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A1]"為探究激活后增強效應(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簡稱PAP)對足球運動員30米沖刺成績的影響。對22名專業男子足球運動員進行不同干預負重激發以及不同時間恢復,測試其30米沖刺成績。其中干預負重激發分別是連續3次70%1RM半蹲、連續3次80%1RM半蹲以及連續3次90%1RM半蹲。恢復時間分別為4分鐘、8分鐘及12分鐘。實驗結果表明:負重半蹲能夠激發出足球運動員的PAP效應,30米沖刺成績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是一定范圍內的不同干預負重以及不同恢復時間對30米沖刺的影響并不構成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性差異。分析實驗結果后建議:專業足球運動員在賽前熱身中,可采取連續3次90%1RM半蹲方式激發其PAP效應,恢復時間取8分鐘,能夠最大程度地提升其短距離突破沖刺能力。
關鍵詞:激活后增強效應 足球運動員 沖刺 影響
中圖分類號:G8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Effect of 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 on Football Players' 30 Meters Sprint
Zhou Huang
(Basic Department of Silicon Lak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Kunshan, Jiangsu Province, 215332 China)
Abstract: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Post-Activation Potential (PAP) on the performance of football players in the 30-meter sprint. 22 professional men's football players were stimulated by different weight bearing interventions and recovered at different times to test their 30-meter sprint performance. Among them, the intervention load stimulation was three consecutive 70% 1RM squats, three consecutive 80% 1RM squats and three consecutive 90% 1RM squats. The recovery time is 4 minutes, 8 minutes and 12 minutes respective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weight-bearing squat can stimulate the PAP effect of football players,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30-meter sprint has been improved to varying degrees, but the impact of different intervention weight and different recovery time on the 30-meter sprint within a certain range does not constitute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fter analyzing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t is suggested that professional football players can take three consecutive 90% 1RM squats to stimulate their PAP effect during the warm-up before the match, and the recovery time is 8 minutes, which can maximize their ability to break through the sprint in short distance.
Key Words: 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PAP); Football player; Sprint; Effect
0 引言
