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重要批示精神,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加強耕地保護和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于近日印發《關于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規范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工作。
《實施意見》公布了河南省第一批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名單,明確了試點工作目標:深入實施以鄉鎮為單元的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統籌推進農用地整理、建設用地整理、生態保護修復、產業導入與布局、歷史文化保護等各項工作;結合農田建設、土地整治,探索逐步解決土地細碎化問題的辦法路徑;積極盤活存量集體建設用地,優先保障農民居住、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空間和產業用地需求;按照申報一批、實施一批、完成一批、驗收一批的原則,穩步有序推進試點工作。《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 年,試點區域逐步形成集約高效的生產空間、宜居適度的生活空間、山清水秀的生態空間,推動耕地質量進一步提高、空間格局進一步優化、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產業融合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模式。
《實施意見》明確了試點的重點工作,包括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制定實施方案、開展農用地整治、推進建設用地整治、推進人居環境改善、實施生態保護修復、推進特色資源保護與開發。其中規定,試點鄉鎮編制的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和村莊規劃是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依據,試點實施期限原則上不超過3年。
《實施意見》從7 個方面對試點工作給予支持。一是優化國土空間規劃布局。其中明確,按照建設用地規模不增加,耕地數量不減少、質量有提升,林地面積不減少、森林覆蓋率不降低、生態保護紅線不突破的整體要求,可對試點區域內建設用地、農用地布局進行優化調整;試點縣(市、區)可提留不超過試點區域內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的20%作為試點區域新增建設用地預留指標,保障試點區域內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用地需求。二是試點區域內鄉村振興項目用地實行聯合審批。其中明確,試點區域內農民安置用地、基礎設施用地、公益事業用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項目用地,可直接使用試點區域內騰退的建設用地指標;鄉村振興項目建(構)筑物占地呈點狀布局的,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的前提下,允許在城鎮開發邊界外規劃布局和建設,按照建多少、征(占用)多少的原則,實行“點狀”供地。三是優化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布局。其中強調,嚴格執行耕地占補平衡、進出平衡和永久基本農田“先補劃后調整”等要求,并及時上圖入庫備案;對補劃的永久基本農田或者集中連片整治出的補劃耕地,要確保與現有耕地集中相連、質量不降低;嚴禁在城鄉建設中以單個項目占用為目的擅自調整永久基本農田。四是優先交易相關指標。其中明確,將通過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產生的耕地占補平衡和進出平衡指標、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指標、生態系統碳匯指標等各類指標納入省級平臺,在全省范圍內優先交易,所得收益優先用于試點區域內和美鄉村建設。五是優先安排各類涉農整治項目。其中明確,對試點區域優先安排高標準農田建設、人居環境整治、美麗鄉村、農村產業融合等項目。六是構建自然資源權益利益共享機制。其中明確,對試點區域內開展集中連片生態修復達到一定規模和預期目標的生態修復主體,允許依法依規獲取一定份額自然資源資產使用權,從事旅游、康養、體育、設施農業等產業開發;其中以林草地修復為主的項目,可利用不超過3%的修復面積從事生態產業開發。七是建立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其中提出,加大對符合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條件重點項目的支持力度;在不新增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前提下,支持金融機構參與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優化信貸評審方式,開發適合試點地方的金融產品,按照市場化原則提供中長期資金支持;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生態保護修復,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積極參與綜合整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