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偉民 劉婷婷


教育部2017年印發了《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博山區域城鎮第一小學通過認真分析研讀綱要,結合學校實際,開展豐富多彩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2022年國家制定新的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學校結合新課程理念,在過去的基礎上深挖細研,把綜合實踐活動逐漸推向深入。
一、統籌規劃,建立綜合實踐活動框架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導向,綜合運用各學科知識,“引導學生從日常學習生活、社會生活或與大自然的接觸中提出具有教育意義的活動主題”,主動實踐和開放生成,主動參與并親身經歷實踐過程。學校開發了“走進植物世界”“農作物種植”“昆蟲探秘”“鄉村手工藝”和“博山美食”等實踐項目(如圖1)。
二、挖掘資源,開發綜合實踐活動項目
(一)走進植物世界
學生分組在教師、家長的帶領下來到野外,通過拍照搜索,認識所見到的各種各樣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習性,學習植物的結構,學習植物分類知識,尋找珍稀植物。通過一年的課程實踐,每個學生平均認識了60多種植物。對于珍稀植物,教育學生不要采集,懂得如何保護,使它們得到繁衍生長,不斷擴大種群。
根據《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技術意識、工程思維、動手操作能力等。在活動過程中,鼓勵學生手腦并用,靈活掌握、融會貫通各類知識和技巧,提高學生的操作水平、知識遷移水平”。植物標本探索和標本分類編號登記蘊含著豐富的知識,植物標本的采集制作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二)農作物種植
《種子發芽了》面向低年級學生,讓學生認識各種常見農作物的種子,主要有小麥、玉米、高粱、黍、粟、芝麻、大豆、花生等,然后在教師和家長的輔助下,通過親自動手參與各種農作物種植,觀察并記錄植物的生長過程,用體驗和探究相結合的方式落實科學教材《種子發芽了》一課。在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細心照料的能力的同時,為統編語文教材四年級上冊的習作“寫觀察日記”提供了寫作素材和生活體驗。《我的小田地》面向高年級學生,在教師和家長的指導下由學生獨立完成播種、管理、收割的全過程。
(三)昆蟲探秘
昆蟲探秘是我們剛開始開展的項目,主要分為:珍惜昆蟲查詢識別、昆蟲捕捉、昆蟲標本制作、昆蟲分類和昆蟲自然筆記。主要目標研究對象有蝗蟲、螳螂、蝴蝶、蟬、蜘蛛等。
(四)鄉村手工藝
1.玉米皮粘貼畫。玉米皮粘貼畫的教學(見表1),達成了綜合實踐活動小學階段創意物化的目標:“通過動手操作實踐,初步掌握手工設計與制作的基本技能。”同時有效地促進了美術學科四個領域課程目標的實現,提高了學生的設計造型能力和鑒賞能力。
2.玉米皮編織。五年級的綜合實踐活動課將玉米皮編織納入教學。課題組通過聘請手工藝人到學校給學生講課,手把手傳授學生玉米皮編織方法和技巧。學生們選用潔白干凈的玉米內皮,先編成繩子,再將玉米皮繩子盤成各種造型、物件,用粗麻線進行縫制固定,制作成盛裝食品的笸籮、隔涼的座墊等各種手工藝品。
3.植物粘貼畫。隨處可見的植物花葉如果按照一定的藝術手法制成植物粘貼畫,可以使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體驗美的享受和創造的樂趣。植物粘貼畫的材料遍布學生四周,創作地點沒有特殊限制。因此,我們采取生活化教學的方式開展植物粘貼畫教學。教師帶領學生到校園中或學校周邊的田野中,引導學生觀察樹葉,尋找合適的材料,然后根據葉子的形狀特征,設計并繪制出圖紙,依據圖紙把樹葉粘貼成圖畫。
(五)博山美食
我們組織了線上美食大賽,學生各顯身手,拍照片、錄視頻、寫做法,把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博山美食呈現在屏幕前,隔著屏幕都能聞到香噴噴的飯菜香氣。
三、精心組織,實施綜合實踐活動
在具體項目中,以綜合實踐活動教師為主,“組織其他學科教師開展校本教研活動。各學科教師結合各自課標和各自專業優勢,主動融入教學任務。同時積極爭取家長、校外人才資源等相關社會力量,作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兼職指導教師,協同指導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開展。”根據年級學生的特點、項目的特點,進行針對性培訓,根據參與教師、家長和社會力量的學科、角色的不同,安排不同的培訓內容。如在植物標本的采集活動中,為了防止采集、破壞珍稀植物,查找在北方可能存在的珍稀植物名稱,查找圖片進行辨識。
(徐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