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宇
江蘇大學生返鄉創業賦能鄉村振興實施路徑探究
張宇
(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江蘇蘇州215008)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給鄉村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為大學生開辟了就業和創業活動的新方向。文章分析了鄉村振興和返鄉創業之間的內在關聯,結合江蘇省大學生返鄉創業現狀探討了江蘇省大學生返鄉創業中遇到的難題,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江蘇省;大學生;鄉村振興;返鄉創業
鄉村振興戰略,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大舉措。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切實破解“三農”難題的一項重要舉措,彰顯出全新的時代內涵。當下,農村年輕人才外流現象嚴重,遠不能適應鄉村振興發展需求,因此,吸引農村生源在校大學生返鄉就業創業成為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一項重要措施。大學生就業問題凸顯,尤其農村大學生就業問題更加嚴峻,吸引農村大學生返鄉創業,既可以解決嚴峻的就業問題,也為鄉村發展帶來了新活力,起到了“雙贏”的效果。《“十四五”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發展規劃》中指出,到2025年,要培育100萬名農村創業帶頭人,從發展種植養殖業、開辦農家樂、發展農村電商,再到開發鄉村旅游、創辦小微企業,不斷為鄉村振興賦能充電[1]。
鄉村振興是新時代農村發展的美好愿景,鄉村振興戰略為農村產業發展、鄉村治理、生態建設、鄉風文明建設提供了支撐。大學生是中國社會發展和國家建設中的重要人群,具有開闊的眼界、良好的素質、勇于探索的精神,對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具有重要作用。《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指出,堅持把鄉村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培養本土人才,引導城市人才下鄉,推動專業人才服務鄉村[2],而返鄉創業正是為鄉村提供人才資源的一個重要途徑。
當下,我國農村地區的經濟、社會正在發生著巨大的變革,農村的醫療、教育、文化等各方面都發生著巨大的變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使我國農村地區朝著現代化、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大學生返鄉創業有利于推動鄉村振興,而鄉村振興也為大學生的創業提供了機遇和平臺。一是產業發展需要學生創業就業。在這一階段,城市對鄉村服務、鄉村產品需求日益強烈,農耕文化、休閑旅游和優質農產品等得到了明顯發展,農村地區的電子商務、信息服務、加工流通和特色種植等逐步轉向新的發展方向。在鄉村新模式和新業態的發展過程中,各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加大,大學生在鄉村可以獲得較好的就業機會。二是政策扶持力度較大。在鄉村振興大環境下,我國各級政府部門為了吸引優質人才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出臺了許多支持與鼓勵政策,如創業基金、財政貼息、學費減免以及創業培訓政策體系等。基于這一系列政策的扶持與助力,大學生可以彌補創業短板、提升創業成功率。
江蘇省普通高校共有168所[3],其中本科院校78所,專科院校90所。以雙一流2022屆江蘇省應屆畢業生為例[4],大部分學生選擇直接就業,例如,南京大學本科生就業率為93.17%,東南大學本科生就業率為92.55%,其他高校就業率均在90%以上。部分學生選擇讀研、出國深造,僅有少部分學生選擇返鄉創業。相比較而言,與農學相關專業的學生較關注農村發展問題,而大部分理工類、文科類專業的學生在擇業上較為一致,即到企業直接就業,留在城市發展。總體來說,大學生們返鄉創業就業意愿不強。
大學生在創業初期缺少啟動資金,大部分都是由家庭資助,解決缺少啟動資金的問題。家庭中有寬裕的資金,地區有良好的創業環境,大學生創業就會較為輕松。然而農村地區整體經濟發展水平偏低,多數大學生缺乏合適的創業項目、資金以及相應的經驗,對市場的把控能力較差,所以農村大學生返鄉創業通常面臨較多的困難。
