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縣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 劉要辰
伊川縣植物保護植物檢疫站 王小梅
伊川縣地處豫西丘陵地區,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土壤富鉀富硒;境內分布6 條富硒土壤富集帶,縣域內整體硒含量較高,最高達0.4 mg·kg-1。伊川縣共有富硒耕地約3.33 萬hm2,位居河南省首位。獨特的自然環境成就了高品質、高甜度、高顏值的伊川嶺上西薯。2021年4 月,“嶺上西薯”被農業農村部納入“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2021 年10 月,伊川縣被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授予“全國甘薯新技術成果轉移轉化中心”。伊川縣紅薯外觀漂亮、表皮光滑、皮薄筋少、軟糯香甜、可蒸、烤、煮粥。近年,伊川縣發揮地域優勢,依托富硒資源稟賦和種植基礎,把紅薯作為助力鄉村振興的優勢特色產業,圍繞紅薯全產業鏈構建發展體系,保障紅薯生產健康快速發展。
1.流轉交易活動中的轉出方或受讓方通過登陸“洛陽市農村產權交易信息服務網”,以村集體為單位,直接向洛陽市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市場的市級平臺、區縣平臺或鄉鎮平臺申請進行流轉交易。
2.紅薯種植合作社與農戶簽訂土地租賃協議,對有意流轉土地的村民實施統一流轉,旨在解決租地難、地塊分散、租期得不到保障等問題,開辟出一條通過機械化生產實現規?;?、集約化經營的發展路子。
3.農戶自身承包的土地,這種土地在當前土地來源中占主導地位。發展農業生產的社會化服務體系與農戶緊密結合,既有利于農戶收入的穩定和生活的保障,又有利于農業生產技術的廣泛應用和農產品品質及產量的提高。
1.土地平整處理。土地平整對于改良土壤、培肥土壤、提高土地利用率、保證灌溉質量、節約用水、防止鹽堿化、便于機械耕作、實現穩產高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建設穩產高產田的一個重要標準。地面高度相差不大的地塊,可以結合耕作或農業技術措施,有計劃地移高墊低,逐步達到平整。
2.土壤改良。通過土壤水利改良、土壤工程改良、土壤生物改良、土壤耕作改良及土壤化學改良改善土壤性狀,提高土壤肥力,為紅薯創造良好的土壤環境。
3.測土配方施肥。根據紅薯需肥規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應,在合理施用有機肥料的基礎上,提出氮、磷、鉀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數量、施肥時期和施用方法,目前,伊川縣紅薯主要施肥配方為(N:P:K=10:10:20)。
1.鴉嶺鎮紅薯示范基地以打造農業產業強鎮為目標,以亓嶺村、杜溝村、范溝村、康莊村等為重點,按照“田地肥沃平整、水利設施配套、田間道路暢通、林網建設適宜、冷鏈分揀中心擇優、科技先進適用、優質高產高效”的標準,打造高標準嶺上硒薯示范基地533.33 hm2。
2.鳴泉紅薯萬畝示范基地以楊海山村、邢莊兩個紅薯基地333.33 hm2為核心,將季溝村、武莊村、萬溝村等周邊17 個行政村726.67 hm2農田建成標準化紅薯示范方,項目區新打機井31 眼,鋪設地埋管線25 730 m,硬化道路19 200 m。
3.高山鎮優質紅薯示范基地規劃種植富硒紅薯800 hm2,打造谷瑤村、方溝村、王忠洼村為核心的紅薯精品示范方433.33 hm2,配建機井13 眼、變壓器6 個、冷鏈分揀中心1 個、產業道路6300 m。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伊川縣針對紅薯產業發展現狀,積極與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強合作建立薯香薯業科創園,依托河南科技大學、洛陽市農林科學院,積極建設鴉嶺村、高溝村、亓嶺村、鳴皋村、邢莊村等紅薯育苗基地,智慧育苗大棚共40 個,為伊川縣366.67 hm2甘薯生產供應健康種苗。鴉嶺村、高山村、鳴皋村、葛寨村、彭婆村紅薯育苗大棚80 個,為伊川縣733.33 hm2甘薯生產供應健康種苗。
