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項目:湖北經濟學院教研項目“面向AACSB國際認證的教學管理決策支持方法研究”(2019047)
作者簡介:彭瑞卿(1985- ),男,湖北廣水人,湖北經濟學院信息管理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商務智能。
摘 要:通過探索影響大學生學業成績的相關因素,以更好地提高學生培養質量。心理學家認為學生的氣質類型屬于學生內在的固有屬性,并且相關研究證明,不同氣質類型的學生在學習能力方面不盡相同,因此了解和掌握學生的氣質類型,并對其因材施教,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初步探討多個因素對學業成績的影響。基于心理學的氣質類型分類理論,來探索學業成績與氣質類型之間的相關關系。為了驗證交互作用模型理論,進一步地引入了師生關系這一中介變量,來初步研究大學生氣質類型、師生關系對學業成績的影響,從而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本研究使用SPSS22.0統計軟件,對其進行相關、回歸分析以及中介效應分析。通過預實驗,正式實驗,得出以下結果:(1)大學生氣質類型黏液質與學業成績有顯著相關;(2)氣質類型抑郁質是完全通過師生關系沖突性,對課程成績造成影響的;(3)氣質類型抑郁質是部分通過師生關系滿意度,對課程成績造成影響的。高校教育工作者應該因材施教,充分了解大學生的氣質特點,結合所學的課程性質以及氣質類型的優劣勢,調整師生關系,這樣更有利于開展教學活動,最終提高大學生的學業成績。
關鍵詞:大學生;氣質類型;師生關系;中介作用
一、引言
近年來,大學生學業成績及其影響因素一直是各研究領域關注的熱點[1]。大學時期,教學模式、學習方式等相對于初高中時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對學生的適應能力、學習能力也有了很大的考驗。不少相關研究表示在大學生活里,大學生如果不能順利地適應大學生活,可能會有逃課、厭學甚至輟學的不良事件發生[2]。所以這也引發了教育工作者對大學生這一人群的研究。學生的成績影響因素中,一定是存在智力因素的,所以很多文獻均是從智力因素出發,對學業成績進行探討、研究的。但也有少數學者表明非智力因素可能是通過影響學生的工作方式、學習狀態,從而影響學生的學業成績[3]。所以深入研究大學生學業成績的影響因素是有現實需要的。
根據相關資料了解到,氣質是學生的內在固有屬性,所以社會文化以及教育條件對其改變較少,并且它本身不會決定一個人能力的高低,但是它會影響學生的工作方式以及心理活動[4]。所以,大學生的氣質類型的研究可以指導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教學實踐。同時,師生關系也是高等學校中最為基礎的人際關系,這對于學生的學業成績影響也是非常大的[5]。所以培養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新型師生關系,已經是我國教育發展中一個關鍵的因素。在大學教學中,對于學生而言,了解了自己的氣質類型,在學習生活中,運用該氣質的優勢特點,同時彌補該氣質的劣勢特點。對于教師而言,學生的氣質類型大部分因為由先天生物因素決定,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后天教育的因材施教,建立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讓學生更加清晰地掌握自己的氣質特點,進一步來提升學生的學業成績。
本文想通過相關分析、回歸分析以及中介效應分析,初步探討氣質類型與師生關系對大學生學業成績的影響,進一步檢查師生關系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哪種氣質類型與師生關系對學業成績的影響顯著。并且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分析形成的原因,以及給學生和教師提出意見,進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學業成績。
二、實證研究
(一)問卷設計與數據收集
