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年娟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給教育帶來了深刻影響,從最初的“黑板+粉筆”教學到今天的“互聯網+教育”,信息技術的發展給教育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時至今日,希沃授課助手、VR、交互式白板等多媒體軟件及各種教育APP為智慧課堂的構建提供了充分的條件。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深入解讀互聯網教育的優勢,踐行新課標教育理念,合理依托互聯網教學環境優化教學活動,保障小學數學教育順應時代發展潮流。
一、構建個性學習體系,滿足學生發展需求
構建個性學習體系,滿足學生發展需求是現代教育的一個重要方向。個性化學習是一種基于學生個體差異的學習方式,能夠滿足學生發展需求,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和學習興趣。與此同時,互聯網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了更加多元化和豐富化的教學方式,讓教學更加生動有趣。因此,教師需要充分發揮互聯網教育的優勢,在實踐教學中落實新課標教育理念,彰顯學生課堂學習主體地位。同時,教師要結合學生學習行為和成績數據,為每個學生制定個性化的學習計劃,構建個性化的學習體系,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提供教學支持,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技能。
例如,在《從前面、右面和上面觀察物體》教學中,首先,教師借助虛擬現實(VR)技術和增強現實(AR)技術,為學生構建個性化的學習體系,合理借助網絡互動了解學生學情,加強學生學習反饋與教育教學引導。其次,結合學情分析制定學習計劃:結合實踐,通過實際操作展開物體圖形的觀察,了解物體圖形的形狀;通過物體前面、右面、上面觀察,結合實踐,學會辨別圖形方向。最后,教師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如組織學生在小組內自主實踐,結合媒體資源、白板互動等方式高效展開學習計劃,合理借助新技術手段,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務。
二、打造趣味學習課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趣味數學學習課件可以為學生提供更生動、直觀的學習體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教師應基于互聯網的高效運用,優化教材內容,制作成生動有趣的數學課件,借助課件為學生播放相關的學習視頻,還可以設計一些有趣的數學小游戲來調節氣氛,讓課堂氛圍變得輕松愉悅。與此同時,在課件制作過程中,教師需要運用學生感興趣的元素,讓數學教學變得更直觀、生動、具體,促使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以此讓數學教學變得更富有活力,讓單一的教學變得豐富多彩,開闊學生眼界。
例如,在《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練習》教學中,首先,教師明確教學重點:學會運用簡單的統計表或條形統計圖描述數據,加強對簡單數據的分析與解釋,理解平均數的意義。其次,結合教學重點設計課件。教師可以利用動畫、圖片、音頻等方式來呈現數學知識,并在其中加入趣味元素和超鏈接,有效豐富課件內容。同時,教師可以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制作數學游戲,在課件中展示虛擬數學的優勢,為學生提供更加個性化、更精準的學習體驗。最后,教師可以將“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練習”實際案例融入課件中,促使學生結合案例展開高效學習,助力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三、創新制定學習平臺,培養學生參與意識
互聯網的實質含義主要表現為多種現代信息技術的高度融合,其中包括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如數字化教材、在線視頻、互動游戲等,這些資源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數學知識,提高學習效果。同時,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對學生進行跟蹤和評估,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為教學提供反饋指導。此外,教師要基于互聯網教育優勢,為學生創設高效化的學習平臺,充分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體驗,合理通過互聯網開闊學生眼界,讓學生真正打破課本的局限“走出去”。
首先,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構建小學數學信息化學習平臺,為學生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學習途徑。如利用在線教育平臺、教育類APP等,為學生提供直觀生動的學習體驗。其次,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呈現數學知識,為學生提供更生動直觀的學習體驗。如利用動畫、視頻等方式來呈現數學知識,讓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知識。最后,教師可以利用互動技術與學生進行互動,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建議和指導。如可以利用在線問答系統和互動式教學系統與學生進行實時交流,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指導,讓學生更直觀地體會到數學的樂趣與魅力。
四、強化媒體資源運用,加強學生知識掌握
互聯網資源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課程教學中,對小學數學課程而言,更是可以依托互聯網視頻、動畫、圖片等資源來增強課程的感染力,進一步提高小學數學課程教學的有效性。與此同時,多媒體教學是一種利用圖像、聲音、動畫等多種形式來呈現教學內容的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多媒體教學可以通過圖、文、音、像等信息,形象具體地傳授知識,呈現教學內容,并極大地擴展了時空范圍,有利于學生接受并上升至理性認識,教學效果得以提高。教師應強化媒體資源教育運用,通過媒體資源的融入加強學生數學知識的掌握,助力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
例如,在《認識三角形》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和多媒體設備將抽象性的圖形分步驟地展示出來。教師:“同學們看大屏幕上是什么?”(畫一條直線,并讓學生回答)“那現在呢?”(在一條直線的基礎上再畫一條直線,并形成一個角)“同學們現在看它形成了什么圖形?”“是三角形。”通過帶有趣味性的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教學課堂與互聯網的有效結合使原本深奧、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更加清晰明了,使學生從直觀思維過渡到邏輯思維,深化了學生對數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增強了學生的理論意識。