大學生返鄉創業,首先需要進行產業選擇。以售賣農產品為例,大學生要搜集家鄉的特色農產品,整合資源開展創業工作[5]。近幾年,農村的道路、網絡設備、物流設施建設在不斷發展,相較于城市,農村地區的物流不完善、產業集群發展不足,加上村民們對新鮮事物的認可度不高,導致各產業的布局不完整。產業鏈上下游連接不緊密,創業難以形成規模效應和品牌效應。在創業過程中,大學生要面臨資源匱乏、產業鏈不完善等問題,處在這樣的大環境進行創新,困難較多,也會導致產品的銷售半徑較短,售后率高,整體的市場競爭力較弱。
家人的支持是大學生返鄉創業的持久推動力,可以有效地鼓勵大學生返鄉創業返鄉。但是,實際情況是大部分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考取公職,或者直接到企業就業,因為他們認為創業的人往往要承擔很高的風險和很大的壓力,因此對創業持反對態度。在這種情況下,創業大學生的心理負擔大,可能產生焦慮、抑郁等消極情緒,自然會抑制創業行為發生。
3.1.1 加大幫扶力度
一是加快構建人才資源開發政策法規體系,建立和完善人才培養與引進的針對性政策、社會保障等政策,為吸引人才營造出良好的社會環境。二是加大對創業項目的支持力度,對返鄉創業的大學生,實施創業培訓補貼、一次性創業補貼,相關部門要鼓勵中小企業、農產品加工企業、休閑農業企業、專業市場等為返鄉創業人員提供創業見習、實踐、實訓的機會,幫助返鄉創業大學生解決經驗不足、能力不足、缺乏資源等難題[6]。三是建立人才表彰和獎勵制度,構建以政府激勵為主、社會力量激勵為輔的多元化人才激勵機制,打好感情牌。對返鄉創業的人才要加強宣傳,增強大學生返鄉創業的信心與決心。
3.1.2 增加大學生創業意愿和能力
江蘇省高校應增強創新創業責任意識,健全大學生創業教育聯動機制。高校應建立大學生返鄉創新精神與創業意識的培育機制。一是在創業教育方面,進一步加強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理論灌輸,針對不同的大學生群體,圍繞創新型人才培養目標,開展多層次的創業教育,重點強化對他們的創業潛能和創業意愿的培養,并對返鄉創業大學生構建起一個跟蹤反饋機制。二是在創業實踐方面,高校可設立大學生創業工作室、校外實訓基地,給愿意返鄉創業的大學生提供針對性的幫助,將有意返鄉創業的學生安排到相關崗位實習,學習企業運作方式。三是在能力培養方面,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創新創業大賽,以競賽促學習,在競賽中提高創業能力、積累創業知識。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關鍵在干”。據了解,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深入,每年都有大學生畢業后投入鄉村建設,2012年—2022年,全國返鄉入鄉創業人員數量累計達到1 220萬人[7]。江蘇省自2015年起陸續出臺了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若干文件,例如《江蘇省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給予江蘇省高校畢業生一定的資金補貼、信貸支持、免費服務等[8]。
在《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系列政策推動下,鄉村創業空間會更大。大學生返鄉創業也會給鄉村振興發展帶來更多活力,產生新理念、新模式、新業態。江蘇省高校、各級政府要積極貫徹落實大學生返鄉創業扶持政策。大學生創業要盡可能緩解創業資金不足、籌資等困難。破解這一難題需要政府、高校和金融機構的合力。一是政府可以建立大學生創業基金,為返鄉創業者提供一定數額的財政支持。例如,杭州為拔尖青年人才給予50萬元~300萬元的資金支持、住房補貼等;可為大學生創業者申請最高30萬元貸款,且設立了創業“風險池”,幫初創企業發展,讓大學生返鄉創業享受到最大的政策扶持。二是完善兜底政策。政府要聯合銀行設立創業保障資金,降低大學生創業貸款門檻;另外,若創業失敗,政府部門適當進行補貼。三是要加強統籌協調,因地制宜挖掘政策潛力,重點圍繞稅費減免、社保緩繳、房租減免、降低水電及用工成本等重點環節全面發力,對初創企業實施精準滴灌[9]。
開展農村創業工作,要具備良好的產業成長條件,農村創業硬件設施不夠健全,要采取積極措施補短板。
一是補齊基礎短板。要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由縣、鎮集體牽頭,督促相關企業幫助各村完成信息基礎、物流基礎、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盡快發展互聯網快車,形成完整的電商運營機制,提升基礎設施建設的整體水平。二是補齊產業短板,從宏觀來看,鄉村創業之路仍然需要政府部門帶動。為此,各村要加大力度開發特色產業,挖掘地域特點,圍繞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打通農產品進入城市的銷售渠道,賦能鄉村綜合產業,為創業中的大學生找到創業發展方向,助推特色產業升級。三是探索集群新模式。農村創業要建立在扎實的產業鏈基礎之上,鄉村要提高農產品商品化處理、錯峰銷售和產地集散分銷能力,聯合大學生創業者們共創企業品牌,培育產品品牌,推進社會化全程服務,建立社會化、專業化、市場化服務體系。
