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朝英
摘要: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制造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對于維護國家經濟穩定和持續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然而,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中小民營制造企業面臨著巨大的經營壓力。為了提高企業競爭力,降低企業經營風險,優化財務管理成為了這些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研究中小民營制造企業的財務管理優化對策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價值。本文在分析中小民營制造企業財務管理優化的重要性基礎上,深入探討了中小民營制造企業財務管理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針對性的提出了優化中小民營制造企業財務管理的對策建議,以期為中小民營制造企業提升財務管理水平,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中小民營企業;制造企業;財務管理
一、引言
中小民營制造企業在我國經濟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對于國民經濟的穩定和發展具有深遠的影響。然而,這些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諸多財務管理方面的問題,如資金短缺、成本高企、財務風險較大等。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中小民營制造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給企業經營帶來了較大的困境。因此,探討中小民營制造企業財務管理的優化對策,不僅有助于企業自身的健康發展,而且有利于我國制造業整體水平的提升。
隨著經濟學、管理學、財務學等多學科的融合發展,學者們對于財務管理的研究不斷深入,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完善的理論體系。然而,針對中小民營制造企業這一特定領域的財務管理優化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相關理論和方法尚待完善。因此,本研究旨在借鑒現有財務管理理論,結合中小民營制造企業的特點,探討適用于這類企業的財務管理優化對策,以期為企業提供切實可行的指導意見。
二、中小民營制造企業財務管理現狀和存在的問題
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小民營制造企業在我國經濟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然而,這些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面臨著一系列挑戰。一是,資金短缺。中小民營制造企業普遍存在資金不足的問題。這主要表現在企業的初始投資較高、融資渠道有限、融資成本較高等方面。由于資金短缺,企業在生產經營、技術研發、市場拓展等方面的投入受到限制,從而影響企業的整體競爭力。二是,財務風險較大。相較于大型企業,中小民營制造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的專業能力較弱,容易出現財務風險。這主要包括信貸風險、匯率風險、利率風險等。這些風險可能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財務狀況惡化,甚至影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三是,財務信息披露不透明。中小民營制造企業在財務信息披露方面普遍不夠透明。這不僅可能導致內部管理不善、資源配置不合理,還可能影響企業在外部融資和合作中的信用評級。財務信息披露不透明進一步加劇了企業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的問題。四是,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中小民營制造企業在內部控制方面存在諸多不足,如制度設計不合理、執行力度不夠、監督機制不健全等。這可能導致企業出現財務欺詐、內部勾結等問題,進而影響企業的穩定發展。具體而言,中小民營制造企業對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以下方面:
(一)中小民營制造企業對財務管理意識淡薄
中小民營制造企業普遍為家族式管理,財務管理工作者大多為親戚朋友,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得不到保障,經營者只重視效益和利潤而忽視了財務管理。其決策也缺乏具體的評估,以至于在后期的實際經營中沒有達到市場實際需求;財務管理維度沒有滲透到公司戰略運作的各環節,這些一定程度上是中小民營制造企業財務管理意識淡薄所致。財務管理意識淡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缺乏專業財務人才。中小民營制造企業往往在財務管理方面缺乏專業的人才,導致企業在財務決策、風險控制、成本核算等方面的能力不足。這可能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影響企業的穩定發展。二是,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中小民營制造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導致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容易出現問題。這可能導致資金浪費、內部勾結、財務欺詐等現象,影響企業的聲譽和發展。三是,忽視風險管理。財務管理意識淡薄的企業往往忽視風險管理,沒有建立有效的風險預警機制。這使得企業在面臨市場風險時缺乏應對能力,可能導致企業的財務狀況惡化,甚至影響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二)缺乏有效的成本管控制度,成本核算模糊不清
