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燕


摘 要:現代裝飾繪畫是現代藝術作品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具備較強的實用性與裝飾性能,還能夠在廣大社會群眾的日常生活中發揮出重要的影響作用。在經濟、政治、歷史、文化等眾多因素的共同影響下,現代裝飾繪畫以其色彩豐富、造型新穎等諸多特點被廣泛應用于社會各領域當中。為了切實提升民族文化自信,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應當將我國傳統色彩與現代裝飾繪畫相結合,不斷提升裝飾繪畫的藝術內涵。
關鍵詞:中國傳統色彩;現代裝飾繪畫;應用探究
Abstract: Modern decorative paint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modern art works, not only has strong practicability and decorative performance, but also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aily life of the broad masses of society. Under the common influence of many factors, such as economy, politics, history and culture, modern decorative painting is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of society for its rich colors and novel shape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confidence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inherit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 we should combine our traditional color with modern decorative painting, and constantly improve the artistic connotation of decorative painting.
Keywords: Chinese traditional color;modern decorative painting;applied inquiry
0 引言
現代裝飾繪畫在借助構圖、色彩與造型等諸多元素的基礎上,能夠針對性地表現創作者的思想情感,在傳遞藝術審美價值的基礎上,能夠為廣大藝術欣賞者營造視覺與精神上的藝術享受氛圍。在現代裝飾繪畫創作當中靈活、合理地應用中國傳統色彩,不僅能夠提升作品的文化內涵,還能夠滿足大眾的藝術追求。
1 中國傳統色彩簡述
1.1 中國傳統色彩概述
色彩來源于自然界,但伴隨人類社會的發展與時代變遷,人們結合地方文化特色以及情感需求等諸多因素賦予了色彩相應的人文藝術特點。中國傳統色彩內容主要涵蓋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五行五色觀,二是受中國傳統思想——道法自然思想影響下的色彩應用理念,三是儒家色彩理念。在五千年文明發展歷史的影響下,五行思想理念給我國傳統色彩的實際應用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從而形成了“金、木、水、火、土”色彩應用理念。從道家思想方面來講,五行在其思想內涵中都有與之對應的物質與色彩,認為五行結構與白色、黑色、赤紅色、青色以及黃色一一對應,因此,稱白色、青色、黑色、赤紅色以及黃色為五色或正色,并將它們作為顏色的基本元素。縱觀我國傳統色彩應用過程,五色觀主要凸顯出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征:一是色彩應用通常以純度對比為主,二是重視主色的大范圍應用,三是整體色彩偏于厚重等。
1.2 中國傳統色彩的特點
中國傳統色彩不僅內涵美,而且還能表現出多樣化的形式美。從內涵美角度分析:一方面,中國傳統色彩在中華文明發展進程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關鍵作用,不僅文化底蘊深厚,還涵蓋了多元文化要素,如道家思想元素、儒家思想元素等。例如,在道家思想理念下,古人總結出白、青、黑、赤、黃構建成的五色觀念。在中國傳統色彩廣泛應用過程中,全方位、立體化地展現出中華民族文化繁衍生息中總結出的多元化思想內涵,由此可見,中國傳統色彩能夠呈現出豐富的內涵美特點。另一方面,中國傳統色彩具有民族代表性特點。歷經上下五千年的時代變遷,各民族在中華大地上繁衍、發展的進程中,思想伴隨時代的變遷不斷交融匯聚。由于每個民族間幾乎都具備各自獨特的民族發展背景與宗教信仰,因此各民族對色彩的喜好與日常應用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部分少數民族鐘愛黃色和紅色等鮮艷的顏色,而一些民族卻對青色和黑色情有獨鐘。例如哈尼族是一個崇尚黑色的民族,將黑色視為吉祥色和保護色,在日常的服飾穿著中以黑色為主色調;藏族和白族同胞特別崇尚白色,將白色視為吉祥的象征[1]。
