、有民眾的參與與認同、具象征意義的樂與舞在禮制儀式中為用,就是禮樂的意義”[3]。故祭孔禮樂文化的禮與樂,從外延來看,“禮”意指活動中的一些儀節的規范,“樂”則單指與儀節配套的樂舞展示。但隨著禮、樂所指范圍的逐步擴大和系統化,祭孔之禮形成了一整套規范的儀式制度,祭孔之樂也在禮制規范的基礎上形成了樂與禮制儀式相須為用的固定形態,由此,祭孔禮樂文化體系逐步趨于完善。

2 中國傳統文化價值的認同與祭孔禮樂文化內涵的深化

事實上,對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的承續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本民族成員對其核心價值觀的認同,特別是傳統民族文化中的一些思想和理念,如禮樂思想中的“仁”“和”“大同”等,都是中華民族薪火相傳的精神瑰寶。隨著全球化的進一步深入,這類思想理念逐步得到世界范圍內深度認同。即便在過去的近兩百年里,中國社會動蕩不安,經歷了重大的歷史變遷,好幾代中國人都出現了自我迷惘及對傳統文化持懷疑態度的社會現象。從新中國成立、崛起直至壯大的今天,伴隨著社會經濟及生活方式日漸趨同與本民族文化價值認同的焦慮的對峙,國人已經開啟了文化尋根之旅,即從傳統民族文化意義上尋找自我,尋找社會倫理道德和民族審美趣旨的價值標準。顯然,這種文化意義上的尋根,不僅包括深入挖掘傳統民族文化的核心價值,也包括重新認識傳統民族文化,并對其進行創造性的表述和研究。

2.1 文化價值認同的意涵

文化認同指的是對文化的承認和接受,其核心是對文化價值和價值觀的認同[4]。價值認同則是指“個體或社會共同體(民族、國家等)通過相互交往而在觀念上對某一或某類價值的認可和共享,是人們對自身在社會生活中價值的定位和定向,并表現為共同價值觀念的形成”[5],其可以是歷史上承續下來的、既有的價值模式的認同,也可以是一種動態且開放的、處于不斷構建中價值的認同,包括意識形態的認同、情感的認同、民族精神的認同、倫理道德的認同等。而價值觀作為傳統民族文化的核心,從屬精神范疇,遵行的是價值的一種理性,這種理性實質上則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從“自我”出發,積極主動地尋找一種可以代表和引領本民族精神層面的思想根基,據此達成統一的社會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共識。因此,對于傳統民族文化價值的認同必然要經歷逐級遞進的幾個階段:第一為認知階段,包括對傳統民族文化淵源的探究、文化特質的提煉及相關內容的解讀;第二為認同階段,即在個人得失與公共利益一致情況下構建的一種個人價值認同,并將這種價值認同自覺內化為規范自身行為的一種價值取向;第三則為共識階段,是前面兩個階段的進一步發展,是價值認同的高級階段,意指主體在思想意識乃至個人信念方面形成的一種對于價值觀念的一致,最終在民族內部形成行動統一體。所以對傳統民族文化的價值認同是一個民族對其文化的認知、認同最終在思想與信念上達到的共識,此種共識才是富民強國最基礎的原動力所在。

2.2 祭孔禮樂文化內涵的縱向深挖

在價值認同的認知初級階段,對傳統民族文化的認知必然涉及文化淵源、特質、內容的研究,故對于祭孔禮樂文化自然也會沿襲這些研究方向。但當下,對于祭孔禮樂文化的研究已不能只囿于表層研究,而應在縱向上深挖祭孔禮樂文化內涵。首先,從祭孔禮樂文化的物質載體——祭孔儀式活動來看,祭孔儀式不單是人們對孔子的緬懷,也包含人們對孔子及其后繼圣賢先哲們禮樂思想精髓的一種尊崇和服膺。中國人對于祭孔的熱忱并不像世俗敬佛那般祈求來世之報,而是對本民族傳統文化的一種精神寄托及價值認同。其次,從祭孔禮樂文化的價值體系來看,人們對現代社會中的祭孔禮樂文化價值體系做了深入理解,經過一定的取舍和革新逐漸將其內化為一種相對穩定的價值標準,并且人們對祭孔禮樂文化表征之價值理念的認同,也意味著行動主體必然受到該價值體系的引導和束縛。

