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無產階級新聞事業始終把追求新聞真實作為一以貫之的工作原則。把握中國共產黨在新聞事業發展中對新聞真實的要求與追求,對新聞事業的未來發展具有借鑒和指導意義。文章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指導思想,以案例分析法為研究方法,梳理出我國無產階級新聞事業發展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在三個歷史階段探索出的關于新聞真實的成功經驗。首先通過分析五卅運動時期的《誠言》事件,對比了無產階級報刊與資產階級報刊在面對帝國主義暴行時的不同態度,說明了只有堅持新聞真實原則,才能積極爭取社會各階層的忠實讀者。其次通過分析土地改革時期的反“客里空”運動,表明了作為黨的新聞事業優良傳統的新聞真實原則,在遇到問題后重新得到了重視和加強。最后通過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對私營新聞的改造,表明了黨領導的新聞事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和堅持新聞真實的原則始終不變。通過對以上三個階段關于新聞真實問題的探索,文章總結出三點我國無產階級新聞事業在把握新聞真實的內涵及要求時的成功經驗:一是政治傾向性與新聞真實性的高度統一,二是一切從實際出發,三是保持戰斗性。
關鍵詞:輿論;新聞真實;無產階級報刊;群眾路線;馬克思主義新聞觀
中圖分類號:G219.2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3)19-0051-03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23年度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一般項目“從‘風’到‘云’:傳播偏向引導下的主流輿論新格局構建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23SJYB2125
無產階級新聞事業始終把追求新聞真實作為一以貫之的工作原則。馬克思把新聞真實視為報刊的本質與獲得人民信賴的基本條件[1],列寧提出報紙要“闡明真相”[2],毛澤東提出“忠實地報告我們革命工作的事實”[3],習近平提出新聞輿論工作者要“俯下身、沉下心、察實情、說真話、動真情”[4]。無產階級新聞工作者在辦報實踐中對新聞真實也十分重視:邵飄萍認為新聞記者要“惟以真理與事實為標準”[5],陸定一認為“新聞工作搞來搞去還是個真實問題”[6]。
文章通過梳理中國共產黨在三個階段探索出的關于新聞真實問題的成功經驗,旨在認識我國無產階級新聞事業的先進性與優越性,為新聞事業的業務規范與工作原則提供指導。
《誠言》是1925年6月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出版的鉛印宣傳單,刊載過“英外長張伯倫演說”“沙面一役中國學生先放槍”“蘇聯對于中國的野心”這三期反動內容。此時正值五卅運動席卷全國,廣大群眾在黨的領導和推動下積極參加反帝愛國運動。而《誠言》為帝國主義行徑辯護、惡意攻擊人民愛國行動的強盜邏輯與侵略言論,嚴重違背了新聞真實的原則,激起了廣大群眾的強烈反對,群眾把張貼的宣傳單上的“誠言”二字涂改為“謠言”“賊言”。
此時《誠言》已是眾矢之的,而《申報》和《新聞報》卻在7月11日刊登了《誠言》第一期,事件一出,立即遭到了社會輿論的強烈譴責。《血潮日刊》《中國青年》等報刊載文痛斥兩大報紙的態度與做法,幾百名群眾自發到申報館門口抗議,一些愛國團體派人與兩大報刊交涉。迫于輿論壓力,《申報》在7月17日刊登《辟誠言》一文,次日又刊登向社會各界道歉的啟事,并印發《誠言是英國人的謠言》傳單20萬份。
五卅運動時期是各大報紙履行社會職責的關鍵時刻,而《申報》《新聞報》《商報》《時報》等大報對五卅運動體現出消極態度。不實報道、避重就輕、拒絕刊登進步團體宣言、發表妥協言論,出現這些情況與報刊所處上海的租界環境有著密切關系,這些由外商、資產階級?;逝珊透锩蓜撧k的報刊在政治和經濟上受到資本的束縛,正如《申報》所言,“開館賣報,大抵以行業營生為計”[7],從根本上講,這是中國資產階級軟弱性和妥協性的反映。
相較于資產階級報刊的消極態度,無產階級報刊及時報道運動形勢、指導群眾斗爭,在這場反帝愛國運動中起到了引領和指導的作用。中共中央創辦的《熱血日報》積極報道運動在全國開展的情況,揭露帝國主義暴行,傳播進步言論。出版10天就達到日銷3萬份,很多讀者冒著被捕的風險自愿推銷報紙,還向報館捐款,各個階層和職業的群眾都積極投稿,報館每日收到來稿數以百計?!稛嵫請蟆分允艿饺罕姎g迎,是做到了體察群眾情緒和了解民心向背。此外,中共中央機關報《向導》、省港罷工委員會機關報《工人之路特號》、團中央機關刊物《中國青年》等無產階級報刊,都堅持了反帝愛國的方向,堅持了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了正確的輿論導向。