一是糾正觀念。家長應該樹立起正確的觀念,改變固有的思想觀念與思維模式,糾正認知偏差,認可與支持大學生返鄉創業,并在他們返鄉創業的過程中給予充分的關注與鼓勵。二是培育文明鄉風。返鄉創業既要有個人的努力與勇氣,也要有家鄉人的認同與接受。學校配合政府,除了要做好返鄉創業的政策、典型案例的宣傳之外,還要加強與大學生家長、鄰居溝通,爭取家長、鄰居對大學生的理解、信任、支持。三是要切實加強校企合作。企業是創業項目的轉化器,在產教深度融合和科研成果轉化的過程中,各院校要適時地邀請優秀企業家和杰出創業校友等代表,參與大學生返鄉的創新創業教育中去。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當下,鄉村振興要盡快搭上時代的列車,加強政策引導、積極打造創業指導團隊、聯合高校、加強學生創業的政策引導、加大資金支持,引導大學生向“三農”領域流動,把青春夢想與鄉村振興事業緊密結合起來,在新時代干出一番新業績。
[1]鄒翔.青年返鄉創業,助力鄉村振興[N].人民日報,2022-06-14(5).
[2]新華社.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EB/OL].(2021-02-23)[2023-09-23].https://www.gov.cn/zhengce/2021-02/23/content_5588496.htm.
[3]江蘇省教育廳.江蘇省普通高等學校名單[EB/OL].(2021-12-21)[2023-04-15].http://jyt.jiangsu.gov.cn/art/2021/12/21/art_77627_10220590.html.
[4]江蘇省升學直通車.江蘇985/211大學發布最新本科就業質量報告[EB/OL].(2023-01-08)[2023-04-15].https://mp.weixin.qq.com/s/Fp8G4qo--exi0iuxhabgMQ.
[5]陶璐歆.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大學生返鄉創業意愿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基于臺州高校大學生調查問卷[J].山西農經,2023(5):89-91.
[6]蔣思坤.鄉村振興背景下延安市大學生返鄉創業問題及對策[J].公關世界,2023(4):21-22.
[7]江蘇省人才創新創業促進會.截至2022年底,全國返鄉入鄉創業人員數量累計達1220萬人[EB/OL].(2023-02-17)[2023-04-16].https://mp.weixin.qq.com/s/Wa2XvsxlzOen-7I97qdppw.
[8]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建筑智能學院.就業創業政策我來講:江蘇省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一)[EB/OL].(2021-11-03)[2023-04-16].https://mp.weixin.qq.com/s/wSID-5NuOIn2JS4oJbzwUg.
[9]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杭向未來·大學生創業創新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的通知[EB/OL].(2020-04-18)[2023-04-17].https://www.hangzhou.gov.cn/art/2020/4/18/art_1229063382_1760255.html.
10.3969/j.issn.2095-1205.2023.09.26
F323
A
2095-1205(2023)09-87-03
2021年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十四五”高等教育科學研究規劃課題“融媒體視域下高職涉農專業思政教育與“雙創”教育協同育人研究”(YB167)
張宇(1981—),女,漢族,江蘇海門人,本科,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高校教育教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