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婧
【摘 要】柯爾克孜族刺繡經過長期以來的發展,已經擁有了非常深厚的歷史淵源,能夠充分體現柯爾克孜族人民的文化內涵以及審美傾向,柯爾克孜族刺繡紋樣的構成較為別致,并且色彩絢麗,使用工藝具有多樣性,為人們展示了柯爾克孜族的民俗風情和文化觀念,柯爾克孜族刺繡具有較強的生命力,一直流傳至今,對其進行深入探索和挖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基于此,本文主要圍繞新發展格局下柯爾克孜族刺繡發展方式進行分析和探討,以期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新發展格局;柯爾克孜族;刺繡;發展方式
【中圖分類號】J52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4198(2023)18—052—03
引言
刺繡是承載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一種重要媒介,其與人們的生活之間存在著非常密切的聯系,同時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藝術門類,很大程度概括和記錄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伴隨著時代進程的推進,各民族自身的刺繡特色也得到了進一步凸顯,各民族加大力度促進自身刺繡技藝的傳承和發展,對于促進文化多樣性發展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對于柯爾克孜族刺繡來說,其是中華民族刺繡紋樣的一個重要分支,經過世代的發展,如今仍保持著鮮活色彩。而在新發展格局下,怎樣推動柯爾克孜族刺繡的可持續發展成為了需要重點研究的一項課題。
一、柯爾克孜族刺繡特征分析
針對柯爾克孜族刺繡來說,其在中華民族裝飾刺繡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柯爾克孜族刺繡的創作題材與內容表現和人們的生活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在生活習慣等因素的影響下,柯爾克孜族刺繡紋樣擁有著具有較強特殊性的表象形式,其在刺繡紋樣中深入融合與滲透了一些對于美的態度,從而充分彰顯柯爾克孜族的民族色彩。針對柯爾克孜族刺繡特征來說,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單獨紋樣構成
對稱式構圖。針對單獨紋樣來說,其主要針對的是柯爾克孜族刺繡紋樣中具有基礎性的圖案單位,這同時也是適合紋樣與連續紋樣基礎單元組成。單獨紋樣作為柯爾克孜族刺繡紋樣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通常不會和其他紋樣之間存在相應的聯結關系,同時還占據繡布以及組織構圖當中的一些中心位置,可以體現出主體圖形美感。此種類型的紋樣構成能夠劃分成對稱式與均衡式兩個方面內容。前者為柯爾克孜族刺繡紋樣構圖方面應用非常典型的一種方式,對其進行進一步劃分,還能夠分成軸對稱與中心對稱。
均衡性構圖。此種類型的構圖方式也通常被相關領域稱作平衡式構圖,其在一般情況下不會受到對稱點以及對稱軸的限制,構圖方面的自由度相對較高,強調了布局的分量以及空間穩定性,紋樣所擁有的主題特征比較鮮明,與此同時其變化情況較高,從總體上來看具有較強的靈活性、自由性,柯爾克孜族刺繡的獨立紋樣方面一般會采用相對均衡以及上下均衡等方式進行體現。
(二)適合紋樣構成
此種類型的紋樣明確來說就是擁有相應外形限制的紋樣,輪廓線會對紋樣進行限制,涵蓋了具體的外形象征,但如果突破輪廓限制,那么其同樣可以有效彰顯其形狀特征,所以紋樣中需要保證能夠充分符合其形狀。對于柯爾克孜族刺繡來說,適合紋樣具有較為明顯的特色性,通常能夠體現在多種繡品上。
形體適合。這是柯爾克孜族刺繡應用非常廣泛的一種構圖手法,同時也是非常具有基礎性的一種形式,其中的輪廓框架涵蓋了幾何狀態與自然形態兩個方面類別。前者明確來說就是輪廓會受到三角形、正方形等多種具有規則性形狀紋樣的限制,而自然形態則是受到不具有規則性形狀紋樣的限制,例如花朵、動物輪廓紋樣等。針對柯爾克孜族刺繡紋樣而言,三角形、方形在其中的應用要更為廣泛,并且這些構圖也深受柯爾克孜族人民的喜愛。