中小民營制造企業與商貿公司不同,有原材料采購、生產、組裝、銷售等諸多環節,在投料時由于工作人員的隨意性使在原材料采購、生產過程、產品定價等環節也存在一定的成本浪費。并且,企業往往缺乏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專業人才,一些企業沒有建立健全的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體系。這些都導致中小民營制造企業成本管理水平不高,影響其市場競爭力。
(三)業財融合度太低,信息溝通不流暢
財務系統的核心為財務信息,整個企業的客觀評價離不開財務信息的精確度。中小民營制造企業業務部門看重的是業務量和目標完成情況;財務部門看重的則是核算利潤、成本等指標,這就造成了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的工作目標不同,在溝通上面重心不一致,所以存在溝通上各抒己見。具體而言,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信息孤島現象。中小民營制造企業在生產經營和財務管理之間往往存在信息孤島現象。由于各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不暢,導致生產經營數據和財務數據相互隔離,無法形成有效的信息整合和共享。二是,決策制定受限。由于業務與財務之間信息溝通不流暢,企業在制定決策時可能無法全面了解財務狀況,從而導致決策失誤。這可能會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影響企業的穩定發展。三是,資源配置效率低下。在業務與財務之間信息溝通不暢的情況下,企業在資源配置方面可能出現低效現象。這可能導致企業資金、人力、物力等資源的浪費,進而影響企業的整體運營效率和競爭力。四是,風險識別能力不足。業務與財務之間信息不流暢可能導致企業在識別和預防風險方面的能力不足。這使得企業在面臨市場風險時缺乏應對策略,可能導致企業的財務狀況惡化,甚至影響企業的生存與發展。
(四)財務人員業務水平偏低不懂業務知識
中小民營制造企業財務人員工作普遍性為:審核單據、編制憑證、記賬、編制報表,登記賬薄,沒有做到財務管理的真正意義,通常是事務性的工作較多很少有時間鉆研財務管理方法和管理措施,沒有做到企業價值最大化、企業利潤最大化等財務管理的目標。
(五)籌資困難導致資金不足
中小民營制造企業與金融機構的放貸要求存在差異,其貸款金額小貸款次數多,金融機構為了減少放貸風險是不愿意給中小民營制造企業放貸的,金融機構放貸有著繁雜的相關手續、且審核處理時間太長,無法滿足中小民營制造企業的急迫用款需求,在發展運營過程中,從原材料采購、生產、組裝、設計、銷售、售后服務等諸多環節均離不開資金。中小民營制造企業從市場上籌資的資金渠道有限,融資數額較小,融資成本過高,導致多數制造企業只能以債務籌資開展日常經營活動,不能像上市公司一樣發行股票、發行證券等多方面融資。
(六)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對財務人員沒有有效的獎勵機制
中小民營制造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中是很缺少激勵制度的,這導致財務工作者缺乏創造價值的意識和積極性,降低成本創造效益是需要財務人員的意識和積極性的,每一個工作崗位都是可以發現經濟效益的,用科學的適用的財務管理制度激勵財務工作者的工作興趣,使每個員工都專注自己的工作任務并承擔相應的工作責任,做到一人一崗一責,一人一崗雙責,為企業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并充分發揮自己的最大能量。
三、完善中小民營制造企業財務管理的對策建議
(一)提升中小民營制造企業對財務管理意識與管理水平
提高財務人員在企業管理中的地位,增加財務管理人員的收入,提升其積極性、責任意識。鼓勵內部學習,做實外部培訓,切實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水平,培養形成一批專業知識豐富、綜合素質高的財務管理人員,使其更好地為公司發展服務。促使財務管理人員主動參與公司的經營管理,培養財務管理人員的管理觀念和意識,最終使企業財務管理部門具備高度的責任感,使其充分認識到財務戰略管理在企業日常經營生產中的重要性,有效促進企業財務職能的發揮,實現財務管理的高質量發展。
(二)制定有效的成本管控制度,清晰核算成本費用
成本是為了獲得某種利益或是達到一定目標所產生的耗費或支出。中小民營制造企業運營過程中有效實施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是作為商品經濟中的價值體現,可以充分組織全體人員對運營過程的各個環節進行科學管理,力求以最少的生產耗費取得最多的生產成果。成本管控主要體現在通過成本管理降低成本,為中小民營制造企業擴大再生產創造有利條件。通過成本管控增加企業經營利潤,提高中小民營制造企業的經濟效益。通過成本管控幫助中小民營制造企業取得競爭優勢,增強企業的競爭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做到成本水平的絕對降低,保證實現產品服務差異化條件下的成本持續降低。
