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
【摘要】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英語讀后續寫不但能鍛煉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而且也能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本文通過分析高中英語教學中讀后續寫“文體互動”教學現狀,以此提出一定的優化改進建議,旨在為實際教學工作改進發揮一定的借鑒作用。
【關鍵詞】高中英語? 讀后續寫? 文體互動?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4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3)11-0064-03
讀后續寫重點考查的是學生在閱讀文章之后進行思考然后寫作的一個過程。在現今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注重應用“文體互動”與讀后續寫進行銜接互動,以此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勵學生思考,提升英語知識儲備能力。文體互動主要指的是針對課文進行學習,通過其他資源獲取與文章主題相近的其他文章,以此實現互動學習,激發學生思考,提升學生學習理解能力和英語知識學習效率。筆者通過實際調查發現,雖然當前諸多高中英語教師在英語讀后續寫學習中應用文體互動,但由于認識存在偏差、教師隊伍建設不合理等問題存在,妨礙了實際應用效果。筆者作為一個長期從事高中英語教學的工作人員,立足實際教學現狀下提出相關的優化改進建議,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高中英語讀后續寫中“文體互動”應用的重要性分析
(一)加深對英文材料的理解
高中英語教學中閱讀文章有著一定的邏輯順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如果未能充分掌握此種邏輯順序,將無法學深悟透英文材料,對于英語知識充分理解和吸收必然產生不良影響。而面對2019年人教版英文文章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從實際出發,立足多樣化英文材料學習的難易度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高中英語教學中,面對學生不同的英語基礎,如果未能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將會嚴重影響學習效率。筆者針對高中一年級100名學生的文章閱讀進行調查發現,其中65%的學生認為高中英語一年級閱讀學習是較為困難的,從初中走向高中階段需要在一年級打好基礎,而當前教師應用的教學方法存在不合理性,未能就文章閱讀學深悟透,妨礙了自身英語知識儲備能力;只有35%的學生認為自身能充分理解和吸收英語閱讀材料,并為自身寫作所應用。在進一步調查中筆者發現,這部分學生在初中階段便有著扎實的英語基礎知識,且進入高中年級學習參與了一定的課外輔導。
面對以上調查結果,筆者認為高中英語教學中,閱讀對于提升學生英語水平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每一位高中英語教師面向大篇幅的閱讀教學需要選擇合適的英語教學方法。“文體互動”這一教學方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具有突出應用效果的方法,通過延伸閱讀材料的應用,在同一文章背景下深入理解閱讀材料,理清邏輯順序,提升英語學習效果。
(二)增強語言應用能力
高中英語教學中,讀后續寫的一個重要目的在于促使學生在閱讀材料深入理解的基礎上,增強語言應用能力。學生在理清文章邏輯順序的基礎上,掌握文章中所含有的語法知識和單詞用量,并在教師引導下充分內化吸收。在前期了解的基礎上,學生在后期的寫作過程中將前邊所學的語法和單詞進行寫作應用,這一過程能充分增強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以此,教師為了能在讀后續寫應用中通過使用文體互動方法,選擇與文章相近的其他文章進行深入的鞏固和學習。
(三)增強語言協調表達能力
讀后續寫對語言的協調組織運用要求較高,學生要按照英語原文所提供的資料和內容采用類似文體來進行模仿創作。閱讀與寫作是讀后續寫的基本內容,對增強語言的精準性與流利性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學生在寫作之前要開展細致的閱讀工作,及時掌握原文的語言風格以及文章的脈絡,使學生在讀后續寫的訓練中提升英語的流利表達程度,從而提升英語語言的實踐能力。
二、高中英語讀后續寫中“文體互動”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師題材選擇不科學