從形式美角度分析,中國傳統色彩能夠凸顯出以下幾個層面的內涵:一是傳統色彩在日常應用中與各種材質相互搭配而表現出的形式美;二是能夠在社會各領域實際應用中通過色彩表現意境美與形象美。一方面,中國傳統色彩的應用緊跟時代發展趨勢,具有明顯的時代指向性。在色彩應用途徑與制造工藝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響下,色彩的應用形式在持續變化。例如,1955年陜西省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人面魚紋彩陶盆,其主色調選用了地紅色作為裝飾,另一方面,中國傳統色彩所凝聚的思想理念貫穿了各個朝代的發展過程。例如,在先秦時期的慶典場合中,古人偏向應用白色和黃色作為裝飾主色調,而到了漢朝時期,古人在喜慶的場合中則開始大面積應用紅色。
2 現代裝飾繪畫簡述
2.1 現代裝飾繪畫概念
通常來講,裝飾繪畫指的是具有一定裝飾功能與審美功能的藝術作品,在社會大眾化藝術中流行甚廣,人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的各個區域都能夠接觸與使用到,其具備較強的藝術裝飾作用,能夠給人們帶來視覺上的享受。早在舊石器時代,人類已經具備一定的藝術細胞,開始用線條勾勒各種動植物造型,但此時的裝飾繪畫審美意識較低,只是象征了當時人類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伴隨時代的發展與人類的不斷進步,人民群眾的審美意識逐步提升,在日常生活中傾向通過多樣化繪畫方式裝飾周邊環境,因此,像壁畫、漆畫等多種裝飾繪畫類型不斷衍生出來。通過全面分析我國傳統裝飾繪畫藝術表現手法可以得出,其具備敘事性與裝飾性等多重重要特點,能夠全面性體現精神與物質方面的理想追求,從而創設出相對虛幻的藝術審美空間。通過程式化裝飾手法,促使整體裝飾畫面呈現出和諧、熱鬧以及圓滿的藝術理想效果。
裝飾繪畫自古以來就具備突出的主題性、藝術性以及思想性等眾多特點,在不斷發展與演變過程中逐步形成了相對特殊的藝術架構。伴隨時代的變遷與發展,現代裝飾繪畫更加重視為社會大眾營造前所未有的生活與藝術審美體驗感。簡而言之,現代裝飾繪畫在美學藝術層面能夠凸顯出更多新時代的內容與藝術表現形式。
2.2 現代裝飾繪畫的特點
現代裝飾繪畫通過不斷的發展逐漸凸顯出以下兩大特點:一是,造型獨特性。現代裝飾繪畫主要借助特有的繪畫與造型工藝來塑造裝飾形象,從而凸顯裝飾造型的藝術感。其藝術表現手法主要包括調和、對比以及反復等多種形式。與此同時,還可以借助凸顯主題思想內涵的手法,最大程度上提升視覺藝術體驗感,從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變化、個性化審美需求。二是色彩豐富性特點。色彩是現代裝飾繪畫藝術表現形式的基本構成要素非色彩莫屬,有著自己的獨特之處,能夠充分體現創作者的內心情感與藝術追求。與此同時,中國傳統色彩融合于現代裝飾繪畫中時,更加注重表現色彩的抽象性與感官性特點,主要偏向采用重復、對比、透疊等多種色彩應用方式,助力現代裝飾繪畫作品實現主題思想與意境全面表達的目的,進而實現作品與觀眾達到情感共鳴的最佳狀態。
3 現代裝飾繪畫的特點以及中國傳統色彩的應用
現代裝飾繪畫藝術作品中涵蓋著多元化思想元素,同時,中國傳統色彩本身蘊含著濃厚的文化與藝術價值,由此,在現代裝飾繪畫中靈活地融入中國傳統色彩元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豐富現代裝飾繪畫的思想內涵與表現形式。改革開放以來,受西方思想的不斷沖擊,我國現代裝飾繪畫逐步融入了一些西方思想理念,在用色手法與裝飾造型上都逐漸體現出西方風格特點,給中華傳統文化健康發展構成了一定的阻礙。中國傳統色彩不僅具備深厚的中華傳統文化底蘊,而且還具有強大的民族親和力。因此,為了更好地傳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作者必須不斷提升對中國傳統色彩應用的研究力度,最大可能地杜絕西方思想的過度侵蝕,從而努力促進中國傳統色彩與現代裝飾繪畫藝術的有機融合。
3.1 重視各民族對色彩的心理需求
我國擁有五十六個民族,各民族同胞對色彩的思想認知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重視借助色彩表達思想情感。因此,在將中國傳統色彩與現代裝飾繪畫有機融合過程中,必須重視各民族心理需求,全方位掌握該民族對色彩的信仰和偏好,杜絕應用與民族信仰相違背的色彩形式,避免產生誤會。
例如,藏族人民受自身文化歷史背景影響,形成了具備自身民族特色的色彩認知理念,并賦予了各種色彩不同的思想寓意。受藏傳佛教的影響,藏族同胞將紅、白、藍、綠、黃等幾種顏色視為尊貴的象征,例如,紅色象征火苗、藍色象征天空等(圖1)。當藝術創作者要以藏族文化為背景創作裝飾繪畫作品時,就需要全面、深刻地了解藏族文化內涵與民族禁忌,尤其是色彩文化的運用偏好與禁忌[2]。
