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極簡主義是一種設計風格,強調簡潔、純粹和功能性。它的特征包括中性色調、簡潔的線條和形狀,以及減少不必要的裝飾和細節。該文闡述了極簡主義的特征,對比研究其與西方現代主義設計的區別,并深入論述了中國傳統哲學——道家思想對極簡主義的審美理念和精神內核的影響。道家思想強調“無為而治”,即通過減少干擾和消除不必要的元素來實現自然平衡。這與極簡主義的理念非常相似。同時,道家思想也強調“虛靜無為”,即通過消除雜念和過度思考來達到內心平靜。這也與極簡主義所強調的內省和冥想非常相似。文章亦探討了中國的平面廣告設計師應當如何結合現代極簡設計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優點,創造出有中國文化特色的極簡主義風格。
關鍵詞:極簡主義;道家哲學;現代設計;中國傳統藝術;廣告設計;禪宗風格
中圖分類號:J0-02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6-4110(2023)08(b)-0189-05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y in Minimalist Graphic Design
JIN Cancan
(Guangdong Industry Polytechnic, Guangzhou Guangdong, 510300, China)
Abstract: Minimalism is a design style that emphasizes simplicity, purity, and functionality. Its features include neutral tones, concise lines and shapes, and reduced unnecessary decoration and detail.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inimalism, compare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inimalism and western modernism design, and deeply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y—Taoism on the aesthetic concept and spiritual core of minimalism. Taoist thought emphasizes \"doing nothing\", that is, achieving natural balance by reducing interference and eliminating unnecessary elements. This is very similar to the minimalist idea. At the same time, Taoist thought also emphasizes \"virtual, quiet and inaction\", that is, by eliminating miscellaneous thoughts and excessive thinking to achieve inner peace. This is also very similar to the introspection and meditation emphasized by emphasizes. The article also discusses how Chinese print advertising designers should combine the advantages of modern minimalist design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o create a minimalist style with Chines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Minimalism; Taoist philosophy; Modernism; Chinese traditional art; Advertising design; Zen style
極簡主義是一種具有獨特特征的平面廣告風格。它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的日本。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大規模的城市化進程及西方現代主義設計風格的傳入,日本人開始崇尚現代、理性、整潔的美學與生活方式。于是,這一時期的設計師們開始摒棄煩瑣、復雜的設計元素,追求簡潔、平靜、空靈的設計風格。20世紀70年代中期,日本極簡主義平面廣告開始在國際上嶄露頭角。