(三)促進業財融合,提高信息溝通
一是,建立信息共享平臺。企業可以通過建立內部信息共享平臺,實現業務與財務數據的整合和共享。這有助于打破信息孤島現象,提高跨部門間的信息溝通效率。二是,強化跨部門溝通與協作。企業應加強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作,提高各部門間的協同效應。定期召開業務與財務部門的聯席會議,共同討論企業發展戰略、決策制定等重要議題,確保企業決策的全面性與合理性。三是,優化企業文化。企業應營造積極的企業文化氛圍,鼓勵各部門之間的互動與合作。四是,財務人員學習業務知識,業務人員學習財務知識,以此提高信息溝通質量,強化企業內部的信任與團隊精神,激發員工的創新精神和協作意識,從而提高整體的信息溝通效果。
(四)加強對財務人員培訓
中小民營制造企業業務類型復雜多樣,財務管理涉及諸多方面,正確認識財務管理,理解財務管理的重要性,財務管理工作的好壞取決于財務人員的專業素養,且直接反映企業管理水平的高低,這就要求財務人員應同時具備業務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企業應定期或是不定期的對財務人員進行業務與專業知識培訓,將理論知識與相關政策學以致用,解決實際問題,并通過培訓和人才引進,使財務管理人員了解業務部門的需求,加強與業務部門的溝通與協作,提高企業的整體運營效率。
(五)加大籌資渠道,提高資金流動率
融資困難是我國中小民營制造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其主要原因在于:中小民營制造企業采購原材料的資金需求較大,較長的回款周期,在正常周轉運營中需要大量的流動資金。然而,在新冠疫情的沖擊、越發激烈的競爭市場、足夠飽和的市場導致銷售下滑,資金回流不及時。對此,中小民營制造企業應增強自身資本運營能力,積極拓展融資渠道,對企業財務管理質量提升與長遠發展有著深厚的意義,應設置最低和最高的存貨儲備量,減少存貨積壓,避免資金浪費,為中小民營制造企業內部籌資提供有力條件。嚴格監督貨物資金流轉問題,降低存貨占用成本,加速存貨周轉,合理使用資金將資金使用權下放,并制定有效的獎懲機制,資金統一管理統一分配,增強企業資金利用率。
(六)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制定財務人員有效的獎勵機制
建立有效的投資管理、籌資管理、營運資金管理、成本管理、收入與分配管理相關制度,制度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籌資是基礎,籌措的資金有效的投放出去獲得增值與發展,需要有效的資金營運才能實現。成本管理貫穿于投資、籌資、營運資金和成本管理各方面,收入與分配來源于籌資、投資、營運資金和成本管理共同作用的結果,有效利用籌資、投資、資金營運、成本管理、收入與分配是中小民營制造企業價值創造的必要環節,是保障企業健康發展、實現可持續增長的重要條件。并且,企業應通過完善財務管理制度,確保業務與財務的有效融合。這包括對財務報告的規范化、財務預算與分析的系統化、成本核算與控制的精細化等方面的改進,以提高財務管理的專業性和有效性。
建立有效的財務激勵主要通過物質激勵機制,實現短期激勵和長期激勵有機結合,更好的起到激勵作用。通過精神激勵機制和權利激勵機制讓財務人員在行為上起到一定的監督作用,企業的戰略決策不僅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也關系到財務人員等利益相關者的切身利益,所以建立有效的獎勵機制才能更科學、更持久的提高財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中小民營制造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面臨諸多挑戰,如財務管理意識淡薄、業財融合度低、信息溝通不流暢等。為提升中小民營制造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實現可持續發展和競爭力提升,以下優化對策值得關注:提高財務管理意識,加強財務管理體系建設和人才培養;實現業務與財務的融合,提高信息溝通效率;拓寬企業融資渠道,緩解資金壓力;提升成本管理水平,降低企業成本;建立健全財務管理制度,制定財務人員有效的獎勵機制等。企業應根據自身實際情況,靈活運用上述優化對策,全面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同時,政府和金融機構應發揮支持作用,為中小民營制造企業提供有力的政策和金融支持。通過共同努力,推動中小民營制造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取得突破,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為國家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李梨珠.制造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納稅,2020 (10):65-66.
[2]張靜.制造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財會學習,2020 (03):69-71.
[3]鄒小鑫.制造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與改進措施[J].會計師.2022 (07):43-45.
[4]劉國杰 劉水連 劉 滄:制造業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優化對策[J]:河北企業.2022 (08):103-105.
[5]馮小鋒.新形勢下制造業財務管理轉型思考[J]:財會學習,2022 (10):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