在現今高中英語讀后續寫中,為了充分使用“文體互動”教學方法,教師需要“慎重選擇”,結合教學目標和教學大綱基礎上選擇相近的文章題材作為互動學習的主要參考。但實際落實過程中,由于教師局限于課程教學時間,未能從文章本身主題思維和邏輯順序出發,選擇的延伸閱讀文章不合適,因此在調動學生教學積極性,提升英語教學水平方面存在滯后性。如,某教師在針對高中英語讀后續寫的文體互動題材選擇中,選擇的題材大多是敘事性的,題材過于單一化。學生續寫多是故事性的,雖然能促使學生展開想象,但是同樣對學生形成了一定的限制,不利于學生英語續寫能力的提高。在當前英語讀后續寫中,教師必須多方面選擇,通過多樣化題材的選擇保證“文體互動”教學質量。面對這一問題,在實現文體互動中需要積極改進,這是讀后續寫效果充分展現的關鍵。
(二)讀寫并重未能權衡
高中英語讀后續寫中,文體互動教學效果充分展現需要教師讀和寫權衡進行,只有這樣才能在文體互動中增強學生語言應用和協調能力。但實際讀后續寫應用中,由于部分教師未能就文章思路實現分段、分重點的理解,導致部分學生沒能充分理解文章思路和關鍵詞的應用方法,便開始進行寫作,最終呈現的寫作效果是非常不如意的。
(三)學生模仿寫作能力未能受到重視
高中英語教學中讀后續寫重點方面在于提升學生的模仿寫作能力。但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未能重視學生模仿寫作能力,因此學生在閱讀之后進行模仿寫作時存在著“照貓畫虎”的現象,未能將所熟悉的語法、關鍵詞進行合理的應用,同時還造成了學生嚴重的“思想依賴”現象。在讀后續寫中,教師采用文體互動方式調動學生積極性是在鞏固學生對文章語法和關鍵詞全面掌握之后,在思維訓練和拓展的基礎上進行高效的模仿。這里需要注重的是模仿并不是進行單純的詞語替換,重點是對英語句法和關鍵詞的科學化掌握,這一方面是在今后教學工作中需要重點強調和改進的。
三、高中英語讀后續寫中“文體互動”教學優化策略分析
(一) 選擇合適的教學題材,是文體互動的“關鍵”
在文體互動教學中,為了促使英語讀后續寫教學效果充分凸顯出來,關鍵在于選擇合適的文章互動題材。具體如下:
首先,確定文章主題。就課本上所呈現的文章主題,以提升學生閱讀分析能力和語言應用能力選擇相似的文章互動題材。如,The car abruptly stopped in front of him. Out of the car came Paul and Becky. They immediately stopped the wolf in front of themselves to protect Mac. One man took out a metal bar from the car at once and started a fight with the wolf, and the other man joined it in no time. The wolf jumped up, and rushed towards one of them, but was beaten back. Seeing that it couldn?蒺t win, the wolf ran away down the hill.教師在閱讀課本文章之后,引導學生理清邏輯順序,且將文章中的關鍵詞進行重點列出。比如某材料當中給出了十個關鍵詞:Mac, friends, bicycle, pedaled, home, wolf,jumped, cars, climb, Paul。教師引導學生充分理解詞語的含義,在關鍵詞的引領下重新理清文章邏輯順序,明確圍繞這些詞語將要寫作的文章主題。其次,題材引導寫作。在根據文章寫作主題確定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在關鍵詞充分應用基礎上形成寫作文章。如,根據以上關鍵詞可以寫出“The car abruptly stopped in front of him. Paul shouted through the wind,‘Get in the car quickly! Mac jumped off the bicycle and threw himself into the back seat of the car without hesitation. In the meanwhile, the wolf caught up. Luckily, the car?蒺s door was strong enough and Mac was safe. Becky threw some food out of the window and Paul pressed the button of the horn to make an alert. Finally,the wolf left and disappeared. ‘Oh my god, my friends are still repairing the bicycle! shouted Mac. Without a second thought, Paul drove the car quickly back to find the two cyclists, only to discover they were gone.”教師在根據關鍵詞確定基礎上,明確文章寫作核心,激勵學生多方面思考,多個角度進行文章續寫。
