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英語國家創意寫作學科的多元演進及其啟示

2023-12-17 18:30:38劉衛東
寫作 2023年4期
關鍵詞:學科英語課程

劉衛東

20 世紀末期以來,英語國家創意寫作研究領域產生了多種學科史方面的研究,以D.G 邁爾斯(D.G Myers)、馬克·麥克格爾(Mark McGurl)、保羅·道森(Paul Dawson)、史蒂芬妮·范德斯利(Stephanie Vanderslices)、賈奈爾·阿德西特(Janelle Adsit)、黛安娜·唐納利(Dianna Donnelly)、溫迪·畢肖普(Wendy Bishop)等人較有影響力。其中,按照邁爾斯的研究,英語國家創意寫作的學科發展已經有百余年的歷程。從19 世紀末期哈佛大學開設英語寫作課,經由進步主義教育家休斯·默恩斯(Hughes Mearns)對創意寫作的倡導,再到20世紀初期愛荷華大學代表的以文學寫作為主的專業教育,20 世紀40 年代以來康奈爾大學、斯坦福大學等高校不斷增設創意寫作專業、課程,創意寫作在全美范圍內得到普及①Myers,D.G.The Elephants Teach:Creative Writing Since 1880.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6.。而麥克格爾的研究則聚焦創意寫作與戰后美國文學的關系,范德斯利側重研究創意寫作在高等院校的“去神秘化”過程及教學法演進,阿德西特也集中考察了作家教學范式分類問題。在這些研究中,邁爾斯、麥克格爾的創意寫作學科史敘事對中國創意寫作研究者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但是,由于邁爾斯的學科史研究的時間范圍主要在20 世紀90 年代以前,麥克格爾關注的也主要是二戰后創意寫作與美國高校、文學制度的關系,對近20 年來創意寫作的多元化發展和演進關注較少,對當前創意寫作前沿的現象勾勒不足,其描述的學科史圖景亟待更新。

從英語國家創意寫作學科發展的總體情況觀察,目前已經形成了創意寫作專業本科、碩士、博士多層次的學科建制,其課程和社會實踐覆蓋了城市社區學院、繼續教育、公共文化機構等方面,生成了包括作為文學教育的創意寫作、作為創意實踐的創意寫作、作為學科的創意寫作以及作為公共文化的創意寫作等至少四種存在形態①劉衛東:《創意寫作的四種形態:淵源與實踐》,《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2期。。前述創意寫作學科史研究雖然對其發展歷程有相對明確的梳理,但對創意寫作的多元形態演進關注有限,較多地分析詩歌、散文等文學性較強的寫作類型、課程和學科境況,對出版、新媒體、表演、藝術實踐、療愈寫作等方面描述較少,這在某種程度上影響著創意寫作研究人員的學科認同、研究思路,對學科共識達成也存在一定制約。據不完全統計,英語國家創意寫作學科目前有二十多個不同專業方向、文體類型,分別側重文學表達、產業表達、跨界表達和數字化表達等多個維度,具體包括早期以文學教育為核心的創意寫作、以面向文化產業為核心的創意寫作、以跨學科實踐為特征的創新寫作,以及數字化的創意寫作發展多個層面,具有自身的獨立性,是與新聞學、語文學、表演藝術等平行的獨立學科。立足當代創意寫作的多元發展圖景,嘗試走出邁爾斯、麥克格爾、道森等人勾勒的學科史敘事框架,聚焦創意寫作學科日漸多元的文類、課程、專業,正是對這一領域的推進。在此基礎上,發掘創意寫作學科從20世紀初期以來注重文學表達的學科理念,側重社會表達的專業拓進思路,探索學科融合的跨界表達的基本趨向,以及近年來不斷升溫的數字表達的新形態,梳理其演變中不變的基本內涵,呈現其不斷拓展的學科邊界和外延,才能更好地把握其長期的演進特點和規律,為中國創意寫作教育提供更全面的參照。目前,國外相關的論著引進還較為有限,學科對話不夠充分,對國際范圍內創意寫作教育、研究的認識存在不同程度的窄化、泛化和神秘化等傾向。梳理英語國家20 世紀以來的創意寫作學科多元演進歷程,討論學科發展中的難點并借鑒其經驗,是中國創意寫作學科建設必要的準備工作。

一、文學表達:以文學原創為核心的創意寫作學科奠基

中國作家與美國愛荷華大學作家工坊淵源頗深②宋時磊:《創意寫作在中國接受與傳播的歷史考析(1959—2009)》,《寫作》2018年第8期。,以文學原創為核心的創意寫作專業建設一開始就得到了較高的認同,創意寫作引介之初的討論也主要集中在“寫作能不能教”“作家能否培養”等話題。國內對于創意寫作學科的追溯往往習慣性地以愛荷華大學作家工坊的設立為坐標,強調文學原創人才和作家教學問題在創意寫作學科中的分量,使創意寫作中國化在早期階段有意無意地簡化了其學科內涵,對外延有所忽視,這是學科引介和跨文化遷移過程中難以避免的現象,也是初期相關話題討論尚未全面展開的常見情況。

