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漫?楊敬萱?陳潔
廣東省于2021年首次將讀后續寫納入高考題型。該題型對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要求較高,對于學生而言,最大的挑戰來自對原文的理解、對故事走向的推測以及語言知識的儲備。對于教師而言,最大的挑戰來自如何在協同效應視角下將支架理論運用到讀后續寫的教學實踐中,幫助學生搭建情節、情緒、動作、環境、結尾和評價支架,寫出合乎情理、邏輯清晰、風格相似、有思想內涵的續寫段落。
一、協同效應和支架理論概述
2004年,外國學者Pickering & Garrod提出了互動協同模式(Interactive Alignment Model)。他們認為協同基于互動,而互動是人際對話順利進行的關鍵。該模式背后的理念是:對話雙方在交流過程中會趨向于使用剛聽到的話語。王初明(2009)基于互動協同理論,提出了“學伴用隨”原則,探討了互動協同理論與外語教學的關系。
支架式教學(Scaffolding)源自建筑學里的“腳手架”,在教學實踐中是指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為學習者提供適當的、符合實際學情的線索或者提示(支架),讓學生通過這些支架獨立思考并解決問題的過程。這種模式可以幫助學習者自主構建問題探究的模式框架,分解復雜問題,降低學習焦慮。
二、基于協同理論的讀后續寫支架構建教學實踐
1.搭建情節描寫支架
筆者基于外研版高中新教材必修一第四模塊“Friends Forever”的Developing Ideas部分進行了基于單元主題意義的閱讀課公開課展示,帶領學生通過閱讀作家歐·亨利的“After Twenty Years”,探討面對友情與法律兩難境況時,我們應該如何做出選擇。
筆者通過圖片導入,介紹了歐·亨利和他的主要作品,還有他的短篇小說結尾的特點——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接著,通過閱讀思考幾個問題,幫助學生理清了5個WH,把握故事大意。閱讀過程中,筆者引導學生抓住文章中的對話語言,從對話中分析人物的性格,為后文的續寫奠定了基礎,確定了方向。隨后,筆者讓學生按照已知的信息,思考隨后可能出現的情節,然后亮出原文結局,思考其surprising but reasonable的地方。提問:為什么警察Jimmy無法自己逮捕罪犯Bob?你怎樣評價Jimmy的選擇?巧設情境,升華主題——在情與法的對立中,應該忠于自己的職責,具備道德責任感。最后,搭建續寫的情節支架,如What would Bob think/ do/ say/ feel等,幫助學生梳理故事可能的發展方向。同時,注意文章的走向不能偏,著重reasonable。續寫后,筆者注重結尾的升華,引用本單元開篇的一首詩,加上了“True friendship lasts a lifetime!”這句話,既押韻,又升華了本單元Friends Forever的主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友誼觀。
教學片段1:引導學生在把握了文章大意和人物性格后,按照人物所想、所做、所說和所感幾個方面思考,明確故事發展走向。構建續寫的情節描寫支架,使學生能主動聯想前文內容和人物性格,有續寫的思路和方向,產出合乎邏輯條理并與原文協同性較高的作文。
Para 1: After reading the note, Bob lowered his head.
Bob think:I knew youd come. I understand...
Bob do:put the note carefully in his pocket and went with the plain clothes policeman.
Bob say:asked the policeman to tell Jimmy that“Im glad you are living a great life as a policeman. Im sorry for what I did. You did the right thing.”
Bob feel:guilty-ashamed-understanding-forgiving.
Jimmy think:hoped Bob would understand and forgive him.
Jimmy do:watched from a distance...
Jimmy say:Im sorry, I have to...
Jimmy feel:mixed feeling: torn-concerned-regretful.
2.搭建情緒描寫支架
按照三大主題語境下不同的“問題—解決”模式,筆者高度整合近幾年高考真題各語篇的情感走向,總結“人與自然”主題語境下的語篇情感線是“從害怕到開心”,“人與社會”主題語境下的語篇情感線是“從困惑或難過到開心”,“人與自我”主題語境下的語篇情感線是“從失望到開心與感動”。
教學片段2:精選經典文學作品中有關情緒描寫的表達,帶領學生翻譯、朗讀。
She danced with delight and passion. -The Necklace
她高興地跳舞,熱情洋溢。——《項鏈》
The smile on her face shone like a diamond.-Little Prince
她臉上的笑容像鉆石一樣閃閃發光。——《小王子》
Lucie put her arms around the old man and held him, tears of happiness and sadness running down her face.-A Tale of Two Cities
路茜伸出胳膊抱住了老人并摟緊他,悲喜交加的淚水滾下了臉頰。——《雙城記》
3.搭建動作描寫支架
筆者首先補充常用動作詞匯及英語文學作品中動作描寫的優美句型,幫助學生拓展動作描寫的相關詞匯和句式表達。其次使用例句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出動作鏈的四種句式表達(略)。同時,精選三大主題語境下高考讀后續寫原文及范文中動作描寫的相關句子,帶領學生進行翻譯練習。最后,創設微情景,從句、段層面進行微寫作練習。
教學片段3:翻譯練習,并關注句中動詞用法。
The boys rushed excitedly to the lake, took off their clothes and jumped into the water.