(二)教師引導學生理清邏輯思維,促使讀寫并重
高中英語讀后續寫中文體互動效果充分發揮出來,為了保證讀寫并重能有效進行,教師需要分步驟理清邏輯思維,在邏輯思維引導過程中保證讀寫并重科學化落實。
首先,在閱讀材料的內容方面,教師先讓學生快速閱讀所給文章,辨別出文章屬于哪一種體裁:記敘文、說明文還是議論文等等。接著讓學生通過梳理文章核心信息和故事發展脈絡找出文章的主旨大意。之后,教師讓學生畫出文章每一段的中心句,并且根據文章的內容和故事的發展脈絡設置難度遞增的問題。根據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對問題的回答,教師在黑板上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列出文章的細節信息,幫助學生更好地梳理文章內容,從而讓學生在整體上把握文章的發展脈絡,為學生接下來的續寫打下基礎。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文章中帶有下劃線的關鍵詞進行分類,分析內在的邏輯關系,找出這些詞所蘊含的可能的故事發展情節,以便為后續的寫作設計出合理的文章結尾。其次,在閱讀材料的結構方面,教師引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關注閱讀材料的謀篇布局和前后銜接。當學生對文章的整體信息有了把握后,教師讓學生思考所給文章的故事情節是按照什么邏輯展開的,比如時間、地點、事情經過等等,并圈出表示故事發展線索的詞句。教師引導學生關注文章中句子與句子之間、段落與段落之間出現的表示含有并列、轉折、因果等邏輯關系的過渡語,并讓學生思考這些過渡語在句子中表達的含義。在學生閱讀思考后,教師幫助學生對這類具有相同邏輯關系的詞句進行相應的拓展和補充,從而引導學生在后續的寫作中能夠運用這些過渡語,提高其寫作的語篇銜接性。教師引導學生針對閱讀材料和閱讀內容進行全面梳理,以此為后期續寫奠定基礎。
(三)轉變教學理念,重視學生模仿寫作能力
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工作中,為了科學化地使用問題互動的教學方式,需要教師轉變教學理念,重視學生模仿寫作能力的提升。
首先,在模仿寫作中注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應明確“讀后續寫”體現出了學生的一種創新精神,要求學生依據故事情節與合理的邏輯補充情節故事,但是在正式的續寫之前,教師引領學生們需要對現有文本進行仔細的閱讀,通過細致解讀幫助學生對現有材料的內容進行大致的把握,在讀懂全文的基礎上,進而謀篇布局、組織語言。模仿寫作要求學生在閱讀文章之后,首先對于文章寫作有一個整體的布局和設計,在框架設計到位之后為后期寫作奠定基礎。其次,模仿寫作注重細節的豐富。英語寫作中教師通過問題互動提升學生讀后續寫過程中,要注重學生模仿寫作中細節內容的把握。高中英語寫作中運用細節描寫來豐富故事的情節內容,使人物性格更加飽滿,故事內容更加生動有趣,情節邏輯更加鮮明。如,在人教版必修一“Welcome? Unit”這一單元的模仿寫作中鼓勵學生使用“A powerful nation(強大的民族)”“Beautiful campus(美麗的校園)”等通過定語和名詞組合在一起的詞語進行細節的描寫,會讓整個模仿寫作更加具有生動性和靈活性。最后,模仿寫作分步驟設定目標。在模仿寫作中,教師引導學生對讀后續寫的具體目標進行分步驟設定,發揮引導作用,如下:
(1)知識目標
①學生在寫作中能夠減少用詞、語法方面的錯誤,并且能夠使用較多的高級詞匯和復雜句式結構,使寫作語言更加流暢;②能夠在句與句之間、段與段之間正確使用表示因果關系、轉折關系和并列關系等的邏輯詞和銜接詞,從而增加寫作內容的語篇連貫性。
(2)能力目標
①學生能夠掌握謀篇布局的寫作技巧,并將其應用在寫作中;②能夠拓展英語思維,提高用英語交際和表達的能力。
(3)情感和態度目標
①學生的寫作態度能有所好轉,對寫作逐漸感興趣;②逐漸養成在寫作過程中和寫作后自我反思和糾錯的意識和習慣。
在以上三個方面目標設定基礎上,教師通過發揮頭腦風暴法、小組討論法等充分調動學生寫作積極性,進行創新模仿和寫作。
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中,文體互動教學方式的應用能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提升學習效率。面對當前文體互動教學中存在的諸多不足,實際教學改進中需要轉變教學理念,重視學生模仿寫作能力、教師引導學生邏輯思維,促使讀寫并重、選擇合適的教學題材,把握文體互動的關鍵,以此保證學生英語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魏文瑜.“文體互動”模式下高中英語讀后續寫教學分析[J].名師在線(中英文),2022(30):88-90.
[2]周邵芬.淺析高中英語讀后續寫中“文體互動”的應用策略[J].英語畫刊:高級,2021(19):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