在以文學原創為核心的創意寫作發展史方面,學界一般追溯至1936年愛荷華大學設立的創意寫作藝術碩士(MFA),而19世紀后期哈佛大學等高校所開設的鼓勵創造性想象和個人經驗表達的英語寫作課程,則被視為創意寫作學科的前身③Myers,D.G.The Elephants Teach:Creative Writing Since 1880.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6.。邁爾斯是這一觀點的代表人物。愛荷華大學作家工坊出身的創意寫作專業學生,在畢業之后進入其他高等院校,創立了多個創意寫作藝術碩士項目,例如,1947年華萊士·斯特格納(Wallace Stegner)在斯坦福大學創立創意寫作項目,1948年巴克斯特·哈撒韋(Baxter Hathaway)在康奈爾大學創立寫作項目,艾倫·斯沃洛在丹佛也創建了寫作項目①Myers,D.G.“The rise of creative writing”.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54.2(1993):277-297.,作家教寫作、駐校作家、工坊研討的風氣開始形成,迎來了高等教育系統文學發展的“項目時代”(The Program Era)②McGurl,Mark.The program era:Postwar fiction and the rise of creative writing.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1.。在英國,馬爾科姆·布拉德伯里(Malcolm Bradbury)等人20 世紀70 年代在東安格利亞大學設立的創意寫作學科也是以文學教育為主③葛紅兵、雷勇:《英語國家創意寫作學科發展研究》,《社會科學》2017年第1期。。保羅·道森從高等教育體系內英語研究歷史及轉折點的角度觀察創意寫作的發生時也對此有明確陳述,即“創意寫作作為一門學科出現在美國大學里,源于20世紀初學者和評論家之間的斗爭,這場斗爭見證了英語研究的改革,從主要的歷史和語言研究轉向文學研究,再到文學作品批評的教學和實踐”④Dawson,Paul.Creative Writing and the New Humanities.Routledge,2004.。

目前,英語國家以文學原創為核心的創意寫作在專業結構和數量上仍舊占有重要地位。例如,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愛荷華大學、波士頓大學等都開設了創意寫作藝術碩士專業,包括英國東安格利亞大學的石黑一雄、麥克·尤恩以及美國波士頓大學的哈金,還有路易斯·格呂克等,可以說接續了以文學原創為核心的創意寫作學科發展理念。這類以文學原創為核心的創意寫作教學普遍采取作家工坊教學模式,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東安格利亞大學等均有詩歌、小說、非虛構等多個專業方向。這類以實踐為中心、以工坊制度為支撐、輔以駐校作家和作家社區建設兩翼的模式,呈現的是文學教育專業化、文學人才培養獨立路徑的探索精神。同時,本科專業也在教育系統中獲得了相對獨立的身份,例如,“歐柏林大學為本科生提供了難得的主修創意寫作的機會——不是作為其他系的一個專業,而是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⑤Oberlin university. Program Overview:Creative Writing.https://www.oberlin.edu/arts-and-sciences/departments/creativewriting.。不過,以文學為核心并不意味著完全按照精英作家模式進行培養。20世紀60年代以來,英語國家還涌現了基于文學教育但又超越狹義的寫作人才培養思路的新理念。1971 年已有學者提出“以工坊的方法講授英語”⑥Mitcalfe,Barry."Creative writing:A workshop approach to the teaching of English."English in Australia 17(1971):25.,工坊教學與寫作之外的英語教學相結合并不鮮見。也有學者認為創意寫作在文學教育的基礎上還可以走得更遠,拉弗恩·穆勒(Lavonne Mueller)曾談到,“在英語課程中,我相信創意寫作是青少年可以用語言表達自己對‘未來震驚’的反應的地方,也是他們可以用一種有意義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生活方式的地方”⑦Mueller,Lavonne."Stealing Apples:Creative Writing for All Students."The English Journal 61.7(1972):1025.。

雖然一直不乏對創意寫作學科的批評,但英語國家學者對以工坊教學為主要模式、以文學原創為核心的創意寫作大體還是持認同態度。其中有兩種觀點在不斷刺激創意寫作學科發展,第一是道森從文化和社會關系維度出發,認為創意寫作需要思考“實踐性寫作工坊的理論基礎”⑧Dawson,Paul.Creative Writing and the New Humanities.Routledge,2004, p6,p5.“作家需要被視為與學院其他人一樣的知識分子”⑨Dawson,Paul.Creative Writing and the New Humanities.Routledge,2004, p6,p5.,將作家視為一種注重原創、社會實踐和介入的不同于學者、批評家的“文學知識分子”;第二是前述穆勒等人所主張的在文學精英化、專業化的培養機制之外,進一步發展默恩斯主張的進步主義色彩的創意寫作教學法理念,提倡創意寫作為青少年提供一種創造性的自我表達訓練。這類創意寫作教育鼓勵學生不斷地向文學專業訓練之外的多元知識、藝術門類獲取創作靈感,與近年來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創意寫作教學中對文學之外的廣義的藝術門類課程有類似性。這表明作為文學教育的創意寫作這一形態具有穩固性的同時又有著靈活的一面,它可以與學生的創造性自我表達、以興趣為中心的藝術實踐等交融,具有一定的通識教育色彩,這種理念值得關注。

