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翠萍
(永昌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甘肅金昌 737200)
幼兒教育是幼兒學生的啟蒙教育,在這一階段幼兒保育教師的專業素養關系到幼兒啟蒙教育的質量。從當前幼兒保育專業人才培養來看,基礎理論知識與教學技能是幼兒保育專業的必修課程,是從事該行業的基礎,但創造力始終是提升幼兒保育專業人員就業能力的關鍵。幼兒保育專業教學中舞蹈教學作為幼兒保育專業的必修課程,主要涉及舞蹈基礎知識、舞蹈欣賞、舞蹈編排,且不同的舞蹈教學內容,培育目標也是不同的。例如,對舞蹈歷史的學習是提高學生對歷史文化的了解,在文化熏陶下燃起對舞蹈的熱愛。然而現階段大多中職院校在學生教育培訓過程中,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培養,創造能力培養較為欠缺,特別是在舞蹈課訓練過程中,編排舞蹈動作和舞蹈形式過于單一,難以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因此,在中職院校幼兒保育專業教學過程中,需要加強對舞蹈教學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滿足新時期幼兒保育專業的需求。
幼兒學生學習舞蹈,是幼兒學生感悟世界的一種方式,特別是在幼兒學生啟蒙教育階段,舞蹈作為一門鍛煉孩子感知能力的學科,能夠使幼兒學生深入地感受文化魅力。對此,舞蹈教學創新能力的培養,關鍵在于教學初期,能夠鼓勵學生將自身的想法大膽提出,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提高學生對舞蹈創作的感悟,形成自身的舞蹈觀念。授課教師對中職院校學生舞蹈創新能力的培養,要善于引導鼓勵,在中職院校學生舞蹈知識的基礎上,通過講解和演示相結合的方式來融洽課堂氛圍,從而提升課堂的教學效率。授課過程中加深學生對舞蹈的理解[1]。
中職院校學生自身學習適應能力較強,對新的教學理念和知識接受上更加廣泛。在以往中職院校教學模式上,大多是以“聽、說”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課本始終是教學基礎,從課本上對教學知識進行延伸來思考舞蹈作品,這樣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掌握課本知識,而同學間的交流互動,能夠增強學生對舞蹈作品的理解,為下一步的創作提供更多的思路想法。此外,中職院校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注重夯實學生專業素質,在此基礎上進行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使學生展現出自身對藝術美的感悟,創作具有自己風格的作品。因此,在課堂交流過程中,授課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互相觀摩、互相觀察、互相啟發,從而激發自身的想象力,將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感悟融入自身舞蹈創作中。
在新時期,時代的發展對中職幼兒保育教育專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提升院校學生在今后社會崗位競爭的優勢,重視對院校學生舞蹈教學的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提升院校學生競爭實力的重要方式。但當前中職幼兒保育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創新能力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在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認為舞蹈基礎知識和舞蹈技能,是教學的關鍵,而對學生專業技能運用以及創新能力培養,重視程度不夠。也未認識到創造力培養在今后行業就業中的價值,在教學過程中大多是以引導的方式,鼓勵學生自己體會,缺少教學情境創造以及具體行為上的指導。
好的教學方法,在人才培訓過程中始終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中職幼兒保育專業舞蹈教學中,授課教師對教學方法創新能力較弱,不善于根據課堂教學活動的進程,對學生在專業上進行引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因此,在學生創造力培養過程中,要善于把控課程進程,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來靈活選取教學方法,從而提升課堂培養的效率[2]。
在中職院校幼兒保育專業舞蹈教學中,學生始終是整體教學的主體。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的主體地位會更加重一些,而課堂教學方式也是以講授為主,學生進行模仿練習。這樣的教學模式使整體課堂氛圍較為枯燥,不易營造出創新的氛圍,難以激發學生的教學靈感,壓制了部分學生個性化的學習行為,阻礙了學生創造力的發展。
在中職幼兒保育專業舞蹈教學中,學生創造力的培養重點在于學生創造精神的培育,鼓勵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注重學生教學主體的地位,通過學生實際參與課程教學活動,在教學活動中積極思考,在舞蹈教學中融入自身的創作想法,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在授課教學過程中,舞蹈教師可為學生營造舞蹈創作的基礎條件,鼓勵學生進行自主編創舞蹈,在實踐鍛煉中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3]。例如,在舞蹈教學過程中,舞蹈授課教師可帶領學生們學習漢族、藏族、傣族以及蒙古族的一些舞蹈動作,使學生們能夠理解各個民族舞蹈的文化內涵,再結合當前的部分舞蹈動作和舞蹈理論基礎,通過對比的方式,引導學生們分析不同民族舞蹈文化之間的差異性,通過對比各個民族舞蹈之間的微妙聯系,使學生對理論知識和舞蹈文化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授課教師鼓勵學生們通過融合多民族舞蹈元素對部分舞蹈進行編排和創新,如授課教師可采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們自主選擇合作對象或單獨完成教學任務,充分尊重學生獨立創造的能力,在舞蹈創新和編排過程中,授課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對學生的創作作品給予一定的肯定,盡量以鼓勵表彰為主,同時對創作作品中的不足之處,可以共同探討的方式為學生提供方法和思路,在交流合作中、探討學習中產生思維的碰撞,使學生能夠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創造所帶來的成就感。此外,校方也可定期組織舞蹈編排創作大賽,給予一定的舞蹈創作主題,要求學生進行原創作品創作。這樣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深入去了解舞蹈創作的相關知識來鞏固自身的舞蹈功底,同時在學生創新過程中可極大地拓寬學生的眼界思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并且在激烈的競爭中能夠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成就感,感悟創新的快樂,從而在活動中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4]。
