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彬彬
與自媒體相比,傳統的電視、廣播、報紙、雜志在新媒體方面起步較晚,尚未形成規范及完整的編采體系。受到團隊創新意識不強、管理機制相對落后、新媒體技術普及率不高、編采專業人才稀缺等因素影響,進一步提高從業人員職業能力成為一項必然要求。目前,新媒體個性化信息服務正在逐漸打破傳統媒體發展的固有模式,相比于傳統媒體,其傳播方式是雙向的。因此,傳統媒體需要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發展,加快轉型步伐。綜觀我國新媒體編輯工作現狀,尤其是作為由傳統媒體轉型而來的新媒體,需要不斷借鑒其他新媒體的相關經驗,優化自己的編輯工作,從本質上改善傳統媒體的發展現狀,提高新媒體編輯在行業的口碑和公信力,凈化媒介環境,優化傳媒工作。
當下正是新媒體高速發展的時代,傳統媒體需要轉換思路,積極探討與新媒體的相互融合,發揮傳統媒體的深度、廣度及制作精細化和影響力,對于促進新媒體規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近年來,縱觀發展迅速的新媒體行業,主要呈現以下四個特點:
第一,行業規模不斷擴大。隨著互聯網以及移動智能設備的不斷普及,通過互聯網、微信、抖音等社交媒體,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獲取最新的新聞報道和資訊。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給人們提供了更大的展示空間。社交媒體的廣泛應用,不僅改變了媒體與受眾的交互方式,還提高了受眾對媒體的影響力,新媒體規模正在乘勢不斷發展和擴大。
第二,內容形式越來越豐富。隨著新媒體不斷發展以及相關專業技術人員的加入,新媒體環境呈現“移動化、社交化、視覺化”趨勢。在這些趨勢影響下推出的影視劇、短訊息、小視頻、圖書等媒體產品,使新媒體的編輯工作在內容個性化和傳播形式上得到更大的創作空間。
第三,商業化模式不斷更新。新媒體背景下,“內容為王”依然是內在要求,內容產品的品質高下,是新媒體內容的核心競爭力,也是把“精準”作為賣點的新媒體營銷的重要特點。相比傳統媒體而言,在新媒體上的投放能夠獲得更多傳播渠道,并且更垂直、更精準,形成極具個性化的媒介傳播生態圈。因此,在媒體融合發展過程中,信息化、多元文化成為新興媒介的核心。新媒體在廠商、產品和消費者之間架構了一道橋梁,衍生出更多的商業化模式,合作范圍更加廣泛,收益和運營得到雙重保障。
第四,機遇與挑戰并存。新媒體運營行業競爭較為激烈,媒體可通過“產品+平臺+社區”的商業模式整合業務,起到合作共贏、提高自身競爭力的效果。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從2016 年年初到2022 年年底,我國新媒體市場規模呈現逐年大幅遞增的情況。在未來發展中,隨著新媒體行業的進步發展,5G等相關互聯網技術不斷優化和普及,我國新媒體行業將迎來新的上升階梯,未來發展前景十分可觀。因此,新媒體編輯職業能力的提升迫在眉睫。
傳統媒體利用互聯網技術、數字技術以及通信技術等各種新興傳播渠道向用戶進行新聞傳播是一個必然趨勢。近年來,國家對媒體工作愈加重視,對新媒體的扶持力度也在逐漸加大,利好政策的傾斜、市場對新媒體的大量需求,以及用戶對新媒體的交互性、快捷性、多樣性的喜愛,使新媒體的應用前景廣闊。
傳統媒體時代的傳播力優勢是將報道手段、采編隊伍融合起來,形成一支高水平的新聞報道專業隊伍,提高媒介競爭力。
