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傳媒行業的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都發生了深刻變化,處在傳播一線的播音員主持人也面臨新的挑戰與機遇。面對新的媒體環境和新的行業要求,播音員主持人需要主動進行角色轉型與業務升級,在掌握前沿知識、豐富主持風格、推動媒體融合發展方面下功夫,從而更好地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文章采用文獻分析法,闡述全媒體時代播音主持的特點,從正反兩個方面分析全媒體時代對播音員主持人的影響,圍繞創新能力、專業素質分析全媒體時代播音員主持人轉型發展中的問題,并提出全媒體時代播音員主持人轉型發展的路徑。文章認為,在全媒體時代的浪潮中,播音員主持人應積極面對挑戰,努力探索身份轉型與業務升級,不僅要從思維層面轉變認知,更要在實踐中勇于變革創新,要結合全媒體的特點和現代傳媒的使命進行轉型,在轉型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與職業素養,從而為節目品牌建設、為傳媒行業的健康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關鍵詞:全媒體;播音員;主持人;轉型發展;路徑
中圖分類號:G2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3)19-0143-03
課題項目:本論文為2022年度海南省社科聯項目“融媒體背景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策略”研究成果,項目編號:HNSK2022-31
隨著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眾多新媒體平臺和網絡節目進入大眾視野,全媒體時代已然來臨,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處在傳播一線的播音員主持人也面臨新的挑戰與機遇。傳統的播音員主持人已經難以滿足大眾的需求,甚至隨著廣播電視影響力減弱,播音員主持人也逐漸遠離大眾的視野[1]。因此,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播音員主持人要想重新獲得受眾的關注與喜愛,就必須勇敢地跳出原來的舒適圈,主動進行角色轉型與業務升級,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與職業素養,在掌握前沿知識、豐富主持風格、推動媒體融合發展上下功夫,提升即興直播的能力,從而更好地順應時代發展潮流。
(一)全媒體
目前學術界關于全媒體的觀點較多,有媒介運營說、媒介整合說等,實際上無論哪一種觀點,全媒體都是媒介運用實踐的一種形態。全媒體的“全”包含了各種媒介形態,還包括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后涌現出的多元化傳播形態[2]。因此全媒體時代是指在數字技術高度發達和互聯網普及的背景下,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在內容生產、傳播渠道、傳播形式、媒介運營與營銷等方面的整合性運用。
(二)全媒體時代播音主持的特點
全媒體時代,數字電視、手機媒體已經成為向大眾傳播信息的主要媒介,區別于收音機、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因此播音主持也呈現新的特點。
1.播音主持平臺的多樣化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播音主持平臺也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除了廣播、電視和印刷媒體等傳統媒體,還有網站、在線視頻平臺、社交媒體、新聞門戶網站等互聯網平臺。隨著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普及,人們可以通過手機應用觀看視頻、聽取音頻、瀏覽新聞和社交媒體,隨時隨地獲取內容。隨著技術的不斷創新,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應用程序、智能電視、智能音箱、智能手表等媒介平臺,為觀眾提供了更加沉浸式和個性化的傳播體驗。
2.播音主持形式的多元化
全媒體時代,播音主持的形式變得更加多元,不再局限于傳統的廣播和電視節目。隨著網絡直播的興起,直播主持成為一種熱門的播音主持形式,播音員主持人可以通過網絡直播平臺,與觀眾實時互動,分享自己的見解[3]。直播主持也對播音員主持人的臨場反應能力和互動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播音主持形式的多元化為播音員提供了更多展示才華的機會,播音員主持人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和目標受眾,選擇適合自己的主持形式,并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素養[4]。