Seeing the car disappear, Mac and his friends got on the bicycles and continued heading for Alaska.
Deeply moved by the story, the children began to cry.
Burning with anger, he glared at me with his big frightening eyes, yelling, “You're such an idiot.”
4.搭建環境描寫支架
筆者通過精選例句,總結環境描寫的表現手法及所表達的感情。如自然環境描寫下的表現手法有整體到細節、動態描寫等,所表達的情感包括喜樂歡愉、恐懼緊張。社會環境描寫的表現手法有擬人、明喻、暗喻和對比等,所表達的情感包括悲愁、開心等。之后創設微情境,在三大主題語境下,從句、段層面進行寫作練習。
教學片段4:精選例句,帶領學生進行翻譯練習,并關注句中修辭用法。
The flowers nodded.
花兒點點頭。(擬人)
The stars sparkled like diamonds.
星星如鉆石般閃耀。(明喻)
The night sky was as dark as the deepest ocean.
夜空像最深的海一樣黑暗。(暗喻)
The night was very quiet, so even the slightest sound made the boys jump from fear.
夜晚非常安靜,所以即使是最輕微的聲音也使孩子們驚得跳起。(對比)
5.搭建結尾描寫支架
總結讀后續寫的結尾方式:首尾呼應、對話式結尾、景畫式結尾、哲理式結尾等。為學生搭建結尾主題升華的支架,如“人與自然”語境之永不放棄、樂于助人主題,“人與社會”之誠信友善主題,“人與自我”之逆境、成長、希望主題。
教學片段5:閱讀2018年6月浙江卷參考范文的結尾,總結“人與自然”主題語境的結尾方式。
自救:永不放棄主題升華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Perseverance prevails.
Patience and perseverance are always rewarded.
他救:樂于助人主題升華
Somebody sometime somewhere will shine a lamp of hope for you.
You can always get inspired by the kindness of strangers and draw comfort and power from it.
6.搭建評價支架
同伴互評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增加學生對寫作角度的多樣化處理。筆者設計評價表,給生生評價搭建支架。內容包括:與所給短文與段落開頭語的銜接程度,內容豐富性,語法結構及詞匯的豐富性和準確性,上下文連貫性,拼寫、標點符號與字數。每一項內容分為1~5分共5個等級。
教師需全程指導,正向指導;注意學生水平及能力差異,給出明確的支架評價方式;注意學生最近發展區,為學生搭建支架;以促進學生學習進步為目的,在過程中作知識層面的指導;遵循循序漸進原則,促進學生持續發展;提供不同檔次的文章,為學生進行示范。
搭建師生支架前,教師要注重結合常見的寫作套路,解析語言、動作、外貌、心理、細節、結尾描寫等,為學生做好邏輯梳理,保證寫作的邏輯性和連貫性。師生評價支架內容包括:作文結構,內容,詞匯、語法、字數,核心思想,上下文連貫性。每一項內容分為1~5分共5個等級。
三、結語
學生在讀后續寫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是語篇閱讀和續寫過程兩個方面。針對閱讀方面的問題,如果把語篇按照三大主題語境進行分類,結合協同理論和支架理論,分析不同語境文章的特點,學生就能更好地寫出合乎情理、邏輯清晰、風格相似的續寫段落。
學生對同伴評價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并善于按照評分標準,分析同伴續寫文章的優缺點,反觀自己續寫中的不足之處,相互取長補短,為提升續寫能力奠定了基礎。
支架理論和協同理論在不同年級的訓練中運用,應視具體的學情而定。高一階段,教師應該結合協同理論和支架理論,分析不同課文的特點,高二可以開始進行題目的訓練,以續寫片段為主,高三則以實踐讀后續寫題目為主,配上文本分析、解題思路、佳作欣賞、師生共評、生生互評的作文講評課,從而提高英語寫作水平,發展英語核心素養。
責任編輯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