在足球比賽中,賽前準備活動,甚至包括替補隊員上場前的熱身活動中的一些快速沖刺跑和啟動練習雖然達到了刺激心肺,提高肌肉動員的效果,但在球員上場時,仍然需要一個適應比賽的過程。如何有效地減少這種適應時間,使隊員更快地進入比賽狀態,是一個值得討論的話題。激活后增強效應(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簡稱PAP)是區別于靜態拉伸、動態拉伸、彈震式拉伸和PNF拉伸的一種新型的準備活動方式【1】。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討足球運動員通過不同負重的半蹲練習,使肌肉承受一定強度的刺激,引發出激活后增強效應【2】。檢測其是否能在高強度熱身后,提升競賽場上相關能力,例如30米沖刺速度。
研究結果可以為制定足球運動員賽前熱身方案提供依據,從而減少球員進入比賽狀態的時間,提高沖刺速度,為贏得比賽打下堅實的基礎。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實驗以昆山某足球俱樂部22名男性專業運動員為實驗對象,每位研究對象在實驗前均會收到健康調查表以及研究對象同意書,確保每位研究對象了解本課題的目的、實驗流程及可能的危險。
1.2 方法
對研究對象逐個進行負荷干預為70%1RM、80%1RM、90%1RM的負重半蹲練習,在不同程度的間歇后,獲得練習后30米沖刺的測試數據,對所測結果進行比較分析,得出相應實驗結果[3]。
全部實驗分為5個子項目,項目間隔至少為48小時。
1.2.1 實驗項目1
目的:測試每一位研究對象的1RM。
參照美國國家力量及體能訓練協會NSCA最大力量測試標準進行[4],具體過程如下:
步驟1:研究對象充分熱身后,在杠鈴架內以較小負重做5-10次半蹲。負重半蹲姿勢采用國際舉重聯合會標準技術。
步驟2:休息1-2分鐘。
步驟3:研究對象根據以往的1RM負重,推估出負重得以完成3-5次半蹲。
步驟4:休息2-3分鐘。
步驟5:增加14-18kg,完成2-3次半蹲。
步驟6:休息2-4分鐘。
步驟7:增加14-18kg。
步驟8:嘗試完成1RM。
步驟9:如果成功,休息2-4分鐘,返回步驟7;如果失敗[A2]",休息2-4分鐘,減重7-9kg,返回步驟8。
重復加重或減重,直到研究對象以正確姿勢完成1次半蹲。
1.2.2 實驗項目2
目的:測試不同恢復時間對足球運動員30米沖刺的影響。
恢復時間與干預負重是2個系統輸入變量,30米沖刺成績是系統輸出。為了簡化系統實驗,采用工程研究中常用的變量固定法,將干預負重固定為80%1RM。如此這般,系統被簡化為單變量輸入和單變量輸出。
步驟1:研究對象10分鐘熱身活動,包括5分鐘慢跑及5分鐘下肢動態牽拉。
步驟2:研究對象站立式起跑,30米直線沖刺,旁觀者給予加油助威。為使測量準確,用標桿指示距離。測試沖刺時間,將其作為評價的基準值[A3]"。錄下整個過程,便于事后分析。
步驟3:休息5分鐘。30米跑耗時不超過8秒,屬磷酸原供能,通常休息4分鐘就能夠充分恢復能量。此處給予1分鐘余量。
步驟4:3次連續80%1RM負重半蹲。
步驟5:休息4分鐘。
步驟6:30米沖刺跑,測試時間。
步驟7:休息4分鐘。
步驟8:30米沖刺跑,測試時間。
步驟9:休息4分鐘。
步驟10:30米沖刺跑,測試時間。
恢復時間之所以取4-12分鐘,是因為恢復時間短于4分鐘通常不夠充分,疲勞效應會覆蓋PAP增強效應。恢復時間大于12分鐘通常也不樂觀,原因是這時候滅活酶能夠徹底消除肌纖維的增強效應。
1.2.3實驗項目3
目的:負荷70%1RM重量對足球運動員30米沖刺的影響
同樣采用變量固定法,在初步分析后將恢復時間固定為影響效果最佳的8分鐘。系統的唯一輸入變量為干預負重。
步驟1:10分鐘熱身活動,包括5分鐘慢跑及5分鐘下肢動態牽拉。
步驟2:30米沖刺跑,測試時間。
步驟3:休息5分鐘。
步驟4:連續3次70%1RM負重半蹲。
步驟5:休息8分鐘。
步驟6:30米沖刺跑,測試時間。
1.2.4 實驗項目4
目的:負荷80%1RM重量對足球運動員30米沖刺的影響
步驟1:10分鐘熱身活動,包括5分鐘慢跑及5分鐘下肢動態牽拉。
步驟2:30米沖刺跑,測試時間。
步驟3:休息5分鐘。
步驟4:連續3次80%1RM負重半蹲。
步驟5:休息8分鐘。
步驟6:30米沖刺跑,測試時間。
1.2.5 實驗項目5
目的:負荷90%1RM重量對足球運動員30米沖刺的影響
步驟1:10分鐘熱身活動,包括5分鐘慢跑及5分鐘下肢動態牽拉。
步驟2:30米沖刺跑,測試時間。
步驟3:休息5分鐘。
步驟4:連續3次90%1RM負重半蹲。
步驟5:休息8分鐘。
步驟6:30米沖刺跑,測試時間。
1.3 數理統計法
數據統計采用重復測試的單因素方差分析的方式比較運動員在相同負荷強度下經不同恢復時問后30米跑成績的變化,以及不同負荷重量下經相同恢復時間后30米沖刺測試的差異。p≤0.05認為有顯著性[5]。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恢復時間對30米沖刺的影響
2.1.1實驗結果
通過時間參數來評估短跑表現[6]。數據采用平均值±標準差的形式表示。見表1。
將表1中數據用EXCEL軟件工具進行圖形化處理,見圖[A4]"1,可以直觀地發現其相互關系。其中縱軸為30米沖刺成績,單位是秒,橫軸為時間軸,節點1為激發前,2為恢復4分鐘的時間節點,3為恢復8分鐘的時間節點,4為恢復12分鐘的時間節點。
2.1.2分析
從圖[A5]"1可以發現:80%1RM負重半蹲激發前后足球運動員30米沖刺結果有所提高,而且隨著恢復時間的增加,成績呈現逐步提升的趨勢。但是從統計理論的角度來看,經過單因素方差分析得到pgt;0.05,因此,不同恢復時間對足球運動員短跑PAP效應無顯著影響[7]。
