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岱
湛江市特殊教育學校是一所全日制綜合性特殊教育學校,主要為聽力語言殘疾、視力殘疾、智力殘疾、自閉癥、腦癱和多重殘疾兒童少年提供教育康復服務。近年來,學校堅持“全面康復”理念,以“特殊學生語言康復與發展”省級項目為引擎,以“形成特殊學生語言康復新體系、構建特殊學生語言發展新模式、建設特殊學生語言課程群”為目標,努力構建“政府主導、教育部門支持、殘聯合作、多方協同、責任共擔、資源共享”的特殊學生語言康復教育服務體系,滿足每個特殊學生語言康復與發展需求,營造特殊學生“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的育人環境,促進特殊學生全面康復、全面發展,推進特殊教育學校內涵發展。
一、康教展融合,探索助力特殊學生語言康復與發展的支持新體系
2021年,湛江市特殊教育學校開始探索以“特殊學生語言康復與發展”支持新體系,由原僅重視支持聽障兒童聽力語言康復教學轉向全員(即全校聽障、視障、智障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康復、教育、展示”融合一體化語言康復教育支持體系?!翱祻汀笔墙柚拷袣埪撛谠撔9步ǖ恼拷袣埣踩丝祻椭行拇髽?、設立的湛江市聽力語言康復中心、確定的湛江地市級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定點機構和評估機構,打造“特校+殘聯”共同支持特殊學生語言康復與發展聯合體?!敖逃笔窃谡拷薪逃值闹С窒聝灮翱祻徒逃⒙毥膛嘤?、文化傳承、精品展示、特教科研”五結合育人模式,加強語言康復教育課程、語言康復教育環境和教師團隊建設,打造多元融合協同的特殊學生語言康復與發展的教育康復“復合型”教師共同體?!罢故尽笔窃谡拷姓?、教育等各級部門及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建設語言康復教育成果展示功能場室,積極開展特殊學生語言康復與教育成果校內校外、線上線下展示活動,打造多元共享的特殊學生語言康復與發展家校社協同、普特融匯共同體。
二、分類施策,構建服務特殊學生語言康復與發展的教學新模式
學校圍繞“一切為學生平等參與和健康發展的未來生活奠基”的辦學理念,根據不同障礙類別、不同年級段的特殊學生語言康復教育需求,分類施策,著力構建特殊學生語言康復與發展有效教學模式。如,聽障學生“五段式”語言康復教育教學模式,即第一段,幼教部開展學前搶救性康復服務;第二段,小學1-3年級鞏固性康復訓練與補救性康復訓練;第三段,小學4-6年級強化表達性語言教學;第四段,初中階段口語為主導的全溝通教學;第五段,高中階段形成自主性語言教育康復。為鞏固和發展特殊學生的語言康復效果,學校項目組還以課題研究為引領,積極探索實踐融合教育戲劇教學、語言表演教學、普特融合作文教學等多種形式的特殊學生語言發展新模式。1.“三美”朗誦教學模式。視障部語文教師開展省級“朗誦教學提升視障學生康復效能的策略研究”,探索出基于學?!吧泼馈蔽幕瘍群敖Y構美”“形式美”“生命美”的“三美”朗誦教學模式。2.“五步”戲劇教學模式。運用教育戲劇的理念、元素、手段和方法,通過教育戲劇系列課題研究,探索出教師培訓→戲劇融合→精品課程→社團活動→成果展示特?!拔宀健睉騽〗虒W研究模式和故事劇場教學模式,開發特殊學生語言表演潛能,增強特殊學生語言溝通與表達自信。3.“SCC”普特融合作文教學模式。聽障、視障部語文教師與普小教師合作開展市級重點課題“義務教育階段普特融合作文教學研究”,探索出了普特融合作文“SCC”模式。4.“家校社協同”語言康復模式。
三、教康融通,建設促進特殊學生語言康復與發展的優質課程群
學校充分考慮不同殘疾類別學生語言康復與發展的需求,以特殊學生語言康復與發展的教康融通課程群為抓手,開發建設促進特殊學生語言康復與發展的康復課程、融合課程、選修課程、項目課程、活動課程五個課程模塊。如針對聽障生,開設“溝通與交往”康復課程,“語言訓練”融合課程,“通用手語”選修課程,“教育戲劇”“語言表演”“書法拓印”“攝影作文”等項目課程,以及普特學生筆談、通信、融合藝術展演、書刻藝術會展活動等語言綜合性學習活動課程;針對視障學生,開設“綜合康復“社會適應”等康復課程,“語言訓練”融合課程,盲文、漢字分類教學選修課程,“教育戲劇”“語言表演”“融合作文”等項目課程,誦讀、演講、主持、普特融合語言藝術展演等語言綜合性學習活動課程。
四、共育共培,打造支撐特殊學生語言康復與發展的師資共同體
學校堅持“工作室引領、校本研修、校地合作、普特社結合、區域聯動”的師資建設策略,打造支撐本校乃至市域特殊學生語言康復與發展的師資共同體。發揮1個省級、2個市、1個校級名教師工作室作用,培養校、市、粵西骨干特殊教育教師。與陽江市特殊教育學校共建,聯合雷州、吳川、廉江、坡頭、徐聞五縣(市、區)特殊教育學校,通過課題研究、課例研究、教研團隊協同實施廣東省中小學教師校本研修示范學校特殊學生語言與康復項目。與嶺南師范學院特殊教育系及該校承擔的廣東省特殊兒童發展重點實驗室合作,共同培養教育康復“復合型”教師。聘請廣播電視臺主持人、知名語言藝術家、普校語文名教師等愛心教師協同開展特殊學生語言康復與發展項目活動。近年來,學校構建多元融合協同“1+1+5+N”特殊教育教師培養培訓模式,助力特教教師專業發展?!?”即校本研修示范學校;“+1”即示范培育學校;“+5”即五所縣(市、區)結對受援學校;“+N”融合協同特殊教育、普通教育、殘聯系統、文化系統,以及愛心文化企業、行業協會、社會團體等多元力量。學校從服務本校教育教學到服務區域特殊教育,通過專家講座、課例研究、課題帶動、讀書沙龍、師徒帶教、網絡研修、基層送教等方式,參加研修學員、網絡學員和特殊教育教師約近2000人次,教師參加市級以上各項競賽獲獎近400人次。先后有多名教師獲得“正高級教師”“南粵優秀教師”“廣東省百千萬工程名師培養對象”“五一勞動獎章”“湛江市優秀教師”“湛江市優秀班主任”等榮譽。
近年來,我們不僅見證了特殊學生語言康復與發展項目喜人成果,更賦予我們永葆促進特殊學生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使命。在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湛江特校將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特殊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持續優化各類特殊學生語言康復與發展支持系統,促進特殊學生全面康復、全面發展。
【本文系2021年廣東省特殊教育內涵建設示范項目“特殊學生語言康復與發展”項階段性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