二、產業表達:面向文化產業的創意寫作專業拓進

20 世紀70 年代以來,隨著文學方面的創意寫作教學和社會實踐模式日漸成熟,寫作門類和訓練手法也更加多樣,創意寫作開始慢慢與新聞出版、廣告藝術、影視傳播等專業銜接,提供與傳統的作家培養不同的寫作訓練,更加注重面向文化產業領域的人才培養。20 世紀90 年代以來,隨著文化產業門類和職業種類的豐富,相關的創意寫作課程、學位方向也變得更多元,出現了創意寫作與新聞、廣告創意寫作、創意寫作與影視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

面向文化產業的創意寫作與以文學為核心的創意寫作教育看似不同,但它并不是憑空出現,它在學科史的視野中有跡可循。20 世紀30 年代以來,創意寫作就與新聞寫作產生了交叉,非虛構寫作工坊也不斷增加。非虛構作為一種特定的工坊教學類型和專業方向,大半個世紀以來都是英語國家創意寫作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20世紀70年代以來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面向出版產業、影視、新聞產業乃至旅游產業的創意寫作課程專業方向不斷涌現。例如,英國金士頓大學、布爾茅斯大學開設有創意寫作與出版方向的碩士學位,它是在先前的以文學為中心的專業基礎上延伸出來的。這種建立在專業融合基礎上的學科建設理念,與早先中國語言文學系將新聞學、出版學等專業分離出去的策略不同。

從20世紀30年代創意寫作與新聞寫作結合開始,至20世紀70年代,內在的門類和開展形式已經較為多元。如今常見的本科層面的學位,如英國法爾茅斯大學設置的新聞與創意寫作(BA Journalism and Creative Writing),切斯特大學的創意寫作與新聞(Creative Writing and Journalism),伯明翰大學的電影與創意寫作(Film and Creative Writing, B.A),皇家霍洛威大學的戲劇與創意寫作(Drama and Creative Writing,BA),都是與20 世紀早期聚焦狹義的文學原創人才培養不同的新型本科學位。它與新聞、電影、戲劇等文化產業的發展和繁榮關系較為密切。例如,法爾茅斯大學的新聞與創意寫作教育注重的是讓學生“成為一個多技能,充滿激情和道德感的記者、作家和數字創意者”①Falmouth University.Course overview.https://www.falmouth.ac.uk/study/undergraduate/journalism-creative-writing.。這類創意寫作學位對學生所提出的能力要求也不再局限于純文學寫作或非虛構寫作。

20世紀70年代創意寫作課程逐漸成熟,借助文化產業的力量,開始更多地與相關的藝術、娛樂文化結合,比早期面向文學領域的作家培養更具活力和開放性,不同年齡段的人員有了更多的參與機會。例如,穆勒在20世紀70年代曾經指出,“藝術與娛樂相結合的趨勢為青少年提供了一種具有感染力的氛圍。這就是我全心全意向所有學生推薦創意寫作的原因。無論是一個短的、三周的單元,還是完整的學期課程,70 年代的創意寫作不再是一種奢侈品,而是一種必需品”②Mueller,Lavonne.“Stealing Apples:Creative Writing for All Students”.The English Journal 61.7(1972):1020.。如今,英語國家的創意寫作面向文化創意產業設立了眾多的專業方向。以英國為例,創意寫作與表演藝術、創意寫作與城市、創意寫作與出版、創意寫作與劇本等,都設有獨立的本科或碩士學位,與英語文學研究是平行、同級的設置。在澳大利亞,創意寫作與出版、創意寫作與劇本寫作是英語文學系文化產業方向專業下轄的獨立的專業方向。在美國,創意寫作與游戲寫作、創意寫作與旅游、創意寫作與新媒體也立足于英語文學系等不同院系設立了專門的學位。

目前,國內創意寫作教育研究人員對面向文化創意產業的創意寫作已經有了一定的研究,初步論證了二者的關系。許道軍研究了創意寫作學科視野下的故事產業,探究“故事本體與產業開發認知”①許道軍、陳志奇:《本體、存在形式、開發模式、前沿發展及未來思考——創意寫作學科視野下的故事產業研究》,《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3年第2期。。王宏圖、金永兵等學者對此也均有明確觀點,前者肯定了創意寫作在培養文學作者同時還培養各類面向文化產業的作者,二者互為促進②王宏圖:《創意寫作的前世今生》,《文匯讀書周報》2019年9月2日第1-2版。;后者明確指出“它培養的不是拘泥于某一類既有寫作方法和風格的文字操作者、使用者,而是具有復合型知識體系、對文化事業的總體發展有推動作用的創新者、創造者”③金永兵:《新文科與創意寫作人才培養》,《中國大學教學》2021年第Z1期。。目前,上海大學已經明確聚焦面向文化產業的高級寫作人才培養,香港都會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也設立了電影方面的本科學位、文化產業方面的碩士學位。但面向文化產業的創意寫作接受程度尚沒有作為文學教育的創意寫作接受程度高,這一方面與教學和研究人員對創意寫作發展階段、學科形態的理解有關,另一方面也與中國文學教育改革所處的階段有關。當前各高校更容易接受以文學教育為核心的創意寫作,將創意寫作作為中國文學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

