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從累積生態風險的角度,探析大學生體育參與機制,同時驗證運動承諾的中介效應,為提高大學生體育參與度提供理論支撐。方法:利用相關分析法、Bootstrap檢驗法和AMOS中介檢驗法,對隨機抽取的沈陽市922名大學生的問卷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結果:不同性別和生源地的大學生在累積生態風險、運動承諾和體育參與方面呈顯著性差異;累積生態風險與大學生體育參與的直接效應占比為38.41%,顯著負向預測大學生的體育參與;運動承諾的間接效應占比為61.59%,累積生態風險可以通過運動承諾間接影響大學生的體育參與。結論:我們應該為大學生提供良好的體育鍛煉物質環境和人際支持條件,加強對大學生運動承諾的引導,從而促進大學生的體育參與。
關鍵詞:大學生;累積生態風險;運動承諾;體育參與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College Students' Sports Particip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cumulated Ecological Risks
Fu Saibei, Yang Chunhui, Liu Zhongxua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819)
Objectiv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mulative ecological risk,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college students 'sports participation, verify the intermediary effect of sports commitment,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improving college students' sports participation. Methods: The questionnaire results of 922 college students in Shenyang were analyzed by related analysis, Bootstrap test and AMOS mediation test. Results: College students of different gender and origin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cumulative ecological risk, sports commitment and sports participation; the direct effect of cumulative ecological risk and sports participation was 38.41%, significantly negatively predicted sports participation; the indirect effect of sports commitment accounted for 61.59%, and the cumulative ecological risk can indirectly affect college students' sports participation through sports commitment. Conclusion: We should provide college students with good physical exercise material environment and interpersonal support conditions, strengthen the guidance of college students' sports commitment, so as to promote their participation in sports.
Keywords:College student; Cumulative ecological risk;Sport commitment;Sport participation
近年來,不少學者開始聚焦累積生態風險對大學生的影響,其中關注心理和體育運動方面居多,且主要側重于運動氛圍、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控制等方面。
SCANLAN等把運動承諾 (sport commitment) 定義為“個體渴望和決心繼續參加體育運動的一種心理狀態”, 代表的是運動員堅持體育行為的一種主觀心理狀態[1]。洪婧婧(2022)在研究中證實了“運動承諾是維持鍛煉行為的有效保證”這一觀點[2]。但運動承諾從累積生態風險方面研究的較少,對其影響機制的證據積累仍顯不足。
因此,本研究選擇運動承諾作為中介變量,探討大學生體育參與的內在機制進一步明確累積生態風險和運動承諾對大學生體育參與的影響和作用機制,該研究對推動大學生的運動參與具有一定理論和實踐意義。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設:H1:累積生態風險對大學生體育參與有顯著預測作用。H2:運動承諾在累積生態風險與大學生體育參與關系中起中介作用。H3:運動承諾對大學生體育參與具有顯著正向作用。其假設模型如圖1所示。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文以累積生態風險對大學生體育參與的影響為研究對象,在沈陽市5所大學隨機抽取1052名全日制本科生,于2022年9月至2022年12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1052份問卷,回收1020份問卷,問卷回收率為96.96%,有效問卷922份,問卷有效率為90.39%。
1.2 研究工具
1.2.1 累積生態風險量表
本研究假設的理論模型和測量變量均選用國內外成熟的量表,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際內容進行適度修訂。大學生累積生態量表由李董平(2016)和靳明(2022)修訂,該量表共包括49個題項,采用李克特5點計分,平均值越高說明風險越小。此次測量中的克隆巴赫Alpha系數為0.927,大于0.7的標準信度;KMO值為0.814。
1.2.2 運動承諾量表
運動承諾量表(ECS)采用邱芬,崔德剛等人編制成熟的量表,該量表共包括20個條目,采用李克特5點計分,得分越高說明運動承諾性越高。此次測量中的克隆巴赫Alpha系數為0.936;KMO值為0.858。
1.2.3 體育參與量表
大學生體育參與量表根據劉宏哲整理的量表,分為認知參與、情感參與和行為參與三個維度,分數越高,表示大學生體育參與水平越高。此次測量中的克隆巴赫Alpha系數為0.962;KMO值為0.895。
1.3 統計方法
利用SPSS26.0軟件進行信效度檢驗,相關性分析;同時,分析大學生的累積生態風險、運動承諾與大學生體育參與之間的關系,驗證運動承諾的中介作用。
2 結果
2.1共同方法偏差檢驗
在數據收集的過程中,由于題項陳述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誤導性,或被調研對象受社會期、情緒等因素的影響,從而產生共同方法偏差。采用規范的指導語、嚴格控制填答時間、正反題目混合分布、控住人口學變量等,最大限度地減少共同方法偏差對研究結果的影響。本研究采用Harman單因子檢測方法對累積生態風險、運動承諾、體育參與等研究變量進行同源方差檢驗。本研究中,在因子未旋轉的情況下,第一個公因子占總荷載量32.39%,低于40%的標準,表明本研究中不存在嚴重的共同方法偏差。