之所以形成上述結果,是因為在恢復過程中疲勞與PAP共存。在4分鐘時,大重量刺激后磷酸肌酸并沒有完全恢復,而且疲勞效應較大,二者遮蔽了PAP效應;所以此時的成績并沒有出現顯著性提高。
在8分鐘時,磷酸肌酸已經完全恢復,疲勞效應也逐漸減退,PAP效應出現超越疲勞效應的趨勢,對于30米沖刺的成績提升效果最佳。
12分鐘后,雖然疲勞效應更小了,但是由于受試者自身條件的限制,PAP的持續時間不能太長,所以最終并未出現成績的顯著提高。
2.2 負荷重量對30米沖刺的影響
2.2.1實驗結果
通過時間參數來評估短跑表現。數據采用平均值±標準差的形式表示。見表2。
將表2中數據用EXCEL軟件工具進行圖形化處理,見圖[A6]"2,可以直觀地發現其相互關系。其中,縱軸為30米沖刺時間,單位是秒。橫軸是干預負重:1為激發前,無干預負重,2為70%1RM,3為80%1RM,4為90%1RM。
2.2.2分析
從圖[A7]"2可以發現:負重半蹲激發后足球運動員30米沖刺結果有所提高,而且隨著干預負重的增加,成績呈現逐步提升的趨勢。之所以形成上述結果,是因為70%1RM組的運動量太低,產生的PAP效果太小,不足以抵消疲勞效應[A8]"。
但是從統計理論的角度來看,經過單因素方差分析得到pgt;0.05,因此,不同負重半蹲對足球運動員短跑PAP效應并未造成統計學上的顯著影響。原因可能是部分研究對象的力量水平或訓練水平不夠,未能將PAP的效應發揮至最大。
3 結語
本研究目的主要在探討激活后增強效應對足球運動員30米沖刺的影響。盡管不同恢復時間對足球運動員短跑PAP效應在統計學意義上并無顯著影響。但在12分鐘恢復時間內,隨著恢復時間的增加,沖刺速度越來越快卻是不爭的事實。對于足球運動來說,12分鐘已足夠組織數次進攻,而且球場上如果沖刺射門的速度能夠超過防守隊員的速度些許,便很可能意味著球賽取勝。
恢復時間為8分鐘時,30米沖刺成績提升效果最佳。
更大負荷的刺激誘發出的短跑成績的增強效應更大。但仍然不足以產生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影響。
基于本實驗成果,建議足球運動員在賽前熱身中,采取90%1RM負荷激發PAP效應,恢復8-12分鐘后再進行比賽。
參考文獻
[1]Blazevich A J,Babault N. 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 versus postactivation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in humans: historical perspective,underlying mechanisms,and current issues[J].Frontiers in Physiology,2019,10: 1359.
[2]魏宏文,向鏡. 快速伸縮復合練習伴隨血流限制的激活后增強效應研究[J]. 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2,50(01):144-149.
[3]De Oliveira J J,Harley Crisp A,Reis Barbosa C G,et al.Effect of 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 on short sprint performanc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analysis[J].Asi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2017,8(4):15-20.
[4]Iacono A D,Beato M,H alperin I.The effects of cluster set and traditional set 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 protocols on vertical jump performa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physiology and performance,2019,15(4):464-469.
[5]Piper A D,Joubert D P,Jones E J,et al.Comparison of 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ng Stimulion Jump and Sprint Performa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ercise Science,2020,13(4):539
[6]田廣,朱歡,龔敏,等.激活后增強效應對國家鋼架雪車運動員沖刺能力的影響[J].中國體育科技,2022,58(11):38-42.
[7]Titton A,Franchini E.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 in elite young soccer players[J].Journal of exercise rehabilitation,2017,13(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