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時代發展需要具備創新思維能力的學生,只有具備創新思維能力的學生才能夠滿足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因此教師在英語教學中,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更要從學生本身的思維模式出發,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教師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要采用有效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這樣學生才能自主閱讀英語文章,并提升自己的英語核心素養。此篇文章旨在探討研究英語閱讀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思辨能力
作者簡介:鄭惠萍,永安市第十中學。
眾所周知,創新性的思維能力要以思辨能力為主,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初期階段,英語教師就要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目的是幫助學生提高閱讀水平。然而在培養學生英語閱讀思辨能力的實際教學過程中發現,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均存在突出問題。
閱讀理解是英語考試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英語閱讀水平的提高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而且大量的閱讀也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因此,筆者所在學校的英語教師達成共識:要盡可能地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拓展學生的詞匯量,學生只有通過大量閱讀,才能夠為未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英語學習對于部分學生來說枯燥無味,這就要求培養學生較強的自律性,心浮氣躁沒耐心的學生很難擁有理想的英語成績。筆者所在學校的英語教師組織學生參與完成了“思辨能力與英語閱讀能力調查問卷”,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了解初中生英語閱讀學習現狀,促進教師的“教”及學生的“學”。根據調查問卷結果,教師發現了英語學困生產生的原因,意識到影響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客觀等多方面因素,大家達成共識,認為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至關重要。
以下是大多數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現狀:
一、初中學生英語思辨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不重視培養學生語篇意識和閱讀技巧
大多數英語教師教學理念沒有及時更新,仍然沿用舊有的教學方法,存在過度注重英語單詞、語法等的教學問題。在教師看來,閱讀理解只需要將文章分解為單詞和句子,然后進行碎片化講解,逐字翻譯文章就能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文章大意,所以大多數教師在英語閱讀課教學中就是講解語法、詞匯、翻譯等知識點,沒有培養學生閱讀技巧,也沒有分析文章的題材,對于每一篇文章都是學生先通讀一遍,教師再翻譯整篇文章。這種教學模式,學生最多就是掌握某些語法或新詞匯,無法深入理解文章。部分教師意識到要培養學生閱讀技巧,但是并沒有教會學生如何推理、猜測、判斷作者情感,久而久之導致教學質量低下,學生的英語閱讀技巧也得不到提高,學生思辨能力得不到培養,不利于學生之后的英語學習。
(二)學生學習存在的問題
受應試教育思想影響,大多數教師采用“填鴨式”教學方式,英語閱讀課上,學生也是根據教師的操練模式“讀單詞—學語法—做練習”進行學習,這就造成學生僅重視掌握詞匯、語法知識,根本不重視自己的語言運用能力發展。部分學生沒有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以致成績不理想,逐漸對學習產生厭惡逃避心理,學習英語應付了事,提高英語學習能力很有難度。
(三)學生缺乏有效方法提升思辨能力
大部分師生認為通過大量操練習題和閱讀文章就能夠逐漸提升思辨能力。然而在提升學生思辨能力的過程中,若沒有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很難提高思辨能力。在當前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未能及時引導學生綜合把握整個語篇,未能實現學生對文章深層次的探究,沒能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通過多模式的方法來評價學生,學生消極被動地學習,以至于學生整體意識缺失,語篇的前后連貫銜接把握不好,不利于學生的思辨能力發展。
二、教師如何培養初中生的英語閱讀思辨能力
(一)運用語境推理,培養思辨能力
閱讀理解其實是一種非常突出的思維模式,它不是學生被動地去認識詞語和句子,而是結合語篇中的具體語境,圍繞文章類型所展開的獨立思考的過程。
在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判斷文章語境,借助語境推理文章的邏輯發展,并且可以提高學生的連貫意識,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通過教師提醒和引導,學生能夠了解基本的語法和詞匯銜接,通過語境推理,也能夠深入理解語意的連貫性,整體把握文章,逐漸提高閱讀推理和思辨能力。
(二)遵循學生思維發展的循序漸進性
以往閱讀理解教學中,學生局限于理解、記憶和運用詞句、語法的過程,難以更高層次地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設計展示學生思維發展能逐步提升的教學活動,要教會學生抓住文章信息,提煉每段中心思想,進而預測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文章內涵等。教師要從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地根據學生的語言發展認知規律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例如,仁愛版初中英語八年級Topic 3 Section C“Keeping healthy”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先播放課文的圖片和視頻,引導學生閱讀課文并且提問“How to keep healthy? ”,說一說課文中都有哪些方法,然后讓學生找出每一段的主題句,引導學生討論“Why should we stay away from smoking and drinking ?”“Is happiness important for your health?”,最后進行歸納總結“The ways of keeping healthy”,從而達到更好的閱讀教學效果。
