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衛國 湯曉躍/江蘇省邳州市農業農村局
邳州市認真貫徹落實徐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樹牢“項目為零、一切為零”理念,強化組織推動,創新招商舉措,集聚資源要素,優化協調服務,切實抓好項目招引和落地建設,全力夯實鄉村振興的產業基礎。
堅持系統謀劃,激發產業振興“動力源”。一是堅持統籌推進。市委、市政府將農業重大項目招引和建設作為全市農業農村重點工作之一,明確圍繞邳州“1246”現代農業提升計劃,聚焦行業50強,全力突破一批精深加工、農旅休閑等領域的“鏈主”項目。二是健全招商體系。建成“1+3+25”農業招商組織體系,即市級層面成立綠色食品產業招商局,上海、北京、深圳設立3個駐點專題招商辦,25個鎮(街道)成立專業招商小分隊。強化“一把手”招商主體責任,每月不少于1次外出招商。三是強化績效考核。加大對鎮(區、街道)考核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權重,占鄉村振興考核指標分值達到30%以上。嚴格獎懲辦法,對招引固定資產投資3000萬元以上鄉村產業項目的直接招引人員進行獎勵,對沒有業績的聘用人員予以辭退,在職人員回原單位,招商負責人予以免職。
創新招商方式,注入強鏈補鏈“新活力”。一是強化產業鏈招商。突出銀杏、大蒜、花卉、畜禽、炒貨等產業,完善“招商地圖”,聚焦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行業50強、上市公司,深挖山東、河北、安徽、福建等農業產業化強省項目信息,力爭在精深加工、冷鏈物流、農旅休閑等領域的“鏈主”項目實現新突破。二是強化園區招商。圍繞兩個國家級產業園區、兩個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三個省級農產品加工集中區,一個花卉產業園區和健康養殖集中區,在園區基礎設施、配套服務、技術裝備、產品研發、市場平臺等方面加大招商力度,全面提升園區承載力。三是強化平臺招商。充分發揮禾邦市級農業平臺公司作用,加大與社會資本合作力度,參與農業產業項目投資和建設。通過云招商、網上簽約等方式,開展農業招商引資活動36場,簽約農產品加工項目8個,已完成投資4.8億元。
強化過程管控,用好項目落實“驅動器”。一是加強項目會審。由市農業農村局牽頭,會同資規局、生態環境局、經發局、行政審批局等,從產業類別、投資強度、用地、環保、市場前景、富民增收等方面開展綜合會審,提高簽約質量。實行“一個管理平臺、一個項目庫、一張進度表”項目服務管理,推動實現“儲備一批、入庫一批、投產一批”。二是實行每月通報。定期組織現場核查,對項目建設情況逐一過堂,確保項目的真實性和實效性。市政府定期召開調度會,每月聽取一次鄉村產業招商工作情況匯報、項目建設進展情況匯報,對全市鄉村產業招商實績、項目建設進展進行通報。三是組織季度觀摩。市委市政府每季度組織一次全市農業重大產業項目觀摩活動,市四套班子領導現場考核打分,25個鎮(街道)現場觀摩學習,先進的得高分,落后的受啟發、增壓力、鼓干勁,形成重抓項目建設推進的“比學趕超”。2020年以來,實施省級農業重大項目144個,投資額205.84億元,已完成投資158.45億元,建成投產101個。
聚焦要素資源,尋求助企紓困“最優解”。一是強化項目全生命周期服務管理。成立市鄉村產業項目建設辦公室,各鎮(街)成立相應的工作專班,按照“一個項目,一個領導,一套班子、一個方案、一抓到底”的工作要求推進項目建設,努力為項目建設營造一流的環境。二是完善項目支持政策。強化金融扶持,設立1300萬元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用于提高貸款規模、加大風險補償、給予利率補貼;積極組織與江蘇銀行徐州分行等金融機構對接,促進銀企合作,盡力緩解項目建設資金壓力。充分發揮財政支農的杠桿作用,撬動民間資本和社會投資,實現投資多元化。2020年以來,爭取中央、省級資金1.54億元用于扶持165家項目主體建設。強化用地保障,創新開展“僵尸企業、低效廠房和閑置用地”清理行動,釋放土地資源900余畝,足額保障項目建設用地。三是推進點對點紓困服務。定期組織召開外來企業和相關部門參加的座談會,了解訴求建議,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努力為項目建設營造一流的環境。疫情防控期間,指導施工企業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全面落實施工工地閉環措施,每天梳理重大項目需要協調解決事項,實行會辦、交辦、督辦機制,幫助項目方解決原料緊張、用工短缺等實際困難,打通重大項目建設和企業生產的“堵點”“斷點”,全力保障在建項目不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