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阿米那木·木民
在數字化時代,教育領域正經歷著深刻的變革與創新。其中,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的結合帶來的不僅僅是兩個學科的交融,更是一場為學生打開知識之門的有益探索。在此背景下,小學數學課程內容不再只是單純的計算和公式,通過引入信息技術,小學數學課堂呈現出躍動的生命力和引人入勝的趣味性。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的結合,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信息素養,還能促進學生創新思維和綜合素質的發展。筆者探討了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的結合策略,以供參考。
一、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結合的意義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的結合不僅是一種教學方式的變革,更是一種推動學生全面發展的戰略舉措。這種結合不是將兩個學科簡單地并列在一起,而是一種有機融合,能夠使小學數學教育更具活力、趣味和深度,同時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一)有利于增強小學數學教學的實效性
小學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其理論體系的建立與實際應用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師將信息技術引入小學數學課堂,如使用圖形軟件繪制幾何圖形、編寫簡單程序模擬數學問題等,能夠使學生在實踐中理解數學的抽象概念,更直觀地感受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小學數學教學的實效性。
(二)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信息技術可以給小學數學教學注入新的活力。教師通過引入互動性強、視覺效果豐富的數字工具并積極應用,可以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單調性,營造更具吸引力的教學氛圍。學生通過數字游戲、模擬實驗等學習方式,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從而培養對數學的濃厚興趣,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創新能力
教師通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結合信息技術,可以讓學生提前接觸并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培養他們的信息素養,包括信息檢索能力、分析能力和利用能力等。同時,學生在使用信息技術解答數學問題的過程中,需要運用創新思維,尋找新的方法和策略,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創新思維。
(四)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的結合,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信息技術的引入,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不再局限于計算和記憶,而是更加注重對實際問題的探索、解決和分析過程。學生在與同伴合作、互相討論中,能夠增強團隊合作意識;學生在尋找解決方案、創新應用中,能夠培養創造力和批判性思維。這些都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二、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結合現存問題
(一)部分教師專業素養不足
要想實現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的結合,教師需要具備基本的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當前,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但是部分小學數學教師缺乏主動學習的動力,不熟悉新興的信息技術工具和應用,在教學過程中沒能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和優勢。此外,部分教師的教學理念較為陳舊,不重視對信息技術的運用,在課堂教學中習慣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
(二)課堂教學缺乏交流和互動
在小學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結合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好運用信息技術的度,以確保技術工具不僅是教學手段,還是促進生生之間、師生之間互動交流的催化劑。同時,教師應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踴躍提出問題、分享觀點,并設計互動性強的教學活動,使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活潑,從而最大程度地優化教學方式。但是部分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過于依賴信息技術,在課堂上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較少,導致學生主動提問、積極討論和互動的動力不足,影響了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結合的教學效果。
(三)缺乏系統性的指導規范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結合需要有一套系統性的指導規范。相關部門應明確結合目標、內容和評估標準,為教師提供教學所需的資源,規范教學具體步驟和示范案例,從而使教師的教學方式更加統一、高效。但是在教學實踐中,很少有教育管理部門和學校制定相關的教學指南。教師在教學中缺乏統一的指導思想,他們往往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工具,導致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此外,由于缺乏系統性的指導規范,部分教師沒有明確課程的目標和要求,影響了結合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四)學生信息技術水平與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在小學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結合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生進行信息技術培訓,提高他們的信息技術水平和操作技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但是部分教師在教學中對這方面不夠重視,導致部分學生缺乏信息技術的實際操作經驗,在學習信息技術時存在理解和應用方面的困難,如操作不夠熟練等。
三、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有效結合的策略
(一)注重教學情境的創設
在小學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結合的實踐過程中,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充分利用現有的信息技術和線上教學資源,將數學概念融入教學情境中,以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增強教學實效性。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位置與方向(一)”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創設教學情境,帶領學生運用線上地圖軟件,探索距離、方向等數學概念在實際導航中的應用。需要注意的是,在創設教學情境時,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興趣取向,以確保創設的情境符合學生實際需求。教師通過創設豐富多樣的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實現小學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增強教學效果。
(二)加強應用能力培養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數學概念與信息技術應用有機結合,開展豐富多樣的實踐教學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例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中的“圖形與幾何”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入數字繪圖軟件,讓學生通過繪制房屋平面圖、公園設計圖等,來理解角度、圖形的概念;在教授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中的“統計與概率”一課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運用電子表格軟件處理和分析實際數據,了解數據的分布規律和概率的概念;在教授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分數的意義和性質”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運用電子表格編制家庭預算表,計算家庭開支比例;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設計調查問卷,用統計與概率知識分析收集到的數據,培養學生的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等等。為了更高效地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教師要深入了解課程大綱,準確捕捉數學與信息技術之間的交叉聯系點,從而充分利用多學科資源設計豐富多樣的教學內容,通過跨學科整合教學資源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和創新能力,增強教學效果。
(三)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
在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的結合過程中,教師必須具備基本的信息素養,才能有效引導學生探索和應用技術。從學校管理層面來講,為了提升教師的信息素養,學校可以制訂信息技術培訓計劃,組織教師定期參加培訓或研討會,同時,鼓勵教師互相學習,形成學習共同體,促進教師之間的經驗分享和合作。這可以鍛煉教師的信息技術能力,幫助教師盡快適應跨學科整合教學模式,從而使其能夠更好地指導學生在數學領域運用信息技術。從教師角度來講,教師應積極參加學科交流會議、工作坊等活動,與同行分享經驗、交流思想,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教師還應熟悉各種信息技術工具及其應用,以提高教學效率,為學生提供更佳的學習體驗。此外,教師要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保持對信息技術發展的關注,及時了解最新的教學方法和工具等,為提高教學能力奠定基礎。
(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結合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創新教學方法、開發多樣化教學資源,營造積極、互動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教學效果。
首先,教師要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可以設計有趣的數學游戲、競賽等,讓學生在游戲中探索數學、掌握信息技術的操作技巧。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使用信息技術工具創作屬于自己的數字作品,如漫畫、動畫、小視頻等,以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制作數字游戲或交互式游戲,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體驗編程思維,從而提高其計算能力和邏輯思維。在此過程中,教師應關注學生的興趣和需求,為他們提供多樣化的選擇,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進行深入探索和實踐。同時,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尊重學生多樣化學習方式,采取分層施教的方式,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最后,教師的激情和熱情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教師可以通過親身示范、分享學習心得和生活趣事等方式,幫助學生掌握操作技巧,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結語
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機結合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良好前景。這種結合不僅能提高數學教學的生動性和趣味性,還能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合作能力和創新思維,幫助學生更好地應對信息時代的挑戰。為了實現小學數學與信息技術的結合,教師要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豐富教學形式,為學生提供更富啟發性和實踐性的學習體驗,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
喀什地區伽師縣第巴仁鎮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