中職幼兒保育教育專業舞蹈教學中,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需要不斷提升授課教師的綜合素養,為中職院校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基礎。授課教師要具備先進的教學理念,善于創新教學方法,拓寬教育資源的獲取渠道,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改變以往閉門造車教學模式所帶來的弊端。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校方可通過構建智慧教育平臺的方式,立足于智慧教育平臺定期組織教師開展教研活動,結合不同舞蹈學科的特點,進行教學教研活動,不斷提升授課教師的綜合能力。其次,授課教師立足于智慧教育平臺,能夠及時汲取先進的保育專業教學理念、舞蹈教學策略、豐富的舞蹈教學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授課教師可將相關理念、方法、策略及時與學生進行講授,拓寬學生對舞蹈知識的認知,使學生能夠獲取更多的舞蹈知識。最后,增強授課教師的舞蹈素養,使授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能夠針對學生的想法意見,給予更多的講評,為學生舞蹈創新拓寬思路,并且提供更好的教學資源,幫助學生提升創造能力[5]。
合作交流的方式對提升學生專業素養,有利于學生對自身職業發展有更清晰的了解。在合作交流過程中對學生創造能力進行培養,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創造能力,便于在交流過程中汲取其他同學創作理念,能夠站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拓寬自身創造創新的眼界,從而能夠融匯更多的思路,提升自身的創新創造能力[6]。在教學實踐中,授課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合作編排舞蹈動作,例如在中職幼兒保育教學舞蹈專業中,幼兒舞蹈改編十分考驗學生的創造能力。首先,授課教師可抓住這一教學環節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活動,授課教師可根據教學活動的要求將班級成員進行分成不同的小組,并明確小組組長,為學生提供改編幼兒舞蹈片段。其次,在幼兒舞蹈片段編排過程中應注重層次性,第一步是對幼兒舞蹈片段中的部分動作進行改造編排,在此過程中授課教師要給予學生專業知識的講解,要引導學生根據舞蹈的主題設置相關的動作,并結合舞蹈主題進行探討和分析,在這一過程中鼓勵小組成員全員參與,能夠積極發表自身的想法,在交流碰撞中對舞蹈動作進行修改,最終明確相關動作要領;第二步是對整個舞蹈進行編排,這一步相對于舞蹈動作的選定更有難度;第三步是對整體舞蹈動作進行整合,完成作品創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積極參與,有利于學生的思想碰撞與交流,使學生加深對專業知識的了解,從而鍛煉學生的創造能力。其三,在舞蹈動作編排完成后,舞蹈教師可針對當前改變成果,引導學生對幼兒舞蹈進行排練。在排練過程中學生要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舞蹈的編排,從整體角度思考,思考整體舞蹈創作中的不足;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自身情感融合是否到位,能否通過舞蹈動作來表達自身的想法;站在幼兒角度考慮,舞蹈動作的內涵,自身在舞蹈過程中的感悟認知。通過這樣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之間的分享與交流,通過學生們的用心欣賞和觀察,使學生對舞蹈創造的理解更加深刻,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7]。
中職幼兒保育教育中舞蹈專業占有重要的課程比重,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要重視對自身舞蹈技能的提升,加深對舞蹈情感的感悟,在舞蹈編排以及舞蹈實踐中不斷提升自身創作靈感。在這一過程中,授課教師可利用智慧教育平臺,通過信息技術的使用,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舞蹈實踐平臺,為學生在舞蹈學習和交流中的感悟積累奠定基礎。例如,在保育專業舞蹈教學中,授課教師可利用校方晚會、慰問演出、地方文化交流等平臺進行舞蹈交流實踐,在這一過程中通過智慧教育平臺幫助學生們編排舞蹈,利用智慧教育平臺的教育資源來篩選伴奏,分析舞蹈銜接中的問題,使學生們在舞臺展示自身的編排創作能力,在交流與合作中收獲舞蹈創作的滿足感[8]。此外,校方可定期組織幼兒保育專業學生到當地幼兒園進行實習,通過提前崗位鍛煉的方式以及與幼兒園校方教師的交流與合作,了解幼兒階段身心成長的特點和興趣愛好,便于學生掌握更多的幼兒情感變化,在幼兒舞蹈編排創造過程中,能夠根據幼兒的身心特點創造更加符合幼兒教育的舞蹈作品。并通過幼兒課堂實踐的方式,使學生們擁有舞蹈練習和學習的空間,從保育專業角度更好地進行舞蹈作品創作,使學生對自身的崗位以及未來發展方向有更清晰的認識,汲取經驗提升自身的作品創造能力,能夠更好地適應行業發展。
綜上所述,隨著當前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在新時期對幼兒保育專業學生的綜合素養要求更高。舞蹈教學作為幼兒保育專業的重要內容,學生在今后崗位認知過程中,自身創造能力的提升會使其更好地勝任自身崗位,能夠以多種教學活動來提升教學效果。對于保育專業學生舞蹈創造能力的培養,要注重引導學生立足于幼兒角度,所創造的作品能夠更加貼合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始終能夠注重維護孩子的興趣愛好,鞏固幼兒學生的舞蹈功底,使幼兒學生能夠更好地感悟舞蹈情感。因此,通過提升幼兒保育專業學生舞蹈創造能力,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勝任自身崗位,成為幼兒學生喜愛的優秀幼兒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