1 極簡主義產生的背景與特點
日本極簡主義平面廣告的風格簡約而精致。它以極簡的形式和簡潔的色彩表現為主,常常只使用單一的顏色和簡單的幾何形狀;其版面和圖形力求精準和完美,以達到視覺上的平衡和和諧;大量運用對比和留白來強化設計元素,使其更加突出和鮮明。同時,受西方現代主義設計的影響,日本極簡主義設計強調設計元素的功能性,以及設計與使用者之間的互動關系。日本極簡主義倡導“無形”的美學,強調設計的“存在感”應該盡可能地減少,讓觀眾的注意力集中于設計元素本身。
日本極簡主義在形式上受到了許多來自西方平面設計風格的影響,如現代主義設計、國際主義設計、瑞士風格設計等。這些設計風格同樣遵循著“極簡”的視覺法則,都有著流暢簡潔的外觀,運用幾何化的圖形與有限的色彩達到一種清晰、干凈而理性的審美感受及高度的易讀性。然而,它們背后的設計理念與文化背景大不相同。
西方的極簡風格平面廣告脫胎于20世紀50年代現代主義設計運動。當時,技術進步與工業生產大大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人們的審美也隨之朝著崇尚現代化、崇尚生產力的方向轉變。西方的現代風格平面廣告在“形式追隨功能”的口號下應運而生。這些廣告設計簡潔、明快、富有創意,旨在通過簡單明了的形式傳達產品或服務的信息。現代主義風格平面廣告一改華麗而富有裝飾性的傳統風格,轉而擁抱反映當時技術進步的功能性設計風格。該運動推崇一切設計應當服務于實用目的的理念,設計師力求創造簡潔、易用、系統化、工業化的作品,使用大量規整的幾何形狀,并極力減少裝飾。因此,西方的極簡風格平面廣告背后是對現代化與工業化的推崇。其理性、系統性和功能性的特征來自現代工業化和機械化的生產過程,因而有了追求規律、簡潔與科技感的視覺審美。這種廣告設計風格深受消費者喜愛,并逐漸演變成了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
與西方相比,日本的極簡主義設計風格在簡潔清晰之余,還強調自然感與和諧感。它注重設計與環境的融合,力求達到設計與環境的和諧統一,強調空間內外、上下和左右的平衡。日本的現代極簡審美受到了自然主義哲學思想的深刻影響。自然主義是一種崇尚自然、回歸自然、追求自然真實性和自然之美的思想,它倡導一種簡約而平靜的生活方式,在日本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1]。這種理念也貫穿于極簡主義設計中。極簡主義通過去除多余的細節和裝飾,營造出自然主義所推崇的大道至簡而回歸原始的美感。日本傳統藝術中常以自然元素為主題,通過線條、色彩和構圖等手法表現出自然之美。日本人對待生活物品有“手澤”一說,指的是物品被人長期使用、觸摸后,表面被手掌磨滑形成的光澤,這在日本人眼里是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產生的美[2]。自然主義在日本社會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為極簡主義的流行提供了土壤。極簡主義設計風格在日本的流行與這種文化背景密不可分。
在西方人眼里,極簡主義象征著人為創造的機械與現代科技,受到西方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的影響。然而在日本人心中,極簡主義之所以美麗,卻是因為它來源于自然,深受日本傳統文化、哲學和美學的影響。
2 極簡主義設計背后的中國傳統哲學思想
中日之間的外交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3世紀左右,當時日本的文化和社會結構還未完全形成,因此日本接收、吸取了大量來自中國的文化和思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日本的哲學、文學、藝術等。其中,以老子、莊子等思想家為代表的道家思想對極簡主義美學影響深遠。道家思想主張“無為而治”,強調自然、平衡和諧,在極簡主義設計中也有所體現。例如,極簡主義設計注重空間的利用和充分發揮,而這與道家思想中的“虛空”“萬物之母”有著相通之處。此外,極簡主義設計也強調對細節的處理和精益求精,這與道家思想中的“微觀世界”有著相似之處。在日本歷史上的不同階段,來自中國的哲學思想發揮了重要作用,塑造了日本文化的形態和精神。例如,在平安時代,日本文化達到了巔峰,同時也是日本極簡主義美學的重要發展階段。在這個時期,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對日本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日本極簡主義美學發展的重要基礎。總之,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對日本文化和藝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以道家思想對極簡主義美學影響最為顯著。這種影響不僅體現在藝術和設計領域,還深刻地影響了日本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
