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清華
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的一系列人力資源政策以及相應的管理活動,是指根據企業發展戰略的要求,有計劃地對人力資源進行合理配置。通過對企業中員工的招聘、培訓、使用、考核、激勵、調整等一系列過程進行管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發揮員工的潛能,為企業創造價值,給企業帶來效益,確保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是按照財務管理的原則,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財務管理旨在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企業價值,是每個企業都必須重視的一項工作。
人力資源管理與財務管理是企業成功的關鍵要素,人力資源管理與財務管理的合理運用可以提高企業的效率與效益,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助推企業穩定發展。因此,如何合理運用人力資源管理和財務管理,使兩者相互促進、相互支持,全面提升企業效率和盈利能力,成為中小企業面對的一大課題,需要中小企業負責人深入思考。
缺乏人力資源戰略規劃。中小企業由于規模小、資金有限,所以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投入不足,很多企業甚至沒有專門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此外,中小企業的經營周期相對短,部分企業處于艱苦創業時期,缺乏長遠發展的規劃,也沒有細化到可以落地的戰略目標。因此,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部分中小企業往往只看到眼前而沒有進行長遠規劃。
不易招到優秀人才。隨著大數據、新的商業模式(如直播和短視頻運營)的興起,企業對數字化運營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何吸引優秀人才、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吸引力,成了中小企業必須面對的問題。然而,中小企業在招聘上往往受到時間和經濟成本的雙重壓力。因為,許多中小企業沒有進行人才儲備,往往是有人才需求才臨時急招,短時間內較難找到和企業需求匹配的優秀人才,這樣將會加大招聘成本。此外,中小企業也無法與大型企業一樣通過高額的薪酬來吸引優秀人才,導致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不足。
人力資源管理開發能力欠缺,年輕人才流失率高。近年來,95 后、00 后開始進入中小企業,但是部分中小企業缺乏重構人才梯隊的意識,沒有及時針對年輕人才開展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也沒有進行創新,依舊用舊辦法管理新員工,導致員工頻繁跳槽。年輕員工流失也給企業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從而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
融資渠道少、難度大。一方面,近幾年雖然有普惠金融支持,但其更傾向創新型企業,而許多中小企業創新力度不夠,且規模小等,難以獲得融資。另一方面,投資者在風險意識增強的情況下,不愿全力支持中小企業的發展,增加了其融資難度,導致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相對較少,融資難度較大,給中小企業的發展帶來了困難。
現金流不穩定。受多種因素影響,導致中小企業的現金流趨于不穩定,對企業的生產和經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如果這個問題不能迅速得到解決,將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發展。
經營成本上升。中小企業自身實力有限,面對各種經營成本不斷上升的情況,難以承擔高昂的成本。在此背景下,中小企業需要采取適合自己的成本控制策略,以應對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環境。
人力資源管理負責員工招聘、培訓、績效考核等一系列工作,而財務管理則負責企業資金的規劃、控制和運用等方面,兩者在企業發展中起著協同作用。
人力資源管理和財務管理對企業的發展具有推動作用。在企業中,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會根據企業的戰略目標制定人力資源管理策略,明確企業的人力資源需求,并根據企業的發展方向進行人力資源戰略規劃。而財務管理則負責為企業提供充足的經濟支持,幫助企業實現戰略目標并保持競爭優勢。兩個部門的緊密配合,可以幫助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人力資源管理和財務管理可以促進企業提高效率。人力資源是企業重要的資源之一,如果這個資源得不到有效利用,企業的效率便難以得到提高。而財務管理則需要通過有效的資金規劃和管理來確保企業的運作效率。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和財務管理部門需要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共同助推企業提高效率。
人力資源管理和財務管理的有效協調還可以幫助企業降低成本。企業的人力資源和財務管理都需要有效控制成本,以便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如果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和財務管理部門能夠有效協調,分享資源并合理分配人力和財務資源,能有效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對于企業而言,只有合理運用人力資源管理和財務管理方面的資源,才能夠有效提升企業的競爭力。因此,中小企業要多措并舉,合理運用人力資源管理與財務管理。
預算管理。在預算管理方面,中小企業應該注重預算的可控性和實際效果,及時調整預算計劃,確保企業的財務狀況穩健。同時,企業還應該注重預算與人力資源管理的整合,以利潤為導向,根據員工的工作需求和能力水平制定合理的培訓和人力資源投入計劃,確保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和財務管理的協調性和一致性。例如,可以建立合理的應收賬款管理制度,嚴格控制存貨周轉周期,增強企業的資金實力和綜合競爭力。
薪酬管理。企業應該根據員工的工作崗位、能力等方面,制定合理的薪酬體系,為員工提供適當的薪資待遇和福利保障,從而激發員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
績效管理。企業應該根據員工的工作表現等方面,制定公正的評估標準和激勵措施,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和績效水平。在績效管理方面,企業應該注重績效與財務管理的整合,制定合理的獎勵和激勵措施。同時,考慮企業的財務狀況和預算計劃,確保績效管理與財務管理的協調性和一致性。例如,可以考慮設置銷售提成和績效獎金等激勵方式,讓員工更加努力地工作,從而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競爭力。
風險管理與員工培訓。風險管理是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方面,也是財務管理的核心之一。企業應該加強風險管理,加強員工培訓,從而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財務管理是企業風險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員工培訓是提高員工素質和才能,為企業應對市場風險和競爭提供有力支持。例如,家電制造企業應該注重員工的培訓和技能提升,定期開展培訓,提高員工的專業素質和工作能力,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競爭力。培訓內容既要有產品設計、銷售技巧,又要有安全生產知識等。在風險管理方面,企業應該注重風險與人力資源管理的整合,根據員工的能力和素質,制定合理的風險管理措施。同時,考慮員工的職業發展和安全保障,確保風險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的協調性和一致性。
人力資源管理和財務管理雖然看似沒有聯系,但在實際的企業管理中,兩者起著協同作用。在保持人力資源管理和財務管理之間緊密聯系的同時,充分利用人力資源管理和財務管理的優勢和特點,能夠推動企業實現高效、穩定、可持續發展。因此,企業應該加強對人力資源管理與財務管理的整合和協調,努力打造一支高效穩定、富有創新能力的人才隊伍,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智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