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為了進一步挖掘兒童運動發育、體質健康的整體發展的規律和相關性,提出兒童健康整體性發展的策略,探尋兒童健康發展的理想潛能空間。方法:通過整理和分析近十年來(2014-2023年)相關文獻資料,進行多位行業內專家的訪談并進行問卷調查。結果:(1)運動發育方面的研究,關于其定義和評價指標等暫未統一,79.9%的研究集中在醫藥衛生領域,主要針對學齡前發育落后及腦癱、注意力缺陷等兒童的臨床效果上,僅20.1%研究成果在教育領域,主要為幼兒粗大動作發展教育。(2)體質健康方面的研究,59.9%的研究集中在文化科學領域,主要為學生體質健康現狀和對策的研究,32.7%為臨床療效觀察方面,缺乏潛能教育的相關研究,更缺乏健康角度的整體性發展研究。結論:(1)0-6歲是嬰幼兒運動發育的關鍵期,其潛能開發教育對兒童早期的生長發育具有重要意義。(2)6-18歲是兒童體質健康發展的重要階段,其潛能開發教育對兒童學習運動技能具有重要價值。(3)從運動發育到體質健康發展是不同年齡段兒童的持續性整體發展任務,兩者之間不但有著發展前后的順序,更有著相互促進的關系,結合遺傳、環境等因素,充分應用教育手段是其潛能開發的重要實踐路徑之一。
關鍵詞:兒童 運動發育 體質健康 潛能開發
Exploring the Pathway for Developing Children's Sports Development and Physical Health Potential
LU Qinfang
(Suzhou Gaobo Software Technology Vocational College,Suzhou,Jiangsu Province,215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In order to further explore the laws and correlations of early motor development, physical health development, and overall health promotion in children, propose strategies for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health, especially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on motor development and physical health development, and explore the ideal potential space for children's healthy development. Method: Through in-depth organization and analysis of relevant literature in the past decade (2014-2023), interviews with multiple industry experts were conducted, an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Result: (1) There is currently no consensus on the definition and evaluation indicators of motor development in research. 79.9% of research is focused on the field of medicine and health, mainly focusing on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children with preschool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cerebral palsy, attention deficit, etc. Only 20.1% of research results are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mainly in the education of children's gross motor development. (2) In terms of research on physical health, 59.9% of the research is concentrated in the field of cultural sciences, mainly focusing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strategies of students' national physical health, while 32.7% is focused on clinical efficacy observation. There is a lack of relevant research on potential education and a lack of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research from a health perspective.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 (1) The evaluation, intervention, and promotion of motor development in 0-6 year old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ir early growth and development. 