“無產階級新聞事業的政治傾向性同新聞的真實性關系與資產階級新聞事業是不同的,它表現為高度的一致性。”[8]無產階級代表著廣大勞動人民的根本利益,所以無產階級報刊可以真實客觀地報道帝國主義的暴行和工人群眾的運動,而不是像資產階級報刊那樣屈服于帝國主義的淫威而翻黃倒皂。
無產階級報刊繼承和發揚了五四時期報刊的革命精神,積極引導中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不僅報道和評論群眾所關心的問題,更積極爭取社會各階層的忠實讀者,既堅持了新聞真實的工作原則,又樹立了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傳統,在開拓中國無產階級新聞事業的道路上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1946年,土地改革運動在解放區全面展開,解放區的報刊電臺立刻展開了關于土改運動的宣傳報道。但在運動初期,宣傳報道犯了不少右傾錯誤,如過分渲染地主擁護土改,受到政府贊揚、群眾感激等宣傳報道,這類報道不利于廣大農民投身于運動,也損害了新聞的真實性,讓廣大農民對報紙產生了不信任的情緒。
為了糾正報道錯誤、維護新聞真實,1947年6月起,《晉綏日報》排查了報道中的新聞失實問題,在報紙上公開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還發動群眾揭露虛假報道,發起反“客里空”運動,號召“每一個讀者都起來認真、負責、大膽地揭發客里空和比客里空更壞的新聞通訊及其作者”[9]235?!翱屠锟铡痹瓰樘K聯劇本《前線》中的一個戰地記者形象,他從不深入戰場,而是根據指揮部傳來的消息捕風捉影,捏造事實?!稌x綏日報》以《不真實新聞與客里空之揭露》[10]為題,連續曝光了多則失實報道。
隨著反“客里空”運動在晉綏解放區的開展與深入,新聞工作者對報道失實之處作了自我檢查與批評。運動得到了中共中央的肯定,并通過新華社推廣到其他解放區。新華社發表社論《鍛煉我們的立場與作風——學晉綏日報檢查工作》[11]和《學習晉綏日報的自我批評》,指出反“客里空”運動“在人民新聞事業建設過程中是有歷史意義的”[12]。在新華社的號召下,各解放區的媒體都認真檢查了報道中的問題和新聞工作者的立場作風問題。反“客里空”運動維護了新聞真實,提高了黨的新聞隊伍的政治素質,發揚了黨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優良傳統,證實了黨領導的新聞事業始終重視新聞真實問題。
解放區的新聞事業在改革中獲得了更大的發展,這期間黨中央對新聞輿論工作堅持真實客觀的原則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1948年6月,毛澤東對各地領導機關提出要求:“對于自己的報紙,必須每天出版之前,由一個完全懂得黨的正確路線和正確政策的同志,將大樣看一遍,改正錯誤觀點,然后出版。”[13]10月,劉少奇參加由中共中央舉辦的記者培訓班時提出:“充當黨和人民聯系的橋梁,如實報道與反映實際情況。”[9]238
黨領導下的新聞事業從建立到發展再到走向全面勝利,堅持新聞真實和群眾路線是始終不變的兩條戰線,為堅持新聞真實而發起的運動與改革更是體現了無產階級黨報的革命性。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最鮮明的品格,也是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制勝法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黨中央對遺留下來的新聞事業開始了清理、整頓和改造工作。黨中央最初根據公私兼顧的政策對私營機構給予經濟上的扶持,以改變其困難處境。對于私營媒體的宣傳報道,實行言論出版自由,但要求其報道內容不得損害人民利益,同時對新聞真實原則提出了嚴格要求。北平市軍管會明令各新聞機構“不得進行捏造謠言與蓄意誹謗的宣傳”[14],上海市軍管會也要求私營報刊必須實事求是崇尚真實,向人民負責。上海市軍管會起初對外國媒體的報道并不干預,但美英不少通訊社和記者不時對上海人民政權的政策措施進行歪曲詆毀和造謠攻擊,渲染和夸大上海的困難,斷言如果沒有美英的支持,上海經濟將無法維持,一些外國記者還在上海進行超出新聞采訪范圍的活動。對此,上海市軍管會對外國媒體依法實施了必要管理。
1949年6月,英商主辦的《字林西報》在頭版頭條以大字標題刊登《本埠航運停止,吳淞口恐已布雷》的造謠報道,上海市軍管會發出嚴重警告,報社總編輯葛立芬公開登報道歉,《解放日報》更是發文斥責在未得到官方消息時用“似乎”“恐怕”這樣的語言接二連三地報道與討論的造謠行為。《字林西報》經常刊載損害中國人民利益的新聞,上海市人民政府嚴令其不得采用西方通訊社的電訊,1951年3月自行終刊。由美商主辦的《大美晚報》也因造謠惑眾受到政府警告與職工的反對,1949年6月自行終刊。對私營媒體的制裁行為說明,黨領導的新聞事業在跨入新階段面對新問題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和堅持新聞真實的原則始終不變。