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日前正式批復了《江蘇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 年)》,這是機構改革以來第一個獲批的省級國土空間規劃。規劃強調筑牢安全發展的空間基礎。到2035 年,江蘇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5977 萬畝,其中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5344 萬畝;生態保護紅線不低于1.82 萬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生態保護紅線不低于0.95 萬平方千米;城鎮開發邊界擴展倍數控制在基于2020 年城鎮建設用地規模的1.3 倍以內;單位國內生產總值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不少于40%;除國家重大項目外,全面禁止圍填海;嚴格無居民海島管理。
農業農村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七部門聯合發布《鄉村工匠“雙百雙千”培育工程實施方案》。方案明確,自2023年起,啟動實施鄉村工匠“雙百雙千”培育工程,力爭到2025 年年底在全國認定百名鄉村工匠大師、設立百個大師傳習所,認定千名鄉村工匠名師、設立千個名師工作室,弘揚傳統技藝所蘊含的文化精髓和價值,活態傳承發展優秀傳統鄉土文化,順應鄉土人才成長規律,激發鄉村工匠內生動力,扶持鄉村工匠領辦創辦特色企業,打造鄉村工匠品牌。
農業農村部要求嚴格耕地保護,健全耕地保護各項制度,推進耕地有序利用;明確耕地質量信息化的重點工作,重點做到“五個一”,一是構建標準化、規范化的土壤普查“一個庫”;二是構建代表性強、覆蓋面廣、功能完備耕地質量監測“一張網”;三是要建立包括縣域耕地質量等級、變更評價、占補平衡的耕地質量評價“一張表”;四是繪好高標準農田建設、黑土地保護利用建設“一張圖”;五是打造聚合土壤普查“一個庫”、耕地質量監測“一張網”、耕地質量評價“一張表”、耕地質量建設“一張圖”的耕地質量管理“一平臺”。
江蘇省農業農村廳日前發布了江蘇農產品質量承諾達標合格證五大出證方式,助力承諾達標合格證應出盡出。一是平臺“證碼合一”出證。通過“江蘇省農產品質量追溯管理平臺”服務系統,可以免費為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同時出具農產品質量追溯標簽碼與承諾達標合格證,實現“證碼合一”。二是微信小程序出證。農產品生產者通過手機微信掃碼二維碼或者搜索“JS 合格證”進行綁定,添加相關內容即可出具電子合格證。三是紙質出證。為全省統一格式,統一編碼方式,適用于不熟悉信息化操作的農產品生產者。四是服務站點出證。2023 年起,江蘇省將建設1500 個承諾達標合格證服務站點,為農民提供自助快檢、自助開證等服務。五是先賦碼再出證。將二維碼預先輸出(印刷)到產品的包裝或便簽中,最后產品采收包裝上市時,只需要掃描二維碼,即可綁定該產品。
江蘇省日前要求各地聚焦短板弱項,準確把握設施種植業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正視設施低檔落后和高檔效率低“兩極分化”問題、創新研發和市場推廣“兩張皮”問題、裝備推廣和服務規范“兩脫節”問題。強化示范引領,加快推進種植業設施生產與裝備提檔升級,加強規劃引領、政策支持、科技創新、服務指導,持續提升設施種植集約化、標準化、機械化、綠色化、數字化發展水平。
江蘇省首單政策性尿素“保險+期貨”項目近日落地徐州,這項金融創新項目由大有期貨與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開展,這是大有期貨首次在江蘇地區推出“保險+期貨”項目,旨在幫助農戶應對農作物化肥的主要原料尿素的價格波動風險,提高農戶抗風險能力,保障農戶收入,服務鄉村產業發展。據介紹,此次尿素價格“保險+期貨”項目共覆蓋1020 畝農田,為農戶122.4 噸尿素提供價格風險保障。此項目采用增強亞市看漲期權方案,2023 年8 月16 日正式啟動。
此次尿素價格“保險+期貨”項目大有期貨和太保財險充分發揮各自的專業優勢,以鄭州商品交易所的尿素期貨價格為依據,對農戶施用的含尿素的化肥進行承保。一旦尿素市場價格發生動蕩,觸發價格保險理賠條款,保險公司將對農戶進行賠付,從而規避了因尿素價格上漲使得農戶種植成本增加的風險,彌補價格波動帶來的經濟損失。而保險公司則通過向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購買場外期權產品進行再保險,將風險重新分配。
大有期貨將繼續以“保險+期貨”等方式深化金融服務“三農”,為企業、農戶提供更為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和貼心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