本研究,自變量X為氣質類型;中介變量M為師生關系;當變量只有氣質類型時,因變量Y為平均績點;當變量為氣質類型以及師生關系時,因變量Y為課程成績。鑒于本研究被試人群為大學生,所以自變量的度量選用的是陳會昌學者的氣質類型測試量表。共60個項目,采用李克特五點計分法,每種氣質類型可對應15個項目,項目之和則為該類型得分。同時,中介變量度量選用的是屈智勇的師生關系問卷,共23個項目,采用李克特五點計分法,其中沖突性屬于負向師生關系。本研究選用的是在校大學生平均績點作為學業成績的衡量指標。鑒于大學生活中,師生關系較初高中生的師生關系更為復雜,所以本研究將其定義為學生與一門課程的任課老師之間的關系,并記錄該門課程的期末成績,以百分制計算。
本研究預調查隨機抽取一個班級,發放問卷41份,收集有效問卷39份,有效回收率為95%。中介變量支持性、滿意度、親密性、沖突性對因變量平均績點均沒有顯著作用,顯著性的值大于0.05。所以,不能進行中介效應分析。分析該現象出現的原因:(1)被試數量較少,且均為一個班級成員,具有一定的共性;(2)問卷中,師生關系定義不明確,后期通過采訪被試,了解到有的被試將老師定義為班主任、輔導員,有的被試將老師定義為任課老師。綜上所述,通過預實驗反映出的問題,修改了問卷,明確了問卷中教師的含義,并且明確被試選定一門已結課的課程來填寫師生關系問卷。最終形成正式問卷,并進行發放。
本研究正式調查問卷相較于預調查問卷,題目、形式上均作出修改。正式實驗共發放紙質問卷289份,其中有效問卷共201份。判別為無效問卷標準:(1)沒有完全填寫問卷,如沒有填寫選擇課程成績;(2)反向計分題目被試選擇相同數字。本研究的總體為本校學生。樣本為湖北經濟學院信息管理與統計學院電子商務專業、大數據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中美合作)專業以及經濟與貿易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并且整個過程都是在他們知情同意下,完成此次調查活動的。
此次調查共收集有效問卷201份,大一共27份;大二共22份;大三共145份;大四共7份。此次調查男生共77人;女生共124人。男女比例大約為4∶6,造成的原因可能是選擇財經院校的女生會偏多。
(二)相關性分析
由表1可知,對于課程成績而言,氣質類型中只有抑郁質與學科成績呈明顯負相關,相關系數為0.16;師生關系中支持性、滿意度、親密性、沖突性四個類型均與學科成績呈明顯相關,其中支持性、滿意度、親密性與之有正相關,相關系數分別為0.16、0.17、0.15,沖突性與之有負相關,相關系數為0.18。綜上所述,本文將重點討論氣質類型中抑郁質與師生關系中滿意度、沖突性對學生學科成績的影響,初步探討師生關系這兩個維度是否起到中介作用。
(三)中介效應分析
本研究將應用SPSS22.0軟件進行中介效應研究,建立三個模型[6]。模型一為自變量對因變量的影響,其中回歸系數用c表示;模型二為自變量以及中介變量對因變量學業成績的影響,其中回歸系數用b,c’表示;模型三為自變量對中介變量的影響,其中回歸系數用a表示。模型一與模型二可用分層回歸分析研究,模型三可用線性回歸分析。
由表2可知,序號1中,模型一中c為0.16,并且顯著性為0.02,小于0.05,說明有顯著作用。模型二中b為0.15,并且顯著性為0.04,小于0.05,說明有顯著作用;c'為0.12,并且顯著性為0.08,大于0.05,說明沒有顯著作用。模型三中a為0.23,并且顯著性為0.00,小于005,說明有顯著作用。綜合數據可知,模型一中系數c顯著,模型三中系數a和模型二中系數b顯著,模型二中系數c'不顯著,所以確定為完全中介作用,即氣質類型抑郁質對學業成績的影響中,師生關系沖突性在其中起到完全中介。序號2中,a為0.14,并且顯著性為0.049,小于0.05,說明具有顯著作用。b為0.20,并且顯著性為0.01,小于0.05,說明具有顯著作用。c為-0.16,并且顯著性為0.02,小于0.05,說明具有顯著作用。c'為-0.19,并且顯著性0.01,小于0.05,說明具有顯著作用。綜上所述,師生關系滿意度在氣質類型抑郁質對學業成績的影響中,起到部分中介。序號3中,a為0.06,并且顯著性為0.34,大于0.05,說明具有沒有顯著作用。b為0.17,并且顯著性為0.01,小于0.05,說明具有顯著作用。c為-0.16,并且顯著性為0.02,小于0.05,說明具有顯著作用。