道家主張順應自然、無為而治。莊子在道家經典《莊子·天道》中曾說過:“無為也而尊,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這種以簡樸素雅為美的思想影響了日本文化和藝術的發展,延伸出了“侘寂”這一傳統美學理念。“侘寂”美學提倡摒棄人為的修飾,去接受自然界的不完美,欣賞自然的本質。這種強調簡潔、自然和質樸的設計風格,與道家思想有很大的共通之處。道家思想提倡追求精神的平靜,內在的自由和思想的深度。極簡主義平和樸素的審美意趣及簡潔平衡的設計風格與道家精神不謀而合[3]。
道家思想是中國傳統哲學中的一派,其核心思想是“道”。道家認為宇宙萬物皆有道,道是一種無形、無處不在、不可名狀的存在,是宇宙自然界運轉的規律和本質,同時也是人類追求真理和生活方式的指導原則。道家哲學主張“無為而治”,認為宇宙中的萬物自有其本性,人類應該遵循自然規律,不要過于干預、擾亂自然的發展,而是應該像自然一樣無為而治。這種無為并不是指完全不做事,而是要擺脫功利主義和欲望,放下自我,以“不為”來“為”,讓事物自然地發展。同時,道家思想強調自然、純樸、簡樸,認為人應該回歸自然,追求簡單自然的生活方式[4]。
道家思想傳播到日本后,對日本文化的哲學思想、政治理念、社會倫理、文化審美等方面都造成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日本人從“道”中延伸出了“無”和“空”的理念。在日本文化中,“無”“空”與“道”一樣,象征著某種超脫物質之外的精神力量。在審美、設計方面這種哲思體現為不做無謂的附加,通過簡約和省略來達到發人深思的效果。日本的平面設計注重線條的韻律、構圖的簡約、色彩的自然,力求通過簡單的形式表現出平靜優美的審美感受。
中國道家思想與日本自然神論之間也存在許多共通之處。道家思想和日本自然神論都強調自然與道之間的聯系。道家思想認為,人應該“無為而治”,追求與自然的和諧,并遵循自然的規律。日本自然神論認為,大自然是神靈的化身,人類應該尊重自然,與大自然和諧共生。同時,道家思想和日本自然神論都融合了哲學和美學的元素,二者都推崇簡約自然的美,追求人與自然達到和諧。
在平面廣告領域,道家哲學中“以簡馭繁”的思想正是日本極簡主義的重要精神內核。老子在《道德經》中曾說過“少則得,多則惑”,這與極簡主義“少即多”(less is more)的宣言是共通的[5]。極簡主義以簡潔的形式表達信息和情感,強調形式和內容的統一,避免多余的裝飾和煩瑣的細節。其次,“和”“中庸”儒家思想也深刻地影響了日本的文化和美學[6]。日本的極簡主義設計注重在形式和內容之間建立和諧的關系,力求達到簡潔、平靜、純粹的效果。同時,道家思想中的“虛靜”“無為”等概念與日本的禪宗哲學相通,二者都追求超越有限的形式和物質,通向無限的境界[7]。在平面廣告中,這種思想體現為強調空間感,注重排版和構圖的平衡和諧。道家思想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日本極簡主義設計也體現了這種自然性。設計師們從自然中汲取靈感,用設計體現出自然的美感和生命力。
3 極簡主義對中國平面廣告設計的影響
如今在中國的平面廣告界,日式極簡主義的審美風格十分流行。簡約自然,富有東方文化底蘊的設計美學對中國平面設計產生了深遠影響。隨著全球化和數字化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中國平面設計師開始學習和借鑒日本極簡主義的設計理念和表現方式,將其融入自己的設計作品中。
日本極簡主義對中國平面設計界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色彩運用:日本極簡主義設計作品注重素雅、柔和的色彩搭配,運用大量的黑白雙色配色及灰色、米色等無彩色,打造簡潔、自然的設計風格。
(2)線條圖形:日系審美強調線條的簡潔和流暢,盡可能去掉多余的細節和裝飾,同時注重幾何形狀的運用,營造簡單、干凈的空間感。
(3)自然元素:日系審美常常運用自然元素,例如植物、石頭、木頭、布料紋理等,使設計作品的質感更柔和,平衡低飽和配色與幾何圖形的冷硬感,更貼近自然。這種對自然元素的偏好也體現在中國設計師的作品中[8]。
(4)設計思維:日系審美注重細膩情感和用戶體驗,強調設計的本質和功能,體現了一種實用主義,以人為本的設計思維,這也影響了當今中國設計師的設計理念和風格。