三、跨界表達:以課程融合為特征的創意寫作趨向

邁爾斯、麥克格爾的學科史研究考察了英語國家創意寫作中的“課程起源”“作家教學”與文學制度的關系,但對創意寫作在狹義的文學之外的發展和探索涉及較少。20 世紀末期以來,在面向文學教育、文化產業的創意寫作之外,英語國家創意寫作還具有更為突出的跨課程乃至跨學科特點,這些已經越出了傳統的文學、文化產業方面寫作的范疇,更注重將寫作視為一種學習方式、一種思考媒介,側重將寫作作為整合知識的工具。如果說以狹義的文學人才培養為重點的愛荷華大學作家工坊在整個創意寫作學科中是沿著傳統路線進行,面向文化產業方向的創意寫作人才是順著時代需求不斷革新,那么以跨課程、跨學科為特征的創意寫作則主要是立足于教育本身,主張將寫作視為自我表達、知識學習和深度思考的中介,是前述形態的進一步發展。

跨課程、跨學科的創意寫作課程、專業的出現也有其可追溯的淵源,早在20世紀20年代默恩斯等人的教學實驗中,創意寫作就具有鼓勵多種課程知識融入、借助多方面興趣激活寫作感覺的傾向。默恩斯曾指出:“我們主要的興趣不是為了培養詩人,甚至也不是為了培養作家。我們的目的僅僅是建立一個這樣的環境,以便進一步擴展高中生的創意寫作的可能性。”④Mearns,Hughes. Creative Youth : How a School Environment Set Free the Creative Spirit. Doubleday, Page & Company,1925.早期的創意寫作研究者艾瓦斯塔(S.M.Evarista)也曾強調:“創意寫作的實踐并不是為了培養專業的作家,這并不是成為專業作家的必要步驟。”⑤Sister M.Evarista&C.S.J.“Adventures in Creative Writing”.The Clearing House 23.6(1949):366.這些不同的探索經驗融合在一起,為創意寫作走出語文學主導的寫作訓練方法框架提供了支撐。當前流行的“戲劇和創意寫作”的跨課程融合訓練設計原理正是這種多元知識、多樣興趣的整合⑥Hlenschi-Stroie, Victoria.“Drama and Creative Writing: A blended Tool.”Creativity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Classroom(2015):158-164.。

跨課程、跨學科的創意寫作實踐在偏重文學性、產業性的寫作之外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但相關研究在國內尚待進一步展開。由于邁爾斯、麥克格爾的學科史研究主要是強調文學層面的創意寫作,這導致了兩個直接后果:其一,由于對創意寫作學科史的理解不足,接受者主要是從文學原創的角度認識創意寫作,對跨課程、跨學科的創意寫作發展情況掌握較少,對創意寫作學科的認識分歧較大,對何謂創意寫作、什么是創意寫作學科的重點和如何整合各階段經驗產生了疑問;其二,創意寫作超出文學寫作、面向文化產業寫作的兩極化發展模式,走向了更為廣闊的跨學科發展,通過不斷吸收各種學科的方法和知識,構建自身以實踐為導向的原創能力訓練框架。同樣,由于對學科史的認知不夠完整,后一種情況使得對創意寫作概念的理解也進一步泛化,導致對創意寫作學科認知的模糊。

澳大利亞學者道森的學科史研究較早對創意寫作的跨課程、跨學科問題進行了考察,指出了當代澳大利亞創意寫作課程、學科的發展具有較突出的跨越性特點。他指出:“創意寫作在澳大利亞具有跨學科的特點,在澳大利亞人文學院的十個相關部門中,有三個部門涵蓋了創意寫作,英語、文化與傳播研究以及美術。”①Dawson,Paul.Creative Writing and the New Humanities. Routledge,2004, p.158,pp.126-127,p.127,p.127.從當前創意寫作課程和學位開設的情況看,它與文化傳播、藝術學科都有較緊密的結合度,所隸屬的范圍不限于英語語言文學領域。道森認為:“創意寫作在澳大利亞高等教育機構中主要以三種形式發展:在英語和文學研究系作為一種“應用型”文學研究方法;在專業寫作和傳播方面的新學位中作為與新聞或廣告等其他體裁并列的書面溝通教學的內容;在創意藝術學院作為與繪畫或音樂等其他藝術媒介并列的藝術形式。”②Dawson,Paul.Creative Writing and the New Humanities. Routledge,2004, p.158,pp.126-127,p.127,p.127.道森注意到了創意寫作跨學科發展過程與既有文學教育之間的關系,認為“當英語學科的文學霸權受到理論的出現、澳大利亞文學研究的民族主義推動以及高等教育擴張的挑戰時,創意寫作才以這種完全不同的、跨學科的方式發展起來。這些挑戰為創意寫作作為一種替代文學教育手段的出現提供了可能性”③Dawson,Paul.Creative Writing and the New Humanities. Routledge,2004, p.158,pp.126-127,p.127,p.127.。