在新形勢下,用戶對新媒體產品和服務品質要求也越來越高,只有加大媒介服務質量,給受眾提供高品質新聞產品,才能夠有效推動傳統媒體產業的進步發展。由于我國移動互聯網覆蓋率較高,技術水平不斷提高,移動互聯網步入存量時代,使得新媒體迅速崛起,新媒體市場規模快速擴大,編輯工作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主流媒體的聲音依舊占據主導地位。
①專業素養有待提高
首先,在新媒體編輯工作中,由于新媒體起步較晚,導致新聞工作者在媒體轉型時缺乏明確方向,定位不清晰,在新媒體編輯工作中沒有充分了解和順應新媒體的特點和優勢開展相關的編輯工作。
其次,由編輯、策劃、設計、運營、推廣等組成的新媒體編輯隊伍相對缺乏專業的應對新媒體的職業素養和相關文案能力,導致在進行新媒體編輯工作時,存在拼湊其他文章和內容的情況,所編輯內容缺乏權威性。
最后,隨著新媒體發展水平的提高及與傳統媒體深度融合步伐的加快,新媒體工作人員沒有緊跟時代步伐,在編輯工作中存在從眾、內容同質化現象,導致用戶的閱讀量、點擊量下降,長此以往,新媒體的公信力下降,受眾流失,不利于自身發展。
②監管機制仍需完善
與傳統媒體編輯不同,新媒體編輯離不開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其工作主要以互聯網等信息技術軟件、平臺為媒介,通過發布相關的新聞信息、資訊等獲得關注度和閱讀量。新媒體編輯屬于新興行業,主管部門監督體系尚不完善。大數據的存儲、保護與利用仍存在漏洞,導致信息丟失或不完整,存在信息被損壞、篡改、泄露等問題,給國家信息安全和公眾隱私保護帶來了一定隱患。因此,加強網絡信息安全管理,讓網絡運營規范有序是當務之急。
由于新媒體編輯工作內容較為繁雜,一些缺乏責任心的新媒體編輯為了增加人氣,獲取更高的知名度或者閱讀量,存在刻意煽動不明真相的受眾的情緒,抄襲、拼接新聞資訊,發布不真實新聞內容等現象。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之一就是主管部門、政府對新媒體編輯的監管不完善,缺乏明確的法律法規相關條款進行約束。
③掌握新技術能力有待提高
很多新媒體編輯工作者都不是媒體專業編輯,在編輯工作時,缺乏專業技能作為支撐,導致編輯工作質量較低。讓一個缺乏新媒體相關技術、軟件使用存在一定短板的人,每天面對枯燥的圖片或者文字,編輯質量很難得到保證。所以新媒體的編輯要努力掌握PR、AE、AU等軟件的使用,保證編輯工作順利進行,促進新媒體的可持續性發展。
在信息時代,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加強新媒體編輯職業能力提升,對于推動新媒體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一,與時代接軌。在新時代下,通過加強對新媒體技術的應用,對新媒體編輯工作者的工作能力提出進一步的要求,可提升媒體工作者對新媒體的認識,使新媒體編輯能夠做到與時俱進,與新媒體時代接軌。
第二,編輯環境得到優化,內容得到豐富。在新媒體時代,通過加強新媒體編輯的職業能力,能夠改善新媒體編輯的從業環境,促進良性競爭能力,營造良好的競爭環境,為新媒體編輯創造更好的工作條件。加強新媒體編輯的自身技能,還能夠優化編輯內容,使產品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化,從而吸引更多受眾閱讀媒體新聞。
第三,提高核心競爭力,促進新媒體編輯工作的普遍度。通過提升新媒體編輯職業能力,不斷引入新媒體編輯理念,促進人員對新媒體編輯工作的認可。通過加強新媒體職業能力和技術培訓,能夠提高媒體工作者的工作能力,不斷提升自我發展空間,提高見識,使新媒體編輯工作得到良性發展。
為進一步提升新媒體編輯的職業能力,在開展工作時,應明晰新媒體編輯的職業定位,對新媒體編輯工作有深入思考,才能有效提高新媒體編輯的專業性。在進行新媒體編輯時,不盲目跟風,在編輯過程中融入自身思考。在工作時要認真審題,選擇合適的主題進行系統制作。采用科學合理的傳播方式,優化新聞內容,增加音頻、小視頻等,使編輯內容及形式更加豐富。