總體而言,日本極簡主義理念在中國平面廣告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認可。許多中國新一代設計師和面向年輕人的品牌對日系設計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開始學習和模仿這種設計風格。然而,近年來隨著民族意識的提高,以及對我國傳統文化更深入的了解,中國消費者對日系審美和日系設計的態度發生了一些變化。考慮到兩國復雜的歷史淵源,“中國設計不應過度吸收日本文化”的呼聲越來越高。
中國與日本交流的歷史非常悠久,日本自唐代起就開始從中國吸收、學習優秀的思想與文化,因此兩國人民在審美和喜好方面有許多共通之處。中國與日本交流的歷史確實非常悠久。在此基礎上,日本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和藝術風格。然而,盡管日本的文化和藝術風格與中國有很多相似之處,但也有很多不同之處。例如,在細節處理和材料運用等方面,日本藝術風格與中國有著明顯的差異。這也是為什么在吸取日本極簡主義設計的優秀經驗時,需要結合中國本土文化,創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極簡主義風格。
事實上,日本極簡主義背后的設計理念與哲學受到了中國傳統哲學的深刻影響。例如:禪宗思想在日本極簡主義設計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國禪宗思想強調內心的平靜與專注,這種思想與中國傳統哲學中的“中庸之道”有著相通之處。這種思想在日本極簡主義設計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如在空間利用、色彩運用等方面,都能看到禪宗思想的影響。日本極簡主義背后的設計理念與哲學受到了中國傳統哲學的深刻影響,這也是中國消費者對日系設計感到親切與共鳴的深層原因。
4 極簡主義設計與中國傳統藝術形式:寫意山水畫之間的共通點
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下,一些平面設計師將日本極簡主義的設計思想和元素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創造出獨具中國特色的極簡主義設計作品。在中國古代,有一種藝術形式受到了道家哲學思想精神的深刻影響,那就是寫意山水畫。道家思想認為世界萬物都處于永恒變化的狀態中,要通過觀察出現自然界的變化來認識世界的本質。在寫意山水畫中,畫家通過點、線、面、墨的變化來表現自然的變化,以達到表現自然的真實之美的目的。道家思想強調自然和人的合一,反對機械化的表現方法。而在創作寫意山水,肆意揮毫的過程中,畫家以自己的心靈感應自然,把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中去。在山水畫的創作中,比起準確、寫實地還原所畫事物的外形,更注重筆墨的意境和意蘊,強調畫家的主觀情感體驗。這與道家“道法自然,無為而治”的思想相似,畫家不會刻意地追求畫面的完美,而是讓自然的美在自己的筆下自然流露出來。同時,傳統寫意山水提倡“修身養性”,畫家要以自己的修為去感悟自然,才能更好地在畫中表現自然美景的意蘊。這體現了道家注重品德、內省的思想。
“虛實相生”“形神兼備”是中國傳統寫意山水的中心思想而現代極簡主義設計也注重抽象和精神內涵的表達,追求通過簡潔抽象的形式,在無形中體現有形。這兩種風格之間的共通點和聯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重視空間和留白:寫意山水和極簡主義都注重留白和空間感。寫意山水在畫面中留白,讓人聯想到山水自然中的開闊和廣袤;而極簡主義的設計也常常使用留白的技巧,讓畫面更簡潔明了[9]。
(2)追求自然和平衡:寫意山水追求“以形寫神”,通過筆墨和線條表現山水自然之美,讓人感受到自然的和諧與平衡。而極簡主義的設計也追求簡單和諧的形式與內容,以及設計的韻律感和空間感。
(3)著重表現意境:寫意山水和極簡主義都強調表現意境和情感,而非具體的事物。寫意山水通過筆墨和意境表現山水之美,極簡主義通過簡單明了的設計和構圖表達信息和情感。
5 發展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極簡主義設計
隨著中國經濟、文化與社會的飛速發展,國內涌現了許多新興設計師與獨立品牌,消費者對廣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新時代的廣告設計師既要吸收外來的優秀設計理念與風格,也要深入學習、研究與思考中國上下五千年留下的文化瑰寶。打造具有中華民族文化個性和特色的極簡主義。中國有著獨特的文化傳統和審美觀念,發展自己文化特色的極簡主義廣告設計可以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同時也能夠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和弘揚。中國極簡主義廣告設計可以借鑒中國傳統藝術和文化元素,如漢字、山水、中國畫等,將其融入廣告設計中,使廣告更加富有中國特色和文化內涵。