6-18 years old is a sensitive perio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physical health. Physical health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children'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it is also the foundation for their later development of motor skills. (2) From motor development to physical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is a sustained overall development task for children of different age groups. There is not only a sequence of development before and after, but also a mutually promot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Combining genetic, environmental and other factors, fully utilizing educational method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ractical paths for developing their potential.
KeyWords: Children's sports development;Physical fitness;Health potential development
1 遺傳和環境因素對兒童運動發育和體質健康的交互影響[2]
兒童運動發育和體質健康的發展均受到遺傳和環境因素的影響,但是哪個因素影響更大至今沒有答案[1]。遺傳因素的研究結果顯示,其中運動發育主要表現在動作發展上,包括精細動作和粗大動作的發展,而動作發展必須依賴于神經系統和運動系統的成熟,運動系統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受遺傳基因的控制,運動系統中組織和細胞的基因會引導其履行相應功能。環境影響因素的研究結果顯示,任何后天獲得的動作技能,如走、跑、跳、投、攀登、爬、鉆等都是在神經系統控制下,同時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因此,目前可以肯定的是這兩者之間的交互作用要比它們單獨的某一因素的影響重要得多。
1.1 環境因素對兒童運動發育和體質健康的影響[3]
兒童的運動發育和體質健康的發展過程中必然會受到家庭環境、早期學習環境和經驗、專門的教育任務和其他因素的共同影響[2]。一般情況下,遺傳基因不可改變,環境因素就變成了積極主動干預和促進兒童發展的關鍵突破口。兒童任何一個新的動作和技能的獲得,均需要在環境中給定執行此項任務的學習和教育機會,且機會越多,經驗越豐富,兒童的發展水平越高。在早期兒童所處的環境會推動他去學習一個特定的運動任務,如在嬰幼兒爬行的關鍵期,提供一個適宜爬行的環境,環境設有坡道、臺階等障礙,只有提供豐富的環境條件,并給與合理的教學指導,爬行動作才會更好地發生和發展,教育的意義和價值就會凸顯,因此,為兒童提供符合其年齡發展特征的優勢環境要素,并給出目的明確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是促進其運動發育和體質健康的有效實踐路徑之一。
1.2 關鍵期在環境因素的教育手段中的合理應用[4]
教育是環境因素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不斷地優化環境,提供更多適宜教育的環境支持。關鍵期是指在一個特定時間階段,獲得某一動作、能力或經驗最有可能發生發展的重要時期[3]。運動發育的每個特定動作都有其關鍵期,若錯過關鍵期,運動動作不是意味著停止或者不再發展,而是在這一特定時期若缺少合適的教育經驗,可能導致動作發展或運動發育能力出現遲滯、缺陷或不熟練等情況。若運動發育落后會直接影響到兒童體質健康發展的水平,甚至對兒童的神經系統的發育、運動系統的發展、情緒情感社會性發展和自信心的建立等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同時,兒童的早期缺少相關合適的、足夠的運動教育經驗,比在后期階段缺少相關經驗的負面影響更大,需要彌補其不足的代價更大。
2 潛能開發的可能性[5]"和實踐路徑探索
根據潛能發展最新研究表明,人類大腦在出生以后三年內發育最快,具有最強的學習能力[4]。通過環境中的教育因素反復刺激腦細胞,使其發展成具有成長優勢的大腦神經網絡系統,大腦是在反復使用中發育完善的,兒童的年齡不是其生長發育的特殊指令,并不會完全按照預先設定的年齡時間表來完成生長發育,需要和成長環境因素充分交互下,才可更大程度上去提高發展的潛能空間。因此,應充分把握兒童發展的各個關鍵期,盡早在關鍵期給與兒童充分且及時的各種運動發育和動作發展的練習,給與充分的運動教育,通過肢體活動、手的操作、語言表達、記憶思維等來更好地適應環境,使其更好地提升體質健康水平,深度挖掘其自身條件下可有的潛能范圍和優勢發展空間。
2.1 運動發育和體質健康發展的差異化規[6]"律和潛能空間探索
兒童早期最初的差異主要來自動作的差異,但其價值和意義卻遠遠超出了運動本身[5]。若沒有充分考慮環境因素和教育手段,出生3個月內嬰兒在抬頭、挺胸、上肢支撐等,1歲內嬰兒在翻身、爬行等,1歲之后嬰幼兒在行走和跳躍等方面均會出現明顯的差異,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差異越來越明顯,分化越來越嚴重,6歲以后尤其表現在體質健康水平上。這種差異不僅僅是運動本身的差異,更反映在大腦神經系統發育程度、社會性和情緒行為發展等各個方面的差異,縮小兒童之間早期差異化發展,探尋群體發展水平提升的潛能空間范圍是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的,在兒童階段通過運動發育和體質健康發展來提升兒童整體健康水平是至關重要的。
2.2 運動發育的潛能開發路徑探索
2.2.1 運動發育的動作發展評估工具的開發
運動發育的動作發展評估主要包括大動作和精細動作的評估。大動作是指由大肌肉群產生的動作,包括走、跑、跳和投等。精細動作是指由小肌肉群產生的動作,如抓握、雙手協作、使用工具等[6]。目前國內大多使用神經發育量表來篩查其發展水平,指標單一,不宜作為教育診斷使用。國內目前暫無非常細化的動作發展評估量表及較新的常模數據,國外運動發育量表如Peabody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常模要考慮其種族差異。因此,本文認為急需一套國內兒童適用的運動發育評估量表與訓練方案,評估形式可通過專業機構群體評估或入戶一對一家庭情景評估。評估結果一般包括評估結果和指導方案及運動環境教育配套教具等。指導方案大多以游戲化的形式進行,有目的的游戲形式是比較適合嬰幼兒的運動發育教學方法,要求家長配合參與。
