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近年來“體育+旅游”融合發展模式呈現出蓬勃發展趨勢。本文通過調查研究探析定向運動與體育旅游的融合發展路徑,為促進寧夏體育旅游發展、提高城市經濟價值提出相應發展策略:構建科學管理體系;提高群眾認知,加強政府監管;建立健全景區管理機制;完善發展模式及打卡形式;打造特色品牌,構建高效產業鏈。
關鍵詞:定向運動;體育旅游;機遇與挑戰;融合發展
中圖分類號:G895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orienteering and sports tourism - taking Ningxia as an example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model of \"sports+tourism\" has shown a vigorous development trend. Through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path of orienteering and sports tourism,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strategi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urism in NingXia and improve the economic value of the city: building a scientific management system; Raise people's awareness and strengthen government supervision;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scenic spots;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mode and punch card form; Create a distinctive brand and build a high-efficiency industrial chain.
Keywords: directional movement; Sports tourism;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usion Development
前言
定向運動是指利用地圖和指南針依次到達地圖上所示的各地點,在最短時間內到達所有地點的體育運動。它不僅能強健體魄,而且還能培養人獨立思考、解決困難的能力;體育旅游是指以寓目、賞玩和參與各種體育活動為目的的游歷旅行活動,是體育與旅游融合產生的新型服務產業,具有明顯的健身、休閑、文娛等功能[[1]]。近些年隨著國家舉辦奧運會、冬奧會、體育旅游年等一系列活動,以及休閑體育、極限運動等的興起,也為體育旅游市場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遇。
我國對于定向運動的研究主要分布在幾個層面:一是學校課程的引進方面。王燕認為通過定向越野訓練法,能讓參與者樂在其中,減輕其對耐力訓練的厭煩和排斥心理,達到訓練要求[[2]];二是增強身心健康方面。朱朋認為參與定向運動能夠提升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團隊合作能力,這些能力對今后不管是學習上,還是工作都非常有幫助[[3]];三是定向運動創造的社會價值方面。侯娜認為定向運動可以減緩壓力,對人的社會化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4]]。四是定向運動與旅游結合方面。王琛認為可以利用當地自然豐富資源,塑造具有本土文化的定向運動品牌,促進定向運動與旅游業協同發展[[5]]。
1寧夏定向運動與體育旅游發展現狀
寧夏(以下簡稱“寧夏”)定向運動起步于2007年教育廳組織參加的全國第八屆大學生運動會。2014年在全區范圍內推廣定向運動,建立定向運動試點學校,并分批組織定向運動教師培訓。同年舉辦寧夏首屆校園定向賽,標志著定向運動的正式開展[[6]]。近年來隨著發展在全區內開展了許多諸如“全國沙漠定向越野邀請賽”、“全國滑雪定向挑戰賽(興慶站)”等大型賽事。
寧夏近年來重點打造“一沙兩河三山”體育旅游,完善和開發沙漠、水上、山地特色戶外運動及相關賽事活動,力推多維融合運動場景。六個景區入選2022中國體育旅游精品項目入圍名單,沙坡頭景區還被推選為“十佳”體育旅游景區。此次入選精品項目,對塑造地方特色品牌大有助益。但從供給側看,體育與旅游融合,目前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因此本文主要從定向運動與體育旅游融合發展方面進行研究,包括分析其可行性,將要面臨的風險與挑戰,以及針對定向運動與體育旅游融合發展提出相關的建議,以期實現定向運動和體育旅游的進一步融合發展。
2定向運動與體育旅游融合發展可行性分析
2.1經濟逐步復蘇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對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造成嚴重沖擊,體育旅游業受到相應影響。隨著疫情結束,體育旅游業迎來了新的春天。據《攜程2023年春節旅游總結報告》表明,春節期間其旅游訂單同比增長4倍,跨境機票訂單增長4倍,出境游訂單增長640%;飛豬公開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其境內長線游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5倍;來自官方數據顯示,2023年春節假日期間,大理古城接待游客53.83萬人次,雙廊文化旅游區接待游客16.06萬人次,生態廊道接待游客25.75萬人次,成為全國景區中的“爆款”。雖然“報復性旅游”的說法不太確切,但不可否認的是旅游消費已在全國范圍內復蘇。
