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寧、黑龍江、云南等地就處置誣告陷害行為出臺相關規定,安徽、山東、湖北等地發布懲治誣告陷害典型案例……近來,各地紀檢監察機關堅持實事求是,嚴肅查處誣告陷害行為,維護黨員干部合法權益,表明了“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的堅決態度,彰顯了對誣告陷害行為零容忍的鮮明導向。(6月7日《中國紀檢監察報》)
現在有個別基層地方政治生態存在不良現象,如某些黨員干部自己不好好做事,怕多做事多出差錯,卻又看不得身邊的同事認真做事,怕搶了自己的風頭,于是千方百計地挑身邊積極上進的同事的毛病。一旦那些工作能力強、表現好的同事有了升遷的機會,有些人就心里不舒服,開始做小動作,把那些擬被提拔官員的一些小毛病無限放大,甚至利用曝疏漏、揭隱私等多種方式,向有關部門舉報或進行網上攻擊,以達到混淆視聽、給自己創造升遷機會的目的。
雖然監督權是法律賦予我們的權利,但我們在看到監督舉報的積極作用的同時,也應該看到舉報手段被濫用時所造成的不良后果。特別是一些人在網絡上混淆是非、顛倒黑白惡意攻擊對手,會嚴重擾亂公眾視聽,使被誣告者有口難辯,有時甚至可能會越描越黑。
《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第六十四條明確規定,“監察對象對控告人、檢舉人、證人或者監察人員進行報復陷害的;控告人、檢舉人、證人捏造事實誣告陷害監察對象的,依法給予處理。”紀檢監察部門對控告人、檢舉人、證人誣告陷害監察對象的,應當依法給予政務處分;是黨員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追究黨紀責任;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管怎么樣,紀檢監察部門都要站穩立場,不僅要深入調查,堅持有問題一查到底、如果沒有問題就及時澄清的態度,還被誣告錯告者清白,而且要嚴懲誣告者,堵住歪風邪氣。
徹查嚴懲誣告行為,還被誣告錯告者清白也是一種廉潔建設。有的人惡意舉報,是自私的表現,也是一種腐敗行為,其目的是干擾組織的正常工作,制造混亂,以便渾水摸魚。因此,各級紀檢監察部門都要擦亮眼睛,不斷規范檢舉控告秩序,強化責任擔當,規范有效地抓好失實檢舉控告澄清工作,在認真查清事實后,還被誣告錯告者清白;而不能被那些別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各級紀檢監察部門在處理舉報的過程中,既不能冤枉一個好人,也決不能放過一個壞人,要給敢闖敢干的黨員干部撐腰鼓勁,營造積極向上、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和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作者單位系江蘇省中共南通市委宣傳部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