以澳大利亞為例,創意寫作學科的發展不再局限于文學教育內部,而是尋求與其他不同專業領域知識的銜接與交融,注重以語言為媒介、以寫作為參與形式的創造性實踐活動,為師范教育、藝術教育等提供實踐訓練模式。1996 年澳大利亞的寫作項目聯盟會議主題就是跨學科研究、教學方法。此外,創意寫作的跨課程、跨學科實踐還體現在它是澳大利亞師范教育的重要構成方面。道森認為:“創意寫作是‘學院總體目標的一部分,旨在為未來文學相關學科的教師提供良好的教育背景’和‘自我/書面表達、閱讀和寫作’。”④Dawson,Paul.Creative Writing and the New Humanities. Routledge,2004, p.158,pp.126-127,p.127,p.127.這些跨學科的實踐,在某種程度上與創意寫作和英語系的文學學術研究相對立。道森的研究提供了與邁爾斯、麥克格爾不同的學科史研究視角。不過,道森總體上是在英語學科內部探究創意寫作的跨學科實踐,其論述主要基于英語研究遭遇的學科困境,對創意寫作的產業化問題未有涉及。

此外在當前英語國家的創意寫作中,亞歷珊德拉·貝麗(Alexandria Peary)等對跨學科的創意寫作已有初步研究。亞歷珊德拉·貝麗在《跨課程的創意寫作》中已經指出,跨課程創意寫作與當前英語國家跨課程寫作運動關系密切,受到20 世紀70 年代以來高等教育中出現的跨學科寫作運動(Writing Across Curriculum)的影響⑤Peary, Alexandria.“The Pedagogy of Creative Writing across the Curriculum.”in Alexandria Peary, and Tom C Hunley,eds.Creative Writing Pedagogie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Southern lllinois University Press,2015,p.194.。20世紀70年代“通過原創戲劇開展創意寫作”(Creative Writing Through Creative Dramatics)等都可以視為后來跨課程、跨學科創意寫作發展的早期軌跡。值得注意的是,跨課程的實踐使得創意寫作的學科內涵變得更加豐富,同時,也使得其具有更多的面向,變得日益復雜。這些變化都影響著研究人員對創意寫作的再定義,即越來越傾向于走出文學范疇,將之視為以語言為媒介、以寫作為參與形式的創造性實踐活動。目前國內葛紅兵、王宏圖、張永祿、許道軍等學者都已對以跨學科為特征的創意寫作有不同程度的討論,但尚待深入展開。

四、數字表達:AI時代創意寫作的數字化轉向

近年來隨著數字技術的發展,英語國家創意寫作學科開始關注數字化的創意寫作實踐,對創意寫作的數字工坊教學和數字化趨勢問題進行了研究。亞當·科勒爾(Adam Koehler)較早談到了創意寫作的數字轉向①Koehler,Adam.Composition,creative writing studies,and the digital humanities.Bloomsbury publishing,2017.,國內也引進了討論創意寫作數字化主題的著作,關于創意寫作與人工智能的討論也不乏研究②張永祿、劉衛東《人工智能寫作:創意寫作的新景觀》,《探索與爭鳴》2021年第3期。。目前英語國家創意寫作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就是對數字化的創意寫作工坊的研究,比如,格雷姆·哈珀2020年就虛擬現實寫作、游戲敘事進行了研究③格雷姆·哈珀、劉衛東:《數字時代的創意寫作教育與研究——格雷姆·哈珀教授談創意寫作的數字化》,《中國創意寫作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2021又有“培養電子人的聲音:創意寫作課堂中的技術”方面的專門討論④Valley,Rebecca.“Cultivating the Cyborg Voice: Technology in the Creative Writing Classroom.”Journal of Creative Writing Studies 6.2(2021):7.。

從發展階段觀察,創意寫作的數字化實踐是英語國家創意寫作20 世紀以來不斷演進的結果,在這個過程中創意寫作學科不斷吸收新的書寫技術、媒介工具,形成了數字化的寫作工坊教學法。英語國家創意寫作數字化轉向成果豐富,科勒爾在數字人文視域下研究創意寫作、英語寫作的關系⑤Koehler,Adam.Composition,creative writing studies,and the digital humanities.Bloomsbury publishing,2017.,提出了創意寫作的“數字技藝”(digitizing craft)⑥Koehler,Adam.“Digitizing craft:Creative writing studies and new media:A proposal.”College English 75.4 (2013):379-397.,霍威(Daniel C.Howe)主要研究“面向數字的創意寫作課程”(digitally-oriented creative writing courses)⑦Howe, Daniel C.“Translation as Affordance for Computational Creative Writing. ”Hong Kong: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2016.,布朗尼·T. 威廉姆斯(Bronwyn T. Williams)則提出了“數字技術和創意寫作教學法”(digital technologies and creative writing pedagogy)問題⑧Williams,Bronwyn T.“Digital Technologies and Creative Writing Pedagogy.”Creative Writing Pedagogie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2015):243.,喬西·伯納德(Josie Barnard)主要關注“多模態作者”(multimodal writer)⑨Barnard,Josie.The multimodal writer:creative writing across genres and media.Bloomsbury Publishing,2019,p.33.。