2.2政策大力支持
近年來,我國“體育+旅游”融合發展模式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趨勢(詳見表1),二者進行融合發展也成為體育和旅游兩大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蛾P于推進體育旅游融合發展的合作協議》中提出到2020年,體育旅游總人次達到10億人次,占旅游總人數達的15%,體育旅游消費總規模突破1萬億元[[7]]。在推進“全域旅游”和“全民健身”兩大國家戰略背景下,大力發展體育旅游是豐富旅游產品體系、促進旅游業轉型升級的必然要求,體育旅游發展迎來了黃金上升期。
2.3定向運動參與門檻低、趣味性強
在體育旅游中可以將定向運動作為一個“尋寶游戲”進行推廣,參與者只需根據地圖上所繪制的路線來完成對“散留各處寶藏”的探尋。通過對未知事物和地形的搜索,可以有效提升參與者的體驗感。定向運動具有形式多樣、靈活多變等特點,可以完美迎合不同年齡段和性別的參與者,還可以針對不同的人群需求進行相應的簡化和設計。另一方面,它對裝備和場地要求極低。首先定向運動不需要專門的場地,一塊空地,一個公園等均可開展,參與者只需根據地圖的指引行動便可。其次在參與過程中不需要穿著特定的裝備,日常穿著的便衣、舒適的運動鞋即可參與其中,極大提高游客參與度。
2.4運動項目特點和旅游方式相契合
“打卡式旅游”是一種在旅游愛好者中頗為盛行的旅游方式。指在出門之前制定好攻略和路線,只追求感受新事物而不享受旅游的過程。這種形式弱化了旅游者對景點的體驗,更多側重的是旅游目的地的到達。透過現象看其本質,定向運動和“打卡式旅游”在形式上具有較高的契合度,定向運動的起點、地面檢查點、終點、路線,分別對應著旅游者出發去景區景點的出發點、景區打卡拍照點、目的地、出行交通攻略,這也為定向運動融入體育旅游提供了可能。
3定向運動與體育旅游融合發展面臨的困難與挑戰
3.1管理體制和權限劃分困難
按照管理權力的歸屬,體育體制大體分為三種類型(詳見表2)[[8]]。在定向運動與體育旅游的融合發展過程中,如何合理的安排管理體制以充分發揮政府的協調、監管作用,以及調動社會組織對體育的支持與積極性將是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
3.2旅游市場混亂、游客權益受損
《2022年全國游客滿意度調查報告》指出,2022年全國游客滿意度綜合指數80.52,仍處于“滿意”水平,但同比下降2.37%,為2016年以來首次回落。報告分析認為,疫情管控背景下“盲盒式出游”、現代旅游產品創新供給不足,是游客滿意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因突發疫情導致旅行強行終止、隔離期間權益受損等問題成為游客體驗痛點[[9]]。事實表明,以地標打卡、價格競爭等為主要手段的傳統旅行服務已經難以為繼,旅游消費形式亟待規范管理,市場期待新場景、新業態和新產品。在文旅產業復蘇形勢下,只有扎實提升品質,讓游客獲得舒心體驗,才能不斷促進旅游市場繁榮發展。
3.3旅游群體參與程度不平衡
不同年齡段及群體對旅游的消費理念和消費能力有所不同(詳見表3)。根據《中國國內旅游發展年度報告(2022-2023)》顯示,2021年45歲以上的中老年旅游者合計出游次數占國內旅游客源市場的36.81%;同時,14歲及以下青少年旅游者增速較快,“一老一小”成了國內旅游的亮點和重點[[10]]。因此,為提升旅游者對定向運動的參與度,增強其對旅游的滿意度,針對不同人群需求設計一套科學、合理的機制成為重中之重。
4定向運動與體育旅游融合發展策略
4.1構建科學管理體系
在我國的體育體制中最早采用的是政府主導型,這一體制容易導致發展滯后性,且由于政府事無巨細的大包大攬,不易發揮社會人士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因此,近些年我國的體育體制也逐漸向“結合型”轉變。在定向運動與體育旅游融合發展過程中,也應該延續“結合型”體制,形成由市場指引發展方向,政府宏觀管理,企業具體執行的組織模式。
4.2提高群眾認知,加強政府監管
政府部門可以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采用“互聯網+體育旅游”思維、通過拍攝短視頻,紀錄片甚至開設旅游節目等形式對當地特色美食、風景人情進行宣傳,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傳遞系統,向群眾傳遞和旅游相關的政策信息,表明對旅游的支持力度和決心。并且通過互聯網可以及時了解服務中存在的問題并改正。
同時政府部門要加強對旅游企業合同、游客接待各方面的細節管理。全國政協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廳長歐余軍在全國兩會期間提出:“推進《中華人民共和國旅游法》及相關行政法規修訂,豐富完善旅游法管轄范圍,建議在旅游法中突出市場綜合監管特點,細化明確旅游市場監管責任”。提升旅游企業服務接待能力,順應旅游消費需求,強化消費體驗,讓消費者品質消費、放心消費。
4.3建立健全景區管理機制
裁判員設置。根據定向運動與體育旅游融合發展過程中展現出來的娛樂性、開放性等特點,景區內部不需安排專門的定向運動裁判,只需景區對員工進行培訓,由員工負責打卡事宜;在區域內不同景區、城市之間聯合開展時,售票員便擔負起打卡職責;當舉辦大型定向運動比賽時,裁判應由各地政府和與定向運動有關的協會共同選派,在保證裁判專業能力的同時彰顯出當地特有文化和內涵。
制定安全管理機制。旅游景區是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它既是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旅游市場的核心吸引物,也是旅游就業的重要渠道,安全不容有失[[11]]。在旅游景區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應貫徹“以人為本,安全第一”的指導思想,遵循“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指導方針,按照景區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力爭消除一切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積極防范安全事故的發生。在發生安全事故后及時處理,不推卸、不逃避。定期邀請游客充當演員參與到景區安全演練中,提升游客對景區的信任度、安全感。