此外,發展具有本國文化特色的極簡主義廣告設計有助于提高中國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和國際地位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開始走向國際市場。發展自己文化特色的極簡主義廣告設計可以讓中國品牌在國際市場上更加突出、易于識別和接受,從而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綜上所述,發展具有本國文化特色的極簡主義廣告設計不僅可以滿足消費者對廣告的需求,還可以促進中國文化的傳播和弘揚,提高中國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因此,我們應該積極推動和支持中國文化特色的極簡主義廣告設計的發展。這其中有幾點需要注意。
(1)深入挖掘中國傳統文化的設計元素。中國有著悠久的文化傳統,其獨特的符號、形式和色彩都可以成為中國極簡主義設計的靈感源泉。設計師可以將中國傳統元素巧妙地融入日系極簡風格中,如山水畫、中國結等元素,突顯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特色。
(2)培養設計師的文化底蘊和審美素養。設計師需要對中國文化的精神內涵有深入的了解和認識,才能更好地將其運用到設計中。可以通過學習中國文化、傳統藝術和歷史等來培養設計師的文化認同感和審美素養,從而更好地使傳統文化與現代商業廣告有機融合,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10]。
(3)引入現代技術手段,融入中國文化元素。隨著科技的進步,數字化設計成為趨勢。可以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數字化設計中,創造出更具有中國特色的極簡主義作品。同時在傳播方面,可以通過新興網絡媒體推廣中國極簡主義設計,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品牌形象,體現出時代精神和創新。增強中國在國際設計領域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在如今這個經濟全球化、傳播信息化的時代,對待來自任何國家的文化和風格既不能一味抵觸,拒之門外,也不能囫圇吞棗,照單全收。《詩經》中提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而魯迅先生也曾說過:“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如何吸取日本極簡主義設計的優秀經驗,并發展中國獨一無二的極簡主義風格,將是廣大設計師將要面臨的重要課題。
6 結束語
綜上所述,極簡主義是一種強調簡潔、純粹和功能性的設計風格。雖然它與西方現代主義設計有所不同,但它的審美理念和精神內核與中國傳統哲學——道家思想非常相似。對于中國平面廣告設計師來說,結合現代極簡設計和中國傳統文化的優點可以創造出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極簡主義風格。
參考文獻
[1] 梁寒瀟.極簡主義與中日宗教文化的關聯[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34(7):5-7.
[2] 原研哉.設計中的設計[M].朱鍔,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238-243.
[3] 梁振文.道家美學與日式極簡主義的簡樸精神探微[J].美術教育研究,2022,265(6):70-71.
[4] 蔣偉.道家哲學與山水藝術[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4.
[5] 趙怡梅.日本極簡主義設計與中國“空白”設計的比較研究[D].太原:山西師范大學,2017.
[6] 劉培盛.日本現代設計中呈現的禪宗風格極簡主義特征研究[J].中國藝術,2021,122(3):96-101.
[7] 張琦.從無印良品的設計看日本禪的美學[J].藝術.生活,2010,158(6):39-40.
[8] 郭亮宏.無印良品海報中的極簡主義設計美學[J].大眾文藝,2022,545(23):68-70.
[9] 田麗.淺析原研哉“無印良品”中的極簡主義[J].西部皮革,2022,44(21):118-120.
[10]劉雪梅,王辰琛.構建中國極簡主義設計話語[J].設計藝術研究,2023,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