在創意寫作研究領域,目前對數字化問題的關注較多的體現在數字化創意寫作工坊、創意寫作的數字化寫作發展歷程等方面,比如,近年來影響較大的包括《數字時代的創意寫作:理論、實踐和教學法》等,在國內也得到了一定關注。還有《在線講授創意寫作的理論和策略》等研究⑩Girardi,Tamara,Abigail G,Scheg.Theories and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creative writing online. Routledge,2021.,也為創意寫作的數字轉向拓展出了具體的發展路徑。在較為前沿的領域,創意寫作與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游戲設計的融合開始對其教學法和工坊機制產生了新一輪的影響。較有代表性的人物特倫特·赫根拉德(Trent Hergenrader)研究了角色扮演游戲、世界建構和創意寫作的問題①Woo, David James, Yanzhi Wang, Hengky Susanto.“Student-AI Creative Writing: Pedagogical Strategies for Applying Natural Language Generation in Schools.”arXiv preprint arXiv:2207.01484(2022).;達芙尼·伊波利托(Daphne Ippolito)等討論了使用AI 驅動的寫作助手進行創意寫作的問題②Ippolito, Daphne, et al.“Creative Writing with an AI-Powered Writing Assistant: Perspectives from Professional Writers.”arXiv preprint arXiv:2211.05030(2022).;利用增強現實進行創意寫作訓練③Ahn, Hee-sook, Yoo-mi Choi.“Utilizing Augmented Reality for Creative Writing Education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ultimedia and Ubiquitous Engineering 11.12(2016):71-82.,以及大衛·詹姆斯·烏爾(D.J.Woo)《學生人工智能創意寫作:在學校應用自然語言生成的教學策略》等都是當前該領域較為前沿的話題④Woo, David James, Yanzhi Wang, Hengky Susanto.“Student-AI Creative Writing: Pedagogical Strategies for Applying Natural Language Generation in Schools.”arXiv preprint arXiv:2207.01484(2022).。

總體上,創意寫作的數字化轉向使得創意寫作與傳統的寫作教學方式區分更加明顯,以虛擬現實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和新媒體等為依托的寫作教學和訓練方法,與傳統的語法修辭、結構等有很大不同。交互式、智能化和沉浸性較強的新技術可以更好地體現創意寫作“人人能寫作”的理念,進行寫作激發等訓練。數字化轉向過程中,數字化的寫作工具、沉浸式的閱讀工具、多模態的媒介運用,構成了不同于以傳統平面媒體為技術基礎的創意寫作教學的模式和框架,在凸顯創意寫作在廣義文化藝術創造領域的紐帶式價值的同時,也在重塑新的文學生產方式、改變文學寫作的定義。創意寫作的數字化轉向直接影響了學生的文學學習模式,使人們不再將之簡單地視為隸屬于文學分支的學科。可以預見的是,創意寫作的數字化轉向賦予寫作實踐活動更多跨媒介、多樣化寫作資源,產生更新穎的寫作表現方式。正是在這個層面,有學者提出“將創意寫作作為創意媒介以提高學生的21世紀技能”⑤Pentury, Helda Jolanda, Anastasia Dewi Anggraeni, and Dendi Pratama.“Improving students’21st century skills through creative writing as a creative media.”Deiksis 12.02(2020):164.。

五、英美國家創意寫作學科的多元演進、啟示與問題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創意寫作研究的興起,創意寫作學科史也成為主要的研究分支之一。邁爾斯、麥克格爾、道森等人的研究產生了較大影響,但對創意寫作的多元演進方面關注不夠,全球化語境中創意寫作學科發展的多元景象、基本規律等問題尚待展開。在中國,2009年以來,復旦大學、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大學、中山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眾多院校先后在教學法、學科理念、學科建設、基本理論等方面進行探索,梳理英語國家創意寫作學科史的多元演進特點和規律,發掘其在教學法、課程設計、學科理念和發展路徑方面的經驗,有助于更為全面地看待當前中國創意寫作教育教學改革的問題,探尋未來的發展方向。