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和政府要求新聞工作聯系實際,而私營媒體缺乏這方面的素質與能力,思想性和群眾性較差,不時刊登庸俗低級的內容,甚至出現歪曲黨的政策的報道,因此受到??幏?。由于內容上的落后、經濟上的困難,加上得不到群眾的支持,1951年8月,全國私營報紙只剩下25家。據此,黨中央采取合并改組公私合營等措施,對私營新聞實行社會主義改造。1953年,私營報紙和廣播電臺的公私合營全面完成,為新中國新聞事業建立新型傳播體系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社會主義新聞事業尚處于建立期,內容和形式相較之前面目一新,但是堅持新聞真實和為人民服務的優良傳統始終不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規定“保護報道真實新聞的自由。禁止利用新聞以進行誹謗,破壞國家人民的利益和煽動世界戰爭”[15]。該規定表明了新聞真實對整個社會發展和輿論場的平穩有至關重要的意義,一旦媒體失去了去偽存真的能力或被別有用心的信息散布者所利用,就會給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無產階級新聞事業誕生至今,可以總結出我國無產階級新聞事業在把握新聞真實的內涵及要求時的三點成功經驗:第一,政治傾向性與新聞真實性的高度統一。無產階級新聞事業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而新聞真實是滿足人民信息需求的基本前提,人民群眾借助真實信息認識和改造世界,實現當家作主。政治傾向性回答了新聞為誰服務的問題,而新聞真實性回答了新聞怎樣服務的問題,二者的高度一致也闡釋了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相統一的重要原則。第二,一切從實際出發。以事實為基礎和依據報道新聞,堅持全面地、辯證地看問題,避免片面性。第三,保持戰斗性。毛澤東認為我們黨所辦的報紙“都應當是生動的,鮮明的,尖銳的,毫不吞吞吐吐。這是我們革命無產階級應有的戰斗風格”。不論是面對資產階級報刊和西方媒體造謠抹黑時所作的斗爭,還是面對人民內部錯誤展開的自我批評與自我革命,都是黨領導的新聞戰線捍衛新聞真實所做的努力。
時至今日,中國新聞事業的改革與發展之路依舊艱巨而漫長。在新聞隊伍建設過程中,對黨的新聞工作的優良傳統體會不深、受西方文化思潮和新聞觀的影響等問題,都給新聞工作尤其是堅持新聞真實的原則帶來了嚴峻挑戰。因此,深刻認識我國無產階級新聞事業的先進性與優越性,汲取我國新聞改革與發展中的先進經驗,在今后繼續發揚黨的新聞事業的優良傳統顯得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53.
[2] 列寧.列寧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04.
[3] 毛澤東.毛澤東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2.
[4] 王靜.寫在習近平總書記2·19重要講話發表一周年之際[N].新華社,2017-02-17.
[5] 馬瑾倩,張暢.邵飄萍一生辦報,一支筆勝抵十萬軍[N].新京報,2021-06-15.
[6] 陸定一.新聞必須完全真實[J].新聞戰線,1982(12):2.
[7] 劉家林.新編中外廣告通史[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0:157.
[8] 吳高福.試論無產階級新聞的真實性[J].武漢大學學報,1986(3):92-97.
[9] 方漢奇.中國新聞傳播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235,238.
[10] 常雪梅,程宏毅.黨史上的反“客里空”運動[N].北京日報,2013-10-28.
[11] 向友鑄.《晉綏日報》與新聞真實的話語建構研究[D].恩施:湖北民族大學,2022.
[12] 常家瑋. 1947—1948年解放區反客里空運動研究:以《人民日報》報道為中心[J].廣東黨史與文獻研究,2020(1):90-98.
[13]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中國共產黨新聞工作文件匯編[M].北京:新華出版社,1980:184.
[14] 劉統.戰上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53.
[15] 童兵.我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發展70年回望和前瞻[DB/OL].中國社會科學網,https://baijiahao.baidu.com/s id=165249376579 2858916wfr=spiderfor=pc,2019-12-10.
作者簡介 賈一真,講師,研究方向:新聞傳播理論。 劉智遠,記者,研究方向:新聞傳播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