針對適合紋樣來說,其與單獨紋樣的均衡式構圖之間存在較多的相似之處,都會將平衡作為法則,可以突破對稱的限制。兩者之間存在的不同是,適合紋樣均衡式構圖內容要相對較為豐富,同時其外邊容易受到輪廓線制約,能夠表現出具體的狀態,通過紋樣當中的組合元素大小以及角度的調整,促使畫面能夠有效體現出重心平衡。
二、新發展格局下柯爾克孜族刺繡的發展方向
新發展格局的形成,在促進柯爾克孜族等少數民族傳統技藝的傳承和發展等方面表現出積極意義,提供了相應的發展思路以及發展方向。近些年來我國少數民族的優秀文化開始受到了人民群眾的廣泛關注,并且提高了社會各界對少數民族文化挖掘和探索的興趣。然而從總體上來看,少數民族文化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以及不確定性,一些少數民族文化在發展過程中仍然會面臨文化生態流失以及斷層等問題。在新發展格局下,鼓勵少數民族文化發展中能夠跟隨時代發展步伐積極開展創新,促使優秀傳統文化能夠得到大力的傳承以及創造。
針對傳統柯爾克孜族刺繡工藝來說,其在傳承與方面具有較為明顯的局限性,更多采用的是家庭式傳承方式,將家庭住宅作為單位,直系以及旁系親屬作為單位的成員,以此來開展生產銷售工作,在這之后,此種形式逐漸發展成為家庭式小作坊制,成立了規模相對較小的手工刺繡廠。對于此方面,還存在大師收徒傳授技藝的形式。就當前情況來看,柯爾克孜族的生產規模仍然相對較小,在實踐工作中通常會采用合作社形式。其中的員工大部分為中老年婦女,年齡普遍較大,并且人員數量存在一定的不足,與此同時產品生產方面應用手工刺繡方式,生產周期會比較長,對合作社生產效率的提高造成較為嚴重的限制,產量難以滿足實際需求,導致銷量低。另外,年輕員工群體自身的創新意識不足,在實際工作中缺乏足夠的創新能力,不具有較好的市場敏銳度,此種現狀的存在會導致產品難以有效滿足當前年輕群體的審美需求。
所以,基于新發展格局,積極開展柯爾克孜族刺繡當前生產以及傳承模式的創新,是一條具有關鍵性和有效性的途徑。新發展格局背景下,鼓勵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為產品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為柯爾克孜族刺繡的傳承以及發展創造了更為良好的機遇。
三、新發展格局下柯爾克孜族刺繡設計原則
(一)傳承性原則
實現柯爾克孜族刺繡和現代設計之間的有機融合,需要對柯爾克孜族刺繡的藝術特征和文化內涵有一個充分的了解與把握,在此基礎上才有利于保證刺繡紋樣的再創造效果??聽柨俗巫宕汤C紋樣經過世代的發展,一直到今天,已經擁有了非常顯著的民族性與文化性特征,在實際中的應用應注重對其與傳承性文化之間存在關系的平衡以及創新,從而最大程度避免對文化的誤讀,在沒有對柯爾克孜族刺繡文化內容進行充分把握的前提下便開展盲目性改造。就現階段實際情況來看,我國對柯爾克孜族刺繡創新應用方面的研究相對較少,因此大眾對該部分文化的了解也并不深入。在這樣的情況下,設計人員在使用柯爾克孜族刺繡開展設計過程中,應該保證對拆分、抽象等方法使用的適宜性與合理性,保證不會對柯爾克孜族刺繡原有的結構造成破壞,在設計中采用合理的組合以及色彩表現手段,對大眾作出正確引導,促使大眾對柯爾克孜族刺繡的原有面貌有一個相應的認知,這對于提高柯爾克孜族刺繡文化的傳承性來說是非常有利的。
(二)審美性原則
柯爾克孜族刺繡紋樣是該民族藝術的重要載體,在構成方面能夠有效體現出形式美法則,因此實踐工作中對其進行應用,比如在服裝設計方面的應用,同樣應該實現內容美和形式美之間的有機融合,滿足當前人們在藝術性方面的追求。與此同時,對于設計呈現方面,還應該結合不同類型受眾群體的審美取向進行綜合性考慮,比如受眾對柯爾克孜族藝術的接受程度,通過對大眾審美取向進行精準把握,在此基礎上對設計實施相應的調整和優化,提高對文化傳承的把握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設計中不僅應該提高對刺繡紋樣的利用效果,還應該保證面料、配色等搭配的合理性。
(三)傳播性原則
設計人員基于柯爾克孜族刺繡文化對于設計靈感的獲取,應該注意保持自身對文化尊重的態度,首先對柯爾克孜族刺繡文化內容進行深入了解,在此前提下,開展相應的創作,遵循設計的文化性、審美性原則,在此基礎上注重設計的傳播性,明確來說就是綜合性考慮所使用設計方法以及最終的成品是否可以為其它人員提供靈感或者參考,最終產品是否可以和其他產品接軌,同時還應該注重對產品自身復用性方面的考慮和分析。
四、新發展格局下柯爾克孜族刺繡發展方式應用