(一)以創意寫作學科引領文學教育改革,明確教學法框架

從創意寫作學科發展史的角度來看,為課程或作為一門學科,創意學作本身正是隨著課程改革、文學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產物。20世紀初期諾曼·福斯特在愛荷華大學開展了相關課程改革,促成創意寫作學科的產生。創意寫作在學科身份確立后,扮演著一種以實踐為中心的文學教育、文學實踐模式的先鋒。創意寫作學科所建立的多維度的教學法框架,本身也構成了理解文學作品、把握文學本質的一種方式。中國作家、學者在學科引介之初就明確將創意寫作學科視為中國文學教育改革的路徑之一。在當前新文科教育的引領下,文學教育改革的路徑可謂是多元的,創意寫作教育作為當前已經被初步驗證的有效的文學教育改革路徑之一,可以繼續加大在各方面的研究和探討,特別是加強教學法框架探索。目前,英語國家創意寫作形成了至少有四種類型的教學法框架,即以工坊制為主導、以寫作實踐為形式開展的文學類的工坊教學法,面向文化產業的創意寫作教學法,以跨課程實踐為重點的教學法,以及運用數字化技術進行教學和寫作的教學法。中國創意寫作教育改革的深入,需要在教學法框架方面整合設計,如果不能立足本土實踐完成教學法框架層面的突破,構建獨立的二級學科身份就缺少堅實的支撐。

(二)構建獨立的二級學科身份,創意寫作專業碩士靈活建設

自從20世紀30年代愛荷華大學設立創意寫作藝術碩士,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英語國家的創意寫作學科先后都明確了自身獨立的身份。創意寫作學科在中國的發展時間較短,在目前的學科建制和文學教育的框架下,直接設立創意寫作本科學位,具有一定難度。當前多所院校在本科層面開展創意寫作教育教學,相關課程一般依托于漢語言文學專業;碩士階段的教育則一般掛靠在影視藝術、廣播學或戲劇藝術等專業下。目前,華東師范大學設立的二級學科的模式還未能普及,但從長遠來看,創意寫作作為二級學科將是未來的一個趨勢。但是要實現這個變化,需要繼續完善創意寫作基礎理論以及教學法框架,如果沒有對文學批評和文學理論的新的整合和銜接,即使建立了本科方向的創意寫作,也難以突出自身學科的獨特性。

(三)推進混合模式專業改革,加強微專業建設,開展“創意寫作+”模式

英語國家創意寫作學科的發展近年來呈現出一種新趨勢,即將創意寫作與英語文學、影視藝術混合,形成混合模式專業。這種混合專業設置在英國等國家較為普遍,是其傳統混合模式專業的一種拓展。新文科建設背景下,課程融合、學科融合都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創意寫作在作為一種實踐模式不斷跨課程、跨專業發展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嵌入專業課程、開設微專業與不同的專業產生銜接,形成混合模式的專業課程、學位。另外,近年來英語國家創意寫作教育中還出現了一些以“院系”“學系”為單位的新建制模式,考慮到學科制度、專業設定等方面的差異,不能簡單地將這些“系”與國內的文學系、英語系等建制單位對等,或激進地要求在本科招生方向的基礎上設立創意寫作系,而應在當前階段根據本土實際情況尋求更務實的目標。

(四)加強學科史研究,明確學科共識,構建中國的創意寫作學科理論

無論是2023 年華東師范大學等院校倡導成立的中國大學創意寫作聯盟,還是早先由復旦大學、上海大學等院校開啟的教學探索,都要求在教學理論和學科理論層面展開更為深入的研究。這既回應了創意寫作學科進入中國之初引發的“寫作能不能教”“大學能否培養作家”“什么是創意寫作”等問題,也是當前高校通過自身文學教育資源、作家群傳統等進一步推進文學教育改革、培養新時代文化原創人才的客觀需要。目前,中國創意寫作學科理論的探索也呈現出多個不同的側重點:以王安憶、孫甘露、閻連科等經驗豐富的作家為引領的教育教學規律的探索;對創意寫作與通識教育的關系的研究,主要以方長安等學者為代表;對學科基本理論的研究,以葛紅兵、譚旭東、許道軍、張永祿、葉煒等對較為熟悉創意寫作學科發展史、學科教學法框架的學者為代表;還有王宏圖、戴凡、刁克利等教學和研究人員從具體的課改和教學實驗層面展開的探索。近年來以文學研究者和批評家身份進行相關討論的還有李敬澤、何平、楊慶祥、黃平等,他們的觀點都是中國文學研究的當代視角與創意寫作學科理論融通的重要組成。這些研究彼此互有交錯,如何進一步達成學科共識,構建中國創意寫作學科基礎理論值得期待。