祭孔禮樂文化是在中國封建王朝的扶持下得以發展的,傳承至今原因有二:一是其自身所蘊含的深刻價值內涵;二則是其向善的整體價值取向對個人責任感和社會和諧的現實引導意義。在多元文化價值體系完全放開之當下,本民族傳統祭孔禮樂文化的現代調試迫在眉睫。一方面,祭孔禮樂文化優秀思想品質和精神亟待深入挖掘和大力推崇;另一方面,其消極守舊的負面傳統則迫切需要變革和揚棄。事實上,祭孔禮樂文化自漢高祖劉邦以天子國祭開始貫穿封建社會兩千余年,封建統治者側重宣揚孔子禮樂學說中的禮之等級秩序,導致孔子及其禮樂思想學說一度與封建思想畫上等號,五四運動期間受西學東漸思潮空前影響,近代學者們一度對祭孔儀式持否定態度。作為封建王朝數千年來精心縫制的禮樂形式主義外衣,祭孔確有腐朽因子存在,但“新文化運動的最大貢獻在于破壞和掃除儒家的僵化部分的軀殼的形式末節,及束縛個性的傳統腐化部分”[6-7],如是,現代祭孔以符合現代社會生活習慣為前提,逐步調整祭孔活動的儀式形態,以彰顯祭孔禮樂儀式的真精神。而祭孔禮樂文化雖由歷史生成,有封建社會的內容和背景,但其發展卻是不同時代民族成員主體的動態歷史選擇,不同時代主體面對祭孔禮樂文化都經歷了民族成員主體主動選擇甚至革新、再創造的過程。由此,祭孔禮樂文化內涵的深化不僅是要深挖其價值內涵并升華此價值的本真民族性,還需切實變革及創新祭孔禮樂文化的內涵,使傳統的價值精神內核與多元文化下的當代價值理念和價值訴求更加契合。

祭孔禮樂文化作為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國家的固源之本,其所含文化特質存于世代沿襲祭孔傳統中,禮樂精髓更是中華民族生存的價值基礎。在文化全球趨同化隱患重重的背景下,祭孔禮樂文化成為現代人賴以棲身的重要精神源泉所在,同時也在心理上為民族文化的生存發展提供了堅不可摧的終極價值認同。對于西方文化的強勢入侵,民眾絕不能盲目依從和攀附,而應深化傳統祭孔禮樂文化的內涵價值,使民族成員對該文化贊同和認可,將其最終自覺選擇并將其內化為自我的行動準則。這一過程即為對祭孔禮樂文化的終極價值認同,其能夠實現的關鍵就在于祭孔禮樂文化內涵價值與傳統民族文化價值有一致性,能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民族成員主體的價值需求。可見,對祭孔禮樂文化價值的認同不僅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對祭孔禮樂文化發自內心的珍惜和尊重,更是對其文化特質和內涵價值的繼承和肯定。

3 傳統民族文化價值認同的實踐與祭孔禮樂文化功能的轉化

在多元文化背景之下,當代中國面臨中與西、傳統與現代價值觀的博弈,處于發展與轉型期的中國亟待進行價值認同的實踐嘗試,而觀念認同必然決定價值認同的實踐成效,實踐的結果則是價值認同的表現形式,傳統民族文化價值體系最終是在接受實踐考驗和評判之后,將符合的價值理念上升為一種世人認同的價值準則,抑或背離的觀念為主體所拋棄。近年來,儒學及其代表人物孔子受到世界范圍的熱烈追捧,以禮樂文化為表征的祭孔活動規模和影響力日趨壯大,積極探尋祭孔禮樂文化的現代價值,大力弘揚其優秀合理成分,以開放態度面對多元文化的相互交流,力求在不失傳統底色的基礎上做出符合時代需求的價值選擇。當人們專注于從祭孔禮樂文化的人文價值中發掘與當代社會相契合的寶貴思想資源時也就踏上了實現祭孔禮樂文化思想現代轉換的必由之路。

3.1 中國傳統文化認同的本質——實踐

傳統文化認同的本質為民族成員對其所蘊含之特定價值觀的承認、認可和贊同并進而內化為理論自覺且最終外現為實踐共享的動態過程[8-10]。可見,傳統民族文化價值認同既可以表現為某種價值觀念被實踐運用,也可以表現為某種價值觀念在實踐過程中一定的行為選擇。對傳統民族文化價值認同實踐的理解需堅定兩個基本原則,一是不能脫離具體的交往活動。通常價值認同是在人與人的交往過程中產生,是人的主動行為選擇和被動接受他人行為下形成的一種基本契合傳統民族文化價值核心的價值認同體系,也是從個體自我出發尋求價值認同和共識的一個過程。二是在觀念上確保傳統民族文化價值在本國的核心主導地位。

