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夏邑分校 劉敏
陽光玫瑰葡萄品種屬于二倍體植株,由安蕓津21號與白南雜交選育而成,具有抗逆性強、葉片較厚、果實皮厚、運輸儲存方便等特點,植株長勢偏強,開花坐果率較高,枝條、枝葉生長適中,易豐收,產量高,是目前市場上非?;鸬钠咸哑贩N,被譽為葡萄中的“愛馬仕”。優質陽光玫瑰成熟期果實呈黃綠色、短橢圓形、果肉脆、兼有奶香與玫瑰香味。在正常管理水平下,第一年定植后,第二年便可掛果,第三年可達穩定產量。
葡萄大多數病害由病菌導致,病菌可以通過雨水傳播,避雨棚栽培葡萄可以阻擋雨水,進而有效減少病菌侵害。雨水也影響葡萄的糖分與質量,減少雨水能夠提高葡萄口感,防止葡萄植株徒長。
壤土地塊具有良好的通透性和耕性,對水分、肥料具有保蓄性。葡萄一般耐旱怕澇,為便于排水和果實運輸,可選擇在交通便利、用水排水方便的地塊建設避雨棚。
架型決定樹形,樹形影響葡萄樹體營養分配和果實的成長發育。由于陽光玫瑰葡萄樹體長勢較旺,一般選擇“飛鳥”架型,這種架型相對“V”型架更適合較多數葡萄品種,可有效防止日灼,增加坐果率,具有產量穩定、管理方便、勞動強度小、成本節約等優勢。
葡萄定植前,一般選擇高3 m 的水泥桿,水泥桿下部埋入土內約50 cm,前后兩根水泥桿間距約4.5 m,葡萄苗與水泥桿相距30 cm、葡萄苗間距45 cm,兩個水泥桿之間種植3 棵葡萄苗。水泥桿之間使用鐵絲,水平鐵絲距地面高度約1.7 m,避雨棚上部拱高約50 cm,拱寬約2.6 m。依據架型和勞動方便程度,葡萄樹干高度設置為1.3 m 左右,樹干方向和水泥桿方向保持一致。
兩避雨棚棚邊相距40~60 cm。夏季6—8 月高溫多雨天氣較多,日間棚內溫度可達40℃,如果邊距過小,棚內溫度不利于葡萄正常生長;如果邊距過大,則會導致避雨棚防雨效果減弱。
棚體朝向南北通透,溫度高時,南北向通風可達到降溫效果。順著栽植行整好三溝(圍溝、腰溝、畦溝),方便澆水或者汛期排水。幼苗栽種時,定植深度一般為15~20 cm,不可超過嫁接口,以免感染土傳病,過深還可能影響根系呼吸。
定植前,每667 m2施有機肥3~5 t 或羊糞5~10 m3。順壟帶狀施肥寬1 m,同時加入復合肥30~50 kg,并深耕翻土,之后進行培壟待栽。定植完成當天澆透水,后期保持土壤適當墑情。秋栽于12 月20 日前完成,春栽于翌年3 月5 日左右完成,栽后注意覆蓋地膜、肥水管理、幼苗防蟲及避雨棚內除草,以免影響定植后幼苗的生長發育。
葡萄苗定植后保持土壤濕度,在澆水時,可使用海藻菌益多等帶有生根加速有機質分解的功能性肥料;待葡萄苗長為10~15 cm 時澆水并施氮肥,如尿素+海藻魚蛋白;待葡萄苗長到第一道鐵絲時沖施平衡肥;待葡萄布滿架面時加高鉀復合肥料。
1.發病癥狀。綠盲蝽主要發生在春季,對葡萄幼嫩枝葉為害嚴重,可啃食葉片形成孔洞,且孔洞隨著葉片生長逐漸變大,嚴重時造成幼葉枯死。可成片發生,影響幼苗后期新梢生長。
2.防治方法。針對綠盲蝽晝伏夜出的生活習性,噴藥時間可選擇傍晚,用聚酯類藥劑(如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等)、吡蟲啉、啶蟲脒等,對綠盲蝽的防治能起到較好效果。
1.發病癥狀。葉蟬發生在5 月初,因其在葉片背部吸取汁液,癥狀多表現為葉片灰白、枯黃,落葉早等。
2.防治方法。葉蟬喜陰,多居于隱蔽處,選擇在葉片背部噴藥。藥劑可選吡蟲啉、聚酯類藥劑等。
1.發病癥狀。螨類害蟲是葡萄常見病害之一,自3月中旬開始,一年可發生6 代以上,危害嫩葉。葉片受害后表現為生褐色斑塊、反卷、皺褶,甚至散生黑色污漬,葉片極易脫落。
2.防治方法。噴施藥劑時期選擇在萌芽前后以及落葉前,藥劑選擇噠螨靈、聯苯菊酯、螺螨酯、阿維菌素等。
葡萄果園鋪設地膜,冬季可保溫保濕,防止根部缺水及凍害的發生;夏季可防止雜草爭奪營養,降低勞動強度。黑色地膜不透光,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陽光直射,可降低根部土壤溫度,有助于葡萄植株正常生長。
待葡萄幼苗長至1 m 左右時可進行第一次打頂,控制葡萄整株生長高度以及營養分配。葡萄上架超過10 cm,接近第一道鐵絲時進行打頂處理。在此期間,可培養2 條主蔓,主蔓上副梢留4~6 片葉進行摘心處理,主蔓交接后直接斷頭控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