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6 月30 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六部門聯合印發《關于補齊公共衛生環境設施短板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清理整治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總結提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做法,推廣運用浙江“千萬工程”經驗,補齊公共衛生環境和城鄉環境衛生設施短板,提升社會健康綜合治理能力,營造干凈、整潔、舒適的宜居環境,從源頭上降低疾病傳播風險。
《通知》提出,積極總結推廣浙江“千萬工程”經驗做法,以環境清理整治為先手棋,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在超大特大城市積極穩步推進“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具備隔離功能的民宿等旅游居住設施,改善“平急兩用”設施周邊及沿線的支線道路、垃圾污水處理設施、醫療廢物和污水處置設施等配套基礎設施條件,加強城鄉環境衛生清理整治,營造干凈、整潔、舒適的旅游居住環境。
《通知》明確,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以鄉村人居環境集中治理為著力點,統籌農村改路、改水、改廁、舊村改造等工作,持續推進村莊清潔和綠化美化行動,深入開展垃圾堆、坑塘、河塘、溝渠、殘垣斷壁等薄弱環節的環境衛生整治,加強農村生活污水垃圾、禽畜養殖廢棄物、廢舊農膜等治理,實現村莊公共空間及庭院房屋、村莊周邊干凈整潔;鞏固農村“廁所革命”成果,引導農民新建住房配套建設衛生廁所,人口規模較大村莊因需建設公共衛生廁所,強化維護管理。
《通知》提出,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其中強調,落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乙類乙管”措施,加強疫情監測和預警能力建設,力爭新型冠狀病毒變異監測覆蓋所有縣級市及以上城市的哨點醫院及有陸路、海港口岸縣區的縣級醫療機構;加強養老機構、醫療機構、學校等重點機構和商場、超市、農貿市場等大型場所人員的健康監測設施和能力建設,推進偏遠山區、牧區、林區、海島防疫能力提升;抓好常態化分級分層分流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建強以公立醫療機構為主體的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加快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和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支持縣級醫院提標擴能,完善鄉村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高縣域醫療衛生服務整體水平;推進國家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國家重大傳染病防治基地、國家區域公共衛生中心、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等建設,提升我國公共衛生等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水平和重大傳染病防治能力。
《通知》提出,補齊城鄉垃圾污水治理短板。其中強調,加強城市垃圾、污水、廁所、清掃保潔等公共衛生環境設施建設,補齊生活污水收集處理設施短板,合理布局建設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設施;加快補齊縣級地區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和污水處理能力短板,有條件的地方垃圾污水處理設施和服務向建制鎮和鄉村延伸,建立完善農村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協同推進農村有機生活垃圾、廁所糞污、農業生產有機廢棄物資源化處理利用,為環境衛生清理整治提供基礎支撐。提升醫療廢物處置能力。
《通知》提出,創新城鄉社會健康治理模式。其中明確,推進衛生城鎮創建,推動新版國家衛生城鎮標準和管理辦法落地實施,按照有關規定采取評比、表彰等措施鼓勵各地積極主動創建國家衛生城鎮,探索通過以獎代補等方式鼓勵、引導有條件的地方開展全域創建,提升衛生創建質量,有效破解環境衛生清理整治管理難題;開展健康城市建設,通過以獎代補、項目安排傾斜等方式加大支持力度,推動將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理念貫穿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全過程各環節;指導各地開展村、社區、企業、機關、醫院、學校、家庭等健康細胞和健康鄉鎮、健康縣區建設,培育一批健康細胞建設特色樣板,引導各級各類單位和場所承擔起健康環境改善、健康知識宣傳、健康行為踐行、健康自主管理等責任,以點帶面夯實健康中國和美麗中國建設的微觀基礎。
《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動員和組織全社會廣泛參與,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凝聚全社會共識,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改變城鄉環境衛生面貌,不斷提高群眾環境衛生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