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麗芬
大數據時代,數據人才的培養將是一個新時代培養人才的重要目標。培養數據分析能力是培養數據人才的關鍵,數學作為主要學科,承擔著重要的育人任務。其中小數以培養數據意識作為學生核心素養的主要表現。
一、數據意識的內涵
課標中對“數據意識”內涵的解釋,若是將“數據意識”看作一種結論,那么課標中符合結論研究的只有“知道在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問題應當先做調查研究,收集數據,知道同樣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數據可能不同,知道同一組數據可以用不同方式表達”是一種意識層次的要求,也是三維目標中的知識性的目標陳述。其中“感悟數據蘊含的信息,只要有足夠的數據就可能從中發現規律,需要根據問題的背景選擇合適的方式”是一種過程性的體驗性目標。因此,相較于“意識”的兩層目標,顯然外顯的行為能力更容易進行測量。不同能力層次的人,對于數據的采集、分析、工具的選擇、最終的結論等,都是不同的。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外顯行為能力表現,去判斷學生的數據意識水平。綜上分析“數據意識”的概論界定更偏向于數據意識的行為能力界定。
二、以“數據”為核心,培養學生的數據推斷能力的策略
以新人教版教材五年級下冊117頁的練習4的銷售情境。(圖略)
(一)多角度提取數據,挖掘數據的隱藏價值
1.獨立數據。圖中呈現的數據是已發生的準確數值,它既是對2012-2021年間每年快遞業務量的統計,也是對10年間業務量的變化趨勢的可視化。圖二B品牌42和43是出現次數最多的數據。
2.關聯數據。①同一個調查對象不同時段的數據。②同類的調查對象同一個時段的數據。
3.連續性數據。連續性數據一般可以判斷事件的整體走向或發展趨勢。十年的快遞量數據,呈現了數據的連續性,并從中可以發現十年的快遞量的變化一直呈現上升趨勢;兩種品牌的電視機在2021年里的銷售情況,一直處于波動變化狀態,相對兩種品牌的電視機而言B品牌較為穩定。
(二)多維度分析數據,做出合理預測與決策
1.從產品自身的維度分析。作為商場經理,提升營業額是首要的任務,從目前產品的市場銷售數據及當前的變化趨勢,可預測未來A品牌的情況不樂觀,B品牌的情況仍會持續在平均在40-45之間。為了提升產品的銷售,可以從以下的三種渠道提升銷售量:營銷方式:打折出售、抽獎活動、直播帶貨、增加解說員、發放宣傳單、包裝專柜等,整體提升兩種品牌電視的銷售量;進貨方式:以全年的銷售的量作為新一年的進貨量的依據。
2.從時代發展的維度分析。作為商場經理,可以從時代發展的維度去尋求突破,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的方式,線上線下相結合,促進商場各項銷售量的提升。通過引進其他的多功能的電視品牌,或在原來的A與B品牌中,與生產家進行溝通,提高A、B品牌的競爭力。
3.從社會現實背景的維度分析。2021年是中國乃至世界特殊的一年,疫情的現實背景不能忽視,因此防疫管理,必須品的需求,是短期內群眾最迫切的需求。因此,從這個維度去分析,后續的電視機的銷售情況,判斷還有更明顯的下降趨勢,因此作為商場經理,控制電視機進貨的量,及加大對商場的防疫管理,加大必需品的進貨,也是合理的決策。
(三)多視角理解數據,對推測結果進行批判、質疑
1.數據的時效性影響推測結果。調查的時效與預測時段要盡量相近,如原人教版教材五年級下冊折線統計圖“2006-2012年的中國青少年機器人大賽參賽統計表”“2001-2010年上海的出生人口數和死亡人口數”去預測,相對于目前,這些數據的周期顯然與現實相差甚遠,因此在數據采集時建議要有項目周期的預設,提高預判結果的合理性。
2.數據的分散性影響推測結果。數據具有分散性的特征,對數據的收集需要根據不同的目的,多渠道收集。
3.數據的隨機性影響推測結果。數據的隨機性主要體現在同樣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數據可能不同,而只有足夠的數據才有可能從中發現規律。
4.數據的再創性影響推測結果。再創性是指我們所看到的數據只是一種現象,不同的人會得到不同的結論。要想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在教材中,呈現較多的關于營銷的情境。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