c'為-0.17,并且顯著性0.02,小于0.05,說明具有顯著作用。根據以上的分析,我們已知系數c、b具有顯著作用,系數a不具有顯著作用,接著將進行下一步Sobel檢驗。通過計算,我們得出檢驗統計值為0.30,小于1.96,說明無中介作用。綜上所述,氣質類型抑郁質對學業成績影響中,師生關系支持性沒有起到中介作用。序號4中,a為0.09,并且顯著性為0.19,大于0.05,說明具有沒有顯著作用。b為0.17,并且顯著性為0.02,小于0.05,說明具有顯著作用。c為-0.16,并且顯著性為0.02,小于0.05,說明具有顯著作用。c'為-0.17,并且顯著性0.01,小于0.05,說明具有顯著作用。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已知系數c、b具有顯著作用,系數a不具有顯著作用,將進行下一步Sobel檢驗,通過計算,我們得出檢驗統計值為0.31,小于1.96,說明無中介作用。綜上所述,氣質類型抑郁質對學業成績影響中,師生關系親密性沒有起到中介作用。
三、結論與不足
本文得出以下結論:(1)氣質類型黏液質單個因素對大學生平均績點有顯著作用。筆者認為本研究的被試人群專業大多為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大數據、電子商務等,專業性質偏理科,在學習生活中,學生比較安靜、注意力較為穩定,這與黏液質的氣質特點,較為符合;(2)氣質類型抑郁質對大學生課程成績有負向顯著相關,說明學生抑郁質特點越明顯,對應的課程成績越不理想。并且研究發現師生關系沖突性在其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說明抑郁質與沖突性呈正向顯著相關。筆者認為抑郁質的學生比較沉默,善于發現生活中的微小細節。情緒發生比較緩慢,但情緒體驗也比較深刻,這時,學生和老師如果是一種較為不良的師生關系,課堂上相處不友好,那么對于學生該課程的學習狀態是很不利的,從而導致課程成績較為不理想;(3)氣質類型抑郁質對大學生課程成績有負向顯著相關,說明學生抑郁質特點越明顯,對應的課程成績越不理想。并且研究發現師生關系滿意度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說明氣質類型抑郁質一部分直接影響課程成績,另一部分通過師生關系滿意度間接影響課程成績。
本研究由于筆者學術能力有限,盡管多次修改,但仍有一些地方不足。一是被試選取主要集中在信息管理與統計學院、經濟與貿易學院,有時間、地域局限性,樣本量還較少,這使結果受到一定的影響。二是在研究方法上,盡管大部分研究中介作用時,使用的是SPSS軟件,但是目前最熱門的是使用更為高級的結構方程軟件Amos,這也會降低結果的準確性。
本文研究的是大學生氣質類型對學業成績的影響,并具體分析師生關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目的在于希望通過改進學生與任課老師的關系,從而提高學生的課程成績,做到因材施教。但是因為筆者的能力有限,在量表以及分析軟件的選取上,可能會有一些不足,所以導致結果有一定的偏差。
參考文獻:
[1] 梁興麗,何津,周佶俊,劉萍萍.認知能力對學業成績的影響:有中介的調節模型[J].心理發展與教育,2020,36(4):449-461.
[2] 王如兵,梁易超,鄧航,許佳琪.大學生自尊、師生關系和學校認同度之間的關系研究——以西北民族大學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20,6(13):96-97+121.
[3] 張曉,王曉艷,陳會昌.氣質與童年早期的師生關系:家庭情感環境的作用[J].心理學報,2010,42(7):768-778.
[4] 李琳,張珊珊,劉文.1-3年級小學生氣質、師生關系與學業成績的關系[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24(10):62-65.
[5] 王靜. 中學生師生關系、學業情緒與學業成績的關系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
[6] 溫忠麟,張雷,侯杰泰,劉紅云.中介效應檢驗程序及其應用[J].心理學報,2004(5):614-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