為支持紅薯產業發展,伊川縣先后出臺《2022 年優勢特色產業實施方案》《伊川縣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以建設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現代農業生產體系、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為抓手,利用2022 年度統籌整合資金8000 萬元、高標準農田補貼資金1500 萬元和其他涉農資金,重點支持現代農業產業園、農業產業強鎮、優勢特色產業集群基礎設施和農產品倉儲分揀、保鮮冷鏈設施建設,建成“田成方、路成網、水相連、物聯網配套”的產業發展基礎。
1.連片種植3.33 hm2以上農戶每667 m2給予補貼100 元,連補3 年。
2.給予每個新型經營主體20 萬~200 萬元的創業貸款支持。
3.優先布局高標準農田項目,為產業發展提供水電路配套,優先實施“四好農村路”、生態調蓄和林業修 復工程,統籌改善生態環境、人居環境和交通條件,全 方位助力產業高質量發展。
從2022 年2 月開始,伊川縣投入300 萬元,由縣農技推廣服務中心不間斷地對全縣基層農技人員、合作社帶頭人、新型職業農民、高素質農民、致富帶頭人、電商銷售人員、農機手人員等進行全周期職業培訓,全年培訓不低于3000 人次,為全縣農業特色產業發展提供可靠的人才支撐。
伊川縣不斷擴大“龍頭企業+村集體合作社+農戶”流轉聘用型聯結模式和“合作社+農戶”土地入股分紅型聯結模式,重點實施“統一種苗供應、統一農資采購、統一農技服務、統一田間管理、統一質量標準、統一市場銷售”的“六統一”模式,帶領農戶生產優質紅薯,統一市場價格、提高產業效益。
伊川縣以綠色發展為引領,堅持綠色興農、質量興農、效益優先,以優質紅薯生產基地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重點,著眼紅薯全生育期病蟲害防控技術集成與應用,促進技術創新、服務創新和機制創新,輻射帶動綠色防控技術大面積推廣應用,助力農藥減量控害,實現病蟲害可持續治理,確保紅薯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 安全。
伊川縣紅薯種植在翻地、起壟、管理、殺秧、收獲等多方面實現了機械化,不僅提高了產量和品質,而且大幅度提高了生產效率。
伊川縣依托高素質農民紅薯培訓班,從紅薯品種引進和利用、育苗技術、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綠色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水肥一體化種植技術、全程機械化種植技術、貯藏技術、加工技術、市場營銷等方面進行專題培訓,打造一批“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為本地紅薯產業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一是線上直播帶貨,逐步通過美團優選、多多買菜、青源堂、山果演義等知名電商平臺和貿易企業打開市場銷路,積累客戶資源,既為伊川縣薯農擴寬銷售渠道,也不斷促進紅薯產業良性發展。二是對接大型商超,例如世紀華聯、胖東來、丹尼斯、大張等。紅薯廣銷全國,受到全國各地消費者的青睞,為伊川紅薯產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三是通過舉辦中國甘薯產業發展大會,品牌價值和市場美譽度不斷提升,進一步提高伊川縣紅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伊川縣通過建立大型冷鏈倉儲中心提高紅薯儲存能力。洛陽源耕富硒食品產業園是集生產、物流、銷售、服務為一體的綜合化產業園區,具備2500 t 的儲存能力和日產110 t 的深加工能力,大大延長了紅薯銷售周期、提升了產品附加值,實現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未來,伊川縣將瞄準打造全國鮮食紅薯第一縣的目標,以規?;?、標準化、集約化為導向,明晰發展重點,建立推進專班,構建完整產業鏈,推動紅薯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