2.2變量的差異性分析及相關性分析
使用獨立樣本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檢驗各變量中不同性別、年級和生源地的差異。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生累積生態風險、體育參與和運動承諾三個方面的得分在不同性別和生源地層面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在年級層面不存在顯著性差異。男生得分均高于女生;大一學生的得分高于其他年級;城市生源地的學生得分高于農村生源地的學生。具體見表1。
大學生累積生態風險得分越高,意味著風險越低。由表2可知,大學生累積生態風險得分分別與體育參與(r=0.771**,Plt;0.05)和運動承諾(r=0.609**,Plt;0.05)存在顯著正相關,說明大學生累積生態風險越小,體育參與和運動承諾水平越高。運動承諾與體育參與(r=0.886**,Plt;0.05)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說明大學生的運動承諾水平越高,則大學生體育參與水平越高。
2.3 中介驗證檢驗分析
使用Bootstrap法進行中介效應檢驗,是在全部樣本未知的情況下多次抽樣,若95%置信區間不包含0,則說明中介效應顯著。表3數據顯示,累積生態風險對大學生體育參與水平的總效應值為1.1305,直接效應值為0.4342,直接效應占比為38.41%,且其置信區間[0.8881,1.3239]不包括0,說明累積生態風險對大學生體育參與水平有顯著預測;運動承諾的中介效應值為0.6963,中介效應占比為61.59%,且其置信區間[0.4677,0.9548]不包括0,表明運動承諾在累積生態風險對大學生體育參與影響機制中的中介效應顯著。
針對累積生態風險模型,構建擬合優度測試。模型擬合結果顯示:CMIN/DF=3.178,GFI=0.937,AGFI=0.926,CFI=0.961,RMSEA=0.598,說明模型適配度較高。路徑系數結果顯示,運動承諾對體育參與的影響程度最大,標準化路徑系數為0.691,其次是累積生態風險對大學生體育參與的影響程度,標準化路徑系數為0.434,累積生態風險對運動承諾的影響相對較小,標準化路徑系數0.270。據此,本研究提出的假設H1、H2、H3均成立。
3 分析與討論
3.1 累積生態風險對大學生體育參與的影響
本研究結果顯示,累積生態風險可以負向預測大學生體育參與水平,因此假設H1成立,累積生態風險越低的大學生體育參與水平越高。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父母的教養方式、運動習慣、體育價值觀,都會對孩子的體育理念造成影響。縱橫中國現階段的家庭體育教育的現狀,由于體育家風、門風的差異,家長素質的差異,生存環境造成的不僅僅是家庭體育教育的差異,嚴重的甚至導致家庭體育教育的缺失,從而嚴重影響中國學校體育教育和社會教育的整體發展,對大學生體質的提高形成制約。
學校是大學生日常生活的重要場所,學校的體育氛圍對大學生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充足和便利的體育器材、體育教師的支持和指導、同學的陪伴和鼓勵等都會對大學生體育參與產生積極的影響[3]。
Duncan等研究初中生體育鍛煉因素,發現同伴支持與共同運動影響初中生體育活動選擇和積極情緒體驗[4]。同伴支持與鼓勵對大學生體育參與也有顯著積極作用,大學生在學校度過了絕大部分時間,缺少父母的監護,而同伴則成為大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主要支撐力量[5]。
由此可鑒,良好的家庭體育氛圍有助于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意識,而學校則為大學生體提供了一個優質的體育鍛煉環境與氛圍,營造了濃厚的體育氛圍,進而促使大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體育鍛煉。
3.2運動承諾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通過逐步回歸分析和AMOS路徑分析均驗證了累積生態風險可以影響大學生體育參與,運動承諾的中介效應占總效應的61.59%,在累積生態風險與體育參與之間具有中介效應,故假設H2成立,即存在“累積生態風險-運動承諾-體育參與”的路徑。本文數據表明,當個體在參與體育運動中累積生態風險越小,運動承諾水平越強時,其參與體育鍛煉程度就會顯著提高。
綜上,運動承諾和大學生體育參與之間呈現顯著正相關,運動承諾在累積生態風險與大學生體育參與之間存在中介效應。累積生態風險可以預測大學生體育參與的水平,也可以通過運動承諾的間接作用對大學生的體育參與進行預測。鑒于此,要減少學校、家庭、同伴等累積生態風險因素的影響,加強營造良好的運動承諾氛圍,共同協作,積極提升運動者的體育認知和情感體驗,創造有利于提升大學生運動的體育環境和健康的大學生生活方式[6]。
4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綜合探討了在累積生態風險視域下大學生體育參與作用機制:累積生態風險既能直接影響大學生體育參與,也可通過運動承諾間接影響大學生體育參與。Bootstrap檢驗法結果顯示,累積生態風險與大學生體育參與的直接效應占比為38.41%,顯著負向預測大學生的體育參與;運動承諾的間接效應占比為61.59%,累積生態風險可以通過運動承諾間接影響大學生的體育參與。建議:提高大學生體育參與程度,不能只關注單一的學校或家庭;在家庭,家庭體育是教育的重要一環,要提高家庭體育氛圍的養成;在學校,學校是大學生的第二個學習和生活場所,學校要加大人際環境的改善和物質環境的投入,讓學生有良好的鍛煉設施及運動氛圍;同伴是大學生體育參與鍛煉的最重要監督力量,注意營造鍛煉氛圍,增加同伴之間的承諾督促和陪伴水平,提高體育參與的持久性,使之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在提高大學生體育參與度上下功夫。
參考文獻
[1] Scanlan.T.K,Simons.J.P,et al.The sport commitment model:Measurement development for the youth sport domain[J].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1993(15):16-38.
[2]洪婧婧,李世宏.體育環境對兒童青少年鍛煉行為的影響:運動承諾的中介作用[J].中國體育科技,2022,58(10):40-46.
[3]程美超,王舜.大學生自我控制在體育鍛煉與拖延行為間的中介作用[J].湖北體育科技,2020,39(12):1085-1088.
[4]Duncan SC, Duncan TE, Strycker LA. Sources and types of social support in youth physical activity[J]. Health Psychol. 2005 Jan;24(1):3-10.
[5]潘宇頎.同伴互助對改善大學生鍛煉拖延行為的干預性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9.
[6]靳明,王靜.累積生態風險對大學生健康生活方式的影響[J].中國學校衛生,2022,43(03):35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