3.2 祭孔禮樂文化功能的轉化過程

禮最早源于古祭祀活動,樂則是在周禮形成初期誕生,當祭祀活動以專祭孔子及其后繼者們為中心而倡導禮樂精神時,活動本身也在發生著質的改變。一是祭祀人員的心理從原始欲望的直接流露轉變為一種有意識的精神訴求;二是祭祀活動中五花八門的不定形式轉變為規范的固定模式。事實上,祭孔禮樂文化的生命力關鍵在于需要具備能依據不斷變化的時代發展需求適時作出相應調整的開放屬性,這顯然得將祭孔禮樂文化置于具體的社會歷史情境中進行反思,以實現對祭孔禮樂文化功能的創造性轉化。在漢高祖劉邦開啟天子祭孔篇章時,祭孔禮樂文化當時的社會功能是維護以天子為首的貴族們的利益,更強調禮樂的政治功能,成為穩定社會、統治國家的工具。這種被專制王權壟斷的禮樂文化存在一定消極和落后的思想內容,未能彰顯出孔子倡導之禮樂文化的本意。在封建王朝長達兩千多年的統治下,祭孔活動外在形式愈發煩瑣,幾近僵化,孔子提倡的禮樂文化本真的內在價值內涵卻被日益抽離淡化,祭孔活動形式上的繁文縟節開始落后于不斷發展的時代需求,其消極的一面也被逐漸放大極易遭到全盤否決,其最明顯的表現即為幾次短暫的廢祭孔子事件。不難發現,一段時間之后,祭孔活動又會重新復蘇,原因則正是孔子禮樂思想豐富的內涵價值不僅彰顯著其強大的生命力,也反映了人們內心深處對傳統禮樂思想復雜的情感。

當下,祭孔禮樂文化不再受限于封建王朝的專制統治而顯現出孔子倡導的禮樂文化之本真內涵。如“樂者為同,禮者為異”“禮樂相須以為用,禮非樂不行,樂非禮不舉”等均是祭孔禮樂文化體系里的重要內容。“禮”顯于外,以“敬”表現;“樂”隱于內,以“和”表現,只有內之“和”方能達到外之“敬”。當代祭孔禮樂文化致力于將“禮”與“樂”的具體功能整合為“和”,推衍其在本民族和世界范圍內的一種價值認同共識。從最初民眾被動遵循禮樂規定,到孔子將禮樂之道從外在形式中具象出來,個中蘊含的個人修養、原則,以及家庭乃至國家范圍內的整體和諧方是禮樂文化是本真內涵。據此,當代祭孔活動強調孔子倡導的禮樂文化精神對改善人心的重要作用,力求通過教育引導機制形成一定的觀念,樹立一定的判斷能力,由此實現具備民族身份歸屬感的價值認同,最終完成價值認同的實踐。

傳統民族文化作為各種觀念的集合體,其價值認同是不斷融合的動態過程,而在傳統民族文化價值體系產生之初,不同個體不同價值觀念的逐步融合對于形成主流價值觀念的認同是極為關鍵的。個體價值觀念的形成絕不會僅限于單一地被動受教,其來源一定是豐富多樣的,比如在人與人交往過程中,借鑒他人之經驗,再實踐形成自己的價值觀念模式,這本身也是價值認同基礎下的價值觀念融合再實踐過程。從認識論層面上來看,個體價值觀念的產生及不同價值觀念的逐步融合僅是價值認同中一種正確認識的誕生的初級階段,而價值觀念的發展進步和傳統民族文化價值認同的實現則需要經歷“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周而復始的循環過程方能趨于成熟穩定。因此傳統民族文化之價值作為傳統文化實現現代認同的本源基礎,其整體價值體系和功能性也在實踐與認識的反復循環中不斷得以發展和創新,甚至會出現飛躍性的變革,但只要堅決遵循傳統民族文化價值認同的實踐原則,即不失去傳統民族文化的基本底色,合乎時宜的變革創新是不足以影響傳統民族文化價值的承續,也不會動搖價值認同之信念的。

