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盧青
高校人才招聘與人才引進工作是保障高校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人才引得來、留得住,是各高校人事工作的重中之重。新聘人員是高校發展的新生力量,為高校注入新的活力和發展潛力。新聘人員的人事檔案認定,尤其是與工資核定相關的幾個關鍵點,是高校人事檔案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新聘人員的工資待遇問題直接關系到人才隊伍的穩定。核定工資待遇要以人事檔案信息為依據,要在遵守人事檔案管理規定的原則下,認真核查檔案材料,準確認定檔案信息,其中與工資核定相關的幾個關鍵點要重點把握,如有無工作經歷、原工作單位的性質、博士在校學習時間等,確保新聘人員工資核定的準確性,保障其在高校后續的發展和提升更加順暢,維護高校人才隊伍的穩定,促進高校的高質量發展。
高校新聘人員報到后,首先就是要進行人事檔案審核,要對新聘人員的出生日期、學歷學位、工作經歷、入黨入團等材料進行審核。材料不完整的,聯系有關部門補全;前后記載不一致的,尋找原始檔案材料進行認定;存在疑點的,調查核實后做出說明。檔案審核中,有以下幾個方面是審核的關鍵點。
參加工作時間。參加工作時間關系到工作人員的工齡長短,與其工資待遇及退休待遇息息相關。對于參加工作時間的認定,需要認真核實檔案材料,準確把握政策規定,確保認定準確無誤。無工作經歷的,一般是應屆畢業生,或者畢業后待業,沒有參加工作,此類人員來單位報到日期即為參加工作時間。檔案材料需重點審核人社部門蓋章的備案通知書。對于有工作經歷的人員,其之前工作單位的性質是審核的重點。之前的單位是機關、事業單位或國企的,其首次入職時間為參加工作時間。機關事業單位的檔案材料中需有人社部門蓋章的新錄用人員審批表、轉正定級工資核定表、離職證明等材料。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經歷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確定其人員性質,有些機關事業單位內,存在在編人員、人事代理人員、外包人員等多種性質的人員,只有正式在編人員才認定為機關事業單位工作經歷,非在編人員的工作經歷只計算工齡。國企的需有聘用合同、解聘證明、社保繳費證明等材料。國企的界定是看其工作期間企業性質是否為國家控股的企業。如某企業在2001 年至2020 年期間性質為國企,某工作人員在2015 年至2018 年在該企業工作,則其工作性質為國企。如果是在2021 年至2022 年在此工作,則其工作性質就不再是國企。之前的工作是其他性質的單位,其工作時間計入參加工作前應計算的工齡,所需檔案材料為聘用合同、解聘證明和社保繳費證明等。
出生日期。出生日期的認定決定了新聘人員的檔案出生日期,即檔案年齡,對其后續的晉升、評聘、退休都有很大的影響。如年輕干部選拔時對年齡有要求、職稱評聘時對不同年齡人群有不同要求、退休時間更是以檔案出生日期為依據。出生日期的認定是以最早的材料為認定依據,一般是入團志愿書或高中生登記表,如果存在前后記錄不一致的現象,則需要到出生時戶籍所在地開具原始戶籍證明材料。
學歷學位材料。重點審核大專以上學歷學位材料,在校學習期間的檔案材料是否齊全,并在學信網核查學歷學位證書的真偽。其中,碩士和博士要重點核查其在校學習期間是否有工作單位,工作單位是否保留其人事關系并繼續發放工資,以此來界定是全日制還是在職攻讀學歷學位。
黨團材料。黨團材料主要審核材料是否齊全,前后記載是否一致,轉正時間是否符合要求等方面。尤其是入黨材料不全的,應及時補齊。黨員身份的認定對其后續的發展也有很大影響,如一些崗位要求必須是黨員。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后,事業單位的工資由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四部分組成。事業單位新聘人員在入職當月,需要進行崗位和薪級工資的核定,績效工資和津貼補貼按照確定的崗位標準進行發放。
崗位工資核定。事業單位的崗位分為專業技術崗位、管理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高校新聘人員主要聘在專業技術崗位。專業技術崗位有13 個等級,每個等級有相應的崗位工資標準。高校新聘人員的崗位核定,主要根據工作經歷和學歷兩個方面確定。無工作經驗者,本科及以下學歷的畢業生,包括雙學士學位的本科生和無碩士學位的研究生,實習期為一年,實習期結束后,該人員的工資標準應根據所聘崗位確定有工作經驗者(要求一年),轉正后可直接執行所聘崗位的工資和待遇。
薪級工資核定。一是政策規定。新參加工作的,按照學歷不同,按規定的見習期工資標準執行。見習期滿后,按照新聘人員的學歷,分別執行規定的薪級、工資標準。有工作經歷的,2006 年6 月之前參加工作的,按照文件規定進行套改,確定薪級工資。套改薪級工資的確定因素有參加工作時間、2006 年6 月所聘崗位的任職時間,國家承認學歷的全日制大專以上院校學習時間。在校學習的時間以學制為依據,如短于學制按實際學習年限計算;如屬于學制,按學制計算。2006 年6 月30 日之后參加工作的,按照新參加工作人員轉正定級后,歷年的年度考核合格及以上等次的,每年增加一個薪級。崗位發生變動的,新聘崗位的起點薪級工資高于原薪級工資的,執行新聘崗位起點薪級工資,次年晉升薪級工資時不再增加薪級工資。
參加工作時間的確定。根據政策規定,在確定薪級工資的過程中,參加工作時間是一個起著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新聘人員首次參加機關、事業單位或國企的時間為參加工作時間,在此之前在其他性質的單位工作的,計入參加工作前應計算的工齡。在此之前攻讀博士的,博士在讀期間計算連續工齡,博士在讀時間短于學制的,按實際學習時間計算,長于學制的,按學制計算。在工作期間攻讀博士的,不再重復計算工齡。首次參加工作至今,中間沒有工作的時間段,都應按月扣除工齡。不計算工齡的在校學習時間。對于2006 年6 月之前參加工作的,其薪級工資的確定需要計算套改年限,其中包含了不計算工齡的在校學習時間。在實際檔案審核中,有幾個關鍵點:一是是否為國家承認學歷的全日制院校。在職攻讀的不計算在內。二是實際在校學習時間與學制時間不同的,按兩者較短的時間計算。如實際在校學習3 年,學制4 年,則按3 年計算;實際在校學習5 年,學制4 年,則按4 年計算。
高校新聘人員的檔案認定及工資核定工作,關系到新聘人員的切身利益和高校人才隊伍的穩定,必須高度重視。做好此項工作,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大力度。
加強專業知識學習。檔案認定和工資核定工作,需要認真學習相關文件,提高專業知識水平,準確把握政策標準。對于重點環節和難點環節,要著重研究,弄懂弄透,不留問題。
保持嚴謹的工作態度。檔案認定和工資核定工作,需要嚴謹務實的工作態度。尤其是對于一些關鍵問題的認定,要慎之又慎。切實做到認真查找問題、嚴格落實問題、準確認定問題。
完善審核監督機制。檔案認定和工資核定工作,需要完善審核監督機制。安排專人審核監督,避免人為干擾因素,確保檔案認定和工資核定工作的準確和公正。
新聘人員人事檔案的認定和工資核定,直接關系到其切身利益,不僅需要相關工作人員以專業知識做基礎,還需要很強的責任心,在審核和認定過程中,不能一味的強調速度和進度,要嚴謹細致地做好檔案認定和工資核定工作,為高校人才工作做好服務,為推動高校高質量發展做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