提高新媒體編輯能力首先要加強職業技能及綜合素養,因為編輯者的職業素養在新聞媒體傳播中是十分重要的,是新媒體得到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這也是在選拔聘用人才時的重要條件。在開展編輯工作時,要重視觀眾的反饋和意見,加強新聞敏感性培養,才能及時把握熱點,結合實際情況,進一步選擇合適的話題進行深入挖掘報道。
作為媒體,在開展新聞媒體編輯過程中,要具有把控輿論方向能力,在發布內容之前,一定要進行審核流程,注意敏感詞及主題、版權保護等方面。同時,應當根據不同類型的內容制定不同的審核標準、流程,把好宣傳方向,提高媒介公信力。
第一,新媒體編輯要具備辨別新聞價值的能力,在進行新媒體編輯工作時,對有價值的新聞預判是其應具備的基本能力之一。面對網絡海量的信息,要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分析和判斷其真實性,而后再進行編輯和發布。
第二,新媒體編輯要具有創新意識。在進行新媒體編輯中除了要具備專業的編輯能力以外,還要充分掌握對新媒體技術的應用,結合不同媒體平臺的功能特點,進行創新編輯發布。例如,《人民日報》在利用新媒體發布信息時,在不同的媒體平臺上采用的方式方法有所不同,在微信公眾平臺上通過發布《來了!新聞早班車》將一日中所發生的新聞事件以要聞、快訊的方式進行編輯,能夠使讀者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閱讀,同時在發布新聞內容的過程中嚴格遵循審核程序,避免所發布的內容出現紕漏。
相對于傳統媒體,新媒體無論在形式、內容還是在自身運行制度上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新媒體擁有更多傳統媒體所不能比擬的優勢,如大數據海量的信息存儲和推送能力、立體多樣的傳播手段和個性化的服務方式等。傳媒行業的創新極大地改變了傳統媒體市場的內容與格局,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應用,導致傳媒市場發生了根本性的結構變化,打破了新聞媒介的行業界限,使報紙、電視、廣播等傳統傳媒市場直接融匯在一起,形成了錯綜復雜的綜合性現代新傳媒市場。目前,對于新媒體發布的相關內容監管力度不夠,會直接影響到新媒體編輯質量。因此,完善新媒體監管制度尤為重要。
第一,完善新媒體發展體系。媒體單位以及新媒體行業協會要聯手創造良好的環境,對違反職業準則、職業道德的編輯給予相應的懲罰,對積極維護新媒體編輯環境的給予獎勵,共同維護良好的新媒體環境。
第二,結合新媒體行業發展,規范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新媒體相關編輯實際工作,對新媒體運營的法律法規進行優化和完善,制定專業的、具有實效的法律法規,出臺相關的規范性文件,規范新媒體行業發展,進一步營造良好的新媒體環境,對新媒體編輯工作起到良好的監管作用。
為有效提高新媒體編輯綜合素質,拓寬從業人員職業上升渠道,可采取給予工作人員見習職務、開展輪崗等措施,為從業人員提供施展才華的機會,拓展從業人員的發展空間。例如,積極為屬于技術類崗位的新媒體編輯在職稱評定、職級晉升方面,更新評定標準,為其暢通上升渠道提供更多的機會。
新時代下,新媒體得到了快速發展,編輯的素質和個人能力決定編輯工作的質量和高度。新聞媒介需要通過完善新媒體監管制度,明確新媒體編輯的職業定位,充分提高從業者對新媒體技術的應用,更新陳舊觀念,謀劃新媒體編輯的職業能力提升路徑,讓編輯理念能夠與時代接軌,促進新媒體得到更好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