3.對外報道的多樣化
傳統媒體時代對娛樂節目有著嚴格的限制,節目細分比較粗糙。全媒體時代則以受眾的需求為導向形成細分化傳播,包括現場報道、網絡報道、社交媒體報道等各種形式的報道。全媒體融合了多樣化的傳播形態,傳播渠道與傳播形式的多樣化,極大地豐富了報道形式。
全媒體時代為播音員主持人提供了更多展示才華的機會,播音員主持人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和目標受眾,選擇適合自己的主持形式。但網絡直播的興起也搶走了廣播電視播音主持的受眾,如果播音員主持人不能及時轉型,則可能會被時代淘汰[5]。
(一)全媒體時代對播音員主持人的正面影響
1.擴大影響力
全媒體時代給播音主持帶來了許多正面影響,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挖掘并展示自己的才華[6]。全媒體時代提供了多種多樣的表達方式,播音員主持人可以利用文字、圖片、音頻和視頻等形式,創新內容,嘗試新穎的節目形式,通過互聯網、移動應用和社交媒體等多種媒介平臺,與觀眾實時互動,建立更直接的聯系,實現個性化的創作和表達,進而擴大影響力[7]。
2.更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
全媒體時代對播音員主持人提出了更高要求,從專門人才向復合型人才轉變,不僅要求播音員主持人提升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提高職業發展競爭力,還要求播音員主持人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參與到網絡直播、自媒體創作、網絡節目制作等領域,拓寬職業道路[8]。
(二)全媒體時代對播音員主持人的負面影響
1.受眾流失
全媒體時代,新媒體平臺搶走了大部分廣播電視受眾,特別是年輕受眾。在線視頻平臺、社交媒體、新聞門戶網站等互聯網平臺,不僅可以讓受眾隨時隨地獲取新聞資訊,還改變了人們的社交生活方式,讓大眾慢慢遠離傳統的廣播電視媒體。同時多樣化的媒體平臺提升了受眾細分化程度,也導致部分受眾流失[9]。
2.工作壓力與競爭壓力增加
全媒體時代,更多人涌入播音主持行業,“跨界主持人”隨處可見,尤其是在各大綜藝節目中,傳統科班出身的播音員主持人失去了原有的優勢,歌手、演員、模特等跨界主持人卻賺足了眼球[10]。另外,碎片化、快速流通的海量化信息進一步提升了播音員主持人的工作強度,他們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更新自己的知識儲備,向大眾傳遞可靠、準確、最新的信息[11]。
全媒體時代,從用戶爭奪到廣告分流,傳統媒體行業受到了極大的沖擊,播音員主持人也面臨著較大的轉型壓力,轉型發展中也遇到一些問題。
(一)創新能力不足
全媒體時代,優秀節目如“流量密碼”一般,被大量模仿,往往過兩年就銷聲匿跡,導致播音主持行業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這也從側面反映出許多播音員主持人在轉型發展中存在創新能力不足的問題[12]。一些播音員主持人可能受限于傳統的節目形式和內容框架,難以跳出舒適圈,同時缺乏創新思維,對新鮮觀點和創意缺乏敏感性,可能過于依賴傳統的節目模式和內容,缺乏嘗試新的創新方向的勇氣,導致節目內容同質化,只能維持一時熱度,難以持久[13]。
(二)專業素質有待提升
全媒體時代,專業素質是播音員主持人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然而,一些播音員主持人在轉型發展中存在專業素質有待提升的問題。一些播音員主持人對全媒體時代播音主持行業缺乏深入了解,近年來播音員主持人選拔標準以外貌和聲音為主,致使他們的經驗、閱歷、專業知識、風格等難以支撐其長遠發展。還有部分非專業科班出身的跨界播音員主持人缺乏口才表達、主持技巧、舞臺表現力等基本技能,利用一些低俗方法博取眼球,對整個播音主持行業的健康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14]。
(一)轉變思想,改變認知
播音員主持人要想跟上全媒體時代的發展潮流,就必須轉變思維方式,改變對自身角色和職責的認知,才能不斷延伸職業發展道路,不斷拓寬自身的職業邊界[15]。首先,要深入了解新媒體的特點,理解全媒體時代的發展趨勢,積極擁抱新媒體技術和平臺,主動迎接這些技術和平臺帶來的新機會和新挑戰。其次,要積極培養創新思維,關注全媒體行業的創新實踐和成功案例,從中獲取靈感,嘗試新的創意和概念,并將其應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再次,要增強媒介互動意識,注重與大眾的互動,與觀眾建立密切的聯系,傾聽他們的意見和需求,嘗試制作出更具互動性和參與性的節目形式。最后播音員主持人要做好自身的角色定位分析,告別傳統的單一角色認知,融播音員、主持人、編導、記者、制片人、策劃人于一體,不斷拓寬自身的角色定位。
(二)豐富主持風格,優化主持模式