新發展格局提出了雙循環理念,在打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等方面提出了相應要求,在生產方面需要對改革給予足夠重視,積極打造數字化企業,促使商品質量得到進一步優化,積極實現創新能力和當前人們審美需求之間的有機融合?;趪艺叩闹我约案纳飘斍暗氖袌隽魍顩r,為商品銷售提供充足動力,從而實現內需擴大目標。針對柯爾克孜族刺繡而言,其應該從多個角度出發來實現創新,從而促進自身的長久性發展和進步。
(一)加強刺繡工藝傳承方式的創新
提高授課網絡化程度。基于新發展格局,圍繞柯爾克孜族刺繡工藝積極開展結構性改革,積極實現授課的網絡化,通過對該舉措的落實,有利于突破傳統授課方式應用過程中在地域、學員數量等方面的局限性,這對于擴大柯爾克孜族刺繡工藝的傳承范圍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實現傳承數字化。新發展格局在擴大內需方面提出了專門要求,在這樣的情況下,為促進柯爾克孜族刺繡工藝發展,在實踐工作中可以和相關科技公司之間積極展開協調配合,共同進行柯爾克孜族刺繡科普相關APP的研發,并且在該APP中專門開發相應的介紹模塊或者小游戲模塊,以此來提高該APP的交互性。通過對模塊進行相關圖案來源、分類以及色彩等內容的介紹,便可以使使用者對柯爾克孜族刺繡文化有一個更為深入的了解,提高其對柯爾克孜族刺繡的興趣。對于游戲交互方面,可以通過合理設置刺繡填色以及刺繡圖案繪制,從而進一步提高使用者的參與度,提高柯爾克孜族刺繡文化的傳播效果。通過開發數字化APP,促使柯爾克孜族刺繡的趣味性得到進一步提高,這樣便更有利于吸引消費者注意,擴大市場。通過該舉措的落實有利于緩解柯爾克孜族刺繡推廣方面的問題。
(二)加強刺繡生產方式優化
實踐工作中對柯爾克孜族刺繡生產方式的改革,主要目標是縮短柯爾克孜族刺繡產品的生產制作周期,從而提高產品產量。針對此方面工作開展,可以積極建設生產基地以及打造獨特品牌,為柯爾克孜族刺繡產品的集約化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在具體工作中,為進一步提高柯爾克孜族刺繡生產工藝的優化效果,還需要依靠相關部門的支持,圍繞柯爾克孜族刺繡積極打造相應的品牌文化,不斷提高品牌在市場中的影響力,成立相應的公司和數字化工廠,逐漸形成更為完善的產業鏈,這對于實現柯爾克孜族刺繡產品的系列化生產目標來說具有積極意義。
(三)加強刺繡產品創新
通過針對柯爾克孜族刺繡產品進行創新,有利于進一步擴大柯爾克孜族刺繡產品的受眾群體。對于刺繡產品的圖案方面可以專門進行創新,例如實現其與當前流行元素之間的有機融合,在產品中充分融入傳統特色的同時,在其中適當增加當前比較流行的裝飾圖案,為柯爾克孜族刺繡產品增加一些現代色彩。或者使對產品的傳統圖案配色進行保留,對其顏色的飽和度進行相應的調整和優化,這樣便能夠使其更好地滿足當代年輕人的審美需求,這對于提高柯爾克孜族刺繡產品在市場中的競爭力來說是非常有利的,使其被更多的群眾認可與喜愛。
(四)加大力度進行推廣和銷售
實踐工作中在柯爾克孜族刺繡宣傳方面可以加強現代新媒體技術的應用,以此來有效彌補柯爾克孜族刺繡宣傳力度不夠方面的問題,提高其知名度。通過對公眾號以及視頻號等多種方式的利用,設立專門的產品賬號,以此來開展宣傳工作;可以圍繞柯爾克孜族刺繡在線下專門設立店鋪以及展銷會,在線上開設淘寶店鋪,通過直播方式進行運營,實現柯爾克孜族刺繡產品銷售途徑的進一步延伸,有利于大幅度增加柯爾克孜族刺繡產品的銷售量;或者是和地區部門之間展開協調配合,通過加強對柯爾克孜族刺繡文化的宣傳和報道,不斷擴大柯爾克孜族刺繡文化的知名度。
五、結語
總而言之,基于新發展格局的引導,柯爾克孜族刺繡的傳承以及發展應該從多個角度出發來落實針對性的促進措施,通過加強傳承方式的優化和創新、優化生產方式等途徑,使柯爾克孜族刺繡文化逐漸形成相應的品牌文化以及完善的產業鏈,在此基礎上依靠新媒體等現代化先進傳播手段,提高柯爾克孜族刺繡文化的宣傳和推廣效果,在擴大產品市場規模的同時,提高產品影響力,為柯爾克孜族刺繡的發展提供支撐。
參考文獻:
[1]邵曉倩,欒海龍.新發展格局下柯爾克孜族刺繡發展方式探究[J].山東紡織科技,2022(6).
[2]羅嬌.柯爾克孜族刺繡紋樣的特征及創新應用[D].無錫:江南大學,2021.
[3]萬雪玉.新疆柯爾克孜族刺繡產品市場化發展路徑探析[J].新疆藝術(漢文),2020(6).
[4]朱賀琴,胡蓮蓮.淺析新疆柯爾克孜族刺繡衍生品市場開發的問題與對策[J].新疆藝術學院學報,2020(1).
基金項目:本文系塔里木大學校長基金《柯爾克孜族民間服飾文化及設計研究》(項目編號:TDSKSS20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