4 結束語

充分認識傳統民族文化,延續本民族的精神血脈對于多元文化沖擊下的現代民族國家的發展是有重大意義的。對本民族傳統文化的認同是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的深層基礎,也是對民族精神的體認,是民族國家國性養成的重要基礎。近代極具影響力的啟蒙思想家,著名的翻譯家、教育家嚴復主張國性成于教化、成于文教,尊重與體認以儒家為代表的傳統文化是構建現代中國的重要前提。祭孔禮樂文化作為傳統民族文化的代表和儒家思想精髓的傳播載體,其價值體系賦予了社會發展、人倫關系、對內及對外執事方式的一種內在制約和外在規范的統一。傳統民族文化經歷了從簡單承續到價值認同再到價值認同實踐的演變過程,祭孔禮樂文化也逐漸完善了自身體系,深化了自身內涵,實現了自身功能的優質轉化,并最終完成了從只注重外在形式規范到強調內心歸屬的演化過程。在此過程中,保持對祭孔禮樂文化不失其固有底色的價值重構,是樹立傳統民族文化價值認同、價值自信的前提條件,也是傳統民族文化價值認同的現代實踐路徑。

參考文獻

[1] 王曉梅,賈英健.當代視域中的文化傳統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審視[J].山東社會科學,2007(3):52-57.

[2] 丁鼎.儒家禮樂文化精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及其現代意義[J].孔子研究,2008(6):4-7.

[3] 項陽.中華禮樂文明、禮儀之邦的歷史與現代意義[J].中國音樂,2013(1):12-15,96.

[4] 崔新建.文化認同及其根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4):102-104,107.

[5] 汪信硯.全球化中的價值認同與價值觀沖突[J].哲學研究,2002(11):169-179.

[6] 賀麟.文化與人生[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5.

[7] 王麗榮,楊玢.傳統文化價值認同的現實詮釋[J].貴州社會科學,2016(5):79-83.

[8] 俞祖華.近代國際視野下基于中華一體的民族認同、國家認同與文化認同[J].人文雜志,2011(1):130-137.

[9] 王栻.嚴復集[M].北京:中華書局,1986:330.

[10]李宜蓬.從禮器到禮教:禮樂文化推衍的內在邏輯[J].孔子研究,2014(4):91-97.

猜你喜歡
民族文化全球化價值
新舊全球化
英語文摘(2019年6期)2019-09-18 01:49:16
全球化減速:全球化已失去動力 精讀
英語文摘(2019年5期)2019-07-13 05:50:24
全球化陷阱
商周刊(2017年8期)2017-08-22 12:10:06
一粒米的價值
“給”的價值
俄漢成語中動物形象特點分析
人間(2016年27期)2016-11-11 16:07:33
淺析民族文化和傳統圖案在面料設計中的應用
內蒙古民族文化對外傳播效果研究
論仡佬族作家王華小說中的鄉村鏡像與民間想象
全球化戰略必須因地制宜
IT時代周刊(2015年8期)2015-11-11 05:50: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julia中文字幕久久亚洲|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五月婷婷中文字幕| 91国内在线视频| 老司机精品99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亚洲国产尤物| 精品五夜婷香蕉国产线看观看| 美女免费黄网站| 再看日本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日日噜噜夜夜狠狠视频| 亚洲乱码视频| 91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无码又爽又刺激的高潮视频| 亚洲综合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慰喷水| 特级欧美视频aaaaaa| 97国产在线视频|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 久久久久中文字幕精品视频| 欧美亚洲第一页|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综合在线 |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 亚洲天堂2014| 在线观看免费人成视频色快速|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电影在线| a亚洲视频| 成人年鲁鲁在线观看视频| 色香蕉网站| 在线播放精品一区二区啪视频| 中日韩欧亚无码视频|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女同 | 成人夜夜嗨|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国产成人高精品免费视频| a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试看| 欧美天堂久久|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高清| 国产亚洲欧美在线专区| 韩国福利一区| 欧美亚洲欧美区| 成人无码区免费视频网站蜜臀| 毛片在线播放网址|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无码又爽又刺激的高潮视频| 國產尤物AV尤物在線觀看| 欧美午夜在线观看| 日韩免费视频播播| 国产成a人片在线播放| 青青国产成人免费精品视频| 欧美另类一区| 国产久操视频| 久久久久免费看成人影片| 奇米影视狠狠精品7777| 国产欧美精品专区一区二区| 欧美有码在线| 婷婷午夜天| 伊人AV天堂| 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国产女人在线视频| 91在线精品麻豆欧美在线| 成人91在线| 91视频日本|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第一区免费| av在线人妻熟妇| 亚洲色欲色欲www在线观看| 99精品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国产日本欧美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软件 | 国产人人射|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爱草草视频在线| 国产在线视频自拍| 亚洲最大情网站在线观看| аv天堂最新中文在线| 日韩毛片免费视频|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 欧美亚洲激情| 91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蜜桃 |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