(五)促進創意本位、以實踐為中心的文學教育生態

創意寫作作為學科引入中國之后,在原創性的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其培養經驗和培養模式,逐步得到了學界認同。但有兩個問題值得注意,其一是創意寫作作為學科并不僅僅是指文學類人才培養,它的內涵和實踐非常豐富,如果缺少學科史方面的基本知識,多維度的全面認識創意寫作學科的視野未能打開,新的對話將難以開展,新的共識也無法達成。其二是,創意寫作作為一門學科,在強調和突出自身學科合法性的同時,也有意無意與現當代文學研究、文學批評和文學理論研究的話語場,形成了一定的隔膜,這不利于創意寫作學科的發展,也不符合創意學科發展的域外經驗和規律。這一方面因為學科早期的引介限于版權、人力等因素,無法全面地展開;另一方面也和當前文學理論、文學實踐“漸行漸遠”的現狀有一定關系。針對這種情況,目前有學者提出了創意本位,以及重新定義文學教育本質等議題①葛紅兵:《創意本位的文科及其可能性》,《探索與爭鳴》2020年第1期。,但相關研究和學理問題尚需要進一步深入。這種思路的總體邏輯在于,立足創意寫作的學科理念探尋文學批評、文學閱讀、文學史、文學理論教學的新方法。當前已有學者在理念層面初步進行勘察,也有教學人員在文學史課程中提出創意閱讀融合。這些探索都圍繞文學實踐展開,逐步把文學原創與廣義的文化創意結合起來。在這類探索中,文學原創、文化產業和傳統的文學教育相融合,更側重一種基于實踐的、文化生產主導的立場。能否在強調創意寫作注重實踐、以實踐為導向的學科理念基礎上,理順文學原創、文學理論和文學批評之間的關系,加強創意寫作學科與現當代文學乃至其他藝術學科之間的對話也是當前創意寫作學科建設的重要問題。

結 語

2009年以來,擺脫傳統的“寫作不能教”“中文系不培養作家”觀念,接續中文系的作家群傳統,在文學數字化與產業化、文學生產機制不斷變化的情況下推進文學教育改革,三者構成了創意寫作在中國落地的底層背景。隨著創意寫作中國化的不斷深入,無論是嘗試發掘本土創意寫作學科發展的路徑和方向②譚旭東:《創意寫作作為學科的態勢及中國化路徑》,《高教探索》2023年第2期。,重構創意寫作學科發展的敘事話語而提出新的發展路徑③鄒茜:《傳承、融合與跨界:武漢大學創意寫作教學與實踐》,《寫作》2023年第3期。,還是立足創意本位探究創意寫作的療愈維度④葛紅兵、李梟銀:《創意寫作的療愈之維——早期創意寫作的療愈價值及其歷史化考察》,《當代文壇》2023 年第2期。,著眼構建本土創意寫作基本理論而推進“比較創意寫作學的建構”⑤葛紅兵、王烯:《與世界對話——比較創意寫作學的建構及未來》,《探索與爭鳴》2023年第5期。,全面審視當代英語國家創意寫作的多元化發展圖景都是一項必要的工作。對英語國家創意寫作學科史的演進和走勢進行梳理,可以呈現這個龐大系統內部專業方向的多元化、寫作類型的豐富性,以及學科形式的跨界性。目前中國創意寫作教育教學領域的主要話題已經不再是“寫作能不能教”“作家能不能培養”“中國有沒有創意寫作”,或者“我們的寫作有沒有創意的問題”,對創意寫作學科史的全面認知,本土化路徑的深入探索,多樣化的課程設計和教學法框架的構建,以及基本學科共識的凝聚,才是當前創意寫作領域的關鍵問題。結合英語國家創意寫作學科的實踐經驗,在新文科建設的新趨勢下,不斷推進文學教育改革,明確學科身份、深入研究學科基礎理論和教學法框架,在文學教育乃至更廣闊的層面發揮中國創意寫作教育的相應價值,任重道遠。

猜你喜歡
學科英語課程
【學科新書導覽】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
軟件設計與開發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計算機教育(2020年5期)2020-07-24 08:53:38
為什么要學習HAA課程?
“超學科”來啦
論新形勢下統一戰線學學科在統戰工作實踐中的創新
讀英語
酷酷英語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日韩在线视频| 国产麻豆va精品视频| 国产91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久视频免费|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成人片|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图片| 国产91成人| 免费福利视频网站| 亚洲区一区| 91成人在线观看| 丁香六月激情婷婷|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 亚洲综合天堂网| 欧美www在线观看| 美女黄网十八禁免费看| 青青草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2021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 国产00高中生在线播放| 国产日本视频91| 国产欧美视频综合二区 | 免费无码网站|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www.99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麻豆| 99久久精品国产自免费|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精品另类| 老熟妇喷水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91精品调教在线播放| 多人乱p欧美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视频导航|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二区| 欧美日韩专区|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 国产福利一区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免费黄| 日韩一级毛一欧美一国产| 精品国产99久久| 91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蜜桃| 最新国产麻豆aⅴ精品无| 精品福利国产| 欧美天堂久久| 日本在线亚洲| 2021天堂在线亚洲精品专区| 香蕉eeww99国产在线观看|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71pao| 在线国产三级| 久久精品国产999大香线焦| 国产杨幂丝袜av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二区| 91在线无码精品秘九色APP| 欧美激情视频二区三区| 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 日韩无码黄色| 亚洲性网站| 幺女国产一级毛片| 色香蕉影院| 欧美一区国产| 久久免费视频播放| 国产一级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成人艳妇AA视频在线| 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不卡视频国产| 国产小视频在线高清播放| 日韩二区三区无| 欧美精品一二三区| 成人蜜桃网|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播放| 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黄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在热久久2019| 色综合狠狠操|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 无码一区18禁| 色综合a怡红院怡红院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