2.2.2 運動發育的潛能課程的研發
國內發展迅速的早期教育機構大多以群體教學形式,親子參與而實現,對場地、師資要求都比較高,教學內容也僅局限在課堂上,服務的對象、時間、內容均有限,必須經過專業化的指導及高度的重復性才能有良好的效果,然而對于處在0-3歲親子關系發展中的嬰幼兒來說,家庭環境應該是嬰幼兒適宜的重要教育環境之一,本文認為從機構和家庭共育的角度出發,開拓新的教學模式非常重要,目的是幫助家長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合理利用家園共育理念,充分突出家庭教育是另一半的教育,家庭場所是另一個重要的教育場所,家長是兒童發展的最重要的教師,家庭和早期教育機構或幼兒園在兒童教育上所起到的作用、所扮演的角色并不十分相同,但應該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但是,家長需要接受專業人員的指導,比如提供相關課程輔導、提供家庭教育中所需的環境素材及教學工具包的提供,幫助家長進行家庭運動環境的設計及布置,提供專業的家庭式指導和評價。
2.3 體質健康的潛能開發路徑探索
0-6歲是兒童運動發育的關鍵期,而6歲是開始體質潛能開發訓練的最佳年齡,6至18歲則是實施該訓練的最佳時間段[7]。通過循序漸進的體質訓練和開發,對于兒童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脊柱彎曲、內外八字、駝背等不良身體姿勢均具有一定的預防和矯正的作用。運動能有效幫助兒童養成良好的身體姿勢,培養兒童的空間和方位感知,增強兒童身體的協調性、靈敏性、柔韌性、平衡能力、肌肉力量等綜合身體素質[8]。兒童體質健康促進是一個綜合性問題,涉及到教育、體育、衛生等眾多領域,涵蓋營養、運動、心理、醫療等諸多方面。單方面的依靠國家、學校是不夠的,需要老師、家長和社會的共同關注才有可能全面提升兒童的體質健康問題。
2.3.1 體質健康評估工具的開發
本人認為在現有學生國民體質測試的基礎上,尤其增加身體機能、身體素質、形態等指標等。通過綜合評估兒童當前體質狀況,以便及時制定有針對性營養、運動鍛煉計劃,確保兒童體質狀況保持優良狀態。評測指標構建如表1:
其中,通過身體成分評估可確定兒童當前營養狀況和脂肪肌肉發育等情況,以便及時制定有針對性營養、運動鍛煉計劃,確保兒童保持生長發育的良好趨勢。兒童骨密度評估從骨礦物質的積累和骨的生長發育、均衡營養方面進行評價,兒童生長期內骨骼發育不良會影響身高的發育或將來成年后的形體的美觀[9],因此,骨密度是少年兒童生長發育一個重要評估項目,通過評估確定兒童生長發育過程中成骨原料的吸收與攝取狀況,分析可能影響其生長發育的內外因素,以便及時制定體質健康提升計劃,確保兒童在骨骼生長發育的優勢[10]。脊柱功能測試適合6歲以上兒童進行,通過評估評價兒童脊柱的形態和曲線、及脊柱的柔韌性和穩定性等發育情況。足底壓力和步態評估可評價兒童足部發育情況,篩查足弓發育,有無平底、足內翻、足外翻等異常情況,通過行走步態姿勢,篩查有無O型腿、X型腿等異常發育情況。
2.3.2 體質健康管理新模式構建和潛能課程的研發
根據評估、預測結果,制定個性化的體質健康計劃,并督促實施,把體質健康理念和體質健康計劃轉化為健康行為,指導兒童采取正確的生活方式和行為來減少發病危險。專業體質跟蹤是創新模式,也是潛能課程開發的依據,主要由具有資質的健康管理師、營養師、兒童早期教育指導員定期安排評估,一般根據兒童的年齡進行間隔3-6個月的評估,并根據兒童的實際評測結果進行計劃的制定和調整,通過執行日志和手冊,對家長或學校提出的問題給與口頭指導和書面指導,通過家庭的環境、學校的環境,進行群體和個體的體質健康促進活動,提供符合兒童體質健康管理特點的針對性體質提升課程。
結語
兒童的運動發育和體質健康發展均受到遺傳和環境的影響,環境中的教育作用要充分發揮,且合理應用關鍵期開發其潛能,在適宜的年齡階段進行充分的相應運動任務學習,才能進一步開發兒童運動的潛能,為后期運動技能的學習做好充分的準備,為兒童的健康水平提升打好扎實的基礎。
始于評價、終于評價,充分發揮體質健康管理新思路和新模式,數據作為潛能課程開發的重要依據,以適用兒童的專業硬件評測設備、專業化評估系統,針對兒童的身高發育、體重控制、形體矯正、健康行為干預、身體素質開發、動作發展評估、健康教育等為核心內容,全面解決0-6歲嬰幼兒、6-18歲兒童的運動發育和體質健康提升問題。根據需求開發和提供適用家庭環境或學校環境的行為和生活方式干預方案和個性化運動指導課程,深度挖掘兒童體質健康發展潛能。
參考文獻[z7]
溫淑媚,龔植超,羅衛.兒童保健干預對促進嬰幼兒早期生長、運動及智力發育的臨床影響[J].吉林醫學,2021,42(09):2297-2299.
周詠梅,竇坦鳳,樊玨,王潔.運動干預訓練對窒息患兒生命早期體格發育智力發育及運動發育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23,38(04):675-678.
張柳,李紅娟,王歡,等.幼兒基本動作技能與身體素質的關聯性[J].中國學校衛生,2020,41(04):554-557.
張云帆.中外學齡前兒童體質研究可視化與對比分析[D].江西師范大學,2020.
劉佳豪,李強.運動認知視域下發展3~6歲兒童粗大動作課程體系的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22,21(06):54-60.
熊啟亮. 嬰幼兒膝爬運動功能發育狀態對肌肉收縮及關節運動協同模式的影響[D].重慶大學,2019.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as a child’s right : reflections on the Soweto Active Schools programme"[J] . Cora Burnett-Louw.""South African Journal of Childhood Education . 2020 (1)
蔣茂瑩,王曉安.健康管理服務在兒童保健中的應用[J].中醫藥管理雜志,2020,28(20):185-186.
殷躍,何娟,陳晶,蔡杭,張衡.江蘇省3~6歲幼兒體質健康水平分析[J].中國學校衛生,2022,43(09):1372-1375.
翟博,洪金濤,陳瑩,王晶晶,王道,方晨,鄭樊慧.園外活動對3~6歲幼兒體質指標的影響[J].體育科研,2023,44(02):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