(三)創設思辨的教學氛圍,鼓勵學生大膽質疑,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傳統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幾乎都是扮演主講的角色,學生一般都是被動學習新知,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思維能力及思辨能力沒有得到有效訓練。所以教師應創新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即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活動開展目標也必須緊緊圍繞著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換言之,必須要體現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在此課堂活動中,學生的學習是積極主動的,進而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
眾所周知,閱讀理解是一種復雜的思維活動,針對學生不同的思辨能力、思維視角,教師應運用分層次的閱讀模式。因此在閱讀活動設計上,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針對文章標題或插圖進行探究式提問,也可以鼓勵學生質疑文章中的具體細節,目的是讓學生敢于質疑和批判,通過反復思辨,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例如,在“The school sports meet is coming?”教學中,學生一般都很喜歡參與體育運動,學生對與實際生活相關的學習內容也更有興趣,所以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結合實際生活進行思考,提出自己的問題,比如教師組織學生討論“What do you think of sports meet ?”“Which sport will you take part in?”,在對比分析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
(四)創設動靜結合、多模式思辨活動的英語課堂
平時的英語課堂教學中,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希望通過活躍的課堂氣氛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雖然熱鬧的課堂氣氛確實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是教師也應該思考,隱藏在這熱鬧非凡的表象之后,學生的思維活動是否還停留在表面的感知上。如果在閱讀課堂上學生只被動吸收知識,不用動腦,何談思維火花的碰撞?教師通過創設活動激發學生內心深處的學習動機遠比做表面功夫有效果。學生主動思考、處理文本信息,尋疑解惑的過程中往往是安靜的,但這并不意味著學生的思維處于停滯狀態。恰恰相反,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安靜思考的時候往往是深層次的思維在發展。
實踐是形成認知、提升能力的有效途徑,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努力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及辨析能力,也需要創設多模式的思辨活動,讓學生以個人或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開展思辨活動。如閱讀小故事活動,教師讓學生閱讀文章然后進行評析活動,也可適當提出小問題,學習小組結合問題對故事進行閱讀和分析,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小組討論活動中,這樣學生思考問題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以提高。其次也要培養學生樂思辨、愛思辨、善思辨的能力。學生具有獨立個性,對于問題有不同的思維角度,教師要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以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
三、如何發揮學生的思辨能力
(一)教授學生緊扣文章主題拓展延伸閱讀,抓住文章主旨
引導學生圍繞文章主題展開閱讀。作者寫作目的往往體現在文章題目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圍繞文章中心句展開針對性、深層次閱讀,做到既緊扣題意,又能夠集中精力進行有目的的閱讀理解活動。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閱讀前根據文章的題目先預測文章內容,帶著問題閱讀,抓住題目中的關鍵詞匯信息,這樣有助于學生主動挖掘文章關鍵信息。學生再通過自己提煉出的文章各段中的中心句子,思考文章所表達的中心思想,借此方法有效拓展學生認知。
(二)教授學生篩選有效信息,快速默讀
快速默讀適用于考場,教師平時就要訓練學生快速默讀,此閱讀方法的目的就是引導學生在明白文章主題的基礎上,積極主動地改變相關策略方法,掌握快速高效的閱讀方法。指導學生可以圍繞關鍵詞展開針對性跳讀,并加以聯想,把相關信息組合成通順的句子,這樣學生能夠更好地感悟文章大意。讓學生在快速閱讀的基礎上,提升對文章的深層次感知。
筆者認為提升學生閱讀思辨能力有以下關鍵點:
1.詞匯積累。擴大詞匯量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前提。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高低受詞匯量掌握多少的影響,詞匯掌握得越多,學生閱讀理解層面就越廣闊,閱讀越順暢。所以教師平時要鼓勵學生多積累單詞,有助于學生提升閱讀能力。
2.大量閱讀、大量操練。教師平時可以要求學生多讀多接觸不同題材的文章,只有廣泛閱讀,學習大量不同學科領域的知識,才能有效提高學生閱讀思辨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幫助學生提升英語閱讀速度以及對細節信息的感知、對文章主旨的把握。
3.針對學生提出的閱讀之后沒印象、沒收獲的問題,我校教師探討出以下解決方法:
(1)除自身多閱讀外,提倡多和其他人交流。因為每個人的思維都有局限性,學生可以通過與同學多交流學習,分辨理解不同的思維和觀點。
(2)多問為什么,培養探索精神。
(3)多問為什么不,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不同想法、觀點,表達自己的觀點,通過舉一反三,學生的思辨能力就會提高。
當然教師對學生的思辨行為要及時給予贊揚,多鼓勵學生,增強學生自信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激發學生潛在的思辨能力。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一個重要環節,教師必須要明確如何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思辨能力。
基金項目:本文系福建省永安市2021年度立項課題“基于思辨能力培養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研究”(課題立項批準號:YAKT2021084)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韓亞輝.英語專業閱讀教學與思辨能力的培養[J].考試周刊,2015(32):85.
[2]朱俊知.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設計與思辨能力培養研究[J].校園英語,2017(21):138.
[3]史佳娜.如何在初中英語閱讀課中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