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琰君
喀什的門窗裝飾藝術受地域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影響,與新疆其他地區所喜好的紋樣裝飾不同,突出體現在對植物紋樣的偏好方面。由于民居的院門體現主人的審美觀念、經濟條件和社會地位等綜合信息,常借助“門”這一獨特的載體來展示出建筑的優美和莊重,既與建筑的性質、風格保持一致,又表現出本地區的民居風格特色。
大門作為民居建筑的出入口,不但注重實用性功能,而且也是每個主人表達自我精神理念的重要窗口。因此,大門的造型裝飾是非常受重視的,裝飾元素一般有門簪、門釘、門鈸、角葉、看葉、壓縫條等,它們也是構成大門牢固耐用的核心連接件。部分民居在次入口門的裝飾上也同樣采用花紋圖案、彩繪、木雕雕刻,整體看起來非常富有民族藝術特色,主人會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裝飾,目的是讓自己的社會地位和審美一目了然。
喀什民居的窗戶裝飾程度常常受當地居民和主人自身的家庭條件及生活習慣的影響。在一些以功能為主的窗戶中,裝飾簡單,只刨切拼接為基本的幾何形式,而在顯眼位置的窗戶,則一般工藝較為復雜,常在窗扇、窗楣、窗框處作裝飾,有的在窗框處施以刨線,處理得高低起伏、層次豐富;有的則外加窗板,根據結構進行圖案裝飾,造型豐富體現出其富麗堂皇的審美需求。
喀什作為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裝飾造型藝術的產生與發展受到多方文化的影響,這就使得裝飾紋樣多以嚴謹對稱的幾何形圖案、自由靈活的植物和文字紋飾出現。這些裝飾圖案可歸納為:植物類,如巴旦木、葡萄、石榴花、柳枝等;幾何形類,如圓、方、菱、銅錢、回紋等;自然現象類,如星、月、火、雪花紋等;樂器類,如薩塔爾、薩巴依、彈撥爾、耐依等;生活用具類,如銅茶壺、盆、壇、瓶、爐等;器械類,如盤繩、輪、蹬、箭、矛以及山水風景等,這些類型均為日常生活中常見之物,先輩們運用審美法逐步將其轉化成美的裝飾符號。
幾何紋樣是由早先阿拉伯紋樣演變而成,后期又融入了漢族紋樣等多個裝飾樣式,最常見的是以方形或菱形為基礎,通過旋轉、放射、交叉等手法組合成豐富的裝飾樣式,如圓形、星形、菱形、多邊形等。其中圓形、星形、多邊形等多用于墻面拼花磚的裝飾中,菱形的排列組合在門窗中較為常見。在喀什居民的審美中,菱形的四個邊,象征著四種美德,代表著四季,象征著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四種美德和四種味覺等思想,同時也代表著人品、性格的爽朗正直,這種思想也滲透于民居建筑之中。應用于門窗多表現在窗戶的欞格及周圍的墻面上,在清代以前以菱形、方形等圖案組合為主,之后吸收了漢式裝飾藝術,應用了如龜背錦、步步錦、回紋等漢式傳統裝飾紋樣。
喀什居民對于植物紋樣的偏好源于居民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向往。這種植物紋樣應用于門窗并不是具象的反映,而是將其抽象為具有藝術色彩的裝飾線條體塊,常見的有花卉紋、果實紋、纏枝紋。不同于幾何紋樣多是欞條的組合,植物紋樣大多采用雕刻手法用于門扇、窗扇上。
喀什門的裝飾一般較為簡潔,會采用幾根線條以及在紋樣上選擇簡單的折線紋、曲線紋等,具有鮮明的節奏感,在門框兩側和頂部檐口上用鏤空磚和各色花磚進行裝飾。加工制作過程中,有意增加一些裝飾面并用兩層至三層木雕紋樣組合而成。門板上多為長方形或菱形縱列或橫列的組合,且每個圖案以幾何紋、花卉以及當地特色的文字等題材作為裝飾。
窗戶中央則多以菱形和矩形等為基本架構元素組成四方連續圖案。圖案以植物紋樣、幾何圖形為主要題材,雕飾豐富多彩且復雜。隨處可見的植物紋樣多以葡萄、石榴、巴旦木等為圖案裝飾,呈現出獨特的喀什風格。同時,根據居民的自身需求和喜好,有的在窗外設護板或彩繪木板,也有一些用整片落地的木欞格窗裝飾,顯得精致獨特。在鏤空雕花窗中,有的將窗楣做一些浮雕,將雕刻拼花成尖拱形;也有一些在窗框上裝飾刨線,以增加立面的高低起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