五、落實三維動畫教學,開闊學生學習視野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三維動畫教學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方式,可以將抽象的數學知識以形象直觀的方式呈現給學生,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數學知識。教師可以制作數學動畫,利用虛擬技術完善三維動畫制作,使學生直觀感悟數學知識,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數學內容,充分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潛能,進一步挖掘知識之間的聯系,完成數學體系的構建,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梯形的面積》教學中,首先,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小學奧數網、網易云課堂、慕課網提供的梯形面積三維動畫教學。其次,組織學生從面積計算公式、計算方法、解題思路和解題步驟入手,深入理解相關知識點。最后,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以及多媒體工具將重難點、數學技巧等錄制成視頻并制作成微課,或者直接在互聯網平臺上對某個課時的教學內容進行視頻整合,放到專門的平臺,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掌握。
六、創設課堂教學情境,豐富學生學習體驗
互聯網具有跨越時間和空間、資源共享、即時互動等特點。教師可以基于互聯網教育背景創設課堂教學情境,將抽象的數學知識以形象直觀的方式呈現給學生,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借助故事情境、游戲情境、生活情境加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助力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需要注意的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不應直接為學生講解數學知識成果,而是重點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引領學生在分析問題、探索問題的過程中總結答案,做到知其所以然,拓展學生思維空間,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例如,在《折扣問題》教學中,首先,教師創設購物情境,讓學生在購買商品時計算折扣金額,并將學生分成小組,在小組中深入感知數學知識。其次,創設游戲情境,教師結合折扣問題為學生設計游戲內容,如趣味填空、快速選擇等,幫助學生在游戲中感悟折扣的意義,讓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學習折扣問題。最后,創設生活情境,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商場深入感知折扣知識的應用,借助生活實踐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助力學生高效掌握數學知識。
七、建立數據資源系統,激發學生探究熱情
互聯網為教師教學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教師應在教學中發揮互聯網的教育優勢,促使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多樣化,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全方位、多形式地了解數學知識、提升學習能力。同時,教師要基于題庫系統、電子白板、互聯網資源建立數據資源系統,幫助學生借助數據資源高效地掌握數學知識,激發學生數學知識探究熱情,合理利用互聯網資源為學生提供更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有效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助力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數據資源系統的建立豐富了學生的學習體驗,拓展了知識學習范圍。
首先,教師可以利用數字化教學資源管理平臺,將小學數學教材、課件、試題等資源上傳至平臺中,供學生下載。同時,結合學生興趣和學生感興趣的元素,為其提供信息化學習平臺,便于學生隨時隨地學習。其次,教師可以利用PPT課件、微課等方式,將小學數學知識點制作成動畫,讓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知識,以便學生鞏固復習,增加數學知識積累。最后,教師可以利用微信、QQ等社交媒體平臺與學生進行線上互動,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建議和指導。
八、優化數學作業設計,鞏固學生學習能力
作業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延伸,教師要發揮作業鞏固知識的作用,有效借助高效作業增強課堂教學的延展性。因此,教師應在實踐中優化數學作業設計,融入形式新穎的作業題型,充分激發學生的作業完成興趣。同時,教師要利用互聯網教育的優勢,整合互聯網內容,優化數學作業創新設計,強化數學作業課外知識的拓展。在此基礎上,教師應加強數學作業設計的啟發性、信息性,通過智慧作業設計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幫助學生高效掌握數學知識。
首先,教師可以利用數學游戲、趣味數學題等方式,讓學生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學習數學知識。如借助信息技術設計數學游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鞏固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其次,教師可以為學生構建數學習題庫,并將題庫發送給學生,引導學生結合題庫完成數學作業。教師則可以隨時查看學生的作業情況,以便提供針對性的教學指導。最后,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拍攝作業,如超市購物、角色扮演等活動,讓學生在趣味的作業中高效掌握數學知識。
九、完善網絡思維導圖,奠定學生記憶基礎
數學本身就包含幾何與圖畫理論,教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的建立,助力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思維導圖由五個部分構成:圖形、線條、顏色、標記、說明。教師應深入解讀數學教材,運用思維導圖促使學生內化數學知識,同時,教師可以通過網絡輔助思維導圖的構建,借助網絡思維導圖奠定學生記憶的基礎,進而促使學生學會運用思維導圖梳理知識,強化學生對數學問題的認知。在此基礎上,教師還可以通過網絡軟件創新思維導圖制作,以圖像化、形象化、信息化的思維導圖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助力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深化學生數學知識的理解與記憶。
首先,利用圖片和符號。教師可以利用圖片和符號將抽象的數學知識以形象直觀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如利用圖片和符號表示數學公式和幾何圖形,還可以利用動漫、游戲中的圖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其次,利用線條和顏色。教師可以利用線條和顏色將不同的數學知識點用不同的方式區分開來,讓學生更清晰地了解數學知識結構,以便學生高效掌握數學知識。最后,利用關鍵詞和鏈接。教師可以利用關鍵詞和鏈接將不同的數學知識點連接起來,讓學生在思維導圖中更深入地了解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
十、結語
基于數字賦能背景下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教師要綜合考慮學生實際、信息背景、新時代理念、教育資源、教學目標等因素,在此基礎上深入解讀數學教材,發揮互聯網教育的優勢,將數學教學與互聯網進行高效融合,為學生創設教學活動。合理借助信息軟件構建多元、交互的智慧課堂,促使學生在智慧學習中深入掌握數學知識,充分彰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個性特點,助力學生現代化思維的養成,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