例如,苗族受自身歷史背景的影響,在日常用色中鐘愛具有強烈視覺沖擊力的色彩,如紅、藍、白、銀、綠等。在色彩搭配中突出強調色彩的明快感與艷麗感,借助少數的顏色實現五彩斑斕的藝術效果。在苗族婦女服飾以及日常用具中能夠體現出苗族同胞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通過黔東南臺拱苗族聚集地的民族用色特征可以分析得出,喜歡以大紅色為裝飾底色,以藍色系為主要襯托進行輔助搭配,從而突出裝飾圖案的主題內容,進而表現出強烈、古樸的色彩特征(圖2)。
3.2 重視繪畫規范
藝術工作者在應用中國傳統色彩創作現代裝飾繪畫過程中,必須全面考量時代發展趨勢與目標群體的實際審美需求。例如,在我國傳統文化理念中,黑色一般情況下用于表示莊重的思想內涵,但一些當代藝術目標群體卻認為黑色會顯得相對精神壓抑。在裝飾繪畫創作過程中,假如大面積應用黑色等深色系,就會嚴重影響目標群體的視覺體驗。因此,藝術創作者應全面考量目標群體的心理需求,靈活、合理地應用中國傳統色彩,從而達到藝術審美與心理需求相輔相成的最終目的。
3.3 創新創造式借鑒與應用西方繪畫藝術元素
伴隨現代裝飾繪畫事業的飛速發展,在不斷融合中西方多元文化思想元素的前提下,逐漸承載了現代商業理念、大眾審美訴求以及社會價值觀念。因此,現代裝飾繪畫藝術創作不僅能夠充分體現出現代市場發展行為,更能夠助力現代文化與思想的傳播。因此,在創作現代裝飾繪畫藝術作品時,創作者不僅應綜合考量藝術品的市場與社會需求,還應當重視目標群體的藝術審美與文化需求,防止為了一味凸顯視覺效果,而全面采用西方繪畫手法,或是完全照抄西方繪畫樣本的情況發生。如西方印象油畫藝術與現代裝飾繪畫藝術相結合后所呈現出的藝術作品(圖3)。
畫面整體色彩以深藍色為基調,用多種明亮的顏色作為點綴,增強層次感的同時,給人以明快的感覺。近年來隨著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斷深入發展,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與追捧。諸多藝術設計工作者為了迎合大眾口味,對其照搬照抄,應用在多種形式的裝飾繪畫作品當中,在造成大眾審美疲勞的同時,限制了自身能力水平的提升。與此同時,文化價值理念會與社會發展并步而行,因此,為了進一步傳承和發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必須在現代裝飾繪畫中應用傳統中國色彩時凸顯創新性與創造性等多重特點。與西方繪畫用色理念相比較來講,中國傳統色彩應用理念具有較強的差異性,倘若創作者片面追求西方繪畫思想理念,忽視中國傳統色彩的理念與手法的應用,就難以凸顯我國本土特色。為了切實提升現代裝飾繪畫的思想與藝術價值,創作者可以適當借鑒西方繪畫技術進行創新與創造,將中國傳統色彩與西方繪畫技術進行有效融合,從而實現中西藝術文化融合應用的目標。
3.4 在借鑒與傳承的前提下進行現代裝飾繪畫的再創作
在現代裝飾繪畫發展進程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其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思想底蘊,奠定了夯實的思想與文化根基,并為其提供了源源不斷地藝術創作靈感。但現階段,在現代裝飾繪畫中還存有許多需要不斷改進的問題,例如,藝術創作者民族文化自信不堅定,中式理念理解深度不夠等等,為了避免西方思想的過度侵蝕,創作者需要針對性改進。伴隨我國綜合國力的持續提升以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中式裝飾繪畫思想理念逐步形成。在現代裝飾繪畫創作過程中,眾多創作者開始傾向注重使用中國紅、藏青色等中國傳統色彩。與此同時,大多數藝術創作者為了深度挖掘中國傳統文化中可以應用于現代裝飾繪畫中的顏色種類,開始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深入性研究與探索。例如,四川省首屆三星堆設計大賽舉辦過程中,就側重鼓勵現代裝飾繪畫創作者融合三星堆青銅器的形態內涵、中國傳統色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紋樣繪畫創作。除此之外,我國還具有悠久的茶文化歷史傳統,社會大眾對茶葉產品的需求逐年遞增,但茶葉產品的外包裝裝飾繪畫質量與藝術審美水平不容樂觀。我國當代著名設計師陳幼堅先生在進行現代裝飾繪畫創作中,將我國傳統繪畫用色習慣與“英記茶葉”的歷史發展背景進行充分融合,設計出了“英式茶莊”的茶產品外包裝(圖4)。
選取了黃色作為裝飾繪畫底色,選用中國傳統色彩中的黑色、紅色與黃色作為裝飾繪畫圖案與文字的顏色,從而完美呈現出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的有機結合。
4 結語
綜上所述,現代裝飾繪畫來源于大眾生活,但又主要服務于大眾生活。其通常借助理性與感性相融合的形式與狀態呈現在大眾審美藝術領域當中,助力藝術領域的健康發展。作為藝術創作工作者,應當不斷結合時代特征,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借助全方位視角不斷挖掘出嶄新的裝飾藝術表現形式,給大眾帶來前所未有的審美作品。
5 參考文獻
[1]郝若琳.探索中國傳統色彩應用在現代裝飾繪畫中的方法[J].藝術評鑒,2022(18):57-60.
[2]楊麗惠.中國傳統紋樣在現代裝飾繪畫表現形式上的應用與探索研究[D].長春:吉林藝術學院,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