建立健全參與人員管理和獎勵機制。在游客參與定向運動時,提前對游客的身體狀況和既往病史進行詢問,且對于專業參賽選手和業余選手的管理也要分情況進行對待,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同時賽事主辦方可以開放線上線下報名通道,為參賽者提供具有當地特色的個性化食宿平臺或者指南攻略,展現城市魅力;獎品也是激勵旅游者參與到定向運動中的重要環節。關于獎勵機制可以按照達成度設置幾種獎勵標準以滿足多種人群需要。例如當完成度達到30%-50%,贈送一張小吃優惠卷;當達成度達到50%-70%時,贈送一份特色小吃或小擺件;當完成度達到100%時,成人買票享受折扣優惠或者領取一張和差價相等的住宿優惠券。在景區和周邊商戶的合作之下,以價格優惠或者贈送景區門票的形式吸引游客,以旅游帶動周邊經濟發展。
4.4完善發展模式及打卡形式
定向運動與體育旅游融合發展模式分為三種:一是景區內部獨立開展。將景區地圖和定向運動路線圖相重合,在景區內各景點安排打卡任務,以點位達成度作為評價標準;二是不同景區、城市之間開展。將每一個獨立的城市或者景區設為打卡點,將該區域旅游圖和定向運動路線圖重合。以寧夏為例,可以將寧夏內各個景區(如沙坡頭、六盤山等)設置為打卡點;也可以將寧夏各個城市(如銀川、固原等)設置成打卡點;三是舉辦大型賽事。在舉辦賽事時,主管部門應和相關協會或人員合作,在不影響比賽正常運作的前提下更好的借助比賽這一平臺向參與者展示本地特色,提升城市知名度。
當舉辦大型定向運動賽事時,專業組采用專業設備,業余組可采用app、手機拍照等方式打卡。當景區開展定向運動,游客群體中配備專業打卡器等定向設備的情況難以實現時,可以將打卡設備與景區門票進行結合。打卡形式分為兩種,一是景區門票中留出蓋簽到章的專門區域;二是相應點位工作人員幫游客拍照打卡,表示已到訪該點位。
4.5打造特色品牌,構建高效產業鏈
《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提出,“積極推動體育旅游,加強競賽表演、健身休閑與旅游活動的融合發展,支持和引導有條件的體育運動場所面向游客開展體育旅游服務”[[12]]。在發展體育旅游的同時,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借助“GIS(地理信息系統)”,通過構建地理空間數據庫,全面把控各種體育旅游資源,投建科學合理的空間布局,并將不同的旅游資源充分結合起來,促進體育與旅游產業之間深度融合發展[[13]]。從技術、服務、市場等方面入手打造一條清晰的體育旅游產業鏈條,帶動當地形成完善的體育旅游產業,打造具有當地旅游特色、文化特色、歷史特色的體育旅游示范基地品牌,挖掘體育旅游養身、研學、保健等多種功能。
5結束語
目前,定向運動在我國尚處在發展階段,應該抓住經濟復蘇這一黃金時段,促進“定向運動+體育旅游”的發展,塑造地域品牌,培養相關人才,不斷完善產業鏈。既可以帶來一定的經濟價值,又可以宣傳本地特色文化,彰顯城市魅力,對促進城市發展建設也具有一定價值。
參考文獻
蘇秀華.體育產業經營與管理[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8,218-226.
王燕,歐嘉寶.關于定向越野在中考體育中長跑訓練中應用的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22,12(19):62-64+69.
朱朋,劉超.在高校開展校園定向賽的必要性與可行性[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0,41(04):70-74.
侯娜.高校開展定向運動的價值研究[J].價值工程,2012,31(21):257-258.
王琛.海南國際旅游消費中心背景下定向越野與體育旅游融合路徑分析[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2(10):135-137.
楊云云.寧夏高校校園定向運動的開展現與分析[J].灌籃,2019(08):44.
國家體育總局 .關于推進體育旅游融合發展的合作協議[EB/OL].(2016-08-31).引用日期[2023-03-14].http://tyj.changchun.gov.cn/zwgk/xxgkml/ zcfg/gjzcfg/201608/t20160831_1347647.html.
楊文軒.體育概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98-209.
中國旅游研究院.2022年全國游客滿意度調查報告.[EB/OL].(2023-02-22).引用日期[2023-03-14].http://www.ctaweb.org.cn/cta/gzdt/202302/e66762e4d180474b8cadb5f8848b68a1.shtml.
中國國家旅游院.中國國內旅游發展年度報告(2022-2023).[EB/OL].(2022-12-11).引用日期[2023-03-14].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52198497726494462amp;wfr=spideramp;for=pc.
黃艷梅. 旅游景區服務標準體系構建研究[D].云南財經大學,2015.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EB/OL].(2014-08-09).引用日期[2023-03-16].http://www.mofcom.gov.cn/article/b/g/201412/20141200839797.shtml.
脫瀚智.基于GIS張家界體育旅游產業鏈促進的路徑與策略[J].文體用品與科技,2022(15):178-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