傳統媒體時代,播音員主持人作為節目過程中最后一道接力棒,將獲取的新信息第一時間傳遞給大眾,播報形式比較固定,風格比較單一。全媒體傳播格局下,信息傳播速度非常快,傳播渠道與途徑也越來越多,大眾可以通過多樣化的媒介平臺獲取信息資訊,傳統單一的主持風格已經不能滿足大眾需求。播音員主持人在轉型發展的過程中,需要不斷豐富自身的主持風格,嘗試多樣化的表達方式,利用聲音、語調、節奏和情緒的變化,適時表達出不同的情緒和氛圍,從而使節目更加生動有趣,滿足不同媒介平臺的用戶需求。同時還應優化主持模式,播音員主持人可以與其他領域的專業人士、明星或品牌進行跨界合作,創新主持模式,借助合作伙伴的影響力和資源,創造出更加豐富和多樣化的節目內容,提升節目的質量和影響力。
(三)夯實專業能力,做專業解讀者
全媒體傳播格局下,信息傳播的主體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每個人都可以利用手中的媒介制作和傳播信息,但普通大眾對新聞信息的理解具有表面性與淺層性,挖掘與解析深度不夠。同時,網絡環境中細分群體也越來越多,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社會群體會在全媒體環境中尋找“意見領袖”。專業的播音員主持人極有可能成為全媒體時代細分群體的“意見領袖”,這也是其轉型發展的路徑之一。因此,播音員主持人要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增強自身底蘊,做好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儲備,熟練掌握信息加工處理技術,從傳統媒體信息發布者逐漸轉變為深度解讀者,從新聞發生的背景、原因、影響等各個方面進行縱向化、個性化的解讀,提高新聞信息的附加值。全媒體時代的播音員主持人應該以自身的專業知識和信息綜合處理能力,深入淺出地答疑解惑,成為眾望所歸的“意見領袖”,實現轉型成功。
(四)樹立個人形象,打造品牌效應
全媒體時代,播音員主持人只有找準自身定位,樹立個人形象,打造品牌效應,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媒體市場中殺出重圍,獲得職業生涯長久的生命力。播音員主持人要對自身有全面準確的認識,發揮自身的競爭優勢,規避自身的競爭劣勢,以個性化來塑造個人形象。例如,央視推出《主播說聯播》新聞短視頻節目,由主播用輕松幽默的網絡語言解說新聞聯播中的熱點、民生大事,成功達到了網民的“嘴替”效果,收獲了一大批“主播粉”“聯播粉”。主播們不僅打破了大眾心中的刻板印象,還再一次利用自己的專業能力贏得了大眾的喜愛,向大眾傳遞了“權威不是刻板,專業不是晦澀難懂”的媒體理念。
誰能順應大勢引領全媒體時代,誰就有把握占領主動。播音員主持人在全媒體時代浪潮中,應該積極探索身份轉型與業務升級,不僅要從思維層面轉變認知,更要在實踐中勇于變革創新,在尋求轉型發展的道路上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與職業素養,成為一名復合型人才,增強職業生涯的生命力與競爭力。
參考文獻:
[1] 林朋.融媒體時代黨報記者專業素養提升路徑探析[J].新聞研究導刊,2022(15):155-157.
[2] 張莉莉.全媒體時代中電視記者的轉型路徑探析[J].傳媒論壇,2021(3):34-35.
[3] 楊揚.融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的優勢與創新[J].傳媒論壇,2021(3):73-74.
[4] 周艷.全媒體時代網絡理論傳播路徑探析[J].新聞論壇,2021(1):50-51.
[5] 陳宸.全媒體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話語權提升路徑探析[J].新聞愛好者,2021(6):88-90.
[6] 王晨光.全媒體時代傳統媒體話語創新探析:以央視《主播說聯播》為例[J].新聞世界,2021(12):20-23.
[7] 楊帆.融媒體時代傳統報業的轉型發展新路徑探析[J].西部廣播電視,2020(9):41-42.
[8] 李君,陳虎.融媒體時代電視媒體發展困境與突破路徑探析[J].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20(13):374-375.
[9] 劉翠萍.全媒體時代廣播受眾關注點[J].新聞戰線,2017(24):88-90.
[10] 趙瑤.融媒體時代傳統主持人直播帶貨的行與思[J].西部廣播電視,2022(22):191-193.
[11] 曲珍,達娃玉珍.廣播電臺播音主持語言藝術的創新模式探究[J].西部廣播電視,2018(22):155,157.
[12] 趙陽.廣播電臺播音主持風格的培養[J].西部廣播電視,2015(16):177,185.
[13] 張鵬.廣播電臺新聞播音主持特點及方法[J].中國報業,2022(2):102-103.
[14] 才讓卓瑪.廣播電臺播音員主持人培養個性化主持風格的策略分析[J].國際公關,2020(5):22-23.
[15] 才讓卓瑪.廣播電臺播音主持風格的培養[J].國際公關,2019(3):23-24.
作者簡介 王一寧,國家二級播音員,研究方向:廣播新聞播音。